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陰縣,山東省德州市齊河縣、臨邑縣、濟南市商河縣、濟陽縣四縣交界處古代舊縣名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漯陰縣
- 地點:山東省德州市
- 朝代:秦朝
- 性質:歷史
- 現稱:孫耿鎮
秦朝,置漯陰縣,治所今山東濟陽縣孫耿鎮)。漢屬濟南國。三國魏,西晉因之。十六國時期,局勢動盪,政區變化無常,漯陰縣地先後為後趙、前燕、前秦、後燕、南燕所有。北齊天保七年(556)廢除。漯陰縣,因漯川而得名,漯川是秦漢時期對於徒駭河的舊稱,因漯陰縣在漯川以南故稱漯陰。歷代《商河縣誌》均記載,商河自東漢至隋置滳河縣以前,東部屬濕沃縣,西部屬漯(音ta、去聲)陰縣。筆者在查閱歷史資料時發現,諸多志書中的記載與《山東歷史地圖集》中所標二縣,均距商河頗遠,且中間還隔著其他縣,使人大惑不解。《中文百科》:西漢置濕沃縣,(《續山東考古錄》、《中國歷史地圖集》等作漯。古濕(濕)、隰、漯相通,詳《說文》。)屬千乘郡,縣治所在今濱城西。東漢縣廢,地入千乘縣,屬樂安國。西晉復置,治亂城,屬樂陵國,北魏屬樂陵郡。《水經註疏》記載:考《地形志》有兩濕沃縣。《志》稱:郡,劉義隆置,魏因之。蓋宋於南置樂陵郡,並置濕沃縣,而魏亦因宋之舊,即此《注》之漯沃也。此漯沃與平安城近,當在今新城、高苑二縣之間。方誌與《河水》篇之故城混為一地,非也。《中國古代地名大詞典》:濕沃縣漢置,後漢省,三國魏復置,晉作漯沃,北齊省,故城在今山東蒲台縣西北,《隋書地理志》:“滴河有後魏濕沃縣,後齊廢,”按地形志後魏末嘗改置縣,其在滴河縣地者,去今蒲台縣稍遠,疑三國時復置於此,非漢之故也。《山東通志》載:此期(後漢)黃河改道,由濱縣一帶入海,漯水為黃河所奪,隰(漯)沃縣被淹,撤銷縣建制併入千乘縣;渤海郡由幽州改屬冀州。《地理風俗志》曰:千乘縣西北五十里有大河,河北有漯沃城,故縣也。《齊記》載:“千乘城,在齊城西北百五十里,有南北二城,相去二十餘里,其一城縣治,一城太守治。”《商河縣誌》云:“三國隸魏,復置濕沃縣,屬冀州樂陵郡。”縱覽諸多文獻資料可以斷定,在滴河縣地之漯沃,應在今商河縣之東南方位。
《山東歷史地圖集》中所標註之漯陰,約位於今濟陽、臨邑、禹城三縣交界處,離商河不接壤;歷代商河縣誌均記載自東漢該縣一部屬漯陰縣,令人難覓其所以。查閱資料得知,原來有南漯陰與北漯陰之別,北漯陰亦稱漯陽,在漯水之北。《水經註疏》載:(漯水)又東北過漯陰縣北。(趙、戴改陰作陽。趙引胡渭云:此北漯陰也,伏琛謂之漯陽城,黃本正作漯陽字。《寰宇記》雲,隰陰縣,漢縣,今廢城在臨邑縣西十里。宋武帝平廣固,遂移理於今臨邑縣西北五十里北漯陰城,今縣北有故城。漢城亦謂之南漯陰城。凡水以南為陰,北為陽,意者,漢有漯陰,漯陽二縣,南北對立,道元故云,漯陰縣,故黎邑,王莽更名翼成。又雲,漯陽縣,王莽之巨武。今翼成之文,見於《漢志》,而巨武無考。豈世本《漢書》脫失漯陽,道元猶見善本故耶?不然,二城明有分畫,新莽又制異名,尚賴《水經》漯陽一語,酈以巨武釋之,可補《漢志》之缺。
《元和志》:黃河在臨邑縣北七十里,漯水北去臨邑縣七里。唐臨邑在漯陰故城東十里,故黎邑也,在今臨邑縣東南。
《太平寰宇記》:“宋武帝平廣固移漯陰於今臨邑縣西北五十里,為北隰陰城。”(臨邑古城在今逥河以西)
從文獻所載漯水流向(逕漯陰縣故城北,歷北漯陰城南,伏琛謂之漯陽城,逕著縣故城南,逕崔氏城北)中得知,北漯陰(漯陽)城應在著縣(今濟陽縣曲堤鎮)以西;今濟陽縣曲堤鎮與今商河縣白橋鄉接壤,位於商河縣東南。可以認定,北漯陰(漯陽)城應在今商河縣之西南部分。
如此看來,時商河縣境屬濕沃部分,應是西濕(漯、古漯濕通用)沃縣;屬漯陰部分,則是北漯陰即漯陽縣。
早在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臨邑就有氏族聚居。堯舜禹時期治水的鯀堤遺址還殘存於境內,虞夏屬青兗之域,殷初為伯後陵地,後為故城在今博興東南十五里的蒲姑氏國。蒲姑氏臣服朝貢於商。據《中國通史》記載,公元前1042年,周成王繼位,周武王之弟周公旦輔政,引發“三叔”叛亂,蒲姑氏國參與叛亂。公元前1025年周公旦舉行東征,經三年戰爭,滅蒲姑氏等五十多個國家後,周公分封周姓和異姓七十一個國,因姜太公助武王代紂東征立下汗馬之功,逐將“東至東海,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無棣”封給他,為齊侯。臨邑之地隸齊國邑,名犁邱,因“齊大夫隰朋犁彌先後食采於此”,又名隰。故犁與隰本一地而二名。隰邑形勝。《書益稷》記載:周昭王之子周穆王受其母丹朱“漫遊是好”的教化亦好“遠遊”,命駕八駿之乘,讀書於犁邱,飲馬於漯水。《春秋傳》記此建一“犁邱亭”,“犁邱遠眺”成為臨邑八大美景之一。明代邢如約在“犁邱亭”原址建一“聚星樓”。春秋戰國時期犁邱邑乃為兵家必爭之地。《春秋傳》記載:哀公三年,晉趙鞅代齊,取犁乃轅(犁邱和晏城,今齊河縣晏城鎮齊河縣城)。二十三年苟瑤伐齊,戰於犁邱,至今盤河和孫鎮各殘存一“迷魂陣”遺址。明代大書法詩文家邢侗詩曰:“犁邱此邑傳,犁邱此名古,一片穆滿秋,和雲戀抔土”。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廢除分封制,實行郡縣制,於犁邱設東郡犁縣、邑南設齊郡漯陰縣,漯陰故城於古漯水之南,今齊河縣安頭鄉王京屯附近。後又析齊郡為平原郡,漯陰縣隸屬平原郡。
漢武帝時期,驃騎將軍霍去病,數破匈奴渾邪王,殺數萬人。單于發怒,要懲殺渾邪王,渾邪王與休屠王等謀欲降漢,漢武帝怕有詐,令去病帶兵迎接。匈奴兵見漢軍來,想逃跑。霍去病馳馬進入匈奴陣,親自與渾邪王相見,斬想逃者八千人,投降數萬人,號稱十萬。訊息傳到長安,漢武帝賞賜數十萬,封渾邪王為漯陰侯(匈奴列傳、霍去病傳)。
文帝十年封齊相召平子奴為犁侯。東漢將東郡犁縣入漯陰縣。建武28年改隸濟南國。三國時期魏將齊河東北部劃歸漯陰縣,直到西晉仍隸屬濟南郡。五胡十六國城廢。
五世紀中葉的南北朝時期,漯陰縣僑置臨邑縣。也曾有過兩個臨邑縣並存的局面。原來的臨邑縣,是在西漢時的兗州東郡,即東阿縣地,歷經230年,東漢劃入穀城縣。又過近400年,南朝劉宋滅南燕,收復廣固,即生月州。大半中國屬劉宋所轄,在臨邑東南的東海郡治馬防城立東魏郡,僑置馬防城。把漢秦所轄濟南郡的著縣(即濟陽縣)和平原郡漯陰縣地合併為一個政區,用漢時在東阿的臨邑縣命名,歷史上叫僑臨邑,屬東魏郡。《通志》:“臨邑舊城在縣東北。”《寰宇記》:“宋武帝平廣固,移漯陰於臨邑縣西北五十里,為隰陰城”《中國古今地名大辭典》:漢漯陰縣。南朝宋僑置臨邑縣於此。故城在今山東臨邑縣北三十五里。“這個位置正是今天的宿安,直到北宋建隆元年”河決,公乘渡口,壞城,三年移置孫耿鎮。“濟陽、齊河東北部、 禹城東南部,南到鵲山,北至黃河,均屬臨邑縣域。《臨邑縣誌·川瀆》載“臨邑為河水入海之道”。濟、漯二水決館陶,入平原、濟南等郡,水居地十五萬多頃,“則臨邑在漢時受河害者屢矣”。說明臨邑地域之廣闊。據《中國古今地名大辭典》所載:劉宋大明元年(公元457年),孝建皇帝(即孝武帝劉駿)復將兗州濟北郡的穀城縣改稱臨邑縣。歷史上兩個臨邑並存達23年。直到南齊孝建皇帝又恢復穀城縣。縣誌載:“僑置臨邑後屬東魏郡,後入於北魏。北齊、後周、隋逐沿之”。隋志載:“臨邑有鵲山,有隰陰城是邑”。
唐朝武德二年,臨邑屬譚州。貞觀元年譚州廢,改屬齊州濟南郡。憲宗元和四年,王承宗在現臨邑城西北的唐安德縣屬地一帶叛亂。德州剌史鄭權以德棣之兵擊殲,並在草市築城,改名福城。據復旦大學歷史地理研究所提供的唐開元二十五年的政區形勢圖示明,黃河位於臨邑縣和安德縣界即今大沙河入海,鄭權以“城隔黃河,與臨邑縣對岸,境界闊遠,易動難安”為由,故奏上批准,劃出安德縣一部分,在古平原和安德縣之間,設定以草市福城為縣城的歸化縣,隸屬德州。根據縣誌圖表標明,歸化縣福城遺蹟在今林子鎮的孫坡棗和東西吳家樓一帶,此地已出土唐代崩紋白瓷碗、黑釉陶碟、四系黑釉紅陶罐以及古牆古墓等文物古蹟。此縣僅存約二十二年,文宗太和四年劃入臨邑縣,城廢為鎮。
五代,臨邑屬齊郡,宋為京東東路齊州,太祖建隆元年,河決城壞,即將僑置臨邑古城宿安被黃河水沖壞。建隆三年,縣城移至孫耿鎮。
金朝天會八年,金太宗立宋朝叛臣劉豫為偽皇帝,建國號為齊,臨邑為偽齊劉豫地。金朝太宗天會七年(公元1129年),割故著縣和章丘一部分置縣,因地處濟水之北,故名為濟陽縣。臨邑縣城移至今地,元代至元年城池修固。元太祖成吉思汗期屬山東西道濟南路,太宗窩闊台七年割屬河間路,憲宗三年還屬濟南,元世祖忽必烈至元三年復屬河間路,又劃出臨邑縣城南新市鎮入濟陽縣。明洪武元年屬山東布政司濟南府。清雍正八年割屬高唐直隸州。雍正十五年撤高唐屬東昌府,臨邑還屬濟南府。
抗日戰爭爆發後,1939年八路軍115師肖華來臨邑建立抗日民主政府,隸屬冀魯邊區第二專區。1940年後,先後將縣屬大部分地區劃歸平禹、齊臨、濟陽、匡五各縣,縣城東北局部歸新置臨北辦事處管轄。1943年撤消臨邑縣制。1945年8月日本投降,恢復臨邑縣建制,隸屬渤海第二專區,1949年改屬洛北專區。1950年上半年,洛北專區改為德州專區,臨邑縣屬德州專區。
1956年2月德州專區撤消,臨邑劃屬惠民專區,同年4月撤銷德平縣建制,將德平縣城及所屬南二專區和陵縣即匡五縣第十一區合併到臨邑縣。德平古為鬲、般,唐為平昌,地稱形勝,代產名流,倍增臨邑的燦爛。1958年,濟陽縣合併於臨邑縣,隸屬聊城專區,1960年改屬淄博專區,1961年濟陽析出,臨邑屬德州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