薤白粥

薤白粥,中醫方劑名。出自《古今醫統大全》卷二十八。主治反胃,無問新久冷熱。

基本介紹

  • 名稱:薤白粥
  • 出處:《古今醫統大全》卷二十八
  • 組成:薤白、雞蛋、上揀人參、白粟米
  • 主治:反胃,無問新久冷熱
組成,用法用量,主治,附方,重要文獻摘要,

組成

薤白十莖,雞蛋三枚(去黃),上揀人參一兩(水一升,煎三合),白粟米三合。

用法用量

上除人參湯,三味同煮熟攪勻.然後與溫熱人參湯相和調,頓服,不拘時候。如惡食,即與粟米粥飲漸加糯米和之。

主治

反胃,無問新久冷熱。

附方

名稱:薤白粥
組成:雍白(切)、粳米
用法:上相和,煮作粥,任著蔥、椒,攪令熟,空心食之
主治:脾虛冷,下白膿痢及水谷痢
出處:《醫方類聚》

重要文獻摘要

《東醫寶鑑》:“薤白粥,治嘔最效。薤白三莖,雞子三個去黃,粟米三合,同煮作稀粥,另用人參一兩,細銼,水一升煎取三合去滓。上以雞薤粟粥,人暖人參湯相和,攪勻頓服,即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