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絲點

著絲點

著絲點(kinetochore)著絲粒兩側的具有三層盤狀或球狀結構的蛋白。高等植物的著絲點呈球形。著絲點的定位與形成決定於著絲粒特異的DNA順序,在有絲分裂一開始便形成。著絲點(Kinetochore)是細胞分裂的重要細胞器,是細胞紡錘體微管附著的地方。分裂後期由於紡錘體微管的縮短,將複製後的二條染色單體拉向兩極,遺傳物質DNA隨之平分到二個子細胞中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著絲點
  • 外文名:kinetochore
  • 含義:染色體和紡錘體的附著區域
  • 形狀:圓盤形或球形
  • 形變標誌:細胞有絲分裂
  • 關聯細胞:細胞紡錘體管附著
概念,特徵,

概念

長期以來,著絲粒和著絲點這兩個術語是作為染色體紡錘體附著區域的同義語使用的。遺傳學文獻中多用著絲粒一詞,而細胞學家多用著絲點一詞。後來在電鏡下研究哺乳類染色體超微結構時發現,主縊痕兩側是一對三層結構的特化部位,認為是非染色質性質物質的附加物,稱為著絲點。在主縊痕區存在著絲粒,由此把染色體分成二臂。著絲粒的兩側各有一個蛋白質構成的三層的盤狀或球狀結構,稱為著絲點。
著絲點

特徵

著絲點與紡錘體紡錘絲連線,與染色體移動有關。在分裂前期和中期,著絲粒把兩個姐妹染色單體連在一起,到後期兩個染色單體的著絲粒分開,紡錘絲把兩條染色單體拉向兩極。並非有絲分裂各個時期,或各種生物的染色體,都有這種分化的結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