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西協和大學圖書館,又名懋德堂,英文名The Lamont Library and Harvard-Yenching Museum,系美國賴孟德氏為紀念其子捐建,兩層樓,建成後即為圖書館及博物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華西協和大學圖書館
- 外文名:The Lamont Library and Harvard-Yenching Museum
華西協和大學圖書館,又名懋德堂,英文名The Lamont Library and Harvard-Yenching Museum,系美國賴孟德氏為紀念其子捐建,兩層樓,建成後即為圖書館及博物館。
華西協和大學圖書館,又名懋德堂,英文名The Lamont Library and Harvard-Yenching Museum,系美國賴孟德氏為紀念其子捐建,兩層樓,建成後即為圖書館及博物館。 現為四川大學華西校區校...
華西協和大學博物館 華西協和大學博物館隸屬於華西協和大學,是一家圖書館及博物館。華西協和大學博物館,又名懋德堂,英文名The Lamont Library and Harvard-Yenching Museum,系美國賴孟德氏為紀念其子捐建,兩層樓,建成後即為圖書館及博物館。 現為四川大學華西校區校工會辦公室。
四川大學華西校區圖書館對西南、西北地區的高校和社會各界讀者開放,為促進西部地區的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提供優質的文獻信息服務。變遷歷史 前身是1910年的華西協和大學圖書館。初建時,由於沒有全時工作的館員,圖書館內收藏的文獻數量極少。1926年由美國人賴孟德捐資後,面積為3075平方米的圖書館正式落成,並且文獻數量...
西南民族大學圖書館始建於1951年,前身是基督教建立的華西協和大學社會學系,為國內最早建立的民族院校圖書館之一,是一座以民族類文獻資源為特色,包含文、史、哲、理、工、農、經、管、法等學科門類文獻資源的綜合性大學圖書館。館舍包括武侯校區圖書館、航空港校區圖書館(南館、北館)、太平園校區資料中心三...
華西校區老圖書館(懋德堂),為原華西協和大學圖書館及博物館,系美國賴孟德氏為紀念其子捐建,該樓共二層,建成後即為圖書館及博物館,現為四川大學華西校區醫學博物館。文物價值 四川大學早期建築華西校區建築群屬磚木式結構,外觀呈現中國古典建築特徵,內部設計採用西式建築元素,詮釋了東西方文化的完美融合,是...
現為四川大學華西校區第六教學樓。懋德堂 1926年竣工,為原華西協和大學圖書館及博物館又名懋德堂,英文名The Lamont Library and Harvard-Yenching Museum,系美國賴孟德氏為紀念其子捐建,兩層樓,建成後即為圖書館及博物館。 現為四川大學華西校區校工會辦公室。明德樓 生日:1951年開始修建,1954年落成 年齡:...
西南農業大學圖書館 1950年10月,西南農業大學圖書館由四川省立教育學院農學系、園藝系、農產製造系和私立華西協和大學農藝系及私立相輝農學院農藝系組建成立。在合併籌備期間,各校調出圖書總計3520冊,工作人員7人組建西南農學院圖書館。1954年,西南農業大學利用前中央農業試驗場地基地,在北碚天生橋建立新校址,同年...
華西辦公樓又名懷德堂(The Whiting Memorial Administration Building),為原華西協和大學事務所。1915年動工,1919年建成,由英國建築師弗烈特·榮杜易(Fred Rowntree,他同時也是整個華西校園的規劃設計者)設計,美國人羅恩甫捐建。老圖書館又名懋德堂(The Lamont Library and Harvard-Yenching Museum),系美國賴孟德氏...
1926年東南大學外國語文系畢業,後曾在丹陽縣立中學、蘇州中學任教。1936年一1937年先後在牛津大學人類學系、倫敦大學圖書館學科修讀。回國後先後任雲南大學文史系副教授,華西協和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研究員,金陵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研究員兼中央大學中文系教授以及開明書店編輯等職。新中國成立後,19502年一1952年任清華...
因此,協和從辦校之初就與嶺南大學有密切的關係,嶺南大學派了一名教員兼協和的教學工作,嶺南大學監督香雅各(J.M.Henry)也曾在協和任教。1918年兩校簽訂了合作協定,嶺南與協和互相承認課程內容及成績標準,協和的學生可以在嶺南選修課程。後來,又商定嶺南大學圖書館、課程及各種專題演講向協和學生公開而不收費用。...
收藏對象主要為線裝古籍,亦有部分日文和西文東方學書刊,全部入藏燕京大學圖書館。據查,燕大圖書館成立之初,藏書不過三四萬冊,因系教會學校,藏書以西文為主。自1928年始獲學社購書款後,不斷補充中國古籍,至五十年代,所藏圖書(不計報刊)約四十餘萬冊,其中四分之三是用此款購入。曾任該社北平辦公處執行...
按當初政府新頒“大學組織條例”,3個學院以上才可以稱為大學。這一年校董會曾以之江文理學院名義向教育部申請立案,並按教育部規定,設文、理、商、建築4個院10個系,宗教課改為哲學課,另增設黨義和軍訓課,開始男女兼收。這一年,又添建東、西膳廳兩座,同學會發起募捐興建圖書館。1930年,朱經農任教育部...
四川大學校史展覽館是位於四川大學望江校區聽荷池畔的校史展覽館,始建於1937年,總建築面積約5500平方米,為T字型三層建築物。四川大學校史展覽館最早為原國立四川大學圖書館,後曾改為四川大學博物館。2006年,為紀念四川大學110周年校慶,改建為校史展覽館。通過館藏的珍貴實物、歷史圖片和相關的說明文字,向參觀者...
四川大學圖書館至今還館藏著當年為恢復哲學系而購買的書籍以及張頤本人所捐贈的一些哲學書籍。已經匯入今日四川大學的華西醫科大學,其哲學系的歷史同樣悠久。華西醫科大學原名華西協和大學,1910年正式成立。它一開始就是一所完全西式的國際化的綜合性大學,“以培養高尚品格、教授高深學術、造就專門人才、適應社會需要為...
截至2024年5月官網顯示,四川大學圖書館館藏文獻涵蓋文、理、工、醫、經、管、法、史、哲、農、教、藝等學科門類,現有紙質文獻總量839萬冊,可訪問文獻資料庫325個。(中文資料庫123個、外文資料庫206個),擁有珍貴的古籍特藏文獻26.8萬冊(入選國家珍貴古籍名錄48部),其中華西醫學分館位於華西校區內,館舍...
嵇氏家族人才輩出,世代書香,嵇健鶴受家學薰陶,自幼穎悟好學,下帷勤讀,博覽群編,過目成誦,且見地灼然,器識宏遠,少年游庠,光緒二十四年,年二十三歲,應縣府試,名俱列前,取秀才成貢生(無錫圖書館館藏《無錫游庠續錄》),當時無錫亦稱梁溪,貢生別稱明經,故無錫人譽稱嵇健鶴為梁溪明經。嵇健鶴青年時代...
還被英國皇家圖書館、俄羅斯國家圖書館,以及中國香港大學圖書館、台灣高雄醫學院圖書館等館藏。學科影響力:據最新《2008年版中國科技期刊引證報告》,該刊影響因子、總被引頻次分別為1.174和1 661,外科學內排名分別為第3位和第10位。《中國循證醫學雜誌》2003年4月成為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
鄭德坤在劍橋大學任教期間,所創建獨立於劍橋的“木扉”圖書館,是世界各地學者研究中國考古學參考資料的寶庫。鄭德坤初到劍橋時,發現學校里關於中國考古文物方面的書籍有限,器物更加缺少。為了自己研究及著書需要,1951年他一到英國就開始了收集舉凡與中國考古文物有關的書籍、古物、幻燈片等。經過二十幾年的努力,所...
1926年畢業於國立東南大學外國語文系。1936年赴英國留學,先後在牛津大學人類學系、倫敦大學圖書館學科學習。1938年回國後任雲南大學文史系副教授,後又任華西協和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研究員、金陵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研究員兼中央大學中文系教授以及開明書店編輯等職。解放後,1952年起任中國科學院語言研究所(1977年起改屬...
民國七年(1918),出任國立成都高等師範附中主任,十三年(1924),受聘外國人創辦的“四川華西協和大學”總務主任、中文系主任兼圖書館中文部主任。他利用“哈佛基金”,充實了學校圖書及設備。協和大學校長讚揚他:“勞績卓越,辦事專勤,對人誠篤,訓導有方。”程昌祺晚年,遇上時局動盪,烽火四起,不堪政治紛擾,...
1927年 9月,中國國民黨改組南京國民政府,教育行政制度採用大學院制,博物館也多由大學院領導。大學院組織法規定,大學院設院長、大學委員會、秘書處、教育行政處,並設勞動大學、圖書館、博物館、美術館、觀象台等。1928年 6月大學院擬定“施政大綱”,其中包括調查全國博物館狀況、整理現有博物館、制訂博物館條例、...
文伯魯(1886-1940年),字壽昌,四川省重慶府巴縣冷水場人(今重慶市九龍坡區華岩鎮),世居重慶南紀門水溝巷。歷任巴縣中學監督(即校長)、夔府中學、重慶府中學堂教師、學監、重慶圖書館館長、川東師範學堂(今西南大學)校長、重慶大學籌備委員會籌備委員(重慶大學創始人之一)、重慶大學教授等職,是享譽重慶...
楊樹勛(1918.2—1992.5),男,漢族,湖北應城人,中共黨員,教授。1982年後,先後任學院圖書館長和名譽館長。三次當選為北京市海淀區人民代表。人物生平 楊樹勛(1918.2—1992.5),男,漢族,湖北應城人,中共黨員,教授。自1943年畢業於成都金陵大學外文系。1943年至1947年先後在華西協和中學和金陵大學任教。...
1891年學院搬到科茨館,格羅夫納新月,在那裡逐步擴大到包括宿舍和圖書館。該學院於1994年關閉,改建為聖瑪麗音樂學院)。1872年來華。1915年葬於愛丁堡紐因頓公墓。Daniel Thomson Robertson 中文名勞但理,男,蘇格蘭人。照片為1909年,勞但理與妻子薩拉(Sarah Campbell Nicholson 1874-1950)寵物狗在瀋陽家門口。1869年...
1949年至1952年,任教於成都私立華西協合大學(West China Union University)外文系,教授翻譯和作文。1952年10月,全國高校“院系調整”,調入重慶北碚西南師範學院外語系,任教四年級英文作文。1953年,全國高校英文課停開,轉調西南師院歷史系任教世界近代史。1957年,被打成右派,遣送至西南師院圖書館任西文編目,乾...
他學識淵博,著作頗豐,有《中國方誌學通論》、《傅振倫方誌文存》、《中國史學概要》、《博物館學概論》、《劉知幾之史學》、《中國古陶瓷論叢》等著作20部,論文不包括未發表的數量達400多種,約370萬言,涉及方誌、史學、科技史、瓷器、考古、博物館、圖書館等諸方面。他是當今為數不多的能在眾多科研領域...
聖約翰大學 St. John’s(美國聖公會)(滬西極司非而路)震 旦大學 Universitè Aurore(天主教法國耶穌會)(上海法租界呂班路)[編輯] 蘇州 東吳大學Soochow University(美國衛理公會)(葑門內天賜莊)1920年的金陵大學校園(收藏於美國國會圖書館)金陵女子大學 100號樓 [編輯] 南京 金陵大學 University of...
李魁岸(1916.11.5— )廈門人。1944年畢業於華西協和大學醫學院醫學士,後獲美國紐約州立大學醫學博士學位。曾任華西協和大學醫學院教授兼附屬醫院住院總醫師和主任醫師,廣州暨南大學醫學院教授兼內科教研室副主任、主任醫師、研究生導師等職。擅長內科心血管方面和老年病學等方面。曾發表論文五十多篇刊登於國內外有...
90年代初,耶魯大學神學院圖書館特藏室的斯茉利女士,鑒於魏特琳日記具有極高的檔案史料價值,對魏特琳日記原稿進行了整理,並將其製成縮微膠捲,供歷史檔案學者研究使用。由於魏特琳當時所在的金陵女子文理學院是專門收容婦女難民的難民所,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期間,這裡成了日軍實行性暴力的重要目標,作為該難民所...
1926年畢業於國立東南大學外國語文系,1936年考取江蘇省公費赴英國留學,先後在牛津大學人類學系、倫敦大學圖書館學科學習。1938年回國後先後在雲南大學、華西協和大學、金陵大學、中央大學等學校從事教學和研究。1950年至1952年任清華大學中文系教授。1952年起任中國科學院語言研究所(1977年起改屬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