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州市志

濱州市位於黃河下游魯北平原,東鄰東營市,西接惠民、陽信兩縣,北連霑化縣,南界博興、高青二縣。濱州市本漢之濕沃縣,隋之蒲台縣,唐之渤海縣地。五代後周顯德年間於縣置濱州,民國初改稱濱縣。

基本介紹

  • 書名:濱州市志
  • 作者:濱州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編
  • 原版名稱:濱州志
  • 出版時間:1993年7月
  • 字數:1500餘萬字
  • 編數:25編
舊志,新志,榮譽,

舊志

舊志有《濱州志》3部:明萬曆十一年(1583)編修的《濱州志》4卷;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 由知州楊容盛主修的《濱州志》8卷;鹹豐十年(1860)由知武定府事李熙齡編修的《濱州志》12卷、卷首1卷。《蒲台縣誌》4部:明萬曆十九年(1591)由王爾彥編修的《蒲台縣誌》12卷;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由嚴曾業修的《蒲台縣誌》10卷;乾隆二十八年(1763)由嚴文典修的《蒲台縣誌》4卷、卷首1卷;光緒十六年(1890)張朝瑋修的《蒲台縣誌》。此外有清宣統元年(1909)代理知州吳建勛編纂《濱州鄉土志》、宣統年間的《蒲台縣鄉土志》各1部。 新編《濱州市志》 始修於1988年4月,蒐集資料1500餘萬字,歷時5年多,於1993年7月正式定稿付印。本志記事上限起於1840年,下限1990年,個別篇章如大事記稍有突破。除卷首概述、大事記和卷末人物、附錄以外,共設專志25編,依次為:行政區域、地理環境、人口、農業、水利、工業、鄉鎮企業、交通·郵電、商業、財稅·金融、城鄉建設、經濟管理、黨派群團、政權·政協、軍事、公安·司法、民政、勞動·人事、文化、教育、科技、衛生·醫藥、體育、方言、風俗·宗教。

新志

新中國成立後,1982年建市,襲舊稱名濱州市。1990年轄6鎮、8鄉、3個街道辦事處,918個村民委員會,58個街道居民委員會。土地總面積為1040.06平方千米。 濱州市地處黃河下游的魯北黃河沖積平原,地勢西南部偏高,東北部偏低。市區南端有黃河穿境而過,徒駭河在域西北部過境向東北流去。氣候屬溫帶季風氣候,大陸性較強,四季分明,日照充足。年均氣溫12.5℃。夏無酷暑,冬無嚴寒,雨熱同期。年均降水量為583.2毫米。無霜期205天左右。適宜於自然生物繁衍生長。1990年,全市總人口為563065人, 其中99.84%為漢族,還有回族、蒙古族、苗族、布依族、土家族、壯族等24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中以回族人數居多。礦產資源主要有石油、天然氣;糧食作物主要有小麥、玉米、大豆、穀子、水稻、地瓜,其中雜糧十餘種;經濟作物主要有棉花、花生、芝麻、蔬菜、瓜類等,果品以蘋果、梨、大棗、葡萄、桃、杏最多;魚類資源也極其豐富,品種可達47種,其中黃河刀魚、黃河鯉魚是本地久負盛名的特產。 1991年,全市糧食總產量達到2.3億千克,棉花總產量(皮棉)達2300萬千克,農業總產值為47025萬元。全市有各類企業316家,逐步形成了紡織、化工、電子、機械、造紙、印刷、建築、食品、油棉加工等行業較為齊全的工業體系。1991年,工業總產值達8.17億元。外商投資達270萬美元。全市鄉鎮企業總數達到12589個,總收入達到9.4億元,總產值為8.29億元。 濱州人民有悠久的革命鬥爭史。明成祖十八年(1420)蒲台縣民婦唐賽兒領導了農民大起義。清同治五年(1866)濱州徒駭河決,知州曹大印無視民情,激起民憤,堤上胡村胡大水率眾痛打曹大印,搗毀州衙,破倉分糧。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小范村村民在范永昌率領下,為反抗帝國主義瓜分中國舉起義和拳大旗。1911年,牡丹台私立國小堂堂長鄭欽聯合武定府屬各縣辛亥革命志士反清自治,擁護國民革命。1937年當地人民配合國民黨駐軍發動了著名的“郎林阻擊戰”,揭開了濱州市抗日鬥爭的序幕。解放戰爭時期,濱州7000餘名青壯年參軍參戰,提供1000餘副擔架、3000輛大車,10000餘名民工開赴前線,為人民戰爭的全面勝利做出了貢獻。 自古至今,濱州市曾湧現出許多優秀的人物。古有戰國時期為諫秦王而甘赴鼎鑊的高士茅焦;敢於抨擊時政利弊的宋代狀元胡旦;北宋濱州知府宋彥德(公元1058年至1140年),元代為政清廉的韓鐮;明代散曲家劉效祖,清代以品學著稱的太子太傅、協辦大學士杜受田和力阻慈禧垂簾聽政的顧命大臣杜翰父子,敢於蔑視權貴的總督倉場侍郎游百川等。今有八路軍平原縱隊參謀長王明恕,愛國進步知識分子林占鰲、張立吾,愛國天文學家程庭勞,捨生掩護抗日誌士的李國榮大娘,解放戰爭中獨膽英雄韓銀祥,轉戰大半箇中國屢立戰功的李守敬,三代治黃世家傅歷卿父子,醫德高尚技術精湛的眼科大夫游為貞,農民藝術家李仙峰、趙秋春、趙恆英等,都深受人民敬仰。

榮譽

新編《濱州市志》2005年獲山東省新編地方志優秀成果獎二等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