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振堂》是由張勇軍、許偉中執導的紀錄片。
2019年8月,入選《2019年第二季度優秀國產紀錄片推薦目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董振堂
- 導演:張勇軍、許偉中
《董振堂》是由張勇軍、許偉中執導的紀錄片。
2019年8月,入選《2019年第二季度優秀國產紀錄片推薦目錄》。
董振堂(1895—1937),字紹仲,河北省邢台市新河縣人。1920年入保定陸軍軍官學校學習,畢業後投身於馮玉祥的西北軍,曾參加推翻賄選總統曹錕的北京政變和北伐戰爭。1931年12月14日,率兵舉行寧都起義。121932...
董振堂。1942年6月出生河南鄧州。擅長中國畫。1962年畢業於鄭州藝術學院美術系。個人簡介 1965年到新疆工作,當過農工,放過電影。新疆石河子師範副教授。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美協副主席,新疆畫院特聘畫師,享受政府特殊津貼,曾憲梓教育基金獎獲得者。獲得榮譽 作品曾多次參加全國、全軍及出國展覽。作品《晨曲》1994年獲...
董振堂,字紹仲,1895年12月21日生於河北省邢台市新河縣西李家莊,寧都起義主要領導人之一,是河北省參加過長征的最高級別紅軍將領,歷任紅五軍團軍團長、紅五軍軍長,當選為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執行委員、中革軍委委員,榮獲中華蘇維埃臨時中央政府授予的最高榮譽獎章--紅旗勳章。毛澤東主席曾評價他“路遙知馬力”,...
《董振堂傳》是一部介紹董振堂同志光輝一生的傳記文學。董振堂,河北省新河縣人,紅西路軍著名將領。《董振堂傳》共分為六章,分別為嚮往光明、寧都起義、保衛蘇區、鐵流後衛、浴血河西、光照千秋,全面介紹了董振堂為了民族和人民的幸福而革命和奮鬥的一生。內容簡介 《董振堂傳》介紹了200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
董振堂 《董振堂》是由張勇軍、許偉中執導的紀錄片。2019年8月,入選《2019年第二季度優秀國產紀錄片推薦目錄》。
《當代國畫家:董振堂》是2006年新疆青少年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董振堂。作者簡介 董振堂,1942年生,河南鄧州人。早年畢業於鄭州藝術學院美術系,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中期到新疆工作至退休。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國家一級美術師,新疆兵團美術家協會名譽主席,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擅寫意人物,兼山水花鳥。...
《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人物:董振堂》主要內容簡介:每個人的心中都多少有一點英雄情結,都嚮往英雄、景仰英雄。也正因此,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六十周年之際,由中央十一部委聯合組織開展的“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人物和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的評選活動中,民眾...
《讀故事學英雄文學叢書:董振堂的故事》講述了我軍傑出的將領董振堂將軍的故事。記敘了他少年時代為了尋求真知而廢寢忘食,刻苦讀書;青年時期憂國憂民,為了尋找救國救民的真理,不知疲倦,上下求索;記敘了他在終於認清拯救中國的唯一出路之後,毅然放棄高官厚祿,發動起義,加入中國工農紅軍,成為我軍傑出的軍事指揮...
董用威,是作為寧都起義主要發起人之一董振堂在世的唯一兒子。原名董光楨,生於1924年,中共黨員,高級工程師。曾就讀於西北工學院、北洋大學、華北大學。人物生平 1950年3月至1957年11月在中國人民大學擔任助教。1957年底舉家遷至河北石家莊。離休後曾擔任石家莊紡織工程學會主任、石家莊新紡技術開發研究所所長。1990年被...
振堂縣 1947年初,為紀念董振堂烈士,新河縣改名振堂縣,治所在今河北新河縣堂陽鎮,屬冀南區四專區。1949年8月1日河北省人民政府成立,振堂縣復名新河縣,劃歸河北省邢台專區。
《忠貞》是2011年人民日報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寒北星,主要內容包括對董振堂成長過程一系列描寫,表達了他對黨和祖國人民無限的忠貞,對紅軍的發展壯大立下巨大功勳。內容簡介 三十二集電視連續劇《忠貞》是一部愛國主義題材的宏大巨製。通過對董振堂成長過程一系列描寫,表達了他對黨和祖國人民無限的忠貞,對紅軍的發展...
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工農紅軍主力部隊之一。中國工農紅軍第五軍團是原國民革命軍第二十六路軍在江西寧都起義之後改編的。1931年12月14日,由趙博生、董振堂等同志領導的寧都起義爆發,並獲得成功。起義軍共1.7萬餘人。中央軍委十分重視這支有生力量,決定成立中國工農紅軍第5軍團。下編13、14、15三個軍。軍...
寧都暴動是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國民黨第26路軍在江西寧都舉行的起義。事件始末 事件簡介 1931年12月14日,趙博生、董振堂等領導國民黨第二十六路軍一萬七千餘人,於江西寧都城所舉行的武裝起義。二十六路軍前身為馮玉祥西北軍之第五路軍。中原大戰後,西北軍被蔣介石收編為二十六路軍。1931年1月調往寧都參加寧都“圍剿”中央...
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紀念館內掩埋著紅西路軍轉戰河西、血戰高台壯烈犧牲的紅五軍軍長董振堂、政治部主任楊克明等3000多名革命先烈的忠骨。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紀念館先後被命名為全國重點烈士紀念建築物保護單位、全國百家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國家國防教育示範基地、全國青少年教育基地、全國百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國家AAAA級...
王樹亞(1907-1933),甘肅省甘谷縣新興鎮大王村人。1926年中學畢業後,他在天水報考了國民革命軍軍官學校。學習一年後,又去西安受訓,畢業後分配到駐河南洛陽的董振堂部隊第十三師工作,後與該部隊參加了北伐戰爭,先後任排長、連長。1930年隨董振堂部隊參加馮玉祥、閻錫山聯合反蔣戰爭。失敗後,馮軍餘部被蔣介石收編為...
《刀鋒上的誓言》是浙江華策影視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出品的歷史劇,一共30集。劇情梗概 董振堂初為馮玉祥愛將,胸懷大志,苦思報國。1927年,蔣介石發動反革命政變,追殺共產黨劉伯堅等人,董將其救下,盟誓自己絕不將槍炮對準共產黨。親歷中原大戰失敗後被蔣介石收編及戰爭所造成的生靈塗炭,董內心焦灼。蔣介石派董赴...
王文禮,陝西省長安縣細柳鄉人,1929年到馮玉祥部當兵,後升任國民黨第二十六路軍第73旅董振堂的警衛排長,1931年12月隨董振堂參加寧都起義,成為紅五軍團的一員。後王文禮調任福建兵站站長。人物生平 王文禮,陝西省長安縣細柳鄉人,1929年到馮玉祥部當兵,後升任國民黨第二十六路軍第73旅董振堂的警衛排長,1931年12月隨...
趙博生、董振堂烈士,是寧都起義的著名領導人,趙博生同志曾任紅五軍團副總指揮兼參謀長,董振堂同志任紅五軍團長,先後為革命事業光榮犧牲。地下黨員、原國民黨第三十三集團軍副司令長官張克俠和何基灃同志,在淮海戰役的緊要關頭,分別率領五十九軍和七十七軍火線起義,為順利地取得淮海戰役的勝利做出了重大的貢獻。還有...
中國工農紅軍第十三軍,部隊番號,簡稱紅十三軍,為紅五軍團下轄部隊番號。1931年12月14日,國民黨第二十六路軍1.7萬餘官兵,在參謀長趙博生和旅長季振同、董振堂等率領下,在江西寧都舉行起義。起義部隊改編為中國工農紅軍第五軍團,下轄3個軍。季振同任總指揮,蕭勁光任政治委員。其中,第二十六路軍第七十三旅改編...
中原大戰失敗後,到董振堂的二十六路軍七十三旅,任旅部少校參謀。人物生平 1931年2月,蔣介石命二十六路軍開赴江西“剿共”,官兵日益不滿蔣介石“攘外必先安內”的反動政策,董振堂、趙博生積極準備武裝起義。在此期間,李青雲加入中國共產黨,並積極開展黨的活動,先後發展9名黨員。接著,又任七十三旅學兵連連長和...
1931年起義之前,季振同與二十六路軍參謀長趙博生、七十三旅旅長董振堂三人常在寧都城外的一個小山頭上密談,王秉璋作為季振同的貼身衛士在山頭上擔任警戒。季振同經常派王秉璋向董振堂傳遞密信。1931年12月14日,趙博生召集二十六路軍的團以上主官舉行宴會,準備逮捕不同意起義的軍官。宴會在城東的耶穌堂舉行,軍官們...
炸城牆進到城裡的紅軍被白軍包圍,軍團長董振堂率紅五軍團十三軍將士揮舞大刀衝進敵陣。刀光閃過之處敵人血肉橫飛,受困的部隊被解救了出來。紅軍撤出城外後,紅五軍團按上級指令,東征福建,與紅一軍團在龍巖組成東路軍,參加漳州戰役。漳州戰役勝利後,紅五軍團駐守龍巖。由於此地屬新區,情況十分複雜。當地的土豪劣紳...
閻保祿(曾化名魯進才、林德)1907年出生,河南省開封市人。1929年在國民革命軍馮玉祥部參軍入伍,1931年12月隨董振堂參加寧都起義,加入中國工農紅軍,在紅五軍團四十三師一二七團1連當戰士,士兵委員會成員。1932年10月在江西瑞金縣由指導員王松,宣傳員曾林順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1934年10月參加長征,1935年任紅五...
李卓然和軍團長董振堂接受任務後,便向部隊進行了深入的思想動員。五軍團的成員大都是寧都暴動的官兵,能打硬仗,既能打陣地戰,又能打攻堅戰,能攻善守。長征開始後,五軍團一直在後邊打阻擊戰,和中央相距一兩天路程。中央用電報指揮五軍團的軍事行動路線、部署軍事行動。五軍團全體將士每天邊打邊走,有時剛到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