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濤井

薛濤井

薛濤,字洪度,長安人,生於唐大曆五年(770年),卒於大和六年(832年),是我國中唐時期著名女詩人。她出身於京都長安,自幼隨父入蜀,後終老於成都。她自幼才思敏捷,才華出眾。她和同時代的著名詩人元稹白居易牛僧儒令狐楚裴度嚴綬張籍杜牧劉禹錫等,競相酬唱寫了不少詩篇。其中有不少歌頌祖國美好河山、充滿愛國熱情和關心勞動人民疾苦的佳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薛濤井
  • 地理位置成都市望江公園內
  • 門票價格:20
  • 舊名:玉女津
  • 目的:紀念唐代女詩人薛濤
發展歷史,主要景點,

發展歷史

薛濤井之說,始於明代,宋、元以前不見記載。據明代何宇度《益部談資》及曹學佺《四川名勝志》,薛濤井舊名玉女津,水極清澈,石欄環繞,為明代蜀藩制箋處,每年三月三日,汲此井水造箋24幅,入貢16幅,余者留藩邸中,市間絕無售者。明代王士性《入蜀記》描述此箋“比高麗特厚而瑩,名薛濤箋。”文中“高麗”即朝鮮名紙。公園內的薛濤井,即明代遺蹟。
大明正德狀元楊慎《別周昌言黃孟至》有云:“重露桃花薛濤井,輕風楊柳文君壚。”這是詩歌第一次出現薛濤井的例子。萬曆初,時任四川按察使的胡定有《薛濤井》詩二首,中有“好事至今傳井渫,年年飛入九重天”。詩後附註:“蜀殿下取此井水造為萬壽箋雲。”明萬曆年間曾任四川右參政、按察使的曹學佺在《蜀中廣記》中記曰:“予庚戊秋過此,詢諸紙房吏云:‘每歲三月三日汲此井水,造箋二十四幅,入貢十六幅,餘者留存’。”由此可知已有兩百年歷史的薛濤井還為仿製薛濤箋提供井水,紙房吏還在位,並定期仿製薛濤箋。天啟《成都府志》對薛濤井有更多的記載:“薛濤井,舊名玉女津,在錦江南岸,水極清澈,石欄周環,為蜀王制箋處,有堂室數楹,令卒守之。”清康熙成都府志》記載仍如前志。
而時至今日,堂室數楹早已不見了,制箋器具沒有了,唯一遺蹟只有紙房水井了。

主要景點

薛濤井台為蓮花台座,井口呈八角型,井後牌坊紅牆碧瓦,斗拱彩繪,書刻俱佳,遊人至此,幽思之情油然而生。
康熙六年(1667年),成都知府冀應熊手書“薛濤井”三字,勒石立於井前。乾隆六十年(1795年),成都學使周厚轅書寫唐詩人王建《贈薛濤詩》,並撰寫薛濤井詩,勒石立於井旁。嘉慶十九年(1814年),四川布政使方積、成都知府李堯標培修薛濤井,並在其附近建吟詩樓、烷箋亭、濯錦樓。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新建五雲山館、泉香榭流杯池光緒二十九年,又建清元要室,並繪薛濤像,刻石立於室內。建國後,培修了薛濤井和樓台亭閣,並新塑了薛濤像,陳列了有關薛濤的文物資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