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萬鑫

董萬鑫,師從北京西城宏廟正骨診所(豐盛醫院骨傷科)的創始人陳啟,董萬鑫主任於1977年調至西城區中醫院(現護國寺中醫醫院)骨科主任、副院長,北京市中醫學會理事,北京市正骨按摩委員會副主任,北京中醫學院學術委員會委員等。現北京市豐盛中醫骨傷專科醫院既源於宏廟正骨,其創始人為陳啟老先生(1878年-1958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董萬鑫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職業:北京中醫學院學術委員會委員
  • 代表作品:《董萬鑫骨科秘驗》
  • 性別:男
人物簡介,學術思想,臨床經驗,後世影響,傳承譜系,

人物簡介

董萬鑫,13歲時,師從北京西城宏廟正骨診所的創始人陳啟,得其真傳。1951年,考取行醫資格。擅長治療各種疑難骨折,創造出了一整套獨特的正骨手法。曾任西城區中醫醫院骨科主任、副院長,北京市中醫學會理事,北京市正骨按摩委員會副主任,北京中醫學院學術委員會委員等。《董萬鑫骨科秘驗》一書是其臨床經驗的很好總結。

學術思想

董萬鑫認為手法是中醫特有的以醫生雙手整復折骨,使脫臼復位,治療軟組織損傷的方法。在傷科中,手法能使移位的軟組織復位,還可以加速新陳代謝和瘀血的吸收,使受傷局部腫脹消除。手法治療還可以消散鬱結,解除粘連,暢通氣血,促使受損關節部位的功能活動恢復正常。因此,在傷科疾病的治療中,手法為其首務。
董萬鑫認為,對於骨折的復位手法,要體現一個“快”字。因為骨折患者的最大痛苦是疼痛,用手法復位時患者的疼痛就要加劇。中醫正骨不需要使用麻醉藥品,只有運用快速的復位手法,才能最好地減輕疼痛。手法要快,意味著穩和準。一旦臨症,機觸於外,巧生於內,手隨心轉,法從手出。法之所施,患者不知痛苦。以常見的骨傷科疾病——橈骨遠端骨折並伴有向背側或其他方向的錯位骨折為例,董萬鑫自手法復位開始到固定完畢直至將患肢吊在患者胸前,至多不超過三分鐘時間,這樣確實能給患者減輕不少痛苦,自然也就無須使用麻醉藥品了。

臨床經驗

董萬鑫認為關節脫位的復位手法要做到輕、巧。關節脫位多伴有關節囊及韌帶肌肉的損傷,手法過重不僅會加重軟組織損傷,使局部出血量增加,腫脹更甚,還可能導致新的軟組織創傷出現,甚至形成關節部位的撕脫性骨折,這在臨床並不少見。他在繼承前人經驗的基礎上大膽創新,在中醫正骨方面有許多獨到之處。如肘關節後脫位的抱肘復位法,既操作簡便,患者又無痛苦;治療第一掌骨基底骨折,他改革了常規的外展固定法,基本上可以避免壓瘡的出現。對骨折採用內外雙層直板固定,也較舊式固定法更加牢固穩定。在治療鎖骨骨折方面,創造了架肩上提法、架肩下牽法、旋轉變位法、折頂法和按壓法等進行復位,固定骨折採用大棉卷雙字固定法,使鎖骨骨折能在對位、對線中癒合。
董萬鑫在治療骨折、脫位方面經驗獨到。對於骨折復位,他強調手法要快。對於脫位復位,他強調手法要輕、巧。這些指導思想不僅指導著他本人的臨床實踐,而且已成為今日的治傷原則。董萬鑫不僅對傳統手法能熟練運用,而且更喜創新,在許多骨折治療上都有新的突破。如第一掌骨骨折固定,鎖骨骨折治療固定等。這些新方法大大預防了骨折併發症的發生,縮短了骨折的治療時間。在脫位復位方面也有突破,如肘關節後脫位的復位法等,能使病人的痛苦大大減輕。

後世影響

董萬鑫一生致力於中醫骨傷事業。他的每一種復位手法、固定方法,都是經過千百次實驗後得出的最佳方案。時至今日,其許多治傷手法仍然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傳承譜系

豐盛骨傷源於宏廟正骨,其創始人為陳啟老先生(1878年-1958年)。陳氏,河北省新城縣人,自幼習武,天資聰穎,為人敦厚。少時從事“頂上功夫”(理髮業),頗懂正骨之術,後於西城區宏廟胡同創建正骨診所為人接骨療傷。陳氏於花甲之年收徒董萬鑫(1921年-1982年),授其畢生之正骨經驗。師徒二人共同應診,不斷總結、提高,形成了獨具療效的宏廟正骨手法和療傷藥物。董氏繼承陳氏正骨精髓,不斷總結鑽研,以其精湛的正骨醫術深為百姓認可和尊敬。50年代宏廟正骨診所與附近的個體中醫診所合併,成立豐盛聯合診所。1960年隨著西城區豐盛人民公社醫院(豐盛醫院前身)的建立,以宏廟正骨診所為主體成立了醫院的中醫骨科,董萬鑫為主任,骨科的其他成員有張家騏、閆繼成、韓旭初、葉靜涵等醫師,後相繼又有宋立恆、喬振歧、劉貴鵬等醫師在骨科工作,董萬鑫主任於1977年調至西城區中醫院(現護國寺中醫醫院)擔任副院長。
在上世紀60-70年代,董萬鑫老醫師在豐盛醫院骨科工作期間曾先後收徒隋書義、韓迎春、鮑樹仁等人,閆繼成老醫師收劉學珍為徒,70年代初房定一、姚家騄、石春敏等人也先後跟隨董老學習。在上世紀70年代,孫昭、劉式明、石春敏、李承環等人初到骨傷科工作,跟隨隋書義醫師學習。在80年代期間,骨傷科又陸續增加了幾名醫生,其中的陳福林跟隨隋書義醫師學習、趙興瑋跟隨張家騏老醫師學習、謝起文跟隨韓迎春醫師學習。進入90年代後,隨著大學畢業生的到來,骨傷科的人員進一步增加。這個時期參加工作的骨科人員中,劉玲跟隨田寧寧醫師學習、姬峰跟隨孫昭醫師學習、倪前偉跟隨崔樹健醫師學習、王紅傑跟隨劉式明醫師學習。
進入21世紀,骨科專業人員的數量和質量得到了空前的發展,很多研究生、本科生畢業後陸續來到骨傷科工作,其中博士研究生齊越峰在2006年至2009年的北京市125人才培養中跟隨陳福林主任醫師學習。
醫院為傳承豐盛醫院骨傷學術思想,在2003年正式啟動了骨傷科“師帶徒”工作,在第一批師帶徒工作中,張立強拜鮑樹仁副主任醫師為師、姬峰拜孫昭主治醫師為師、倪前偉拜隋書義副主任醫師為師、王紅傑拜劉式明主治醫師為師、李曄拜齊越峰主治醫師為師。
在2005年第二批師帶徒工作中,夏鵬拜房定一主治醫師為師、張偉拜姚家主治醫師為師、王強拜李承環主治醫師為師。
在2008年第三批師帶徒工作中,郝博川拜鮑樹仁副主任醫師為師、王廿佳拜李承環副主任醫師為師、佟雲拜劉式明副主任醫師為師、耿軍拜石春敏副主任醫師為師、陳文學拜齊越峰副主任醫師為師、劉洋拜趙興瑋副主任醫師為師、宋亞文拜姚家騄副主任醫師為師、陳珂拜王法利副主任醫師為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