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書中的大獲城,大獲城大事記,大獲城現狀,陳玉泉《川中八柱之王渡大獲古城》,
史書中的大獲城
清康熙《蒼溪縣誌》載:“一山亭亭獨聳,大江左繞,開棧道以通四門,其在西南者曰‘長庚’,曰‘阜財’,其在東北者曰‘啟明’、曰‘鎖鑰’,皆巍峨萬狀,攀援不能達。”嘉慶《四川通志》載:“城固石岩為之,中通四門,周十里,時祟幀十三年知縣沈國復修之。”寶右六年十一月,守將楊大淵出降蒙軍,城廢,建築毀於兵火,明正德十五年重修山頂之“玄妙觀”。
大獲城大事記
公元1243年(宋淳祐三年)四川安撫制置使余玠將駐紮在今陝西安康之守軍移至大獲城,旨在“移金戎以護蜀口”,閬州治所及蒼溪、奉國兩縣治所亦相繼移於此。
公元1258年(宋寶祐六年)蒙哥汗率軍數萬至大獲城下,久攻不克,後因降方破其城,在此置東川路元帥府。
公元1286年(元至元二十三年)罷元帥府升保寧路,旋改為府。
公元1362年(元至正二十二年)明玉珍在蜀稱帝,國號“大夏”,將設在大獲城的閬州治所徙回舊治保寧城。
公元1933年10月紅四方面軍奇襲大獲城,擊潰憑險而踞的羅乃瓊部十三團。翌年,為在蒼溪塔山灣強渡嘉陵江,曾在大獲城外城王渡古渡設紅軍造船廠,搭浮橋,操練水師。
公元1966年6月,在大獲城出土《萬州諸軍奧魯之印》。該印為銅印,是元延祐四年(1317年)中書禮部造。此印之發現,確立了大獲城在元時四川的特殊地位,為現代人研究元史及川史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1983年4月8日,蒼溪縣人民政府公布大獲城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大獲城現狀
目前,山頂的古建築已經不復存在了,只有1983年蒼溪縣人民政府立的“古大獲城遺址”碑和三間各30平方米古建築的屋基還靜靜矗立著,周圍幾棵千年的古樹陪伴。明正德十五年(1520)重建的玄妙觀的香火還很旺,“古洞山家永聚玄風於千古,雲山福地遠留降榮揚萬年”的對聯顯示著信眾的虔誠,十幾尊摩埡造像栩栩如生,“大獲城玄妙觀復古重修碑記”還清晰可見,只有碑文已經模糊難辯了。1983年刻於石壁的“大獲城簡介”還清晰可辯。兩位正在打掃清潔的當地人告訴我們:大獲城名勝古蹟眾多,現存的有“大獲蓮池”、“墨池”、“神仙洞”、“觀音洞”、“炮台嘴”、“刀槍庫”、“馬蹄石”、“沐浴池”、“石龜”、“石鼓”、“不竭井”等。
陳玉泉《川中八柱之王渡大獲古城》
大獲城歷來為歷史上兵家必爭之地:宋金之戰、宋元之戰、明玉珍入川……好幾個朝代的末世,義軍與割據者皆以大獲城為天險,擁兵自立。它不僅為名將余玠在四川營建的“抗蒙八柱”之一(與南充青居城,合川釣魚城,奉節白帝城等齊名),亦曾為元兵部侍郎楊大淵、四川南道宣慰使、閬州軍民元帥楊文安平定全川之指揮基地。
大獲城在南宋城堡體系中是以峭壁懸崖為天然城垣,以東河為護城河,山中有城,城中有山,內城外城多道設防,在中國古建築史上堪稱傑作。
大獲城境內多廟宇,諸如余公祠、張飛廟、王爺廟,還有玄妙觀、魁柏閣、觀音廟等,此外,還有眾多石刻、碑記及摩崖造像。尚存者有明“玄妙觀復修碑記”、“紅軍造船廠遺址碑記”,及“赤化全川”、“活捉賣國賊劉湘”、“義渡”、“放生潭”、“巴人洞避兵亂石刻”,還有“大獲蓮池”、“墨池”、“神仙洞”、“弔喪洞”、“觀音洞”、“炮台嘴”、“刀槍庫”、“馬蹄石”、“沐浴池”、“石龜”、“石鼓”、“不竭井”等名勝古蹟。
大獲城主體建築及其它設施大多毀於元末明初之戰火,不少古蹟尚埋藏在遮天蔽日之叢林中,幾株直徑逾米的參天古樹,依然萌發著翠生生的新枝。
建於清代的王渡古鎮,清前為大獲鄉(里),宋元時即為閬州州縣交通之要津,通往巴(中)、儀(隴)之要道,清朝民國之際曾為蒼溪、閬中、南部區域性商品集散地,水陸轉運口,一度繁榮至上世紀五十年代末,它是軍事、商業與文化結合之產物。為小巧靈活的東河船航行上至旺蒼下至南部、新政(今儀隴新城)、合川、重慶,轉江至閬中、蒼溪、昭化、廣元的必經之道。1933年馳名東河、嘉陵江流域的四層八卦大戲樓和王爺廟、高等國小校同王渡場鎮一起毀於三天三夜的戰火之中。
建國前後,隨著行政區劃的改變,王渡古鎮漸漸衰落,而大獲古城則因其在中國歷史上的重要地位,其個性與文化品格得以保存。
近幾十年來是大獲古城遭受人為損毀最嚴重之期,弔喪洞被盜,東、西、北門的城牆建築被大量的拆除去修田、建房、修公路,一座座古墓被盜掘。最令人擔憂的是,最近兩年,外城護城河道的沙石被人瘋狂地挖掘。從西門以下河道起經紅軍造船廠遺址至南門下電視劇《強渡嘉陵江》拍攝基地一帶,不少地方被挖得面目全非。上世紀八十年代曾因東河河水沖刷河床造成古城東門大獲壩以下兩岸山體滑坡,十多戶被迫搬遷。如今,河道不斷毀損,若發洪水,山體滑坡將不可避免,若此,川北名勝——王渡大獲城之遭遇將更加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