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一村位於古老黃河的下游,205和220國道的交叉路口,處於濱州地區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的濱州市區內。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五四一村
- 別名:五四一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濱州市
- 地理位置:濱州市
- 人口:480人
村情概況,發展歷程,地圖信息,
村情概況
居民集中居住在黃河二路與黃河三路、渤海三路與渤海五路構成的方格內,東西約400米,南北約700米,面積約30萬平方米。北鄰郝家居委會, 東鄰勝利居委會,南鄰五四二、三居委會,西靠205國道,耕地已在1984年被國家建設占用,村民也轉為城鎮居民。現有居民188戶,480人,人口自然增長率不足5‰, 有張、王、李、趙、薛、高、劉、於、常、蘇、韓、孫、呂、游、牛、賈16個姓氏,大部分為1369年(明洪武二年)自山西洪洞遷來。 追溯五四一村的歷史可謂悠遠流長,這一帶早為北魏漯沃縣治,名亂城;隋開皇十六年(公元596年) 為蒲台縣治;宋大中祥符五年(1022年)省蒲台縣入渤海縣,將蒲台縣城改為蒲台鎮;金明昌三年(1192年)復置蒲台縣,於蒲台鎮南新建縣城,原蒲台鎮稱蒲北鎮,簡稱北鎮。建國前北鎮分為東、西、南、北四村,“五四”屬北村,又稱“太平莊”,解放後北鎮又劃分為一、二、三、四、五、六街,1965年“文化大革命”時將四街、五街合併為“五四”大隊。1982年建濱州市,1984年北鎮村民轉為城鎮居民後,“五四”大隊又劃分為“五四一”、“五四二”、“五四三”三個居民委員會至今,現屬濱州市北鎮辦事處管轄。
發展歷程
1979年205國道拓寬工程中沿路不少居民的房屋被拆除,五四一村黨支部本著把住戶損失降到最低點的原則投資上百萬元在黃河二路以北、渤海五路以東建起了“五四新村”,安置居民110戶。1984年又投資50萬元在黃河三路以南、單寺乾渠兩側填灣造地興建“五四一新村” 及“青年街”,100戶居民喜遷新居。不論新村老村都是磚石結構的獨院,有的還自建了小樓房,人均居住面積20平方米以上。路面都經過了硬化處理,安裝了路燈,通了自來水,綠化了街道,人們生活在一個整潔優美的環境裡。現在是人人不愁吃,家家有存款。60%以上的住戶存款過萬元,人年均收入4000元以上,年均消費額近千元。 電視均已普及,一些高檔家用電器如組合音響、空調等也已落戶農家門。有2 0多家個體經營者還自備了大哥大、BP機等現代通訊設施,自購大小汽車20多輛。機車、變速腳踏車已成平常。為體現社會主義優越性,居委會還為年滿60歲的男女居民每月發放50元養老費,重大節日還為大家免費供應節日食品,醫療保健站的醫生們經常為年老病重者登門送醫送藥。 居委會一直沒有放鬆對教育的投入。1992年投資1 2萬元把“五四國小”併入北辦中心國小(今第七國小),義務教育也早已普及,人口素質不斷提高,自恢復高考已有24名大中專畢業生辛勤工作在自己的崗位上。人們的業餘生活也豐富多彩。茶餘飯後,讀書看報,已成時尚。青年人則到歌舞廳、遊樂場瀟灑一回。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並不僅限於吃飽穿暖的問題,有不少人正在潛心研究營養學和養生之道。親友聚會、婚宴慶誕去酒樓的也不罕見。經濟的發展同時也帶來思想觀念的進步,計畫生育政策早已深入人心,優生優育是每對育齡夫婦關心的話題。人人遵紀守法,綜合治理年年達標。1996年被市委授予“奔小康紅旗黨支部”,被市府授予“小康村”稱號。
地圖信息
地址:濱州市濱城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