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蔚州鎮,為
蔚縣縣政府駐地。
北周大象二年(580年)設蔚州,築蔚州城,蔚州之稱自此始。
明
洪武七年(1374年)置蔚州衛,十年(1377年)重修衛城,拓展城垣,一時成為“雄壯甲於諸邊之鐵城”。挺拔雋秀的遼代
南安寺塔、斗拱飛檐的明代
玉皇閣令今天的蔚州古鎮散發著誘人的文化氣息。
蔚州鎮面積37.64平方公里。轄28個街村、1個社區:南關西街、南關東街、一街、二街、三街、四街、五街、六街、七街、八街、西關、東關、東關外;太平莊、西七里河、東七里河、三泉莊、李堡子、逢駕嶺、紙店頭、南樊莊、北樊莊、大泉坡、南張莊、仰莊、苗莊、下關、稻地。
地理環境
地理
蔚州鎮處於壺流河南岸,洪沖積扇邊緣,南稍高,海拔900米,土壤多淡栗鈣土性土地,沿河有鹽化草甸土和潛育型水稻土。
氣候
水資源較充足,屬東亞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均氣溫6.3℃,最熱月(7月)平均22.1℃,最冷(1月)平均-12.9℃,無霜期124天。
交通
有下(花園)廣(靈)、蔚(縣)淶(源)、陽(源)蔚(縣)公路匯集鎮區,交通方便,為發展經濟提供了條件。
行政區劃
民國初設區,民國17年(1928)置鎮,民國20年(1931年)為一區,民國34年(1945年)11月,仍為一區。
1953年復為鎮,1958年改為公社,1980年1月又為鎮,曾名城關鎮。1987年12月改為今名。
鎮人民政府駐蔚縣城南街,轄13個居民委員會,15個村民委員會,面積34.2平方公里,人口33916人,人口密度983.7人/平方公里。
2006年底,蔚州鎮轄28個街村、1個社區。總面積34.2平方公里,城區面積7.8平方公里,耕地28795畝。
人口35509戶,104869人。至今人口已達12萬。
經濟狀況
經濟以農業為主,工商業並舉。耕地30328畝,其中水澆地26915畝,主產玉米、谷、黍、稻等。盛產蔬菜,為縣糧、菜主要產區之一。國營\集團企業有印刷\化工、毛紡、剪紙、地毯、皮毛、建築等廠(公司),鄉鎮企業有食品、建材、服裝等廠,省、地企業駐有辦事機構,城區內設農貿集市、商業攤點、店鋪等。
文化建設
文化設施有文化館、博物館、影劇院、圖書館等;教育層次結構合理,有中國小、聾啞學校、幼稚園、農技中專、教師進修學校等;衛生設施齊備,有縣、鎮醫院、婦幼保健站、防疫站等;電視、廣播覆蓋全鎮,有玉皇閣、南安寺塔、釋迦寺、靈嚴寺、古城牆等省、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旅遊景點
在古鎮南關的西南一隅,有佛教活動的最大道場,據《蔚州志》記載,明洪武年間,蔚州衛指揮使周房擴建城池,拆毀城內南安寺,隨後將南關元代一庵擴建為如今的釋迦寺。
釋迦寺
寺中大雄寶殿始建於元代,基本保持了元代的建築風格,氣勢恢弘,富麗堂皇,有“京西第一殿”之譽。大殿就建在磚砌的月台上,前後左右各設台階,殿門上方懸掛“拈花微笑”大匾。“拈花微笑”典出佛經故事,傳說釋迦牟尼於靈山講法時,手持一花,弟子無人能領會其意,惟有大弟子微微一笑,體會到佛的真正法意。後人以此典寓意心有靈犀一點通。
出大殿後門下台階十數步即是臥佛殿。因殿中供奉釋迦牟尼佛的木質臥像而得名。
釋迦寺是蔚縣著名的十方常住禪院,寺院設有方丈,能開壇授戒。尤以佛祖之名命名一寺,在全國實屬罕見,可見其意義和地位非同一般。釋迦寺作為蔚州之名剎,知名度很高,成為得道高僧和知識僧人云集的場所,也吸引了歷朝歷代的達官顯貴、文人墨客來此遊覽,並寫下了許多詩篇。明朝徐嵩年曾夜宿釋迦寺,同方丈潔塵上人和瑞庭、茂才等人談經說法,情意相投,寫下了“……白髮光陰悉聽雨,青山面目半藏雲,苔無行跡來人少,香為齋心對佛焚,稍喜天西開晚霽,松稍明滅露斜曛”的詩句。
南安寺塔
南安寺塔是蔚州鎮內最著名的文物景觀之一,2001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南安寺塔是一座平面八角形,實心十三層密檐式磚塔。高約32米,塔基為石條砌築成須彌座形式,高2.5米,上置磚砌塔座。塔座八角形,東西南北四面雕有獸頭,另四面篆字“福、祿”。塔座上砌有磚檐,檐上又圍砌仰蓮瓣三周,塔身置於蓮瓣座中。塔身第一層較高,角有塔形柱,東西南北四面置磚券假隔扇門,門券上浮雕二龍戲珠,另四面開小窗,刻有花欞,其上置斗拱,斗拱之上為密檐十三層,塔檐緊密相疊,不設門窗。但每層東西南北正四面中間都鑲嵌銅鏡一面。塔檐逐層遞次內收,遞收率逐層向上加大,使塔的外輪廓呈現緩和的卷剎形狀,每層八角挑檐上均懸鐵鐸。微風吹拂,鐸鈴叮有聲,若高山流水,餘音裊裊,悅耳悠揚。塔剎為鐵鑄,由一磚雕仰覆蓮承托著。由覆缽、相輪、圓光、仰月、寶珠、寶蓋組成。在相輪下還有飛鶴、鐵鐸等裝飾構件。整座塔渾然一體,非常挺拔。遠望崢嶸峙立,縹緲凌雲。
塔下現存一座塔院,是清康熙四十五年重建的,該院東西寬約17.4米,南北長約24米。大門位於塔的西側,為單檐硬山頂,斗拱為三踩斗拱,前後各四朵。正殿面寬三間進深二間,單檐大式硬山布瓦頂,斗拱也為三踩拱,有柱頭科8朵,平身科18朵,正殿兩側各有一間正禪房。東西各有下禪房二間,均為硬山布瓦頂(現已被改建),南安寺塔位於塔院南部。此塔整個造型極為優美,建築里等級最高的須彌座,雕刻精美的塔身,緊密相疊的十三層密檐,巨大精美的塔剎,相互間構成了輕重、長短、疏密相間相連的藝術形象,在建築藝術上收到渾然一體清秀挺拔的藝術效果。南安寺及塔始建於北魏時期,歷代均有重修,到明洪武年間擴建蔚州城時,因為南城牆從南安寺中間穿過,將寺院拆除,“寺廢唯塔存”。但根據南安寺塔的結構,造型分析,現存應為遼代建築。這座寶塔雖身經人間滄桑,櫛風沐雨,現已成為蔚縣古老文化的象徵。
常平倉
蔚州鎮的常平倉是我國歷史上罕見的明代糧倉,位於蔚州鎮城鼓樓西側。
據《蔚州志》記載:“常平倉在古樓西,舊名豐豫倉,廒十一座,共五十五間,道光中重修,額設倉谷三萬五千石,歸併蔚縣谷一萬石,鹹豐中實存谷一萬四千四百五十三石一升九合二勺,歷年霉變折耗奏明追補谷三千五百石,又現年盤短谷六千三百九十八石六斗二升八合七勺。”
平時高價購進穀物貯藏,等荒年減價出售的官府倉廒,稱為“常平倉”,從宋代開始成為固定制度。
常平倉俗稱北倉,東西寬70米,南北長110米,四周圍牆,占地面積約7700平方米。倉形高聳巍峨、宏偉壯觀,為求長年太平,故稱“常平倉”。坐北朝南的稱倉,其餘三面坐向的均稱為廒。常平倉內原有倉廒單體建築總計十一座,今僅存四座,二倉(東倉、西倉);二廒(東廒、西廒),還有一座倉神廟和戲樓。
倉神廟、戲樓位於院落北部正中處,左右兩側各有東西正倉一座。兩倉正南100米處遙相對應的南廒一座,院落正東有東廒一座。上世紀80年代初新建“萬德福酒樓”因占地拆毀一座南廒,其它早年已毀的倉廒位置不詳。
(一)倉神廟
倉神廟又稱廒神,倉官。傳說為漢初開國功臣韓信或指掌後人認為此神居於糧食倉囤之中,因而常在倉房內糧囤旁設立神位,倉神廟坐北朝南,與戲樓連為一體,也稱一殿一卷式,或勾連搭,其面寬三間,進深五間。倉神廟,正五架梁,前後各出單步廊,整體梁架為九架椽層。
(二)東倉
坐北朝南,面寬五間,進深四間,硬山布瓦頂,前出廊牆體為磚砌,屋頂開通風的懸山式天窗,窗內設葦席編織的小網,麻雀只能探入頭,而身子進不去。梁架以南方常見的穿斗結構為主、兼以抬梁結構為輔,前出單步廊,金步架又置一步架梁,後出雙步廊。前檐明間置厚重高大的木板門兩扇,門簪方形三枚,板門上走馬板三塊,廊柱兩側置明式雀替。
東西山牆磚砌,收分明顯,墀頭上部疊澀出檐,出梟混線。牆厚1米,山牆頂部置兩個古銅錢通風孔。
次間,稍間前牆下部各設方形通風孔,又稱透風,倉內地面高出透風,透風在室內為曲折迂迴的線路,室內為半空心地面,時至今日,地面仍很乾燥,而古城區內其它民宅地面皆潮濕,對隔潮防腐起到了較好的作用。
木架無油飾彩繪,雕飾簡單,與寺廟、民宅的華麗、細膩、繁縟的建築風格迥異。
常平倉始建年代,地方史志缺乏記載。從現存史料及建築進入分析推測,可作出判斷。《蔚縣誌》祠廟篇中對倉神廟記載:“倉神廟在譙樓(鼓樓)西倉廒中,明永樂元年建……。以上記載了倉神廟建於明永樂元年,倉廒也應為此時所建,或更早。通過倉神廟與倉廒的建築進行比較,從總體規劃布局到細部作法,另外先有倉廒,後建倉神廟,當在情理之中。
作為豐豫倉,後易為常平倉,從明初始建至今已600餘年,歷經數次的兵燹戰亂,朝代興迭,然而其功能,性質一直未曾改變。
蔚州歷史上有米糧川之譽,盛產貢米,倉內所存均為穀子,遠近適宜,豐年按額徵購,遇有災年,地方官府依災情酌情放飯,其陳年小米,變得如大米一樣白,雖索然無味,但卻不知賑救了多少災民,幫助他們度過了多少次難關。所以常平倉的歷史價值、歷史意義,歷史作用蘊藏著十分豐富的歷史信息和科學價值。
古鎮內保存的文物古蹟可以證明北魏、遼、元、明、清時期蔚州的繁榮。尤其是元、明、清時期,由於蔚州飛狐古道是關內通往塞上的咽喉要道,京、津、保的貨物,大都由蔚州轉運到察南和內蒙古等地。因此,那時的蔚州人口很多,手工業、商業發達,文化藝術和宗教達到空前繁榮。朝灑潤雨、暮沐清風,蔚州鎮人就這樣走過了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