蕙的風

《蕙的風》是現代詩人汪靜之於1921年創作的一首現代詩。此詩是一首頗具象徵意義的愛情詩歌,呈現了詩人對愛情的熱烈剖白。在詩人眼中,苦苦思戀的愛人是被“深鎖"中的“蕙花”,以對“蕙花”的描寫,來揭示兩個相愛的男女,因著種種世俗的羈絆,被強行阻隔,不得相見而產生的痛苦,表明了詩人對愛情的渴望、對愛人的讚美。全詩清新自然,感情真摯,蘊含著朦朦朧朧的情意,含蓄、深沉、委婉,別有一番韻味。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蕙的風
  • 創作年代:1921年
  • 作品出處:詩集《蕙的風》
  • 文學體裁:現代詩
  • 作者:汪靜之
作品原文,創作背景,文學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蕙的風
是哪裡吹來
這蕙花的風——
溫馨的蕙花的風?
蕙花深鎖在園裡,
伊滿懷著幽怨。
伊底幽香潛出園外,
去招伊所愛的蝶兒。
雅潔的蝶兒,
薰在蕙風裡:
他陶醉了;
想去尋著伊呢。
他怎尋得到被禁錮的伊呢?
他只迷在伊底風裡,
隱忍著這悲慘而甜蜜的傷心,
醺醺地翩翩地飛著。

創作背景

此詩作於1921年9月3日,當時的汪靜之剛入學浙江第一師範學校,由於深受“五四”運動新思潮的影響,這一時期的詩人,與其他“湖畔詩人”潘漠華、應修人、馮雪峰一樣,寫詩都以抒情短詩為主,主要表現新文學運動初期剛剛掙脫封建禮教束縛的天真爛漫的青少年對美好自然的嚮往和對幸福愛情的憧憬,獨具一種單純、清新、質樸的美。
面且,汪靜之自幼生活於放縱寬容的親職教育之下,還有同鄉胡適不時的鼓勵支持,故其十多歲是即是有所成績的詩人了。此時,汪靜之與湘女傅慧貞(杭女師三號美女)已經山盟海誓,因女家棒打鴛鴦而分手。《蕙的風》是寫給傅的情詩,蕙慧諧音。

文學賞析

汪靜之的愛情詩中多次出現對戀人容貌體態和戀愛中行為的描寫,與當時大多數新詩人相比,顯得更為大膽。這一問題以其觸及封建禮教的禁區為人們所觸目;而正是在衝破封建道德的樊籬上,汪靜之建立起他愛情詩的第三個特色:以對愛情的審美態度展示戀愛對象健康的親昵關係。
青年男女不得相見,情人因與“我”的戀情而受到禁錮。對這種鬱悶的情緒的表達,作者選取了一個特殊的角度——飄來的蕙花的香氣,連結起了兩人的心思。
詩句一開始先寫知情的風來作橋,把“伊”被深鎖園中的苦悶帶出:“蕙花深鎖在園裡,伊滿懷著幽怨",伊滿懷幽怨又能怎樣呢?“伊底幽香潛出園外,去招伊所愛的蝶兒。”伊的大膽可見一斑;通過風來與情人幽會。
詩再從對方著筆,那有情的蝴蝶,被花香吸引,想去尋找蕙花,才發現蕙花已被深鎖園中,難以見面,只能“隱忍著這悲慘而甜蜜的傷心”,“醺醺地翩翩地飛著”。這首詩寫了兩個相愛的男女,因著種種世俗的羈絆,被強行阻隔,不得相見而產生的痛苦。這種難言的苦楚本來就難以表達,詩人借薏花、風、蝴蝶等尋常意象,以及這三者之間的關係表達戀愛中的男女雙方鬱悶而無奈的心境。這種筆法,很是傳神,有意境、有懸念,還有形象。通篇沒有出現戀愛雙方形象的描寫,卻形神兼備,通過花香被風帶出,去招引有情的蝶兒,蝶兒有意欲來親吻花香而不能這樣一連串情節,營造出濃濃的氛圍,含蓄、深沉、委婉,別有一番韻味。
此詩用詞傳神。比如“幽怨”“幽香”“深鎖”,不僅用語準確,而且營造出意境,這意境令人回味不已。
《蕙的風》雖在一定程度上體現為詩人對情感記憶的再現,但在“五四”昂揚的時代,卻顯現出反封建的進步主題。事實上,對於整個“湖畔詩人”來說,當時代的颶風震撼著其被囚禁的身心的時候,他們渴望衝破封建桎梏,渴望自由與個性解放,強烈要求抒發真心的純潔的愛,其中又以異性的愛情最為引人注目。《蕙的風》以情愛為網,自己的親歷自不待說,即使偶然闖入他們眼帘和感情世界的富有詩意的事物,比如此詩的蕙花”,也被作者取其外形或神態的某一方面寄寓男女相愛的情境。以蕙花飛動和抒情主人公心頭的情感蕩漾,揭示被禁錮愛情所帶來的淡淡的哀愁與甜蜜,從而交織出一幅戀愛中年輕人特有的心靈圖景。
當然,將“蕙花”理解成詩人的想像,理解成詩人眼中一切美好的事物。那么這首詩的主題也就可以理解為對理想的熱愛,對美好事物的追求,以及在追求過程中所體會到的“甜蜜的傷心”。

名家點評

當代作家李朝全《詩歌百年經典·1917—2015》:“蕙風熏人令人醉。這風裡有蕙花的香味,更有她的香味。然而,她的香味和她都被禁錮在院子裡。愛情,自由而美好的愛情也都被禁錮在籠子裡。詩人寫出了一種朦朦朧朧的美好的情意,同時也揭示了愛而不得、無法自由戀愛的殘酷現實。”
安徽師範大學文學院院長、教授謝昭新《現代皖籍作家藝術論》:“汪靜之還有另一種風格的情詩,如《蕙的風》,詩歌以花香招蝶,蝶兒找不到被禁錮的蕙花,只能在蕙的風中傷心地飛著這一自然現象,表現青年男女的愛情心理,鞭撻封建禮教的束縛。這些詩歌表現了現代人的覺醒,現代人的愛情,從愛情這一側面反映了‘五四’時代精神。”
湘潭日報社高級編輯喻名樂:“在中國新詩發展史上,《蕙的風》所使用的較規範的白話語言、較藝術的表現形式和詩作所寓蘊的詩情都是較為出色的。相反,在湖畔詩人自覺地追求詩歌格律之後,這種新鮮的韻致反而遭到了破壞。”

作者簡介

汪靜之(1902—1996),安徽績溪人。20年代湖畔派代表性詩人,曾任復旦大學教授。曾在《新潮》《小說月報》《新青年》等刊上發表詩作井影響深遠,1922年出了詩集《蕙的風》,以後陸續出版的詩集、小說有《寂寞的國》《翠英及其夫的故事》等。
汪靜之汪靜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