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養晦堂之西偏一室。俯而讀,仰而思;思有弗得,輒起繞室以旋。室有窪,經尺,浸淫日廣。每履之,足苦躓焉。既久而遂安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習慣說
- 別名:蓉少時
- 作者:劉蓉
- 包含的道理:學習的初學階段很重要
- 年代:清代
原文,譯文,注釋,作者簡介,
原文
蓉少時,讀書養晦堂①之西偏一室。俯②而讀,仰而思;思有弗③得,輒起繞室以旋。室有窪④,徑尺⑤,浸淫日廣⑥。每履⑦之,足苦躓⑧焉。既久而遂安之。
一日⑨,父來室中⑩,顧而笑曰:“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國為Ⅰ?”命童子取土平之。
後蓉復履其地,蹶然Ⅱ以驚,如土忽隆起者,俯視地坦然,則既平矣。已而復然。又久而後安之。
噫!習之中人甚矣哉!足之履平地,而不與窪適Ⅲ也,及其久,則窪者若平Ⅳ,至使久而即乎其故,則反窒Ⅴ焉而不寧。故君子之學,貴乎慎始Ⅵ。
譯文
劉蓉年少時在養晦堂西側一間屋子裡讀書。他專心致志,遇到不懂地方就低頭苦讀,仰頭思索,想不出答案時就在屋內踱來踱去。這屋有處窪坑,直徑一尺,逐漸的越來越大。每經過它,劉蓉總要被絆一下。起初,他感到很彆扭,時間一長也習慣了,再走那裡就同走平地一樣安穩。
一天,劉蓉父親來到這個房間和劉蓉說話,發現這屋地面的窪坑,笑著對劉蓉說:“你連一間屋子都不能打理好,還能憑藉什麼治理國家?”隨後叫仆童將窪坑填平。父親走後,劉蓉讀書思索問題又在屋裡踱起步來,走到原來窪坑處,感覺地面突然凸起一塊,他心裡一驚,低頭看,地面卻是平平整整,他彆扭地走了許多天才漸漸習慣起來。
哎!習慣對人的影響很大!原本踩在窪坑處很不習慣,時間久了就習慣了,以致把長久以來的坑填平,反而有障礙,不習慣了。所以君子學習時,重要的是一開始就要慎重的對待,培養良好的習慣。
包含的道理:一個人學習時,初始階段的習慣非常重要;君子求學,要認真對待開始階段的習慣養成。
注釋
①養晦堂:劉蓉居室名,在湖南湘鄉。
②俯:低頭。
③弗得(fú):沒有心得
④徑尺:直徑一尺
⑤窪:凹陷的地方
⑥浸淫日廣:逐漸的越來越大。浸淫:逐漸;漸進。
⑦履:走。
⑧躓(zhì):被東西絆倒。
⑨日:一天天。
⑩中(zhòng眾)人:擊中、深入於人。
⑪何……為:哪裡還談得上。
⑫蹶然:突然。
⑬不與窪適:不能適應凹地。
⑭窪者若平:走凹地像走平地一樣。
⑮窒:阻礙。
⑮慎始:一開始就慎重。
⑯少時:年少的時候。(勿與《狼三則》中的“少時,一狼徑去”搞混)
作者簡介
劉蓉(1816年—1873年)字孟容,號霞軒,清代湖南省湘鄉縣人,是桐城派古文家,他做過曾國藩的幕客,與郭嵩燾、有往來。鹹豐五年二月,翼王石達開總攻湘軍水營,燒毀湘軍戰船百餘艘。曾國藩座船被俘,“文卷冊牘俱失”“公憤極,欲策馬赴敵以死”,由劉蓉等人力勸乃止。從羅澤南援武昌,將左營,克崇通,與胡林翼會師攻蒲圻,弟劉蕃先登陷陣中槍亡。扶櫬歸養,無意再出。曾國藩、胡林翼均疏薦才堪大用,詔出治軍。十年佐駱秉章督四川軍務,薦擢知府,選將練兵,舉蕭啟江、劉岳昭、黃醇熙三軍入川,未三年,四川太平軍全被鎮壓,擒石達開。同治元年,督軍川北。二年七月授陝西巡撫,回湘增募,進屯陝南。四年克階州,受言官妒議奪官,十月復職。西捻入陝,率軍堵擊,潰於灞橋十里坡,免官終養。劉蓉為人勤奮好學,寫了不少古文、詩詞,“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國家為?”就是8自8散文《習慣說》的名句,選錄自《養晦堂詩文集》。曾國藩評“吾友劉君孟容,湛默而嚴恭,好道而寡慾。自其壯歲,則已泊然而外富貴矣。既而察物觀變,又能外乎名譽。”(《養晦堂記》)。著有《思辨錄疑義》、《養晦堂詩文集》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