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秦、漢稱上谷關,僅是一座土石混築的小城。
東漢,名五阮關。東漢建武二十一年(45年),
烏桓大兵一路殺來,直抵紫荊關下。守將
馬援做出棄城逃跑的假象,誘敵深入並伏擊敵人。
北魏,稱子莊關。
隋唐,稱白壁關,後來改稱為“浦陰陘”,被列為太行八陘之第七陘。
宋、金,稱“金坡關”。
南宋嘉定六年(1213年),
成吉思汗未能攻克
居庸關,分兵紫荊關擊敗金兵,又從內夾攻居庸關得手。
元代以後,稱紫荊關。
明
洪武初年,朱元璋根據將領華雲龍的建議,對舊城進行改築時,建紫荊關新城一座。新、舊兩城牆體皆為花崗岩條石,用青磚封頂並砌築垛口,並用石灰碎石灌注。自
明成祖遷都北平(北京)後,修城建關。明
正統十四年(1449年)
土木之變後,蒙古
瓦剌部攻破紫荊關進逼北京。在明正統、
景泰、
弘治、
嘉靖、
萬曆、
崇禎年間,都曾改築、擴建關城,增設城堡、隘口,開鑿盤山道等,使紫荊關形成了一個較完備的軍事防禦體系。
遺址特色
萬里長城-紫荊關位於河北省保定市易縣城西北45千米的紫荊嶺上,多為明代建築。舊時由五座小城組成:拒馬河北岸的小金城、南岸的關城、小盤石城、奇峰口城、官座嶺城。城東為萬仞山,城西有犀牛山,城北為拒馬河,城南是黃土嶺,被稱為“畿南第一雄關”,它南面以十八盤道為險阻,北面以浮圖隘口為門戶,一關雄踞中間,群險翼庇於外,山谷崎嶇,易於戍守,有“一夫當關,萬夫莫前”之險。
主要建築
萬里長城-紫荊關舊時有城門9座,水門4座,里外城相連,城門環環相套。關城以南北二門為交通要道,均以花崗岩建成。萬里長城-紫荊關現存關牆1.2萬米,城門3座。關城整體保存較完好,較好的保留了明代的城牆形制,曾進行過數次大規模修繕,現關城是修繕後的面貌。
北城門是朝東開,保存較好,下臨拒馬河,依山面水,城門、城牆均以大塊料石壘砌。城門門額石匾共兩層,上層題“河山帶礪”,上款為“萬曆丁亥夏”,下款為“聊城傅光宅書”;下層題“紫荊關”。
萬里長城-紫荊關南門有三道,第一道關門,建在今坡下村的峽谷中南門有三道。邊牆自關門向西兩翼伸展,直達兩山峰頂。門額上嵌石匾一方,橫書"紫荊關"三字。門前有營房、廟宇各一座。此關門現已塌毀僅存遺址。過第一道門向北山勢陡峭,有古道稱十八盤,全長約十千米,盤旋向上。到山頂是二道門,也稱南天門,原有石匾橫書“畿南第一雄關”,今匾與門俱無。南天門之後是第三道門,此門經過維修,雄姿猶存,雖名南門卻朝西開,門額上題“荊塞金城”,落款上寫“萬曆十七年紫荊關後備按察使劉秉星”等字樣,一側有水門,均可通行。水門朝南,頂上原有門樓,今可見基石。
歷史文化
明代尹耕詩作《紫荊關》中描述:“漢家鎖鑰惟玄塞,隘地旌旗見紫荊。斥堠直通沙磧外,戍樓高並朔雲平。峰巒百轉真無路,草木千盤盡作兵。”
清乾隆年間易州知州楊芊的詩作:“昇平萬里敞雄關,況是中天月滿環。夜景最宜高處賞,層巒不惜靜中攀。清連玉宇欲仙去,寒透黃庭怯酒慳。回首當年戎馬地,可能侵曉嘯歌閒。”
顧炎武在《天下郡國利病書》中說道:“居庸則吾之背也,紫荊則吾之喉也,猝有急則扼吾之喉而附吾之背。”《畿輔通志》則稱:“控扼西山之險,為燕京上游路,通宣府、大同。山谷崎嶇,易於戍守。”
古代文人描述紫荊關是"萬里蜿蜒壁,千峰擁塞門。風雄秦上谷,氣壓趙樓煩"的"紫塞金城"。
相傳當時關城內外遍布紫荊樹,盛夏荊花綻開,香飄數十里,遂稱紫荊關。
文物價值
在明朝的長城防禦體系中,居庸關、紫荊關、倒馬關合稱“內三關”。紫荊關位於居庸、倒馬二關之間,是內長城的重要關隘之一。
文物保護
1996年11月20日,萬里長城-紫荊關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01年2月7日,萬里長城-紫荊關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河北省第四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2003年3月,萬里長城-紫荊關第一期修復工程開始施。
2006年1月14日,保護維修工程驗收專家小組對已完成的萬里長城-紫荊關一期維修工程進行階段性驗收。
旅遊信息
地理位置
萬里長城-紫荊關為宜河北省保定市易縣城西北
紫荊關鎮。
開放時間
1月1日-12月31日
交通信息
自駕:從保定市出發,經京昆高速、淶淶高速行駛1小時30分鐘可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