蕎面灌腸是盛行於山西省祁縣、太谷、榆社、文水一帶的傳統風味小吃。適合消暑,所以和山西涼皮,涼粉一起是山西人夏天喜歡吃的食物,也可以作為零食,或者直接當作一頓飯也可以。山西灌腸製作方法神秘,多為家庭代傳。口感精道細膩,爽滑利口,久吃不膩,調製簡單,隨吃隨切,加入秘制滷汁,口感更佳,雖然叫灌腸但是蕎面灌腸和一般的灌腸完全不一樣,沒有任何的動物內臟。
灌腸最早是由血腸演變而來:豬血灌入腸衣煮熟叫“血腸”(今存於東北一帶),後在血中摻入蕎面灌入腸衣上籠蒸熟也叫“血腸”(今存於陝北、山西呂梁一帶),再後來有時也只用蕎麵糊灌腸,灌完腸剩下的蕎麵糊放入盤中蒸熟謂之“素灌腸”,直至發展到現在只有蕎面沒有血也沒有腸的“灌腸”了。這種叫法一般流行於太原地區、晉中一帶,其餘地方也有叫“碗托”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蕎面灌腸
- 主要食材:蕎面,白面
- 分類:特色小吃,山西小吃
- 口味:精道細膩,爽滑利口
製作方法,原料,做法,叫法,飲食文化,評價,
製作方法
原料
做法
1、將蕎面,白面放入盆內加入鹽、白礬、水和硬攪軟,順著一個方向邊加水,邊攪動成稀糊狀,用手抓起看似一條線即可。
2、將4寸小碟洗淨,依次刷上油擺入籠內,將稀糊舀入碟的三分之二,蓋上蓋後在蒸籠里蒸熟,冷卻後,取下切條。
3、切好的灌腸條與豆芽煸炒,亦可涼調食用。
叫法
很多人對“灌腸”的叫法感到莫名其妙,因為它用蕎面製成,既無腸也不用灌。中央電視台曾採用了老鄉根據方言推斷的“罐渣”的說法,另外還有“貫掌”等說。其實灌腸最早是由血腸演變而來:豬血灌入腸衣煮熟叫“血腸”(今存於東北一帶),後在血中摻入蕎面灌入腸衣上籠蒸熟也叫“血腸”(今存於陝北、山西呂梁一帶),再後來有時也只用蕎麵糊灌腸,灌完腸剩下的蕎麵糊放入盤中蒸熟謂之“素灌腸”,直至發展到現在只有蕎面沒有血也沒有腸的“灌腸”了。這種叫法一般流行於太原地區、晉中一帶,其餘地方也有叫“碗托”的。
在山西灌腸和碗托是不同的,不能亂叫。區別在於厚度。只有厚度在接近一公分上下才叫灌腸為蕎麵製品,比較薄的在5毫米以下的叫碗托分為平遙白面碗托和呂梁蕎面碗托。
如果厚度不重要可以隨便叫,但是兩種的吃法和口感完全不一樣,所以不能混同,碗托是碗托灌腸是灌腸。
碗托主流主要吃法就是潑辣椒油醋蒜等,也有借鑑灌腸吃法改良加滷的。
灌腸的主流吃法則分為豆芽炒灌腸和打滷涼調灌腸。
灌腸和碗托口感、吃法完全不同,所以藉此詞條正名。
飲食文化
晉地貧寒,盛產雜糧,百姓昔日極少殺牲,肉、血與腸不常有,而蕎麥麵常有。蕎麥麵不能常與血灌於腸而煮,卻可以五味調成糊而蒸。蒸後切條,拌“醋調和”或辣子油而食,其味足美,故雖不灌於腸,仍呼作灌腸。但又據史料,類此素灌腸,宋代已有玉灌肺,為宮廷名食,《山家清供》載:“玉灌肺,真粉(米粉)……加蒔蘿(茴香)少許,白糖、紅曲少許為末,拌和入甑蒸熟,切作肺樣塊子,用辣汁供。今後苑名曰‘御愛玉灌肺’。要之,不過一素供耳。”蕎面灌腸與玉灌肺,名不同但製法、吃法相仿,是否由此相襲沿革而來,查不可得。
太原周邊制“灌腸”名達省內外者如晉源、徐溝、榆次等。過去太原縣(晉源區)的灌腸夏白(純蕎面)澆鹵,冬紅(蕎面加豬血與油素子)油炒,用驢油者則稱驢油炒灌腸,人們趕集看戲,常吃為樂。徐溝灌腸亦分紅、白兩種,歷史上以民國初期大乘寺街范慶林灌腸著名,有“范一品”美稱。山西人喜食灌腸,市場大,清徐開礦辦廠、身價百萬的富翁許多是從賣灌腸起家。蕎面灌腸也為晉西南蒲縣、隰縣一帶民眾擅制喜食,如能進軍太原,像“賈記”、“楊記”這樣的字號店將多至星羅街巷。長治的襄垣、武鄉、沁縣一帶,百姓多呼之“官嘗”。相傳,元代襄垣人李執中在朝為官,有一年奉旨回鄉選賢,路過襄垣西營,吃了攤販的“黑皮麥團”,讚不絕口。攤主炫耀質高味佳,李尚書食贊,豎招牌“官嘗”,遂有“西營官嘗”流傳至今。 山西的平遙、忻州、呂梁等地呼灌腸為蕎面碗飥。飥為古代麵食稱謂,當地民間口傳始於西晉戰亂年間,因制於碗、食於碗而得名。碗飥與灌腸本質上均為蕎面蒸製品,食法相同,如果必求其異,唯蒸糊之碟、碗器具不同而已。以碗飥之稱小吃最有名者,數保德蕎面碗飥與平遙白面碗飥。保德碗飥,有素、葷(蕎面蒸到半熟將五味俱全細碎豬肉鋪到上面一層再蒸,又叫肉碗飥兒)之分,最興盛時期是光緒至民國年間,館營攤售,兩枚銅錢一個,賣碗飥店鋪僅縣城有70多家,廟梁街有康、賈二氏之藝最佳。著名歌唱家馬玉濤回到故鄉,曾唱贊保德縣風味小吃“油糕粉湯香,蕎面碗飥美……”碗飥在平遙多以白面為料,清光緒時以城南堡名廚董宣所制最好。忻州寧武縣以豆面制碗飥,亦為當地傳統風味。
評價
灌腸作為小吃,遍及山西太原市的各個街巷,一般都和涼粉、麵皮、擔擔麵、米線等混在一起,屬步上大席的小吃食,卻備受人們的青睞。它的冬粉一般是年輕人尤其是女孩子。有時,在食堂吃膩了,進到街邊的小吃店,要一份蕎面灌腸,讓老闆多放辣椒和醋,然後埋頭在一堆中學生模樣的人里,匆匆地滿足一下口欲,也是另一種庸常生活的體驗。這裡的灌腸多切成菱形或條狀,或加佐料涼吃,或以綠豆芽熱炒,都有極爽的口感。
小時候在太原市的郊區度過,村里辦宴席,蕎面灌腸是一道深受歡迎的涼盤。院子裡,往往有一口水缸,盛滿用蒜末、辣椒、醋調製的灌腸,讓人垂涎欲滴。一次,因為我和主家的小孩是同學,我們在宴席上竄來竄去,相中了蕎面灌腸,於是利用親近之便,一次又一次讓掌勺的大人從缸里舀起灌腸,然後利落地一掃而光。當時的感覺真是快樂無比。食慾、美味、虛榮和驕傲,統統在單純的心田裡美好地膨脹著。那也是今生蕎面灌腸作為一種小吃在我內心最為鮮艷和甜蜜的記憶。
當然,在一些上檔次的餐館裡,任何地方小吃都可以做得更為精緻,而蕎面灌腸自然也登上了大雅之堂。在太原市,有一家鄉土飯店,到那裡的客人,一般都要點一份,用長竹籤扎了吃,吃得雅致和安靜。這時,蕎面灌腸倒像是一道佐餐的點心,格外休閒,也突然具有了某種美食的品位。
而它的名字還是讓人納悶不已。如果向外地人推薦,必要詳細解釋一番才好。為什麼不能給它改個名呢?一條街道重命名,久而久之也就習慣了;而一個人改名,叫著順口了,也沒什麼大礙;一種特色食物,改個名也是可行的。先不妨在新名字後加括弧做注釋,我想不消幾年,應該就普及了吧。我斗膽擬了一個,就叫“蕎面坨坨”。
實際上灌腸之名由來,主要是從蕎麥麵的功效來說。蕎麥麵屬粗纖維食品,食後有吸附腸道內雜質的作用。過去太原的皮毛工由於在工作時吸入大量皮毛纖維屑,久而在腸道淤積則對身體有害。吃蕎面灌腸則可以將雜質從腸道內排出,所以在太原一地此種小吃則被成為灌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