蓯姓

蓯姓

蓯姓源於姬姓,出自周平王小兒子精英後裔,屬於避難改姓為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蓯姓
  • 聚集地:台灣省
  • 排    名:3000
讀音,姓氏淵源,第一個淵源,第二個淵源,第三個淵源,得姓始祖,遷徙分布,郡望堂號,郡望,堂號,

讀音

蓯[蓯,讀音作cōng(ㄘㄨㄥ)]

姓氏淵源

第一個淵源

東周平王小兒子名叫精英,被封在樅國(今安徽桐城),為侯爵,史稱樅侯。樅侯的後代就以國名“樅”為氏,漢朝以後,去“木”字偏旁為“從”,以從氏相傳至今。傳至秦、漢之際,漢高祖劉邦與西楚霸王項羽爭霸江山,劉邦敗而逃遷。時有劉邦屬下將軍樅公駐守於滎陽城。項羽手下的大將季布、龍且領人馬追趕漢王,連趕三日卻追趕不上,軍士疲乏,暫屯兵於鄭村。有前哨人來報:“漢王入成皋,有英布、彭越兩路救兵將到,楚軍不敢前進。”季布說:“漢王既有救兵,不可追趕,不若回攻滎陽,與霸王會兵,或保彭城,或攻成皋,隨霸王定奪。”龍且同意道:“將軍所見,正合吾意。”撥轉人馬回滎陽,來見項羽。項羽說:“彭城空虛,無人看守,如攻成皋,一時便難取勝,不若且取了滎陽回彭城,再整精兵破成皋,那時擒劉邦不遲。”遂分付三軍,加力攻打滎陽四門,限五日內要攻破。項王催打東門,季布催打南門,龍且催打西門,鐘離昧攻打北門,四門金鼓振大,火炮火箭雲梯各項,一齊攻打。然而滎陽城內有大將樅公晝夜巡視,嚴督軍士防守,灰瓶石子蠻牌周圍遮架,項羽攻打五日亦不能下。有個魏豹曾犯罪,因漢王饒其死罪,罷閒在滎陽住居。見項羽攻打城不下,遂乘馬帶領從人到城上對樅公說:“漢王已棄城而走,以滎陽為廢地矣!你堅守而不降,徒自受苦,似無益於國家。倘城一破,二公能與項王為敵乎?”樅公大怒道:“汝乃反覆小人,狗彘不如,乃敢妄為議論,以惑軍心!且漢王臨行,以滎陽付吾,我足能堅守。今未經數日,即開門投降,苟圖富貴,不恤大義,上負君恩,下負民望,有忠心以報國顧如是乎?我頸可斷,此志不可移也!留汝終為後患。”隨即揪住魏豹的頭髮,一刀斬於城上,梟首以示三軍:“魏豹欲內應,因而斬之。汝等當用心守城,勿懷二心!”眾軍士皆說:“願同二位將軍死力守拒,決不敢退避。”項羽聞知,愈加忿怒,命諸將殿督攻打。只見城內,築起土城來,以示重壘嚴固,楚軍見之,各有退志。又過十日,城益不能下。項羽召項伯、鐘離昧等計議:“滎陽久不能下,爾等有何法?”項伯說:“攻城之法,惟患軍士不肯用力耳。若一人舍死,舉火燒毀城樓,眾軍士一擁而上,城必破矣!若遷延日久,漢王會請侯而來,滎陽終非楚有也。”項羽說:“今日務要攻破!”遂督率諸將,急催三軍上雲梯攻城,城上石子灰瓶打下來。眾楚軍方欲退後,項羽大怒,命諸將各持槍亦攀躋而上,初被打傷數十人,隨後楚軍一擁齊上城來,城上漢兵攔阻不住,樅公欲急刀舉往下齊砍,早被龍且左執蠻牌,右手舉槍,架住寶刀,一躍而前。眾軍士陸續隨後,盡數上城,將樅公捉住。季布、鐘離昧將東門角樓放火起來,早塌下一角,城即時破矣。楚軍趁勢一齊殺進城來,漢兵如何抵當得住?奔西門而走,龍且一馬隨後追趕不題。樅公被眾軍士捉住,被押去見項羽。項羽說:“量汝一匹夫,有何武勇,力敢抗拒天兵?今被擒來,若肯委心歸降,即封汝為滎陽太守,仍令管領滎陽郡事。汝心下如伺?”樅公正義凜然地喝道:“城破被擒,勢窮力竭,有死而已,豈有歸順之理?請王早賜誅戮,以全臣節!”項羽見樅公忠義慷慨,甚憐之。又令季布去說服:“大丈夫建功立業,以成美名,乃為豪傑。豈可甘受其死,而寂寂無聞於世,寧不甚可惜耶?”樅公堅決地回答:“生順死安,惟求此心無愧耳!吾今竭力守城,已盡此心。楚軍勢盛,蹴爾城破,非我志衰氣餒,乃力不能支也。汝今委曲下說辭,欲我歸降,今日雖降,明日又叛矣!惟知有漢,不知有楚,忠心不二,萬金不易也。”季布見說樅公不動,回見項羽說:“樅公心如鐵石,延頸不避其死,且雲今日雖降,明日又叛,觀此言則不欲歸降可知矣,陛下何必重留意耶?”項羽嘆道:“彼既不降,命左右牽出斬之。”樅公臨死之時,神色不變,楚、漢兩軍將士莫不嘆惜。
傳說,在樅公死後,有後裔子孫及族人為避項羽楚軍的殺戮,紛紛逃逸,其中有將原姓“樅”去“木”改“艸”為“蓯”,稱“艸茅之臣”,後歷經萬難皆紛歸劉漢。漢高祖劉邦嘆贊樅公壯烈,便賜其庶子為蓯氏,世代相傳至今。

第二個淵源

源於植物,出自古代宮廷御醫,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肉蓯蓉,亦稱列當、松蓉、縱蓉、地精、金筍、大芸,是一味著名中藥,拉丁文為Desertliving Cistanche。古代的中國,醫者以其原始形態為理,專門製成一些壯陽之藥,用以為補腎助陽,潤腸通便,軟堅散結之藥。主治治月經不調,閉經,不孕,陽痿,遺精,小便淋漓,聲啞失音,便秘,虛寒泄瀉,症瘕等症。尤其是中國歷史上有記載的八百二十九位帝王國君,絕大多數都是荒淫不經者,在位前後皆拚命進補以御列女,因此,肉蓯蓉成為歷朝歷代帝王國君、王公貴族們的必備味藥。為滿足帝王國君們的淫虐,許多御醫、方士多以肉蓯蓉配巴戟天、淫羊霍、五味子、茯苓、山藥、人參、枸杞子等配置春藥,以應其所需,討好求官。歷史上,許多正直的王公大臣,對那些助紂為虐的御醫、方士痛恨入骨,蔑稱其為蓯醫(陽痿醫師)、蓯士(陽痿道士),久之,其即成姓氏。

第三個淵源

源於姬姓,出自春秋晚期魯國卿大夫季孫虎之蔥靈事件,屬於以歷史事件為氏。蔥靈,是古代輜車的一種,四面皆有帷幔,車上有臥具,後邊有能夠裝載其它物品的槽匣,是古代卿士們外出時所乘坐的豪華車輛。在史籍《左傳·定公九年》中記載:“陽虎載蔥靈,寢於其中而逃。季孫虎,姬姓,名虎,字貨,季孫氏,又名陽虎、陽貨,是魯莊公姬同(公元前693~前662年在位)的弟弟、著名的姬季友之後,在他平定了慶父之亂後,世為魯國上卿,形成了龐大的季孫氏家族,季孫虎就是卿大夫季昭之子,為魯國季孫氏家族的代表人物之一,生卒年待考,人們僅知他是春秋晚期與孔子同一時代的魯國卿大夫,且年齡略長於孔子。季孫虎與孔子倆人長得還極為相像。據史籍《史記·孔子世家》上的記載,“孔子狀類陽虎”。而孔子“生而首上圩項”、“長九尺有六寸”。坊間野史對孔子的體貌特徵描寫得更為細緻,稱他“牛唇虎拳,鴛肩龜背,海口輔喉,頂門狀如反宇”。季孫虎和孔子都是中國歷史上的著名人物。但孔子被後人推崇為“聖人”,而季孫虎卻被後人斥之為“惡人”,是正邪、善惡的代表,形成了鮮明對比。
在典籍《列子》中,對孔子一生所遭受的磨難概括為四:“窮於商周,圍於陳蔡,受屈於季氏,見辱於季孫虎。”其中有兩難即“圍於陳蔡”和“見辱於季孫虎”,都與季孫虎都有著直接的關聯,另兩難亦或多或少與季孫虎有一定的關係。侮辱孔子的事件發生在周景王姬貴十年(魯昭公姬稠七年,公元前535年)。傳說,孔子在年輕時嘴饞,尤愛吃乳豬肉。一旦有吃的機會,他是不會輕易放過的。有一次,魯國季氏宴請士一級人士,孔子亦欣然前往。但到了季氏家門口,時為季氏家臣的季孫虎卻不讓他進去,並對孔子說:“季氏饗士,非敢饗子也。”無奈之下,孔子只得返回,時年孔子方十七歲。季孫虎之所言所行,無疑給少年孔子的心靈帶來了極大的傷害。其實這件事情也不能怪季孫虎,他不過就是按照季孫氏家族的規矩辦事罷了,但其所發“非敢饗子也”之語,中的“敢”字,在語氣上確實是有濃厚的輕蔑色彩。因此,後人以此作為孔子“見辱於季孫虎”的證據。在典籍《孔子家語》中記載:“孔子有母之喪,既練,季孫虎吊焉,私於孔子曰:‘今季氏大饗境內之士,子聞諸?’孔子答曰:‘丘弗聞也。若聞之,雖在衰絰,亦欲輿?’季孫虎曰:‘子謂不然乎,季氏饗士,不及子也。’”從這段文字分析,季孫虎的惡意是明顯的,誘之於先,辱之於後。如此,那就是季孫虎的不是了。
戲弄孔子的事件發生在周敬王姬丐(姬匄)十六年(魯定公姬宋六年,公元前504年)。隨著年齡的增長,孔子日漸成熟,在社會上的聲名亦與日俱隆。為此,已經身為魯國上卿的季孫虎便想請孔子出來,封他個一官半職,以便為季孫氏家族做事,亦可藉此籠絡人心。但由於政見不同,所以孔子一直隱而不見。無奈之下,季孫虎只得用計逼孔子出來。對此,在典籍《論語·陽貨》中有記載:“季孫虎欲見孔子,孔子不見,歸孔子豚。孔子時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諸塗。謂孔子曰:‘來!予與爾言。’曰:‘懷其寶而迷其邦,可謂仁乎?’曰:‘不可。’‘好從事而亟失時,可謂知乎?’曰:‘不可’。‘日月逝矣,歲不我與。’孔子曰:‘諾,吾將仕矣。’”從中來看,季孫虎的計策是成功的,他循序漸進,環環相扣,滴水不漏,逼得孔子最後沒了退路,只好答應出來做官。可以說,這次智斗的結果,季孫虎是大獲全勝,而孔子敗得一塌糊塗,這無疑讓孔子對季孫虎的惡感進一步加深了。宋朝的大文豪蘇軾曾詩云:“道逢季孫虎呼與言,心知其非口諾唯”,所指即是這件事,頗為孔子鳴不平。貌似孔子的事件發生在周敬王二十三年(魯定公十三年,公元前497年),據傳“圍於陳蔡”即發生於此時。由於季孫虎貌似孔子,這一回就差點讓孔子丟了性命。據史籍《史記·孔子世家》中記載,季孫虎曾經未打招呼就擅自帶兵過匡邑(陳蔡,今河南淮陽)去攻打鄭國,因而得罪了匡邑之人。當孔子周遊列國至匡邑時,被當地人誤認為是季孫虎,因此“拘焉五日”。後經人再三解釋,消除了誤會,孔子才“得去”。這次令人羞憤的事件使孔子及其弟子們一直耿耿於懷,將這筆賬全都算在季孫虎身上。清朝時期所著的《隔簾花影》中有兩詩句:“曾參投抒疑慈母,季孫虎招尤誤聖人”,可謂是二千多年以來擁孔者對季孫虎怨憤之情的生動寫照。
這三個事件在時間跨度上有三十餘年,說明季孫虎與孔子的矛盾由來已久,積怨已深。因此,在後世皆謂季孫虎為孔子一生中最憎恨之人。從史料來看,罵季孫虎為惡者,就是始於孔子。周敬王十八年(魯定公八年,公元前502年),孔子大罵季孫虎“陪臣執國命”。在孔子晚年編纂《春秋》之時,更是在其中斥季孫虎為“盜”,明顯地摻雜了個人成見,藉以報復季孫虎,以讓其遺臭萬年。當季孫虎在魯國終於失勢時,為了躲避孟孫氏家族勢力的迫害,就於周敬王十九年(魯定公九年,齊景公姜杵臼四十七年,晉定公姬午十一年,公元前501年)農曆6月出逃,他躲在一輛蔥靈中的臥具下邊,從陽關(今山東泰安東部)成功地逃出了魯國,之後他先跑到齊國,但因齊景公根本九不待見他,於是又轉而投奔晉國的執政上卿趙簡子(趙鞅、嬴士鞅)處,被極其善於用人的趙簡子所收留,後在晉國成為一代名臣,最後逝世於晉國。孔子在諸多場合斥罵季孫虎,明顯屬於私罵,甚至為歷史之笑柄。例如,在孔子在得知季孫虎逃奔晉國投靠趙簡子後,當即放言“趙氏其世有亂乎!”結果,晉國不僅沒有“亂”,反而在季孫虎“善事簡主,興主之強”的竭力輔佐下“幾至於霸也”,以至於到了春秋末期,晉國的國勢之強竟排列在當時一百二十餘個諸侯國之首。確實,季孫虎在培養門人方面則做得極差,這是他人生的一大敗筆。但季孫虎是個非常有效的實幹家,在刀光劍影的伴隨下去實踐自己的理想。他沒有時間招收門徒,系統地傳授自己的思想、培養自己的忠實信徒,只採用速成的辦法,將一些人收之門下,安排職位,藉以加強和鞏固自己在官場的勢力。事實表明,他的這種投機取巧的做法實際上是大錯特錯,因此他的門人不過是一群烏合之眾,毫無忠信可言。季孫虎在魯國未能最後站穩腳跟,奔齊後又被逐,亡命天涯,幾乎無棲身之地,與他門下弟子們紛紛背叛有很大的關係。對此,季孫虎亦不否認。在典籍《韓非·外儲說左下》中,記載有一段季孫虎與趙簡子的對話,“簡主問曰:‘吾聞子善樹人。’虎曰:‘臣居魯,樹三人,皆為令尹。及虎抵罪於魯,皆搜尋於虎也。臣居齊,薦三人。一人得近王,一人為縣令,一人為候吏。及臣得罪,近王者不見臣,縣令者迎臣執縛,候吏者追臣至境上,不及而止。虎不善樹人。”可見,季孫虎的弟子不是一、兩個叛變,而是大批地背叛他,之後不僅不捧他、吹他,反而要抓他。不難想見,季孫虎在與趙簡子對話時,其心境一定是悲涼到了極點。唐朝詩仙李白對此曾詩曰:“赤心用盡為知己,黃金不惜栽桃李。桃李栽來幾度春,一回花落一回新。”其中的“栽桃李”用的就是季孫虎不善樹人的典故,可見詩人對季孫虎的遭遇也是唏噓不已。
季孫虎是一位我行我素、口無遮攔的人。在某種意義上講,其性格決定了他必然要與當權者或有勢力的人發生衝突,為後者所不容。被史料記載的季孫虎言論很少,雪泥鴻爪,但人們仍然可以看出,季孫虎不失為一位精闢的語言大師。在季孫虎與孔子的對話中,季孫虎曾說:“日月逝矣,歲不我與!”就是一句極富深刻哲理的話,後世的“時不我與”就出自他的這句名言,以致於有人認為,孔子後來答應出來做官,就是被季孫虎這句話感動所致。孔子後來所說的“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也是受了季孫虎的啟發。
季孫虎更有一句千古名言:“為富不仁矣,為仁不富矣!”這樣深刻的對階級社會性質的揭示論點,不管是何朝代,有點錢財的富人們都是不會承認的。比較而言,孔子的表述就比季孫虎要含蓄得多了,孔子一生中都避免直接談及“富”與“仁”的關係,而只談“利”與“義”的關係。在利益面前,孔子強調“義以為上”,義是人的行為的最高準則,要“見利思義”、“義然後取”,他並沒有將“利”與“義”絕對地對立起來。因此,孔子的觀點對任何當權者或有勢者來說,都是能夠接受的。
季孫虎還有一句至理名言:“主賢明則悉心以事之,不肖則飾奸而試之。”對這種順應朝代的政治掮客式的理論,前國學大師郭沫若倒是十分欣賞的,於是乎,“不作為”就成為官場上的第一大潛規則。而在這一點上,孔子的論點也要溫和得多,他主張“所謂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則止。”他所說的“止”,是辭職,或另投明君,但不管君主如何昏聵荒淫、甚至暴虐不經,孔子都不主張將其推翻,更不主張殺掉。二者相較,季孫虎行的是“極端”,孔子走的是“中庸”。事實上,季孫虎在實踐中也就是那么去做的,如“執囚桓子”即是其例。但他的這些言舉最終被扣上了“亂臣賊子”的大帽。其實,季孫虎“勇猛過人,智謀百出”,是中國歷史上一位非常了不起的政治人物,但由於季孫虎言論的“不慎”和做法的“極端”,因而為歷朝歷代統治者所不容。二千五百多年以來,後世人們對季孫虎的斥責,不論是官毀,還是民罵,所有的統治者都是睜一眼閉一眼,放任自流,容許人們任意謾罵、醜化季孫虎,這就是因為季孫虎的許多言行都不利於其統治的需要,或有損於“仁德”形象。
在季孫虎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成功出逃所乘交通工具為姓氏者,稱蔥靈氏,後省文簡改為單姓蓯氏、蔥氏、靈氏、叢氏、從氏等,皆世代相傳至今。

得姓始祖

樅侯(姬精英)、季孫虎(姬虎、姬陽虎、姬陽貨)、樅公。

遷徙分布

蓯氏是一個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體,但在今中國大陸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三千位,在台灣省則沒有,多以樅陽、魯郡為郡望。

郡望堂號

郡望

樅陽郡:夏、商、周時期,樅陽屬揚州地域,西周時期為樅國,春秋時期為舒國之地,戰國時期屬楚國,秦朝時期屬九江郡。西漢元封五年(乙亥,公元前106年)漢武帝置樅陽縣,後時置時廢。東漢初期(乙酉,公元25年)樅陽併入舒地,隸屬廬江郡,後隸屬揚州刺史部。三國時期稱舒縣,屬孫吳政權。南朝劉宋初期(庚申,公元420年)為舒縣,隸屬廬江郡,南朝宋元嘉二十五年(戊子,公元448年)廢舒縣,置呂亭左縣,隸屬晉熙郡。南朝齊初期(己未,公元479年)復置舒縣,隸屬廬江郡。南朝梁初期(壬午,公元502年)該設樅陽郡,廢舒縣,復置樅陽縣,隸屬樅陽郡。南朝陳初期(己酉,公元589年)廢樅陽郡,存樅陽縣,隸屬晉熙郡。隋朝開皇十八年(戊午,公元598年)改樅陽縣為同安縣,隸屬晉熙州。唐朝至德二年(丁酉,公元757年)改同安縣為桐城縣,此後相繼延續了一千一百餘年。1949年2月,中共皖西二地委將原桐城縣一分為二,設桐城、桐廬兩縣,今樅陽為桐廬縣域。1951年桐廬縣因重名改為湖東縣,1955年7月,經國務院批准改湖東縣為樅陽縣至今。
魯 郡:亦稱魯國、魯國郡、東魯郡。西漢朝初期,漢高祖將秦朝原來的薛郡改為魯國,治所在魯縣(今山東曲阜)。三國時期的曹魏政權以及晉朝時期改為魯郡,其時轄地在今山東省曲阜、泗水、滋陽一帶地區。南北朝時期的北齊政權又改其為任城郡。另外,隋朝時期也有個魯州魯郡,改魯縣為汶陽縣,繼而恢復曲阜原名,治所在兗州。唐朝時期有個兗州魯郡,雖然轄有曲阜,治所亦在兗州,而將原魯國郡治遷至今山東省的滋縣(今山東德州陵縣滋鎮)。

堂號

樅陽堂:以望立堂,亦稱舒邑堂、桐廬堂、桐城堂。
魯郡堂以望立堂,亦稱魯國堂、東魯堂、曲阜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