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特卡羅方法在系統可靠性中套用》從蒙特卡羅方法的基本特點出發,以怎樣解決系統可靠性分析問題為重點,通過工程套用背景突出的大量精選實例,系統、詳細地講解了要點和難點內容,旨在給讀者一部有啟發性、實用性的專業書籍。
基本介紹
- 書名:蒙特卡羅方法在系統可靠性中套用
- 類型:科學與自然
- 出版日期:2013年5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118086991
- 品牌:國防工業出版社
- 作者:金星 洪延姬
- 出版社:國防工業出版社
- 頁數:178頁
- 開本:16
- 定價:48.00
內容簡介
圖書目錄
1.1 (0,1)區間上均勻分布的隨機數和檢驗
1.1.1 偽隨機數及其產生方法簡介
1.1.2 (0,1)區間上均勻分布的隨機數
1.1.3 (0,1)區間上均勻分布隨機數的檢驗
1.2 常見隨機變數的抽樣模擬
1.2.1 連續型隨機變數
1.2.2 其他抽樣方法
1.2.3 離散型隨機變數
1.3 套用舉例
第二章 蒙特卡羅方法的基本原理
2.1 隨機模擬方法簡介
2.1.1 事件發生機率的模擬
2.1.2 隨機變數均值的模擬
2.2 定積分的計算
2.2.1 隨機投點方法
2.2.2 重要度抽樣方法
2.2.3 平均值方法
2.2.4 關聯抽樣方法
2.2.5 分層抽樣方法
2.2.6 控制變數方法
2.3 中心極值定理
2.4 仿真誤差分析
2.4.1 事件發生機率的模擬誤差
2.4.2 隨機變數均值的模擬誤差
2.5 仿真次數確定
2.5.1 事件發生機率的仿真次數
2.5.2 隨機變數均值的仿真次數
2.5.3 減小方差方法
2.6 套用舉例
第三章 不可修復系統的可靠性仿真
3.1 基本可靠性指標的計算
3.1.1 可靠度和不可靠度
3.1.2 故障機率密度
3.1.3 故障率
3.1.4 平均壽命
3.1.5 給定可靠度的壽命
3.1.6 平均剩餘壽命
3.1.7 重要度
3.2 最小路集和最小割集與系統壽命
3.2.1 系統所有可能的狀態
3.2.2 常用可靠性分析方法
3.2.3 最小路集和最小割集
3.2.4 系統正常或故障的判據
3.2.5 採用最小路集計算系統壽命
3.2.6 採用最小割集方法計算系統壽命
3.3 構造仿真估計值
3.3.1 機率指標和壽命指標
3.3.2 可靠度和不可靠度的估計值
3.3.3 故障機率密度的估計值
3.3.4 故障率的估計值
3.3.5 重要度的估計值
3.3.6 平均壽命的估計值
3.3.7 給定可靠度的壽命
3.3.8 平均剩餘壽命的估計值
3.4 隨機抽樣仿真方法
3.4.1 單元和系統的壽命抽樣
3.4.2 機率指標和壽命指標計算
3.4.3 系統機率指標計算的結構函式方法
3.5 套用舉例
第四章 不可修復系統的減小方差技術
4.1 減小方差的基本原理
4.2 不可修復系統的可靠性仿真難點
4.2.1 單元的可靠性仿真
4.2.2 系統的可靠性仿真
4.3 匕首抽樣技術
4.3.1 單元的抽樣技術
4.3.2 系統的抽樣技術
4.3.3 仿真抽樣效率分析
4.3.4 仿真誤差分析
4.4 限制抽樣技術
4.4.1 限制抽樣原理
4.4.2 限制抽樣技術的方差
4.4.3 限制抽樣計算方法
4.4.4 結構函式構造方法
4.5 關聯抽樣技術
4.5.1 關聯抽樣原理
4.5.2 仿真誤差分析
4.6 基於最小割集不交化的仿真技術
4.6.1 系統可靠度和不可靠度計算誤差
4.6.2 基於最小割集不交化的仿真技術的原理
4.6.3 蒙特卡羅方法與解析計算方法的比較
第五章 一般可修復系統的可用性仿真
5.1 維修性指標
5.1.1 維修度函式
5.1.2 維修機率密度函式
5.1.3 維修率函式
5.1.4 修復時間抽樣
5.2 產品在“正常→故障→正常→故障”過程中指標
5.2.1 無條件故障強度
5.2.2 平均故障次數
5.2.3 無條件修復強度
5.2.4 平均修複次數
5.2.5 可用度和不可用度
5.2.6 平均首次故障前時間
5.2.7 平均可用時間和平均不可用時間
5.3 構造仿真估計值
5.3.1 平均故障次數
5.3.2 無條件故障強度
5.3.3 平均修複次數
5.3.4 無條件修復強度
5.3.5 可用度和不可用度
5.3.6 平均首次故障前時間
5.3.7 平均可用時間和平均不可用時間
5.3.8 穩態指標
5.4 單元壽命抽樣和維修策略
5.4.1 完全修復和單元壽命抽樣
5.4.2 基本修復和單元壽命抽樣
5.4.3 正常待用和單元壽命抽樣
5.4.4 維修策略
5.5 可修復系統中單元狀態
5.5.1 單元狀態的分類
5.5.2 單元由工作狀態向其他狀態的轉移
5.5.3 單元由修理狀態向其他狀態的轉移
5.5.4 單元由待修狀態向其他狀態的轉移
5.5.5 單元由正常待用狀態向其他狀態的轉移
5.5.6 單元由修理待用狀態向其他狀態的轉移
5.6 可修復系統的仿真時間
5.6.1 系統的初始狀態
5.6.2 第一次抽樣
5.6.3 仿真時間與單元狀態轉移的關係
5.7 仿真流程
5.7.1 系統工作或故障的判據
5.7.2 平均故障次數和平均修複次數
5.7.3 可用度和不可用度
5.7.4 平均首次故障前時間
5.7.5 平均可用時間、平均不可用時間和穩態指標
5.7.6 無條件故障強度和無條件修復強度
5.8 套用舉例
第六章 編程計算技巧和檔案說明
6.1 單元壽命和修復時間的抽樣技巧
6.1.1 單元壽命和修復時間的數據檔案
6.1.2 單元壽命和修復時間的抽樣
6.1.3 單元壽命和修復時間的排序
6.2 系統正常與故障狀態的判斷
6.2.1 最小路集的數據檔案
6.2.2 系統正常與故障的判斷
6.3 系統的故障次數
6.3.1 單元和系統的故障次數
6.3.2 單元故障造成系統故障的次數
6.4 平均首次故障前時間和數據檔案
6.4.1 平均首次故障前時間
6.4.2 檔案說明
6.5 可用時間和數據檔案
6.5.1 可用時間
6.5.2 檔案說明
6.6 可用度和數據檔案
6.6.1 可用度
6.6.2 檔案說明
6.7 系統平均故障次數和數據檔案
6.7.1 系統平均故障次數
6.7.2 檔案說明
6.8 套用舉例
第七章 其他套用
7.1 用指數分布假設進行可靠性評估
7.1.1 蒙特卡羅仿真模型
7.1.2 採用指數分布近似處理的保守程度
7.1.3 仿真運行結果
7.2 小樣本條件下可靠壽命的近似估計
7.2.1 現場故障數據和可靠壽命
7.2.2 統計量的選擇
7.2.3 經驗係數的蒙特卡羅仿真模型
7.2.4 蒙特卡羅仿真分析
7.2.5 結論
7.3 隨機加權法在常態分配參數估計中套用
7.3.1 隨機加權法的基本思想
7.3.2 常態分配的蒙特卡羅隨機抽樣
7.3.3 小樣本情況下參數置信限估計的適用性檢驗
7.3.4 結論
7.4 指數分布有替換定時截尾時故障率上限估計
7.4.1 有替換定時截尾試驗的故障率上限
7.4.2 蒙特卡羅仿真模型
7.4.3 蒙特卡羅仿真分析
7.4.4 結論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