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台縣

蒲台縣

蒲台縣始設於隋開皇十六年(公元596年),撤銷於1956年3月。蒲台縣的前身為漢武帝時期的濕沃縣,有2100多年的歷史。《蒲台縣誌》載:“邑境漢武帝間置濕沃縣;新莽時改延亭縣,後復名;隨改蒲台縣。”據傳,秦始皇派遣徐福東渡尋長生不老藥,一去不歸,“始皇東巡至海,縈蒲系馬,築台望焉。”此台世稱“秦台”(今濱城區濱北鎮以東十餘里處),因台周遍蒲草又稱“蒲台”,故蒲台縣而得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蒲台縣
  • 建制時間:隋開皇十六年(公元596年)
  • 撤銷時間:1956年3月
  • 前身漢武帝時期的濕沃縣
  • 歷史:2100多年
  • 人口:15萬(1953年)
  • 面積:960平方公里
  • 景點:蒲台古八景
歷史沿革,其它蒲台縣,舊城概況,大事記,蒲台古八景,地圖,

歷史沿革

隋朝,屬渤海郡。唐初屬淄州,貞觀六年(632年)省入高苑縣。次年復置,景龍元年(707年)改屬棣州,五代周顯德三年(956年)屬濱州。宋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廢蒲台縣,地入渤海。金復置蒲台縣,仍屬濱州。元中統三年(1262年)以濱州與棣州合併,置濱棣路,蒲台縣屬之。明洪武元年(1368年)還屬濱州。雍正十二年(1734年)屬武定府。1913年廢止府州制,屬岱北道(1914年改稱濟南道)。1925年10月屬武定道。1950年5月屬惠民專區。1956年3月,蒲台縣併入博興
蒲台城舊地圖蒲台城舊地圖

其它蒲台縣

明永樂五年(1407)六月置,屬化州,永樂十七年(1419)九月廢,故治在今越南順化省光田縣。

舊城概況

蒲台縣境東西長70里,南北寬37里,西南至濟南府300里,西北至京師700里。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轄村莊358個,分五路管理。以縣城為中心呈放射狀,設五鄉:西南路(仁鄉)領莊58個;南路(義鄉)領莊53個;東南路(禮鄉)領莊44個;東路(智鄉)領莊107個;東北路(信鄉)領莊96個。”
蒲城始建於金明昌三年(1192年),城內設十字街,外設四關。“明成化二年(1466年)知縣孫通增固城,牆周三里一百七十八步,高兩丈九尺,厚兩丈,池闊兩丈,深丈余。正德五年(1510年)增修四門,雙城門稱瓮城,皆有樓,並建角樓四座。”明代曾因出生於蒲城西關的唐賽兒舉義,西關被明軍剷平,從此,成了一座獨特的“三關城”。後又相繼城內建設:“城西建有社稷壇、城西南建有風雲雷雨山川壇、東門外有先農壇、東北有歷壇、城隍廟在城內東南。還有八蜡廟、文昌廟、馬神廟;北關北極閣更為壯觀。”“知縣署在北街,防汛署在南關。1855年為防水患,築有周長十里的護城堰,堰內包括馬廟、李莊、金卜三莊。”

大事記

1855年,黃河銅瓦廂決口奪大清河河道入海之初,蒲城附近河槽刷寬30餘丈,沿河民眾臨水築堰,以御河水。光緒年間,上游泛區修建南北大堤,河道約束在大堤之間,進入大清河的流量、沙量增加,河道漸淤升高,陷於無歲不決的局面。潘俊文《議山東治河說》載:“入大清河以下,河身歷年無患,蓋上游容水之地尚寬也。迨上游節次修治,水有河身,上游粗平下游之患漸見。”“自光緒八年(1882年)後,除斷流二年外,其餘無歲不決,河患可謂深矣。”說明光緒初年,大清河已漸由地下河變為地上河。有關資料表明,黃河奪占大清河河道入海後的27年間,河槽淤積抬高7.25米,比原大清河底高出3.25米。
光緒九年(1883年),蒲城上下兩岸同築高3米、頂寬7米的大堤(即現存大堤)。
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正月二十日,蒲城以上張肖堂凌汛決口,合龍後溜勢突然南移,韓家至大道王的民堰衝決,溜向沿南岸大堤方坑朝東北而去(現在的河道)。從此,蒲城和陳台、大劉家等20餘村由河南變成了河北。蒲城與北鎮(濱州市駐地前身)之間的原河道在張肖堂決口後的二三年內噴塞。但蒲城地勢日趨漸低,成了一處險要凹地。
1938年春,國民黨軍隊為阻擋日軍進攻炸開花園口,黃河改道淮河入海。據《濱州市地名志》載:“1939年1月23日,日寇入侵蒲台縣盤踞7年之久。”蒲城雖暫緩了被水淹沒的危險,當地和周圍百姓卻飽受了日偽軍燒殺搶掠的蹂躪。
1945年四、五月間,我渤海區主力部隊按照山東省軍區“以開闢膠濟路東段廣大地區為主要目標,擴大和鞏固我中心根據地”的戰略方針,主動出擊,開始並取得了第一次討張(景月)戰役的勝利。盤踞在蒲台、濱縣的日寇如驚弓之鳥,被迫由猖獗一時的全面進攻,轉變為垂死掙扎的重點進攻。
為粉碎日偽軍的搶糧企圖,保衛麥收,我渤海區黨委、軍區,集中軍區主力直屬團、特務營、四分區獨立團、濱縣獨立營、利津獨立營、六分區直屬隊以及蒲台和博興縣的民兵武裝共四千餘兵力,在楊國夫司令員、景曉村政委及王兆湘、徐斌洲、程緒潤、孫政、鄭大林等首長的指揮下,於1945年6月上旬,對蒲台、濱縣一帶的日偽軍實行反攻,發動了濱蒲戰役,取得了全面勝利。1945年6月10日(古歷五月初一)蒲城解放。同年7月,河套區、趙店區、純化區和史口區劃入蒲台縣。1947年3月,國民黨政府斷然堵復花園口,黃河歸故,蒲城又危在旦夕。我渤海區黨政軍民一方面積極支前,一方面冒著敵特暗殺、破壞和蔣軍的狂轟濫炸,英勇頑強搶修殘堤戰洪水,確保了洪水安然入海,立下了不朽的功勳。
蒲台舊城門蒲台舊城門
1950年蒲台縣治遷至黃河南的高廟李村教堂。
1953年遷至小營,人口15萬,面積960平方公里。
1956年3月,蒲台縣建制撤銷,其黃河以北屬地劃並於濱縣,黃河以南屬地分別劃並於博興縣和齊東縣。至此,蒲台縣劃上了句號。

蒲台古八景

濟水拖蘭:“濟水來自西南達於東北,清漣澄澈,風靜波平。如碧練環繞,翠帶長拖,鉤深釣奇,此奇選矣。”
龍湖舉網:龍湖俗稱龍灣,在今濱城區梁才鄉龍王崖一帶。“俗稱龍灣,廣闊數傾;湖水清碧,錦鱗蕩漾;網網畢聚,布鞋晴游,殊有佳趣。”又載:“城東十五里俗稱龍灣,廣闊數傾;萬曆間枯竭,今變為桑田。”
石口觀潮:“石家口位於城東北二十里,其地有台,可望渤海。”又載:“潮生潮落,雪浪飛空,宛然在目。”可見,早先蒲城距渤海不遠。
大清仙跡:金時郭志空養真(即真主,伊斯蘭教對“安拉”神的稱呼)處。“在城東南七里即郭志空修真處。現廢之。有碑記尚存。”
宴賀靈征:“在城南十五里,上築泰山行宮,每歲三月望日,香火叢集,士女如雲。明萬曆間增築玉皇閣三楹,尤稱壯麗。”宴賀台位於今黃河南小營西北12里處,傳為雲遊道人張寵所建,落成時值秋末,忽有群燕繞台飛舞,古時“燕”同“宴”字,故稱宴賀台。台上建有兩院,東院為泰山行宮,西院為玉皇閣三楹大殿,飛檐斗拱,尤稱壯觀。
秦堤晚照:“相傳秦始皇東巡所築(不是秦台),高堤聳歭。草木交翠,樵牧時,荷夕陽往來的斷續,故尤宜晚照。”
唐寺曉鐘:“寺在通濱鎮(北鎮古稱),唐時建,附近村墟每聽到寺鐘聲以興動作。”
姑台疊翠:原蒲城南偏東。“蒲氏三姑乃蒲茂(漢濕沃縣令)女,蒲無子,三女誓不適人。各擇地穿壙作屋,築台其上,請於父曰:‘百歲後何所適?’父曰:‘惟用吾乘馬駕車,任其所適,而後至三女所築台下葬焉。’”三姑台東西長24米,南北寬14米,三墓呈東南西北方向斜排,大姑居中,二姑在南,三姑在北。後人為表其孝,遂在台上修廟宇,高數丈。“青空直上綠野橫連,日色煙光。兩相掩映,宛如重茵疊翠。”
此外,蒲台縣古蹟還有龍混鎮、點軍台、雙台、大清書院、鄉賢祠、忠義孝弟祠、文廟五楹、展公廟、水火口等等。

地圖

乾隆二十八年蒲台縣境圖
蒲台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