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運生,男,1974年生,河南省溫縣人,吉林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基本介紹
人物經歷,主講課程,研究方向,主要貢獻,研究項目,學術調查,學術成果,主要著作,代表論文,
人物經歷
1994--1998年,吉林大學社會學系社會工作與管理專業,獲法學學士學位;
1999--2002年,吉林大學社會學系社會學碩士研究生,獲法學碩士學位;
2002--2006年,吉林大學社會學系博士研究生。獲哲學博士學位;
1998---至今,吉林大學哲學社會學院社會學系教師;
2008—2009年,美國杜克大學社會學系博士後研究;
1999年,香港科技大學社會科學部訪問學者。
主講課程
“社會調查研究方法”,本科課程,大二秋季學期。
“數據分析”,本科課程,大三秋季學期。
“社會分層研究”,碩士生課程,碩一春季學期。
研究方向
社會分層、社會網路、經濟社會學;主講課程為社會調查研究方法、數據分析等。
主要貢獻
研究項目
東北地區城市居民的階層結構與階層和諧,教育部一般項目,2007,負責人;
中國社會建設與社會管理,上海大學合作項目,2012,負責人;
中國社會綜合狀況調查,中國社會科學院合作項目,2011,負責人;
中國綜合社會調查(CGSS),中國人民大學合作項目,2011,負責人;
中國綜合社會調查(CGSS),中國人民大學合作項目,2013,負責人;
吉林省商會的管理模式與運行機制研究,韓國仁川大學合作項目,2013,負責人;
性別隔離與地位獲得:東北地區城市女性的社會分層與社會流動,吉林大學基礎科研項目,2011,負責人。
社會組織管理模式創新和推進路徑研究,社科重大,2012,參加;
當代中國“單位制度”的形成及變遷研究,社科重大,2011,參加;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社科重大,2010,參加;
社會管理體制改革創新的模式選擇與推進路徑研究,社科基金,2010,參加;
東北國企改制的組織認同重構的個案研究,社科基金,2011,參加;
社會福利制度建設中的企業社會責任研究,社科基金,2010,參加;
轉型社會的風險衝突及其預警研究,教育部一般項目,2010,參加。
學術調查
2、 1999年,“中國城市勞動力市場調查”,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945份)
3、 1999年,“就業過程與社會網路調查”,香港科技大學項目。
4、 1999年,“吉林大學本科教學質量調查”,吉林大學教改項目。
5、 2000年,“城市居民生活狀況調查”,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吉林市調查)
7、 2001年,“東北地區國有工業企業改革中的社會流動問題研究”,福特基金會項目。(長春個別企業調查120份)
9、 2002年,“中國百村調查”,(吉林省東排木村)國家社會科學規劃重點項目。
10、 2003年,“東北地區國有工業企業改革中的社會流動問題研究”,福特基金會項目,香港政府資助項目。(長春、撫順兩地調查3000份)。
11、 2003年,“中國社會結構變遷調查”(東北部分360份),香港政府資助項目。
12、 2003年,“下崗職工基本狀況調查(最低生活保障研究)”,(長春580份)。
13、2004年5月,“青年職工生活狀況調查”,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長春150份)。
14、2005年8月,“東北地區資源枯竭型城市經濟發展的社會基礎”項目,。松原、伊春、撫順總計調查950份問卷。
15、2005年7月,“振興東北”前期項目選題研究,協同香港中文大學趙永佳教授、澳門大學孔寶華教授,在長春市和哈爾濱市訪談8家單位。
學術成果
主要著作
《美國經濟治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10月,譯著。
《馬克思主義社會學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8月,合著。
《社會學理性選擇理論研究》,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2.8,合著。
《中國網路社會研究報告2011—2012》,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3.4,合著。
《西方經濟社會學史》,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3.4,合著。
《中國網路社會研究報告2014》,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4.4,合著。
代表論文
中國社會思想及其現代性,社會,2010年第2期。
全球化與多元現代性,國際學術動態,2008年4期;
社會發展理論研究的新拓展,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7年5期;
地位一致性與階層結構化,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7年1期;
網路階層:一個社會分層新視野的實證分析,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6年2期;
人大社會學複印資料《新視野》,全文轉載,2007年第2期。
下崗職工的社會支持,長春理工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5年12月;
資源的枯竭與重獲,長春理工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5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