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簡介,區域,呼和浩特市,包頭市,鄂爾多斯市,烏蘭察布市,巴彥淖爾市,烏海市,阿拉善盟,拉動效應,戰略布局,競爭載體,區域合作,
簡介
內蒙古“西部經濟區”以呼和浩特、包頭、鄂爾多斯三市為核心與引擎,輻射帶動阿拉善、烏蘭察布、巴彥淖爾、烏海4個盟市。區域內7個盟市經濟總量、地方財政收入、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和固定資產投資均占內蒙古自治區的70%左右,人均生產總值是全區平均水平的1.64倍,內蒙古69%的電力裝機容量、79%的煉鋼和50%的有色金屬,以及絕大部分的煤化工、裝備製造、農畜產品加工、建材等行業都集中在這裡。
區域
呼和浩特市
內蒙古自治區首府及第二大工業城市,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國家新能源汽車試點城市,與包頭、鄂爾多斯、松原一起稱為中國北方經濟成長四小龍、2005年,呼和浩特市被中國輕工業協會和中國乳製品工業協會命名為“中國乳都”。呼和浩特轄4市轄區(新城區、賽罕區、回民區、玉泉區)、4縣(托克托縣、清水河縣、和林格爾縣、武川縣)、1旗(土默特左旗)。
包頭市
包頭,源於蒙古語“包克圖”,蒙古語意為“有鹿的地方”,所以又叫鹿城。地處內蒙古高原的南端,陰山山脈橫貫該市中部,形成北部高原、中部山地、南部平原三個地形區域。居住著蒙、漢、回、滿、達斡爾、鄂倫春等31個民族。包頭是國務院首批確定的十三個較大城市之一,內蒙古自治區第一大城市和第一大工業城市,國家稀土、鋼鐵、冶金、機械製造、軍工基地。包頭獲得過聯合國人居獎、中華環境獎等重要榮譽,是全國首批和第二批文明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亦是內蒙古綠化最好的城市。據全國第六次人口普查包頭全市常住人口265萬,市區人口209.73萬,城市建成區面積360平方公里,市中心區面積315平方公里。包頭市轄6市轄區(昆都侖區、青山區、東河區、九原區、石拐區、白雲鄂博礦區)、1縣(固陽縣)、2旗(土默特右旗、達爾罕茂明安聯合旗)。
鄂爾多斯市
“鄂爾多斯”為蒙古語“宮帳守衛”之意。位於內蒙古自治區西南部,地處鄂爾多斯高原腹地。鄂爾多斯是全國重要的能源基地和內蒙古呼包鄂金三角的重要組成,中國煤炭產量最大的城市,天然氣儲量占全國六分之一,一代天驕成吉思汗的陵寢(衣冠冢)在此,著名的響沙灣等是享譽全國的旅遊景區。全市轄1市轄區(東勝區)、7旗(達拉特旗、準格爾旗、伊金霍洛旗、烏審旗、杭錦旗、鄂托克旗、鄂托克前旗),總面積86752萬平方公里,總人口194萬,其中蒙古族16.8萬。
烏蘭察布市
巴彥淖爾市
巴彥淖爾於2004年撤盟設市,蒙古語意思是“富饒的湖泊”。位於舉世聞名的河套平原和烏拉特草原上,被譽為“塞上江南,黃河明珠,北方新城,西部熱土”。巴彥淖爾市轄1市轄區(臨河區)、2縣(五原縣、磴口縣)、4旗(杭錦後旗、烏拉特前旗、烏拉特中旗、烏拉特後旗)。
烏海市
烏海市,1976年由原巴彥淖爾盟的烏達市、伊克昭盟的海勃灣市合併成立。南北長約80公里,東西寬30公里,面積1754平方公里,人口50萬,轄區內有漢、蒙古、回、滿、朝鮮、達斡爾、俄羅斯、白、黎、錫伯、維吾爾、壯、鄂溫克、鄂倫春等民族。全市轄海勃灣、烏達和海南三市轄區。1976年建市以後,特別是改革開放20多年來,烏海經濟和社會發展迅速,逐步形成了能源、煤化工、建材、冶金四大支柱產業。目前,這裡是中國西北地區重要的煤化工基地,也是國內電石、矽鐵等高載能產品的重要產地。
阿拉善盟
阿拉善盟系蒙古語,意為五彩斑斕之地,位於內蒙古自治區最西部,北與蒙古國交界,邊境線長735公里。總面積27萬平方公里,總人口22.05萬人,有蒙、漢、回、藏等28個民族,是內蒙古自治區面積最大、人口最少的盟市。現轄阿拉善左旗、阿拉善右旗、額濟納旗3旗和24個蘇木(鎮)、191個嘎查(村)。盟府所在地巴彥浩特鎮,為全盟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金色的巴丹吉林、烏蘭布和、騰格里三大沙漠橫貫全境,金秋胡楊枝葉婆娑、流光溢彩,褐色戈壁廣袤無垠尤以額濟納旗馬鬃山戈壁撼人心魄,綠色的賀蘭山天然次森林和荒漠草原景色迷人、如詩如畫,銀色的吉蘭泰、雅布賴等鹽湖波光粼粼、銀光閃爍,丹霞地貌色如渥丹、燦若明霞,風蝕岩石簇群形態萬千、栩栩如生,阿拉善奇石質樸碩然、千奇百怪,最為珍貴的葡萄瑪瑙流珠掛玉、碩果纍纍。蒼茫戈壁,瀚海天域,大漠風光,使人心馳神往、流連忘返。
拉動效應
戰略布局
在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包頭、鄂爾多斯三市組成了一個“金三角”。近年來“金三角”迅速崛起,內蒙古緊接著推進“3+3”模式,即呼包鄂地區與西部的阿拉善盟、烏海市、巴彥淖爾市共同謀劃發展。從2010年開始,內蒙古又將烏蘭察布市包括在內形成西部7盟市作為一個完整的經濟區統籌發展。
內蒙古希望借呼包鄂三地之力,輻射周邊四盟市,一方面打造具有影響力的內蒙古西部經濟區,另一方面為內蒙古經濟發展尋找更多“出路”。內蒙古西部經濟區,以呼包鄂為核心,以橫貫西部七盟市、以18條循環產業鏈(產業集群)為主的沿黃河沿交通幹線產業帶為支撐。
一方面,呼包鄂發展進入新階段,水資源、土地資源、人力資源以及市場通道建設等急需向外拓展空間;另一方面,西部另外4個盟市急需呼包鄂地區的產業輻射,參與到區域經濟的分工協作中來
“在更大範圍、更高層次上組合生產要素,是增強地方經濟實力的重要一環。”烏蘭察布市代市長陶淑菊說,“過去,我們和東部經濟區的聯繫非常薄弱。現在加入內蒙古西部經濟區之後,烏蘭察布這個不產煤的地方都引入了煤化工項目,並且是鄂爾多斯的企業家投建。一年多的實踐告訴我們,烏蘭察布只有背靠呼包鄂,才有資本對接京津冀,成為內蒙古西部經濟區內引外聯的東大門。”
打造西部經濟區,既是呼包鄂地區進一步率先發展的要求,也是統籌內蒙古西部經濟區經濟發展的呼喚。本世紀的第一個十年,內蒙古經濟快速發展,重要標誌就是呼包鄂板塊迅速隆起――呼包鄂依託自身較好的發展條件,以占自治區11%的面積、28%的人口,創造了全區55%的經濟總量和57%的地方財政收入。但呼包鄂發展到現在,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水資源、土地資源、人力資源以及市場通道建設等急需向外拓展空間。比如,鄂爾多斯的煤化工產業,需要巴彥淖爾市的水資源支撐;烏海附近三盟市6個工業園形成的“小三角”,在污染治理、基礎建設、優勢互補等方面急需統籌協調。此外,西部七盟市發展也不平衡,僅呼包鄂三市的經濟總量就占到西部地區的80%,其餘四盟市急需呼包鄂地區的產業輻射,參與到區域經濟的分工協作中來。
內蒙古把打造西部經濟區作為建立經濟發展新優勢的重大舉措。內蒙古東西跨度大,如果僅僅靠呼包鄂“點上突破”,難以形成規模和集聚效應。而西部盟市經濟總量、地方財政收入、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和固定資產投資均占自治區的70%左右,同時是國家呼包鄂榆重點開發區和呼包銀經濟帶的重要組成部分。打造蒙西經濟區,變點狀拉動為帶狀拉動,勢必形成促進發展的更大合力。這樣,也和東部五盟市就近融入東北經濟圈遙相呼應,完善了自治區整體戰略布局。
競爭載體
內蒙古自治區在沿黃沿線重點打造18條循環產業鏈和一批產業集群,既是自治區能源、冶金、化工、農畜產品加工、裝備製造、高新技術等六大優勢特色產業的延伸,更是對“原字號”產品和初級產品在產業鏈條上的延伸。
內蒙古自治區發改委副主任馮任飛認為,沿黃沿線經濟帶重點產業發展具有地利天時――經濟帶包括西部7盟市38個旗縣市區,總面積23萬平方公里,占全區的19%,區域內能源和礦產資源十分豐富,稀土資源得天獨厚,水資源保障程度相對較高,可利用土地較多,也是國家“呼包鄂榆(榆林)”重點開發區、“呼包銀(銀川)”經濟帶的重要組成部分,此為“地利”;面臨著西部大開發深入推進的機遇、東部沿海地區產業轉移加快的機遇和國家實施主體功能區戰略的機遇,完全有可能培育成優勢特色產業集聚區、創新發展先行區和國家循環經濟示範區,此為“天時”。
如果說,產業帶是從“面”上規劃產業布局,“雙百億工程”則是從“點”上培育市場主體和建設載體――今年上半年,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政府出台意見:2011年―2013年,重點培育一批營業收入超百億元的大型骨幹企業和園區。力爭到2013年底,全區營業收入超百億元的大型骨幹企業及企業集團達到60戶左右,對全區經濟貢獻率達到25%以上;全區營業收入超百億元園區達到40個左右,對全區工業的貢獻率達到50%以上。
沿黃沿線經濟帶重點產業發展規劃實施近一年來,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總體工作取得了積極進展。
內蒙古自治區和西部盟市分別成立了沿黃沿線規劃協調領導小組,對規劃實施、政策落實、項目建設等情況進行全面督查,按月開展執行情況調度。在《沿黃河沿交通幹線經濟帶重點產業發展規劃》的基礎上,自治區編制了沿黃沿線產業發展的詳細規劃,在項目投資、規劃布局、資源配置、財稅金融、土地環保等方面出台23條優惠政策。
為解決產業帶上用水等突出問題,水利、環保、國土資源等部門編制完成了《黃河內蒙古河套灌區水權轉換規劃》和《西部工業園區水資源配置方案》。目前,已有77%的園區完成了產業發展規劃,63%的園區完成準入標準制定,22個園區進入沿黃沿線重點培育計畫。1―8月份,內蒙古西部地區各級政府在重點工業園區的投入達到109億元。預計到今年年底,全區可新增百億元企業16個,百億元園區9個。
區域合作
內蒙古西部7個盟市之間相互借力和互通要素都在悄然推進,“基礎共建、產業共育、利益共享、環境共治”的觀念正在形成共識,而呼包鄂三市交通同環、電力同網、金融同城正在加速推進,引領西部7個盟市之間的區域合作
在棋盤井工業園,鄂爾多斯集團總裁王林祥興奮地告訴記者:集團不僅在這裡相繼培育了電力、冶金、化工、新能源、鹽化工等5大產業板塊,而且把棋盤井職工生活的大本營放在了烏海。
在鄂爾多斯市的棋盤井、蒙西工業園區,在阿拉善的烏斯太工業園區,都修通了通往烏海市的四車道寬敞油路。“烏海不僅為周邊兄弟盟市的工業園區修路,還在市區內為他們預留了建設用地。”烏海市市長侯鳳歧說,“這幾個園區不再建設新的生活區之後,由於遠離鄂爾多斯市所在地東勝、阿拉善盟所在地巴彥浩特,不利於吸引企業、項目和人才。而黃河海勃灣水利樞紐開工建設之後,烏海正在抓緊建設區域性中心城市、山水園林城市,為園區提供配套服務可謂一舉兩得。”
其實,內蒙古西部7個盟市之間相互借力和互通要素都在悄然推進,“基礎共建、產業共育、利益共享、環境共治”的觀念正在形成共識。
本世紀初,“煤多水少”的鄂爾多斯就和“水多煤少”的巴彥淖爾市開展合作,進行水煤置換。由於水渠建設滯後,巴彥淖爾市的農民在使用黃河水灌溉時,37%的水資源白白浪費了。鄂爾多斯的企業幫助農民搞渠道襯砌,把36%的浪費水重新利用起來。現在,鄂爾多斯已經和巴彥淖爾市置換了2億多立方米水資源。
鄂爾多斯市代市長廉素表明,建設沿黃沿線經濟帶一年來,鄂爾多斯逐步加大區域合作的步伐。首先是對口幫扶東部的老區興安盟,目前總投資400多億元的一大批項目已落地建設。其次,鄂爾多斯又和呼和浩特進行了水煤置換合作,為包頭的大企業匹配了煤炭資源。最後是加大周邊合作。除了推進棋盤井、蒙西工業園區與烏海市一體化發展之外,還在著力推進上海廟園區―寧夏東部、銀川一體化,推進達拉特旗―包頭一體化。
加快推進內蒙古西部經濟區的龍頭――呼包鄂三市的一體化進程開始起步。內蒙古自治區“十二五”規劃綱要明確提出,“積極推進呼包鄂一體化進程,重點推動在產業分工協作、城鎮功能互補、基礎設施對接、基本公共服務共享、科技創新平台共建等領域的突破”。當前,內蒙古自治區正抓緊制定和完善呼包鄂一體化規劃,呼包鄂城市群已經列入國家主體功能區規劃的重點開發領域。在現有工作基礎上,按先易後難的原則,內蒙古自治區繼續大力推進三市交通同環、電力同網、金融同城,大力推進三市基礎設施一體化、公共服務均等化、產業發展集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