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家圩

董家圩

董家圩,地處豐樂河南岸舒城境內,原屬合肥縣南鄉,1955年區域調整劃歸舒城管轄隸屬五星鄉,後多次調整後隸屬舒城縣舒三鄉勝合村,1992年舒城縣撤區並鄉後又隸屬杭埠鎮勝合村,後因汪圩村與勝合村合併一村,現隸屬舒城縣杭埠鎮汪圩村董圩組,董家圩子四面環水,東面為圍溝,東北邊是圍溝和老莊塘,西邊是後塘,南邊為大壇塘,圩子環境優美,周邊河塘、水溝較多,古稱"堰私溝”,也叫"燕溪溝”。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董家圩
  • 外文名:Dongjiawei
董家圩,是清朝淮軍圩堡群中典型的一座, 與肥西劉老圩張老圩等圩堡建築風格類似。該圩子是淮軍董氏一族董大義兄弟等做官後興建的。史料記載:準軍將領董履高和叔父董大義出身貧農,清鹹豐年間太平軍打到三河,參加了太平軍。董大義功封將軍,率部駐防江蘇常熟時,淮軍來攻。他聽淮軍將士講的都是合肥家鄉話,勾起鄉情,遂率眾投入淮軍,編為義字二營,仍由叔侄二人統領,二人後來均官至提督。董履高歷任貴州安義鎮總兵、直隸正定鎮總兵、江蘇淮揚鎮總兵、安徽壽春鎮總兵等。1884年曾參加中法諒山戰役,《清史稿》“董履高傳”記述:“十月(1884年11月),徙屯枚,與法軍血戰數晝夜,左足中炮幾斷,當軸遽易之,諒山遂陷。”他身負重傷,被迫離開抵禦外侮的戰場。1905年,董履高任壽春鎮總兵,適逢淮河發大水,壽春周圍一片汪洋,“城不沒者數尺,履高晨夜徼巡,修補救護,城得無虞。”1906年冬天,他在巡視泗州防營時墜馬,引發舊傷,回三河故里療養。
圩子地處杭埠鎮五星村的王家圩和汪圩村的殷家圩之間,距肥西豐樂鎮約7華里,距三河古鎮約8華里,俗稱:“上七下八”(地理西高東低)。圩子主要以河設障的建築,四面環水,主要起到防範外侵作用。原圩子建築有多進房屋,多個大門,房屋幾十餘間。有更樓、四合院、炮台、會客廳、花廳、花園塘、門樓、吊橋、抱鼓石等。因歷史原因, 上世紀50年代和70年代被拆毀,建築材料、圩址為基層糧站及村民所占用,圩子除董氏後人居住外,又分配給其他村民入住。 安徽1969年、1991年發生兩次特大洪水,因洪水浸蝕,圩堡造成了嚴重的損壞,圩堡外部環境依舊,不少遺蹟和遺存較為清晰完整。作為準軍圩堡建築曾經在當地形成了一個龐大的建築群體,以其獨特的清晚期建築風格林立於世,飽含著淮軍文化史的演變歷程。據董氏後人介紹:50年代見過董大義用過的戰刀,上面刻有“記名提督董大義”字樣。圩子設計較有特色,特別是整個圩子院子裡下水道,只見入口水,不見出水口,下雨時雨水從院中淹涵流入下水道,不見其雨水的出水口處在哪裡,設計較為巧妙,充分體現出水圩建築的特點。這些發現對研究淮軍的興衰史,研究江淮地區圩堡建築形制都具有一定意義。董家圩堡也亟待政府對其進行有效保護和合理開發利用。
董氏一門可謂英才倍出,董氏祖譜記載有:淮軍著名將領董履高,記名提督董大義、記名總兵兩江補用副將董大鑒、兩江補用副將董大銓、儘先補用游擊董履泰、副將董履貞、江蘇撫標親兵水師營兩江補用游府董大勛、兩江儘先補用千總董道賢、即補守備董履郊等。作為將門之後其志被愛國僑領董寅初(董必旭)先生繼承,董寅初先生不平凡的一幕幕人生故事激勵著新一代青年奮發圖強,愛我中華。可謂是將門之後逞英豪,南洋辦報抗日梟,實業宏圖救國夢,丹心一片獻僑胞。董氏輩份為二十字:維汝存正大履道必思先學士明其本永為萬世延。董氏宗祠位於董家圩東北方向豐樂河對岸肥西縣豐樂鎮董家灣,董氏宗祠2013年被合肥市列為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