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
蕪湖趙剪雖比杭州張剪晚了二百年,比北京王剪遲一個世紀,但因
趙雲生剪刀店系專營瀂港剪刀,而瀂港剪刀早已聞名於世,所以若從瀂港剪刀聞名於世時算起,應該說,全國三大名牌剪刀當以蕪湖剪刀的歷史最久。杭州張小泉父名張思家,祖籍徽州黟縣,少時曾學藝於蕪湖瀂港,後率子張小泉在原籍開設張大隆剪刀店,自製自銷,生意興隆。
明崇禎年間,因張小泉憤怒打死闖入店中搶劫的兩名官兵,先後逃至屯溪和浙江
淳安,於明崇禎元年(1628年)流寓杭州,在
城隍山腳上
大井巷開起
張小泉剪刀店並一舉聞名於世。因此,賈杏年同志在公開出版的《剪刀談古》一書中說:“杭州張小泉剪刀出名於康熙二年(1663年)。張小泉剪刀制藝是祖傳的,淵源於瀂港。”無疑瀂港實乃全國名牌剪刀的發祥地。正因為如此,杭州、浙江出版的文史資料及全國剪刀廠史交換資料都公認蕪湖剪刀距今已有700多年的歷史,分別早於杭州三百多年,早於北京四百多年。
發展
解放以後,由於黨和人民政府的關懷扶植,蕪湖剪刀生產得以迅速恢復,重放異彩。1953年建立剪刀生產互相組後,烘爐、剪工即比1949年增加一倍,年產量翻了兩番。1956年建立剪刀
生產合作社後,狠抓改進設備與生產工藝,產量進一步增加,質量進一步提高。如先後試製出皮帶錘、宕磨機、刨光機等專用機械,並陸續添置了鍛床、
沖床、壓力機等設備,舊時“一隻風箱一把錘,一塊磨石一盆,一把銼刀一條凳”的笨重落後的生產方式,很快得到了改變。用電鍍、
法蘭、絞線等改進剪刀的表面處理工藝,不僅色澤更加光亮,而且還在剪刀片上刻出各種湖光山色圖案,式樣更加美觀。
1963年建立的
蕪湖瀂港剪刀廠,於1984年更名為蕪湖
趙雲生剪刀廠,趙雲生剪刀店也於1983年9月重新開業,剪刀廠僅在1981年恢復生產了失傳40多年的袖珍銀元剪刀,而且陸續研製生產了整枝剪、整籬剪、西服剪和文具剪,使1—5號法蘭、電鍍、電花、文具剪,適應了服裝業和教育事業迅速發展的需要;整枝剪、整籬剪作為輕巧耐用,必不可少的園林工具,不僅暢銷於國內,而且出口到海外;小巧秀雅袖珍銀元剪刀只有銀元般大小,適宜於剪花、剪絨,既攜帶方便,又可供觀賞。1981年秋,外貿、旅遊部門將四萬多把銀元剪刀投放國外市場,很快搶購一空,國內北京、天津、上海等地也聞訊紛紛前來訂貨。至1990年,被輕工業部確定為剪刀定點專業廠的
蕪湖趙雲生剪刀廠,已具有年產200萬把的生產能力。
有利條件
瀂港剪刀業的興起與發展,有其獨特的有利條件。
其一,地理條件優越。因瀂港位於長江東岸,正當
漳河匯注長江的入口處,可謂襟江帶河,交通便利。它北距
蕪湖僅15華里,向屬蕪湖屏障(南大門)和通往
繁昌、
南陵的要津。這裡原來港深水闊,來自各地的竹排、木筏,以及運送糧食、食鹽、鋼鐵等貨物的船隻,很多都在這裡停靠,遂使其成為“商旅駢集”之地。蕪湖米市形成之後,這裡“多礱坊,為糧米聚販之所”。
這裡又是“汛防要地”(引文均見舊《蕪湖縣誌》)和兵家必爭之地,清代在此設有游擊營公署、兵房和炮台。因此,瀂港在明朝建立不久即發展成為
蕪湖縣的首鎮。加上號稱
小九華的
蕪湖赭山廣濟寺內,藏有寶若連城的“地藏利成金印”,每年農曆七月三十日
地藏王菩薩坐化日,各地前往
九華山進香的僧侶、佛徒、香客,必先至該寺爭蓋此印。由於香客中多系婦女,她們聽說瀂港剪刀有名,便爭相購買帶回自用並饋贈親友,於是更加促進瀂港剪刀業的發展。
其二,瀂港水質優良,適宜剪刀淬火。更重要的是:蕪湖又是著名的冶鐵煉鋼基地,煅制名剪可以充分遴選優質用材。春秋時,干將、
莫邪煅
雌雄劍於蕪湖神山。北京大學
侯仁之教授1978年對這一遺址進行實地考察後認定,這是中國和世界上最早的煉鋼遺址。宋代,卜七在百家店冶鐵煉鋼,百家店因此改稱卜家店。明代中葉,卜家在鐵鎖巷、二街永平里、花津橋設立鋼坊,其鋼鐵製品遠銷江南七省,時人稱之為“走天下不訾也”,並進而出現“鐵到蕪湖自成鋼”的說法。到了清代,卜家、萬家、馬家、葛家等鋼坊共達數十家,每日作業的不少於數百人。清代中期,
蕪湖的手工煉鋼業發展到極盛時期,產品遍及長江中下游地區。蕪湖三刀、
鐵畫出名,皆與蕪湖冶鐵煉鋼技術一直保持較高水平有直接關係。
其三,行業之間的競爭有利於提高產品的質量。由於本幫與北幫,以及各幫內部互相激烈競爭,不保持、提高產品質量,就難以立足於世,更談不上壟斷市場。
因此,保證質量,維護聲譽,自然成為瀂港剪刀與
趙雲生剪刀店的生命線。繁昌縣剪刀廠的退休老工人吳發祥曾說:以前瀂港有位名叫項其福的鐵匠,因所打剪刀質地較差,賣不出去,生活上走投無路,最後被迫自殺。由此足見競爭之激烈。其四,瀂港剪刀的始祖是徽州人,瀂港又原系
徽幫“半江張”聚居的地方,而徽州人是很會做生意的。明代中期以後至清代道光以前,徽商曾稱雄商界300多年。來瀂港開爐制剪的徽州人,自然具有徽商善於經營的一般品質。
獲得榮譽
數百年來,世世代代的蕪湖剪刀工通過辛勤勞動,為
蕪湖人民創造了財富,贏得了聲譽,增添了光彩。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
趙雲生剪刀參加南洋賽會,榮獲甲等銀牌。宣統元年(1909年),在南京開幕的
南洋勸業會上,參展的4套20把趙氏剪刀榮獲銀質獎,並得到皇朝的獎狀及御賜獎品。
宣統三年參加杭州賽會榮獲甲等獎牌。民國四年(1915年)參加在美洲
巴拿馬舉辦的“
萬國博覽會”榮獲二等獎,獎狀上書有“精巧細緻”四字。南洋、美洲各地從此爭購趙剪。解放後,蕪湖剪刀在歷次檢查評比中皆獲優勝。如1953年在上海參加評比榮獲全國一等獎;1954年在天津檢查評比會上獲全國優質獎;1964年在石家莊全國評比中名列第二。1979年在武漢全國剪刀質量評比中被評為一級品,列為全國剪刀十大名牌產品之一;1983年,在全國剪刀質量評比中被評為第三名;1984年,蕪湖剪刀的法蘭、電鍍分別被評為第三、四名;1985年被評為省優產品。嗣後,該廠被評為省輕工系統先進企業,並榮獲省企業銀杯獎。產品不僅暢銷全國,而且遠銷港澳、日本、東南亞、非洲和歐美等許多國家和地區。
歷史
久享盛譽的蕪湖剪刀,始稱“瀂港剪刀”;自十九世紀中葉
趙雲生剪刀店聞名後,世稱“
蕪湖趙雲生剪刀”名稱。鹹豐五年( 1855 ),趙雲生在中長街寧淵觀設店,精製剪刀,以鋼火純正聲譽遐邇。宣統元年( 1909 ),蕪湖剪刀展出於
南洋勸業會。民國四年( 1915 )展出於巴拿馬國際博覽會。民國八年( 1919 )《
蕪湖縣誌》記載:“剪亦馳名 …… 。過蕪者莫不購歸,以為贈品。蓋以利尖耐久,非他處可及也”。後推出“銀元剪刀”風靡各處。解放後,一度改稱“蕪湖剪刀”,沿襲傳統
制藝。1956年合作化後,下料至刻花逐步採用機械化生產。除傳統品種外,有發蘭、電鍍、電花等 5 個品種 32 個規格。 1977 年剪刀由
蕪湖趙雲生剪刀廠專業生產。 1983年起,又恢復“蕪湖趙雲生剪刀”名稱。
蕪湖剪刀原產於
蕪湖縣瀂港鎮,其制藝源於徽州太平(古
甘棠鎮),其祖師為來自太平的龔氏鐵匠。生產創始於宋末元初,發展於明,鼎盛於清,重振於今。它是安徽省傳統名牌“蕪湖三刀”(即剪刀、菜刀、剃刀)之一,而產量、銷路、聲譽卻居三刀之冠。它又是清代即已馳名中外的全國三大名牌剪刀(即蕪湖趙雲生剪刀、杭州
張小泉剪刀、北京
王麻子剪刀)之一。
蕪湖剪刀自龔氏來到瀂港開爐制剪後,
制藝世代相傳,又經當地人魯義才繼承、發展,以至形成了生產瀂港剪刀的“本幫”。到了明代中期,由湖北、江西流徙來
蕪湖的客籍人,從事剪刀生產的又逐漸形成了“北幫”。兩幫及內部競爭激烈,進一步促進了制剪工藝的提高。由於瀂港剪刀聞名遐邇,銷路很廣,到了清鹹豐年間(1851—1862年),剪工
趙雲生(1821—1861)便在今中山橋附近開設專門經銷瀂港剪刀的經銷店,並從此成為專營正宗老店。當時相繼出現的還有趙永生、趙源生、趙義生等店鋪,但都不及趙雲生剪刀店有名。
競爭出質量,蕪湖剪刀
制藝是精巧的,質地是優良的,其傳統特色為:鋼火純青,剪刀鋒利,軟硬不懼,不捲不夾,色澤光亮,樣式美觀,經久耐用,物美價廉,故民間稱譽其“軟剪絲錦不打滑,硬剪銅片不捲口”;“剪尖刃利鯽魚形,剪扇燕尾蘆筍橫,剪體明亮四方齊,剪稍圓潤鼠尾靈”。為了改進剪刀的式樣,以便在激烈競爭中站穩腳跟,
趙雲生曾請人幫助設計圖案,但因時人輕視制剪“賤業”,無人願意相助,趙雲生只好激勵子孫發憤讀書習畫。到了孫輩趙敬臣時,趙氏剪刀的式樣有了很大的改進,如在支點處飾以龍眼,在把手上刻以龍頭或山水、花卉、人物等,因而更加美觀大方,令人喜愛。民國八年《
蕪湖縣誌》載云:“剪亦馳名物品。今瀂港及本埠(指今蕪湖市)剪工達數百人。過蕪者莫不購歸,以為贈品。蓋以尖利耐久,非他處可及也。”
傳說
民間傳說:乾隆皇帝下江南時,一日在蕪帶一小太監微服出遊,行至
趙雲生剪刀店天氣驟變,只好進店避雨。誰知一進店就被品種繁多、式樣精巧、光亮照人的剪刀吸引住了。及至見到剪稍焊有龍尾,兩顆鉚釘上飾有龍眼,尤其愛不釋手。於是便叫小太監買了一套帶回宮中,不久便派欽差送來獎牌,傳旨將趙雲生剪刀作為貢品。趙雲生剪刀因此更加生意興隆,聲價百倍。
又據傳說,太平軍的一個軍帥一天來到趙雲生剪刀鋪,拿出幾把杭州
張小泉剪刀要同趙剪比試。趙雲生不慌不忙地拿出十五張薄鐵皮,請軍帥隨意拿幾把剪刀與張剪比剪鐵皮,結果,十五張鐵皮未剪完,張剪已開始卷口,而趙剪即依然如故,因而引起圍觀者鼓掌喝彩。這位軍帥信服地拍拍
趙雲生的肩膀笑著說:“你的剪刀質地很好,就好比鄉下閨女一樣,實在得很啊!”這兩則民間傳說雖非正式史料,但也從一個側面充分證明了人民民眾對於蕪湖剪刀的喜愛。需鄭重聲明的是:以上傳說流傳於
蕪湖,當然是讚譽蕪湖趙剪的,筆者如實引述,絕無揚趙抑張之意。可惜的是後因戰亂頻仍,民生凋敝,剪刀生產逐漸江河日下。至解放前夕,整個蕪湖生產剪刀的只剩下17張烘爐,五、六十名剪工,年產剪刀不足二萬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