蔽泥

蔽泥

蔽泥,漢語詞語,拼音是bì ní,意思是也稱障泥,垂於馬腹兩旁用以蔽塵土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蔽泥
  • 拼音:bì ní
  • 注音:ㄅㄧˋ ㄋㄧˊ
  • 出處: 《西京雜記
解釋,出處,

解釋

也稱障泥。垂於馬腹兩旁用以蔽塵土者。

出處

西京雜記》:武帝時,身毒國獻連環羈,皆以白玉作之,瑪瑙石為勒,白光琉璃為鞍,鞍在闇室中,常照十餘丈,如晝日。自是長安始盛飾鞍馬,競加雕鏤,或一馬之飾直百金,皆以南海白蜃為珂,紫金為萼,以飾其上,猶以不鳴為患,或加以鈴鑷,飾以流蘇,走則如撞鐘磬,若飛幡葆。後得貳師天馬,帝以玟□石為鞍,鏤以金銀。□石以綠地五色錦為蔽泥,後稍以熊羆皮為之,熊羆毛有綠光,皆長二尺者,直百金。卓王孫卓文君之父)有百餘雙,詔使獻二十枚。
唐·杜牧《少年行》:“連環羈玉聲光碎,綠錦蔽泥虬卷高。”
明·王守仁傳習錄》卷下:“用功到精處,愈著不得言語,說理愈難,若著意在精微上,全體功夫反蔽泥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