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泉(河北省蔚縣下轄鎮)

暖泉(河北省蔚縣下轄鎮)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暖泉鎮位於河北蔚縣境內西部,東經114026′,北緯39048′,向西3公里即是河北與山西的省界線。全鎮16個行政村,16649人,其中非農業人口2342人,鎮域面積57.3平方公里。鎮區內8個行政村,10411人,居民區1.3平方公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暖泉
  • 外文名稱:Nuanquan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中國華北
  • 下轄地區:鎮內8行政村,鎮外8行政村
  • 電話區號:0313
  • 郵政區碼:075700
  • 面積:57.3平方公里
  • 人口:1.6萬人
  • 方言:晉語
  • 氣候條件溫帶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西古堡、崇教寺(華嚴寺下院)、暖泉書院、樹花廣場、佛鏡
歷史情況,暖泉格局,鎮中三堡,特色建築,暖泉水源,水源傳說,文化遺產,地圖信息,

歷史情況

因有一年四季水溫如一的泉水而名“暖泉”。暖泉鎮歷史悠久,以泉水、集市、古建築及民俗文化而聞名。有關考古資料證明,至少在戰國時期已有人類在此定居生活,繁衍生息。據史料載,此地在堯、舜時期屬冀州,商周時屬代國,戰國時期為趙、秦等國角逐爭戰之地,唐宋時期是漢與少數民族爭奪之地。明清時發展為“三堡、六巷、十八莊”,達到小鎮歷史上的輝煌時期,先民在小小的暖泉鎮連修北官堡、西古堡、中小堡三個城堡,足見此鎮人居和軍事防禦的雙重地位。

暖泉格局

小鎮內村、堡、街、巷格局至今保留完好,瓮城、堡門樓、堡牆、堡壕、戲樓、牌樓、宅院保存完整,亭、台、樓、閣等古老建築比比皆是,華嚴寺、地藏寺等寺廟遍及全鎮。現存古民居宅院尚有180餘所,其中連環套院多所,最大的為九連環,多個院落相互貫通,房屋之間有迴廊相連,前出廊後抱廈,冬暖夏涼,遮風避雨,舒適方便。古老民居布局合理,用材考究,青磚灰瓦,木製格窗,油飾彩繪,青條基石,歇山起脊大屋頂,宅院雄闊高大,磚、木、石雕琳琅滿目,尤其是雕刻精美的古院門樓鱗次櫛比。在經歷了上百年風雨之後,雖顯斑駁,但處處透著歷史的淳厚與滄桑,無不在默默地講述著此地曾經的繁華與富庶。步入古樸的院落,不禁使人遙想在庭院深深中,曾發生過怎樣或美麗或淒婉的故事,上演過幾多辛酸,徜徉其中,仿佛時光倒流,去探尋先人生活,追思前輩的思想,閱讀前人清悠恬淡而又衣食無愁的田園生活,體味古人的智慧。

鎮中三堡

三堡爭輝 古堡是歷史上戍邊官兵和人民生存居住、禦敵防匪的堡壘,具有堡中建堡、連堡成鎮的特色。在至今保存較好的眾多莊堡中,要屬“鎮中三堡” ——北官堡、西古堡、中小堡最為聞名。北官堡建造年代最早,是明代駐軍屯兵之處,單從堡名就道出其官方身份。堡內地形複雜多樣,大堡套小堡,構成了雙層防線,古糧倉、古暗道分布其間,厚實堅固的堡牆、高聳的歇山頂堡門樓,無不顯示軍事要塞的莊嚴雄偉。與中小堡僅一壕之隔的西古堡,又稱寨堡,是河北省文物保護單位,始建於明嘉靖年間,重修於清代,為典型的北方村寨圍堡。西古堡總面積67300平方米,堡牆黃土板築,環繞四周,南北兩座堡門遙相對峙,頗為壯觀。城堡平面呈方形,街道為“國”字形,俗稱一街六巷。一條青石鋪就的南北街道形成古堡的中軸線,主街東西各有主巷三條。眾多的古民居套院、四合院分布其間。這裡是鎮中百姓居住區,同時也是北官堡戰備和生活物資供給地。

特色建築

清順治、康熙年間,為加強防禦功能,在該堡南北堡門外又展築一座瓮城,又似虎的兩隻前爪,被百姓譽為“虎抱頭”。北瓮城原有九天閣等建築。南瓮城內古建築布局靈活,有殿堂、樓閣、戲樓、寺廟等70多間,瓮城堡門迎面的卷棚頂戲樓,三間兩耳,單檐卷棚布瓦頂,面寬三間,進深二間,該戲樓與眾不同之處在於左右又續建二耳房,與戲樓後台連為一體,前觀為三間兩耳,高低錯落有致,後台空間範圍面積加大,演出時兩耳房為“音堂鼓道”占用,可見設計者的匠心獨運,其造型之獨特,在蔚縣八百古戲樓中獨領風騷。逢年過節,或是大集廟會,各路名伶你方唱罷我登場,鼓樂齊奏,絲竹同鳴,歌舞昇平。

暖泉水源

暖泉潤古鎮 暖泉一年四季水溫如一,寒冬臘月水面積氣如蒸,三伏盛夏泉水清涼,冬暖夏涼,“暖泉”之名正源於此。光緒年間《蔚州志·渠道圖》載:“出城西三十里暖泉堡中,泉之源以石瓮分東西流,曰東角、西角,村人習稱也”; “當源處為書院”,暖泉水源於鎮中心一石瓮內,人稱逢源池。池東西兩側各設一石門,稱“龍口”,泉水經東西龍口相向湧出,繞村緩流,清道光年間開挖長2公里的涼亭渠,灌田1000畝。“清泉一曲柳千條”為當地一景。逢源池南涼亭書院,為元代工部尚書王敏所建,書院東北角築有一座魁星樓,三層重檐四角攢尖頂,油飾彩畫、雕樑畫棟。書院內有亭翼然,飛檐凌空,亭前一流水井,成八角形,又稱八角井。泉水自下穿亭而過,三伏暑天,置身亭內,涼氣沁人心脾,頓覺神清氣爽。涼亭上有一副對聯:“月中無暑氣;二三更里有書聲。”春、夏、秋、冬,文人墨客聚亭賞景,吟詩作畫,論治國平天下之道。“水過涼亭八角井”為蔚縣“八大勝景”之一。

水源傳說

其實,暖泉水源不止此一處。書院東南距逢源池300米的華嚴寺前還有一處,“大寺前面佛爺鏡”說的就是華嚴寺前泉水涌集而成的直徑15米的圓形水池,池圓如鏡,水清可鑑。池南有一三開間的倒座觀音殿,兩側的八字影壁與“佛爺鏡”幾乎呈半護圍之勢。清清的泉水從老屋門前汩汩流過,古樹舊橋,姑娘媳婦池邊洗衣浴發,魚兒撒歡,鴨兒戲鬧,儼然一幅江南水鄉的景致。
千百年來,溫潤的暖泉之水滋養著古鎮,名人才子層出不窮。據傳僅王敏書院古時文人才子就有“一升米”米粒之多。民間傳說儘管有些誇張,但古鎮出過的舉子、貢生、武生確實不少,名人佳話傳聞甚多,題詩題聯隨處可見。新中國成立後,古鎮知名文人蘇大迷,1953年曾為史達林撰寫輓聯一副:“雄心蓋瀛環,只恨未能勤內典;藥方盈世界,誰憐不早覓良醫”。輓聯榮獲蘇聯政府嘉獎,曾轟動一時,成為中蘇交往史上的佳話。

文化遺產

民間藝術結奇葩 幽幽古鎮,物華天寶,人傑地靈。這裡,除積澱深厚的物質文化遺產外,還有豐富多彩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民間藝術獨樹一幟,剪紙、紙雕、器樂、民歌、花燈等品類異彩紛呈。暖泉花燈節又叫賽燈會,流行至今已200餘年,是民間自發性的賽燈活動,活動於元宵節前後,主要有掛燈、提燈、擺燈盞等。掛燈是將內燃蠟燭的花燈懸掛於大街小巷、廟門、各戶門口等處,形成一種自然的賽燈方式;提燈則是大人小孩手提花燈集體遊街串巷,似彩龍飛舞,非常壯觀。花燈種類有花鳥、瓜果蔬菜、農作物、建築、宮燈、福字燈、車船燈、對聯燈、走馬燈等,因其製作工藝精細、品種繁多被譽為 “花燈之鄉”。制燈藝人們又巧妙地將聲、光、電等科技手段引入花燈製作,創造了能響會轉名副其實的工藝彩燈,暢銷各地。
打樹花是暖泉鎮春節社火的一項內容,正月十四至十六連打三晚。村民要提前兩小時用土製煉鐵爐,將生鐵一千餘斤和部分銅、鋁溶化燒制鐵水,待其他社火節目結束後,打樹花將小鎮又一次推向狂歡高潮。灑鐵水人是訓練有素的壯漢,他們反披著老羊皮襖,將盛有熔化生鐵水的容器迅速地端至堡門前,用泡濕的柳木勺舀起鐵水,飛快地潑向堡門上方的磚牆,滾燙的鐵水碰到堅硬冰冷的堡牆後頓時炸裂濺射開來,形成樹冠狀的火花,五顏六色、形態各異,“火樹銀花不夜天”,至精彩處,成千上萬的觀眾群情激奮,歡呼之聲直上九雲霄。
打樹花打樹花
蔚縣本有剪紙之鄉的美譽,暖泉鎮剪紙藝人更是大有人在。近者就有民間工藝美術師史有全,他1999年製作的微縮紙雕“天安門”先後被國慶50周年組委會和中國歷史博物館收藏展出。同時,古鎮還是食文化天地,如糊糊面、貢米、豆腐乾、辣椒油等許多聞名遐邇的土特產品。蔚縣傳統名菜八大碗以暖泉工藝為正宗,色香味俱佳,已成為古鎮飲食文化的典型代表。
多年來,神秘古鎮,以其浩繁燦爛的歷史文物與源遠流長的文化遺存交相輝映,吸引著專家、學者、商人和遊人慕名來訪,流連忘返,也因此贏得了北方“周莊”的美稱。

地圖信息

地址:河北省張家口市蔚縣暖泉鎮西下官莊村蔚暖公路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