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保明(1910.8-1988.2.24),教授。四川金堂人。1937的畢業於華西協和大學數理系。曾任華西協和大學副教授。1950年獲美國敘拉古斯大學哲學博士學位。1952年後,歷任四川大學教授、數學系主任、數學研究所副所長,中國系統工程學會模糊數學與模糊系統學會第一屆理事長,四川省數學會第一、二屆副理事長。九三學社社員。專於半亞純函式論、黎曼流形、拓撲學。與人使用對一般拓撲及不分明拓撲進行研究,引進重域概念,解決了不分明點概念及其鄰近構造以及收斂這兩個基本問題。合編《拓撲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蒲保明
- 出生地:四川金堂
- 職業:教授
- 畢業院校:華西協和大學
簡介,學術生涯,主要成就,關於半純函式,關於微分幾何,關於點集拓撲學,關於模糊拓撲學,主要職務,簡述,社會職務,學術職務,評價,
簡介
蒲保明,又名蒲保民,1910年8月誕生於四川金堂縣。蒲保明早年家境清寒,求
學艱辛。當時成都的教會學校,可以為少數家境不好的優秀學生提供資助。1925年到1933年,蒲保明在成都就讀的高琦初級中學和華西協合高級中學,都由教會辦校。1933年,他高中畢業後,考入成都的華西協合大學數理系攻讀數學,從此確定了他一生的道路。蒲保明1937年,畢業於華西協和大學數理系,曾任華西協和大學副教授。1950年,獲美國敘拉古斯大學哲學博士學位。1952年後,歷任四川大學教授、數學系主任、數學研究所副所長,中國系統工程學會模糊數學與模糊系統學會第一屆理事長,四川省數學會第一、二屆副理事長。九三學社社員。專於半亞純函式論、黎曼流形、拓撲學,引進重域概念,解決了不分明點概念及其鄰近構造以及收斂這兩個基本問題。
學術生涯
30年代,四川的近代數學教育事業剛剛進入發展的初期。華西協合大學理學院是1932年成立的,師資力量薄弱,大學裡學到的知識很有限,但它已激起了蒲保明對近代數學的強烈興趣。1937年,他大學畢業,獲理學學士學位後,在成都華美女中擔任數學教師兼教導主任的同時,又在極力尋求著深入學習近代數學的機會。1939年9月,他終於在中英庚款董事會中謀到了一個職位,任科學研究助理和科學工作人員,在四川大學數學系和武漢大學數學系作研究工作。抗戰期間,武漢大學內遷四川樂山,四川大學則遷往附近的峨嵋。在這裡雲集了一批年青有為的學者,如柯召、李國平、吳大任、李華宗等人,他們共同在艱苦的條件下開展研究工作。李國平是1939年留法歸來到川大任教的,蒲保明在他的幫助下研究半純函式,完成並發表了第一篇研究論文。這是蒲保明數學研究生涯的起點,為此他對李國平十分感謝。儘管他們年齡相若,仍尊李國平為他的老師。1941年9月,蒲保明應聘到華西協合大學數學系任講師,三年後升任副教授。1947年,蒲保明獲得國際紅十字會提供的獎學金,赴美國敘拉古斯(Syracuse)大學研究生院數學系攻讀學位。1948年,獲理學碩士學位,1950年,獲哲學博士學位,研究方向是微分幾何。同年9月,他到美國加州大學貝克萊分校任教。
1951年2月,蒲保明中斷了他剛剛得到的優越的工作條件和生活條件,懷著拳拳報國之心離開貝克萊歸國,回到華西協合大學數理系任教授。1952年,大規模的院系調整,蒲保明調到四川大學數學系任教授兼系主任。
院系調整後的川大數學系,條件雖然遠遜於國外,但它集中了一批學術和教學水平均屬上乘的學者,學術空氣甚濃。這時,蒲保明剛入不惑之年,頗具雄心,他極力想在這裡乾一番事業。作為系主任,蒲保明在教學工作中傾注了大量的心血。什麼課缺教師,他就擔任什麼課。他幾乎講授過數學系所有的基礎課。他的知識淵博,涉獵極廣,講課時常常是旁徵博引,極富啟發性,很受學生歡迎
。五六十年代這段時期,他有計畫地開出了拓撲學和維數論等課程,編寫了這兩門課的講義,在青年教師中組織了集合論和拓撲學的討論班,逐漸開展了點集拓撲學的研究工作,並取得成果,培養了一批學生和青年教師,招收了一屆研究生。這使得四川大學的拓撲學研究隊伍日益擴大,漸具特色。爾後,在政治運動和“文革”,中斷了好幾年。1970年,國際上關於模糊拓撲學的研究剛提出兩年。關肇直來到四川大學講學,介紹了這方面的動向和前景。蒲保明對此表示了極大的興趣和關注,立即和他的同事們開展了研究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果。
1978年,正值“文革”後的科學的春天。對學者而言,這無疑是美好的環境。蒲保明以極大的熱情投身各項學術活動,擔任了多項學術職務,在培養人才、對外交流等方面作了大量工作,還招收過四屆碩士研究生和兩屆博士研究生。
蒲保明晚年多病,長期患高血壓和心臟病。他幾度病重,但在住院中,仍念念不忘研究工作,並曾擬訂了一項頗具雄心的研究計畫。計畫中除繼續不分明拓撲的某些重要方面的研究外,還和他的助手(副指導教師,也是他60年代的研究生)周浩旋合作,研究集合論在拓撲學中的套用。這顯然已經力不從心,難以實現了。好在周關於《集合論在拓撲學中的套用》項目的研究成果獲得了1987年國家教委科技進步獎二等獎。蒲保明的研究計畫後繼有人。
1988年2月中旬,蒲保明因感冒入院。當月24日,他心肌梗塞突發,搶救不及,闔然而逝。
主要成就
關於半純函式
1942年,他研究了單位圓內半純函式的一致理論,從某些方面推廣了奈望林納(Nevanlinna)定理。1956年至1957年間,他先後推廣了李國平和瓦利隆(G.Valiron)關於無限階半純函式的一個定理和關於波萊耳(Borel)方向的熊慶來定理與波萊耳定理。這些工作,受到熊慶來和李國平等人的好評。
關於微分幾何
1952年,他討論了二維不可定向黎曼流形的不等式A≥kl2,對同胚於二維射影平面和莫比烏斯帶的黎曼流形給出了最佳k值,被國外成為“蒲保明定理”。70年代以來,仍有人試圖推廣該結果但未獲成功。陳省身和楊忠道都介紹過這項工作。1973年,陳省身還提出一個猜測,其特例就是“蒲保明不等式”(詳見《陳省身文選——傳記、通俗講演及其他》,科學出版社,1989,83—85;楊忠道,《Blaschke猜想》,《數學進展》,1985,14:4,321—333)。
關於點集拓撲學
60年代以來,他和他的學生們在重要的廣義緊性和收斂性,完全仿緊性等方面進行了研究,取得了若干成果,在國內較有影響。1963年,四川大學數學系關於點集拓撲學的研究項目被列入國家10年科研規劃。
關於模糊拓撲學
1977年,他和劉應明合作的論文解決了關於Fuzzy點的概念及其鄰近構造以及收斂性這兩個基本問題,被認為是模糊拓撲學的奠基性工作,受到很高的評價。他們的這項成果,作為《不分明拓撲學基礎性研究》項目獲1982年國家自然科學獎四等獎。
主要職務
簡述
蒲保明除擔任四川大學數學系主任(1952——1984),名譽系主任(1984——),四川大學數學研究所副所長(1978——1984)外,還擔任過多種社會職務和學術職務。
社會職務
四川省政協委員(1963——1977),四川省人民代表(1978——),九三學社四川省委員會顧問(1984——)等
學術職務
中國數學會理事(1980——),基礎數學博士導師(第一批,1981——),中國模糊數學與模糊系統學會第一屆理事長(1983——1985),中國數學會成都分會理事兼秘書長(1954——1978),四川省數學會副理事長(1978——1987),名譽理事長(1987年後),東北一般拓撲學會顧問,高等學校理科數學力學教材編審委員會委員,以及多種數學叢書和雜誌的主編、編委等
評價
蒲保明的一生,可說是既平凡又不平凡。說平凡,是因為他生活淡泊,處事平穩,生活經歷中並無驚人之遇,也無大的坎坷。在四川大學作數學系主任時,他待人平易,辦事謹慎,毫無架子,人緣甚好。也許正是這些原因,在歷次政治運動,甚至“文革”那樣的大風大浪中,他都是有驚無險,平安度過。例如,1969年6月左右,全系師生奉命到部隊農場接受“再教育”,蒲保明的行李都搬到車上,等待出發了。繫上的教師和幹部見他體弱多病,不堪勞頓,便為他說情,竟蒙恩準留了下來。這在當時,應當算是優惠的照顧了。當然,蒲保明也有他的見解,只是不願爭論,很少表露而已。“文革”中期,有一次蒲保明作學術報告,談到數理邏輯中的永真式,他突發聯想,竟說道:“例如,亞里士多德的理論便是永真式,幾千年來都是正確的,別的都打倒了,但是亞里士多德是打不倒的……”這番話引起了聽眾會心的笑聲,卻沒有人去抓他的辮子。
蒲保明一生的不平凡之處在於他酷愛數學,執著追求學學術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