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薊縣疊層石
- 外文名:Chihsienella
- 屬性:準化石
- 分布:中國北部
- 形成年代:中元古薊縣系
定義,性質,分布地區,形成歷程,開發利用,
定義
中文名:薊縣疊層石
英文:Chihsienella
疊層石形態屬。柱體呈規則的柱狀或扁柱狀,多為平行或散開分叉,並有融合現象。基本層呈規則或不規則的穹形,相互疊合生長。多有特種壁和光滑的體表面。體表面上有時具海綠石的包裹物。產於中國北方中元古界薊縣系。
性質
中新元古代的疊層石不僅在薊縣有發現,它們的身影遍及世界各地,但薊縣疊層石的保存完整度、圖案審美性等方面獨樹一幟。這裡先後發現了距今14億至12億年的微生物群化石,距今8億至10億年的藻類化石。據中國地質調查局天津地礦研究所數據,薊縣剖面地層中發現的微生物群至少有16個屬、28個種。
圖中為柱狀疊層石的天然縱剖面和橫剖面,“疊層石柱”之間留有縫隙,曾被海水中的礦物充填。
分布地區
分布於中國北部,以天津薊縣最為典型。天津市薊縣東營房水泥灰岩礦區賦存著疊層石礦資源,疊層石灰岩賦 存於中元古界薊縣系鐵嶺組上段的層位中,經估算,疊層石灰岩的儲量達1 000萬m3.
核心區域---天津薊縣國家地質公園於2001年12月10日經國土資源部批准建立,以舉世聞名的“薊縣中上元古界標準地層剖面”為保護核心。
形成歷程
本區18億年前是古大陸,遭受剝蝕。18億年時地殼開始下降接受沉積,形成中上元古界長城系由陸相到海相的沉積物,由碎屑岩建造演變到富鉀、富鎂的碳酸鹽岩建造,構成一個巨型沉積旋迴。常州溝期氣候較溫暖,雨量充沛,早期形成厚度較大的河流相碎屑堆積。串嶺溝期氣候更加濕熱,藻類植物大量繁殖,水體相對加深。團山子期和大紅峪期同處於亞熱帶溫暖氣候,有利於菌藻類生物繁衍,伴隨大量碳酸鹽岩沉積,形成豐富的規模不等的疊層石礁體。高於莊期氣候炎熱潮濕,微體藻類大量出現,尤其是高於莊早期藻礁和疊層石相當發育,形成大量碳酸鹽岩和鐵錳質沉積。在長城紀時期,造成了八億年跨越,砂岩層理、巨觀藻類化石,錳方硼礦等地質遺蹟。
薊縣紀從14億年開始,氣候炎熱濕潤,地殼仍然緩慢下降,有利於碳酸鹽岩的大量沉積和菌藻類生物的生長。岩石組合以各種類型的碳酸鹽岩為主,古地理處於濱海瀉湖相,潮間帶和淺海陸棚。從而形成了大量藻類化石和疊層石等生物地質遺蹟。
燕遼地區薊縣系地層主要屬於次穩定型內源建造類的藻礁碳酸鹽建造[1]。它以發育隱藻(礁)碳酸鹽岩(疊層石)為主要特徵。
開發利用
由於早期的古生物和岩層的共同作用,在疊層始中構成一幅幅蘊藏生機的圖案,令觀者真切感受到地質年代的生命律動。薊縣通往黃崖關長城的公路邊上,出現了幾座以疊層石工藝為主題的奇石館。這些“會記憶的石頭”的審美價值,漸漸地被民間藝人發掘出來,製作成工藝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