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動力戰列艦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日德蘭海戰,是蒸汽戰列艦艦隊進行的首次大規模海戰,英德雙方投入主力艦64艘。這次海戰促使戰列艦在設計和建造上採取集中防護原則,裝舷側傾斜裝甲和甲板裝甲,加強水線以下對魚雷的防護;增大主機功率,航速提高到26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蒸汽動力戰列艦
  • 英文名稱:Battleship
  • 研製時間:1849年
  • 服役時間:16世紀
  • 特點:強大攻擊力和防護力
概述,意義,風帆,1出現,2大口徑火炮,3條約限制,4二戰時的巨艦,風帆,鐵甲艦,無畏級,超無畏級,3戰績,一戰,二戰,各國列裝,美國故事,德日計畫,俾斯麥號,

概述

戰列艦(Battleship),又稱為戰鬥艦、主力

意義

戰列艦,是一種以大口徑艦炮為主要戰鬥武器的大型水面戰鬥艦艇。由於戰列艦上裝備有威力巨大的大口徑艦炮和厚重裝甲,具有強大攻擊力和防護力,所以,戰列艦曾經是海軍編隊的戰鬥核心,是水面戰鬥艦艇編隊主力。由於這種軍艦自16世紀發展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為止,一直是各主要海權國家的主力艦種之一,因此在過去一度被稱為主力艦,但由於二戰以後戰列艦的戰略地位被航空母艦核潛艇所取代,再也不是艦隊中的主力,因此這樣的稱呼方式也相對失去了意義。

風帆

戰列艦這個名詞來源於風帆戰列艦(line-of-battle ship戰鬥編列艦),從17世紀中葉到19世紀中葉主要排成戰列線進行戰鬥的大型軍艦。[1]隨著蒸汽機、爆破彈和鋼鐵裝甲的發展,19世紀後期出現了稱為鐵甲艦(Ironclads)即是後來戰列艦和裝甲巡洋艦的前身。1906年服役的無畏號(HMS Dreadnought)標誌著戰列艦“全裝重型火炮”的革命,後來所有按這個概念設計的戰列艦都被稱為無畏艦,與之相對,之前的戰列艦稱為前無畏艦。不久,出現了比無畏號更強大的戰列艦,稱為超無畏艦。

1出現

1849年法國建造了第一艘以蒸汽機為動力的“拿破崙”號戰列艦。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前後30年中,戰列艦一直主宰著海戰。戰列艦的滿載排水量從2萬噸增至7萬噸,戰列艦主炮口徑達到457毫米。
克里木戰爭的海戰經驗,推動了戰列艦的發展。此後,戰列艦採用鋼製船體,滿載排水量由1萬噸增至1.2萬噸;裝備螺旋膛線艦炮,主炮口徑由200毫米增至300~350毫米,由護板炮改為炮塔炮;裝甲達230~450毫米;航速由14節左右提高到16~17節。艦炮威力、裝甲防護力、航速和排水量,被視為戰列艦的四要素。

2大口徑火炮

日俄戰爭的海戰經驗表明,大口徑主炮的威力是首要的,1906年英國建造的“無畏”號戰列艦,裝有10門305毫米主炮,滿載排水量為21845噸,航速21節;翌年,又建造了第一艘戰列巡洋艦“常勝”號,裝有8門305毫米主炮,排水量17250噸,航速26.5節。戰列艦和戰列巡洋艦被列為主力艦。1911年,俄國開始建造“無畏”級戰列艦“葉卡捷琳娜二世”、“瑪麗婭皇后”和“亞力山大三世皇帝”號,排水量2.2萬噸,裝備4座三聯裝305毫米主炮,航速23節。戰列艦成為大國海軍軍備競賽的首要目標,導致了“巨艦大炮主義”海軍戰略思想的產生和發展。美國建造了主炮(305~360、380毫米)疊層配置的戰列艦,英國建造了裝有10門350毫米主炮疊層配置的戰列艦“奧賴恩”號,排水量達2.25萬噸。這種類型的戰列艦,被稱為“超無畏”艦。

3條約限制

在海軍軍備競賽的激烈進行中,有關國家召開了華盛頓會議(1921~1922),簽訂《美英法意日五國關於限制海軍軍備條約》,規定主力艦的標準排水量不得超過3.5萬噸,主炮口徑不得超過406毫米。限定各國保有主力艦的艘數和標準排水量為:美國18艘,525850噸;英國20艘,558950噸;日本10艘,301320噸;法國10艘,221170噸;義大利10艘,179920噸。英國的“納爾遜”型是該條約限制內建成的唯一戰列艦,標準排水量3.5萬噸,3座三聯裝400毫米前主炮。其他所有的4萬噸級戰列艦都中止建造。
各國致力於加強甲板裝甲和水下防護,更新艦炮指揮、操縱裝置,加強防空武器和搭載飛機等項改裝。1936年12月31日,華盛頓條約期滿,各國立即開始建造新的戰列艦,但多數仍為3.5萬噸級。

4二戰時的巨艦

至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建成的戰列艦已有很大發展,其中主要有:美國的“依阿華”級(4艘),滿載排水量5.8萬噸,航速33節,3座三聯裝406毫米主炮;英國的“英王喬治五世”級(5艘),滿載排水量4.4萬噸,航速30節,355毫米主炮10門,飛機4架;德國的“俾斯麥”級(2艘),滿載排水量5.2萬噸,航速30節,381毫米主炮8門,150毫米副炮12門,飛機6架;義大利的“義大利”級(4艘),標準排水量3.5萬噸,航速30節,3座三聯裝381毫米主炮,152毫米副炮12門,飛機3架;
日本的“大和”、“武藏”號,滿載排水量7.28萬噸,航速27節,3座三聯裝460毫米主炮,4座三聯裝155毫米副炮,飛機7架,航速27節,成為歷史上最大的戰列艦。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由於艦載航空兵、潛艇和魚雷的廣泛使用,參戰的約70艘戰列艦,28艘被擊沉、擊毀,包括“大和”、“武藏”、“俾斯麥”、“義大利”、“威爾斯親王”、“加利福尼亞”等著名的戰列艦在內。從此戰列艦喪失了主力艦的地位,“巨艦大炮主義”遂被否定。

風帆

“戰列艦”一詞的英文原文為Battles
hip,直譯為“戰鬥艦”。這個名字起源於帆船時代的“戰列線戰鬥艦”(Main Line of Battle Ships)。戰列艦名稱是隨著1655-1667年英國——荷蘭戰爭中海軍戰術的改變而出現的。當時海戰方式為交戰雙方的艦隊在海戰中各自排成單列縱隊的戰列線,進行同向異舷或異向同舷的舷側方向火炮對射。凡是其規模足夠大,可以參加此種戰鬥的艦船均被稱作戰列艦(Ships of the Line)。1638年建成的英艦“海上君王”號便是這種戰艦的第一艘,它有3層舷炮甲板,102門火炮。這時的戰列艦都是木製的帆船。
17世紀70年代後,英國海軍按照以下標準對艦船進行分類:
一級艦——三層炮甲板,火炮100門以上,定員875人以上,排水量2500-3500噸。代表性艦船特拉法爾加海戰中納爾遜海軍上將的旗艦“勝利”號。
二級艦——三層炮甲板,火炮90-98門,定員750人左右,排水量2000噸以上。
三級艦——二至三層炮甲板,火炮64-80門,定員490-720人左右,排水量1300-2000噸。這是英國海軍中數量最多的主力艦隻。
四級艦——兩層炮甲板,火炮50-56門,定員350人左右,排水量1000噸以上。
上述四級艦均被稱為戰列艦。規模在此之下的艦船被歸類為護衛艦(Frigate)、巡航艦(Corvette)和單桅縱帆船(Sloop)。
此時的戰列艦基本上全為木材建造,有時在水線以下包裹銅皮。動力為風帆,武器為前膛火炮,發射用於摧毀船體的圓形彈丸、殺傷人員的霰彈以及破壞帆具的鏈彈。

鐵甲艦

19世紀中葉之後,隨著科學技術和造
船工業的發展,風帆動力戰列艦逐漸讓位給蒸汽動力戰列艦,戰列艦進入以蒸汽機為動力的鋼鐵軍艦時代。1849年,法國建造出世界第一艘以蒸汽機為輔助動力裝置的戰列艦——“,拿破崙”號成為海軍蒸汽動力戰列艦的先驅。它裝有蒸汽機為主動力,但仍掛有作為輔助動力的風帆。1853年至1856年的克里米亞戰爭,奠定了蒸汽裝甲戰列艦在近代海軍艦隊中舉足輕重的統治地位。1859年,法國建造了排水量5630噸的“光榮”號(Gloire)戰列艦。1860年,英國建造了排水量9137噸的“勇士”號(HMS Warrior)戰列艦。這兩艘軍艦外面包覆鐵質裝甲,被視作世界上最初的兩艘蒸汽裝甲艦。“勇士”號也掛有輔助的風帆,戰艦上的風帆直到20年後才逐漸消失。在美國南北戰爭期間,美國北方海軍的小型裝甲炮艦“莫尼特”號(USS Monitor)首次採用了封閉的迴旋式炮塔。它與南方邦聯海軍的“維吉尼亞”號裝甲艦(CSS Virginia)之間發生了首次近代意義上的海上炮戰——1862年的漢普敦海戰。
1862年,法國建造了第一艘裝有旋轉炮塔的戰列艦“阿爾貝王子”號,由於炮塔式艦炮可向任何方向,排成一線縱隊的戰列戰術似乎過時了,所以在一段時期里裝甲艦的稱謂取代了戰列艦。
1873年,法國建成“蹂躪”號戰列艦,該艦已廢除使用風帆的傳統,成為世界海軍史上第一艘純蒸汽動力戰列艦。到19世紀70年代,世界各海軍強國的蒸汽裝甲戰列艦已達到較高的水平。蒸汽機不僅為軍艦提供了推進動力,而且蒸汽還被用於操縱舵系統、錨泊系統、轉動裝甲炮塔系統、裝填彈藥、抽水及升降艦載小艇等。大型蒸汽裝甲戰列艦的排水量達到8000至9000噸,推進功率達到6000至8000匹馬力。這時的戰列艦在主甲板的中央軸線上或者艦體兩側裝配了能做360度全向旋轉的裝甲炮塔,艦炮也都普遍採用了螺旋膛線,攻擊力進一步增強。此時的戰列艦大多被稱作“鐵甲艦”(Ironclad),中國的定遠、鎮遠皆屬此列。

無畏級

1892年,英國人建造出了世界上第一艘採用全
鋼質艦體的戰列艦——“君權”號(HMS Royal Sovereign)(君權級戰列艦),該艦隨後成為各國戰列艦設計的樣板。它採用4門雙聯裝主炮,以前後各配置一個炮塔的方式安裝在艦身縱軸線上,加強了副炮群的數量及射角分配,能將所有火力集中於側舷,戰列艦的稱謂名稱又恢復了。此後,戰列艦普遍採用鋼質艦體,滿載排水量可達到12000噸,採用螺旋膛線的主炮口徑達到300至350毫米,艦體防護裝甲的厚度達到230至450毫米,航速為16至18節。此時,艦炮威力、裝甲防護力、航速和排水量等,成為各國公認的建造戰列艦的四大要素,英國、法國、德國美國日本義大利俄國奧匈帝國奧斯曼帝國等國的海軍紛紛建造或進口大批戰列艦。戰列艦已經成為海軍強國實力的象徵。
此時的戰列艦大多裝備兩種口徑的主炮,一級主炮布置在艦體縱向中軸線上,用於對抗敵方主力艦,二級主炮布置在艦體兩側,用於對抗巡洋艦及輕型軍艦。動力多採用往復式蒸汽機。
1906年,一種全新的戰列艦出現了。無畏
艦(Dreadnought)的名字來源於英國海軍的無畏號戰列艦(HMS Dreadnought)。它採用了統一口徑的重型火炮,以及高功率的蒸汽輪機。其設計實現了義大利著名工程師庫尼貝迪上校的構想,無畏號標準排水量17900噸,航速21節,裝備有五座雙聯裝305毫米主炮,24門76毫米副炮,5具水下魚雷發射器,這比當時其它最大的裝甲艦的火力還要強1倍以上;兩舷,炮塔和指揮塔的裝甲厚達280毫米。無畏號的下水,加快了各國海軍的競爭。德國的拿騷級戰列艦、美國的南卡羅來納級戰列艦及其後續艦紛紛採用無畏號的標準;
意大
利的但丁·阿利格伊切里號戰列艦以及奧匈帝國的聯合力量級戰列艦革命性使用布置在艦體縱向中軸線上三聯裝主炮炮塔。此類戰列艦被統一命名為“無畏艦”。其特徵可以概括為:統一口徑的主炮(通常口徑為11至13.5英寸),主炮塔布置於艦艏和艦艉,以及交錯布置於艦身舯部。排水量大多為20000噸以上,一般使用蒸汽輪機作為動力,航速超過19節。這一時期,英國和德國展開了大規模的海軍軍備競賽。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英國共有戰列艦和戰列巡洋艦73艘,德國則有52艘。

超無畏級

隨著戰列艦的主炮口徑增加到142.9毫米~381毫米,火炮有效射程不斷增大,主炮炮塔都布置在艦體水平縱向中軸線上,減少或取消舯部的主炮塔,排水量增加到25000噸以上,這種無畏戰列艦通常被稱為“超級無畏艦”,日本稱為“超弩級戰艦”。英國的獵戶座級戰列艦伊莉莎白女王級戰列艦、德國的巴伐利亞級戰列艦、美國的內華達級戰列艦、日本的扶桑級戰列艦,及其後續艦都可以視為典型的超級無畏艦(Post-Dreadnaught)。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1916年,英德兩國海軍
之間爆發了人類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海戰——日德蘭海戰。成為戰列艦主宰海洋的“大艦巨炮製勝主義”理論歷史頂點。根據這次海戰的教訓,主要的海軍國家改進了無畏艦的設計。主要改進措施包括:增大主炮口徑,改進炮塔、火藥庫等部位的防護;採取重點防護措施,加厚重要部位的裝甲,減少或取消非重要部位的裝甲;重視水平防護、以及水線以下對魚雷的防護。這種無畏型戰列艦通常被稱為“後日德蘭型戰列艦”(Post-Jutland Battleship)。例如英國建造的納爾遜級戰列艦

3戰績

一戰

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德國及同盟國的失敗告終。根據1918年的停戰協定,德國公海艦隊協約國投降,並集中在英國北部奧克尼群島斯卡帕灣,等待作為戰爭賠償分配給戰勝國。但是其中的大部分軍艦在1919年6月21日被德國水兵鑿沉。
在戰爭期間,各海軍強國都設
計了規模和火力更強大的戰列艦,主炮口徑上升到16至18英寸。由於戰列艦的建造和維護費用極其高昂,這種耗費高昂的軍備競賽在戰爭結束後顯然不再是必需的了。1922年華盛頓會議期間,美國、英國、日本、法國和義大利五個海軍強國簽訂了《限制海軍軍備條約》(華盛頓海軍條約),限制戰列艦和戰列巡洋艦的噸位(35000噸)和主炮口徑(不得超過16英寸),並規定美、英、日、法、意五國海軍的主力艦(戰列艦和戰列巡洋艦)噸位比例為10:10:6:3.5:3.5。1930年簽訂的《限制和削減海軍軍備條約》(倫敦海軍條約)對此進行了補充規定。
從1922年到1936年的15年間被稱為“海軍假日”時代(Navy Holiday),各國的大型戰列艦建造計畫都被終止或取消,代之以對已有的戰列艦的進行更新和改造。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戰列艦共有7艘,全部搭載16英寸左右主炮,分別是美國的科羅拉多級(3艘,科羅拉多號、西維吉尼亞號、馬里蘭號)、日本的長門級(2艘,長門號、陸奧號)、英國的納爾遜級(2艘,納爾遜號、羅德尼號),被海軍人士稱為“Big Seven”(七巨頭)。

二戰

1941年5月24日,德國戰列艦“俾斯麥”號在北大西洋擊沉英國戰列巡洋艦“胡德”號,重創了另一艘戰列艦“威爾斯親王”號,於是,招致英國40餘艘艦艇和艦載機的海空大圍殲。“俾斯麥”號終於在5月26日被英國“皇家方舟”號航空母艦上的攻擊機投放的魚雷命中舵機,次日又遭兩艘戰列艦圍殲,接著又被英巡洋艦分射的3枚魚雷所擊中,沉入海底。“俾斯麥”號的沉沒是證明戰列艦時代正面臨航空母艦挑戰的第一個強有力的信號。
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戰爭爆發。日出動6艘航母上的354架艦載機偷襲珍珠港,炸毀美40餘艘艦艇,幾乎全殲太平洋艦隊主力——8艘戰列艦(5艘沉沒,3艘重創)。這次戰鬥,充分說明“大艦巨炮”主義已經過時,航空母艦和艦載機已成為戰列艦的強勁對手。於是,美國在太平洋戰爭中大造航母,三年零八個月中就有12艘航母服役。1944年10月24日,日本“武藏”號出航還不到3天,1945年4月7日,日本聯合艦隊司令山本五十六的旗艦、世界上最大的64000噸級龐大巨艦“大和”號出航還不到1天,就被美軍艦載機炸沉,至此,戰列艦已徹底喪失了它的霸主地位,失去了昔日的雄風。
1945年太平洋戰爭末期,美國“密蘇里”號戰列艦在硫磺島登入、沖繩登入和襲擊日本本土作戰中,擔負過對岸轟擊和火力支援任務,並於 1945年9月2日在艦上奉行了具有歷史意義的受降儀式。當時,美方參加受降儀式的有太平洋戰區總司令兼太平洋艦隊司令尼米茲上將和盟軍最高司令官麥克阿瑟陸軍上將,日方參加儀式的有外相重光葵等11人,美、中、英、蘇等同盟國代表和其他國家的代表參加了受降儀式。

各國列裝

1936年12月31日,《華盛頓海
軍條約》期滿作廢,各海軍強國重新開始戰列艦的建造工作。英國建造了五艘喬治五世國王級戰列艦並計畫建造獅級戰列艦美國海軍建造了兩艘北卡羅來納級戰列艦、四艘南達科他級戰列艦、四艘依阿華級戰列艦並計畫建造蒙大拿級戰列艦義大利海軍建造了四艘維內托級戰列艦法國海軍建造了三艘黎塞留級戰列艦並計畫再建造1艘改型艦和四艘更強的阿爾薩斯級,日本海軍建造了扶桑級戰列艦兩艘,伊勢級戰列艦兩艘,長門級戰列艦兩艘,大和級戰列艦兩艘。

美國故事

美國海軍“衣阿華”號戰列艦1989年4月19日在波多黎各東北部的大西洋海面上演習時,二號炮塔發生強烈爆炸,導致47名水兵喪生,1575人受傷。這艘戰列艦標準排水量4.5萬噸,滿載排水量5.8萬噸,配備9門50倍口徑406毫米(3座3聯裝)主炮,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建成的噸位最大的一級戰列艦,也是世界上最後一級退出現役的戰列艦。“衣阿華”號戰列艦曾參與太平洋戰爭與韓戰,於1990年封存至今。

德日計畫

德國海軍建
造了兩艘俾斯麥級戰列艦並開工了2艘H-39,並計畫建造世界有史以來最大的德國H44超級戰列艦,日本海軍建成了兩艘大和級戰列艦,即有史以來世界上最大的“大和”和“武藏”號戰列艦,另有一艘信濃號中途改建為航母,計畫建造兩艘超大和型。與歷史上的戰列艦相比,它們的火力、防禦力和速度都達到了一個相當的高度。在主炮火力上,除了喬治五世級為14英寸外,其餘均達到15-16英寸以上,大和級戰列艦甚至裝備了18英寸主炮,同時聯裝炮技術也得到了發展,大部分戰列艦均採用三聯裝主炮,英國的喬治五世級和法國的黎塞留級還採用了四聯裝主炮;炮塔布置也有所調整,大部分戰列艦採用前二後一的布置方式,只有英國的納爾遜級和法國的黎塞留級採用了主炮前置設計,將前向正面火力發揮到了極致;這個時期主炮炮彈重量也有所提升,除喬治五世級外,一般主炮炮彈重量可達800-1200公斤。除了主炮外,一般戰列艦還裝備多門口徑在127-155mm的副炮作為補充。為了對付新興的航空兵器的威脅,新建造的戰列艦大大提升了防空火力,普遍裝備了多門7.6-12.7mm高射炮,同時還有大量的20-40毫米機關炮。
mm單裝或聯裝小
口徑速射炮作為近距攔射火力。在二戰中大部分戰列艦都裝備了雷達,用於改善觀測能力。
需要強調的是,英國的喬治五世國王級戰列艦、美國的北卡羅來納級戰列艦南達科他級戰列艦、義大利海軍的維內托級戰列艦,法國海軍的黎塞留級戰列艦等艦公開在名義上都屬於“條約時代的戰列艦”。在設計或建造過程中還是受到條約的約束或影響。

俾斯麥號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戰列艦一直是各國海軍發展的重點。俾斯麥號就是其傑出代表。
俾斯麥號是納粹德國海軍的俾斯麥級戰列
艦的一號艦。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德國所建造的火力最強的戰列艦。該級艦採用了全面防護結構和大傾角的穹甲布局,其裝備的SKC/34型380mm主炮口徑雖不及某些戰艦的16英寸主炮,但精度良好,在丹麥海峽海戰中十分鐘的炮擊就取得了擊沉英國皇家海軍的驕傲胡德號戰列巡洋艦,擊傷威爾斯親王號戰列艦的戰績。該艦後來被英國以優勢海空兵力擊沉,證明了單艘戰艦無法抗衡艦隊優勢以及戰列艦時代的終結
該艦1930年代設計,原計畫在《英德海軍協定》的限制內建造35,000噸級的戰列艦。但德國海軍司令埃里希·雷德爾認為35,000噸級的軍艦無法滿足德國的需要,因此開始秘密研究建造更大型的戰列艦。當法國新一代的敦刻爾克級戰鬥艦開始建造後,德國為了同法國海軍抗衡,決定建造排水量40,000噸以上的超級戰列艦,當時的代號“G”。G號戰鬥艦在1936年7月1日在漢堡布洛姆·福斯造船廠安放龍骨,該艦隨後被命名為俾斯麥號。其後在1939年2月14日下水、在1940年8月24日正式服役。首任艦長為恩斯特·林德曼海軍上校。
戰績
俾斯麥號特別出名原因是在建成後第一次出海作戰中於1941年5月24日的丹麥海峽海戰中擊沉胡德號戰列巡洋艦,並擊傷威爾斯親王號戰列艦。
毀滅原因
同年,英國皇家海軍派遣了大量軍艦前往攔截俾斯麥號,3日後,1941年5月27日被以“喬治五世”號和“羅德尼”號戰列艦為首的英國皇家海軍的軍艦圍攻後沉沒。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