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志傑

付志傑 付氏姓名,中國古老姓氏付。至今中國姓名為付志傑者已達幾萬人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付志傑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山東
簡介,歷史來源,

簡介

在此舉一例: 付志傑
籍貫:山東
年齡: 現年20
現住地址:天津市
從事職業:網路
此人一生名相:0-36歲: 早年基礎穩固,學業也不錯,身體健康;您性格溫柔,容易和人相處,喜歡浪漫。您對生活很投入,但總是在別人安排好的軌跡上行動,缺乏應變能力。您像孩子般可愛,但稍嫌脆弱,容易感情衝動。
能得朋友所助,得到眾人擁護!
36-52歲:家庭幸福,和順
能得到長輩及上級的提拔
有貴人相處,付出少,得到多
52歲以上:大多有上進心,辛苦奮鬥,腳踏實地工作而在社會上成功
88分 名字很普通,生活很平順!總體來說還是可以用的
付 付(Fù)。實際與傅(Fù)姓源出一處,一脈相承。

歷史來源

據歷史文獻記載及官方統計數據,中國姓氏到目前,歷史上曾經產生5662個以上 姓。這裡並不包括元、清兩朝移居中原的蒙、滿兩族之姓和邊疆少數民族的姓氏。其中,單字姓有3484個,復字姓有2032個,三字姓有146個。 據中科院2006年發布的《中國姓氏統計》,真正按照姓氏數量排序了“百家姓”。早在20年前,由於調查抽樣率很低,統計了57萬人,找到了3000多個姓氏。此次由袁儀達研究員主持的調查人群數量將近3億,並且覆蓋了幾十個縣市,基本涵蓋全國。總共花了兩年時間,找到了4100個姓,並對人數進行了統計。
中國人姓氏可考的歷史已有五六千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姓氏(產生家譜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在世界其它地區,姓氏的產生最早不過是近一千年的事情。歐洲大陸普遍使用姓的歷史只有400年左右。日本在公元5世紀出現了姓,但也只是貴族的特權,並未在普通民眾中套用。直到明治維新時期,1875年日本政府頒布法令,實施戶籍登記,日本人才急匆匆為自己定姓,產生突然,便沒有文化淵源,多以所居地名為姓,因此多為兩字姓,於是,當時的日本人一下子便湧現出了3萬多個姓來。
傅姓始祖及得姓情況
據正史典籍記載,漢族傅氏的始祖為傅說。傅說,約生於3340年前的商代,殷商王武丁的至高權臣--大宰相。
商王武丁是一位胸懷遠大,有志勵精圖治的帝王。他即位之前,曾經生活在民間,比較了解社會底層的實際情況。即位以後,三年沒有理政,國事全由家宰管理,他從旁觀察,思索復興殷商的方略。但貴族中找不到理想的得力助手,因此三年不發表政見,大政交由內大臣處理;其實,他希望傅說能輔助其成就大業。但他深深地感到:貴賤等級分明,是商代難以超越的“雷池”。要不拘一格選撥人才,必然會遭到王公權貴們的堅決反對。怎么辦?商代的人十分相信鬼神,武丁就巧妙地利用了這一點編個故事:上蒼託夢引見,一個可以輔政的聖人,就在王國之境中。並叫人按其夢中所見聖人面貌神態畫成了畫像。先對照王朝里的官員尋找,沒有一個人對得上號,便派鄭達等大臣們到處去找。
結果,在傅險(也叫做傅岩,今山西平陸縣以東的聖人澗。),找到一個相貌相像,叫做“說”的人。
傅說從政之前,不知何因,曾在奴隸群體中,在傅岩做苦役。那裡是虞、虢兩古國交界之處,傅險這地方在殷商時期是虞、虢兩個國交界處,是潞鹽運銷黃河以南的交通要道。這裡兩山高聳,澗水中流,每到夏季,洪水暴漲,沖毀道路,行旅受阻,奴隸們就在這裡以傳統的方式以土石阻攔,智者傅說在勞動中發明了版築術,以此方式築路路堤,效率極高,且堅不可摧。後人從此延用築路造房,甚至仍可見實物的長城。傅說就靠從事版築維持生計,雖有才幹,無從施展。
鄭達帶著“說”回到國城去見武丁。武丁一看就笑著說:“我在夢中見到的‘聖人’正是他”。
武丁請教他治國平天下的辦法,傅說便應對如流,條條切中要害,道理極其深刻,武丁聽後讚賞不以,便舉其以為相”。結果天下大治,武丁也因此而被譽為“中興明主”,而“說”,並被賜姓為傅,其後人姓傅。稱商朝名相傅說乃天下傅姓之本源正宗。
傅說的重要文獻,就是流傳後世的“君臣對話錄”三篇,集中反映了他的政治理想和遠大抱負。君臣間的對話,記錄在我國最早的歷史文獻--儒家經典之一的《尚書·說命》里。
武丁是我國至今歷史上第一位有確切記載的君王,傅說逝世後,地方在傅說曾經從事“版築處” 建立了“傅說祠”,傅說當時藏身的洞穴被封為“聖人窟”,“聖人窟” 前那條小河被易名為“聖人澗”。
我們都知道孔子被尊奉為“聖人”,流傳至今。據史籍所載,我國歷史上最早被尊奉為“聖人”的人,應當是比孔子大約早 800年的商朝武丁時期的傅說。
關於是否正宗,已經請有關專家、學者及數學家幫助。以史學的證據講,傅說時代儘管文字記載粗略,但同樣可以認定史實;以人文學的態度說,傅說是個從政年數較長,大得民心的名相,其地位已經遠遠超出其職務《定限,其後裔在安定康樂的環境中綿延接代自然會很久很久很久,人口的增長速度必然很快,人口數量也必然會眾多,這是證明姓氏遠宗的關鍵;以數學高級推算的結論,傅說的歷史依據到今天,不會出現新的異義證據了……
2、出自姬姓,為黃帝裔孫大由之後,以邑名為氏。黃帝(一說堯帝)裔孫大由封於傅邑,其子孫以邑名為姓,稱為傅氏。
3、出自姚姓,為舜帝之後裔,以國名為氏。據《姓源》所載,古有傅國(故城今山東省棗莊南),舜之裔也。以國名為姓,稱為傅氏。
4、出自賴姓,源自為避難改姓傅氏而來。據《賴氏族譜》待文獻所載,賴氏族人為楚靈王所害,改羅、傅二氏,故有賴、羅、傅聯宗之說。
5、滿族改姓:清代,有部分滿洲貴族也改姓傅。如傅恆,滿洲鑲黃旗人,本姓富察氏;傅開,滿洲正白旗人,本姓郎佳氏;傅臘塔,滿洲鑲黃旗人,本姓伊爾根覺羅氏。尤其皇室,也有為數不少者改姓傅了。
6、其它,有高麗、蒙古、回、馬、土等少數民族改為傅姓。中原百姓中,有大量的外族血液滲入。傅氏家族也同樣如此。主要事件有:東漢牂牁傅氏是夜郞族中的大姓,巴郡太守傅寶,也是夜郞人;東漢時蜀郡西羌族中也有傅氏。到了南北朝後期,這些夜郞族人都成了蜀中的漢人,今西南地區多傅姓就是這個緣故。此後,類似事件幾乎沒再發生。
據有關史料所載,傅姓真正明確最早起源一支,稱為媯姓。舜的部落居于山西永濟蒲洲鎮南的媯水旁,舜的氏族以河水之名為姓。而舜的後裔被封在傅,古傅國在山西平陸東。進入夏朝以後,其地被夏王封給了堯的後裔,古傅國遠封傅陽(今山東棗莊南),其後以國為氏。媯姓傅氏的後裔沒有留下更多的信息,已溶於“傅說”的氏族歷史之中。
據《廣西回族穆斯林及清真寺》載:“傅姓先世系阿拉伯人,隨萬葛思應唐王之求來中國平定‘安史之亂’留居中國,進入廣西,始祖宏烈於明末清初由江西來任廣西提督軍門,又於十六年至十九年(1677-1680年)任巡撫,殉職後葬於臨桂舊村滾獅嶺(俗稱滾子嶺),後裔定居舊村,成為傅姓一族。”
關於傅姓始祖及後裔所屬,漢姓傅氏為傅說之後裔。其它傅姓,在此不詳述。
傅說是否出生地在今山西平陸以東之地,沒有確切證據,但是其得姓之則有正史所記在商的都城殷,故我國傅姓最早的發源地應當是在今河南安陽小屯村,漢晉之際,傅姓人是以我國西北地區的陝西、甘肅東部、寧夏等地為遷居地,爾後便東遷移居河北、山東。北地(治今甘肅慶陽西北)時期發詳之傅姓為西漢的傅介子,為傅姓家族始盛。其曾孫傅長,復封義陽侯,長曾孫傅允仕弘農(今河南省靈寶北)太守,這一支派顯貴者多,為官或封侯者眾多,這說明,在漢朝傅姓已開始自北地大舉經陝西遷居河南、河北、山東等地。
山西平陸為傅氏始祖傅說生活勞作過且留下遺蹟最多的地方,傅氏後裔非常嚮往這個位於中條山脈、黃河之濱並相鄰黃土高坡盡頭的山水共生之地,許多人於每年的四月初八廟會日前往朝拜傅說祠及其衣冠冢等。
郡望:河北清河郡、山東臨清郡、山東高唐郡、甘肅北地郡;
北地郡 戰國秦置郡,治所在義渠(今甘肅寧縣西北),西漢移治馬陵(今甘肅慶陽西北),東漢移治富平(今寧夏吳忠西南),相當於今寧夏賀蘭山、青銅峽、山水河以東、甘肅環江及馬蓮河流域。
清河郡 漢高帝置郡,後屢改為國,元帝永光後為郡,治所在清陽(今河北清河東北、棗強及南宮等地);東漢改為國,移治甘陵[今山東臨清東、夏津、武城、高唐及平原等地]。
堂號:清河堂、興商堂
清河堂 由於傅姓居清河郡,也以"清河"位其堂號。
興商堂 商武丁是個有志明君,想興國澤民,但缺乏聖人賢士。後來他啟用了名說人的人為宰相,結果說真的是個興邦定國的大聖人,從此,天下繁榮昌盛歌舞昇平。說為國為民光榮勞碌了59個歲月,後人代代永世不忘,歷史豐碑千秋銘刻……
歷史上傅姓的分布和遷移新考數據
先秦時期,傅姓開始活動於河南北部和山西南部一帶狹小的地區。到了秦漢之際,傅寬從漢高祖劉邦打天下,以功封陽陵侯,歷任齊丞相和漢丞相,其時,傅姓的足跡已經踏上了山東,加上蜀中夜郎族傅姓和西羌傅姓的漢化,傅姓在漢朝已經是甘肅、寧夏、四川的大姓,很快又向西南的貴州、雲南、廣西等地遷移。至西晉時,傅姓已經北上河北,南下江蘇,渡長江進入浙江等地。唐朝末期傅姓隨中原南下移民大潮進入了福建。明朝時傅姓已分布於江南各地了,清初傅姓進入了台灣地區及國外。
北地傅姓形成許多分支:河內(今河南省溫縣)傅姓,是西漢大司馬傅喜之族所在;浦江(今屬浙江省)傅姓,是西漢人傅柔之族所在;扶風(治今陝西省興平東北)傅姓,是東漢人傅毅之族所在。兩晉時,傅姓在清河(今河北省清河)得到了迅速發展,也是傅姓家族有史以來繁衍最為旺盛的時期,為東漢漢陽太守傅燮(扶風傅姓)發展而來,稱盛於“清河”一帶的傅姓,後成為我國東部地區傅姓的主要來源,尤其是江南各地的傅姓,大都因世事動盪及奉國朝詔令而從清河遷往江南各地,在此之前的漢代已有傅姓遷居貴州等地,大舉南遷則始於魏晉南北朝之際,有傅鹹一小支後裔入川。傅或遷會稽(今浙江省紹興),或遷上虞(今屬浙江省),至唐末,唐御史傅實避難入閩,為傅姓入閩始祖。靖康之變,有清河傅姓南遷泉州,到南宋末年,清河傅姓又有一支遷入福建上杭之蛟萍鄉,不久即興為望族,後廣東興寧之傅姓,便是蛟萍分支而出。宋代以後,傅姓人遍及全國大部分地區。如今,傅姓大量人口主要分布在山東、湖南及四川(重慶)等省。傅姓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三十六位的大姓,約占全國漢族人口的百分之零點五五。
宋朝時期[公元960-1279年],傅姓大約有29萬人,約占全國人口的0.38%,排在第57位。傅姓第一大省是江西,約占全國傅姓總人口的20%,占江西總人口的0.7%。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於江西、山東[17.3%]、河北[16.9%]、福建[10.5%]、河南[10.5%],這5省,傅姓約占全國傅姓總人口的75%;其次分布於浙江、江蘇、安徽、四川、山西等地區。全國形成了南方贛閩、北部魯冀豫兩大傅姓聚集地區。
明朝時期[公元1368-1644年],傅姓大約有44萬人,約占全國人口的0.47%,列為第50位。宋、元、明600餘年全國人口純增長率是20%,傅姓人口增長比全國人口的增長速度要快,600年中傅姓人口總增加率為50 %,淨增加了15萬。明朝時期,江西為傅姓第一大省,約占全國傅姓總人口的34%,占省總人口的1.1%。在全國分布主要集中於江西、浙江[11%]兩省,大約宋、占全國傅姓總人口的45%;其次,分布於山東、福建、湖北、河南 及四省的傅姓達26%。
元、明時代600餘年,傅姓的分布總格局變化較大,其人口主要由北方向東南遷移。全國重新形成了浙贛閩、山東兩塊傅姓人口聚集地區,全國重心已由北向東南漂移。
當代傅姓的人口已達614萬,為全國第三十六大姓,大約占全國人口的0.51%。從明朝至今600多年中傅姓人口由44萬增到614萬,大約14倍。全國人口增長了13倍。傅姓人口的增加速度略高於全國人口的增加速度。目前,主要集中於山東[13%]、湖南[11.5%]兩省區,大約占全國傅姓總人的24.5%;其次,分布於雲南[9.1%]、安徽[8.1%]、浙江[6.3%]、福建[6.2%]、江西[6.1%]、四川[5.6%]、河北[5.1%]七省的傅姓又達46.5%。山東為傅姓第一大省,占全省總人口0.8%。全國形成了北山東、南湖南、西南雲南三塊傅姓聚集區。在近600年間,傅姓人口流動的程度和方向與宋、元、明期間有了很大的區別,由東部向華中、華北的回遷已經大於由北向東南的遷移,同時,向西、西南的移民已經成為重要的移民流。
當代傅氏的分布頻率傅姓人口單位面積內密度最高的地區在魯蘇皖贛四省大部、閩西、湘東、滇西南、遼西、黑龍江東部地區,每平方公里的傅姓人口達到1.5人以上,中心地區最高達到3人以上。傅姓分布密度示意圖表明;密度最高的[1.5人以上/平方公里]地區僅僅占國土面積的10.5%,傅姓人口約189.7萬;0.5-1.5人/平方公里的地區,占國土面積的37.5%,傅姓人口大約337.5萬;不足0.5人/平方公里的地區占國土面積的52%,傅姓人口大約86.8萬。
傅姓分布很廣,但不均衡。傅姓在雲南也是較常見的姓氏之一。傅姓在人群中分布頻率示意圖表明:在雲南大部、四川西南、貴州西北、湖南大部、江西、福建西部、浙江西部、江蘇北部、山東中部、河北東部、黑龍江東部、陝甘川交匯地區,傅姓一般占當地人口的比例在0.6%以上,雲南西南地區高達1.8%以上,覆蓋面積占了總國土需積的13%;四川大部、陝甘寧南部、湖北、湖南西部、廣東東部、閩浙東部、皖蘇、魯東和魯西、河北西部、山西北部、內蒙古中部和東部、東北大部地區,傅姓一般占當地人口的比例在0.3%-0.6%,覆蓋
面積占了總國土面積的33.4%;其他地區,傅姓一般占當地人口的比例不足0.3%,覆蓋面積占了總國土面積的53.6%,其中比例不足0.2%的占國土需積的30%。
血 型 分 布 特 征
傅姓人群血型分布總的是:O型199萬,占32..4%;A型178萬,占29%;B型180萬,占29.3%;AB型57萬,占9.3%。傅姓總人口614萬。
魯蘇皖贛四省大部、閩西、湘東、滇西南、遼西、黑龍江東部地區是傅姓人口最密的地區,約占國土需積的10.5%,傅姓189.7萬,約占傅姓總人口的30.9%。O型61.8萬,A型55.5萬,B型54.9萬,AB型17.5萬。
四川、貴州、湖北、雲南中部、廣東中部、陝甘寧南部、河南大部、山西北部、河北西部、內蒙古中部和東部、吉黑中部地區,國土面積的37.5%,傅姓337.5萬,約占傅姓總人口的55%。O型109.9萬,A型98萬,B型98.5萬,AB型31.1萬。其他地區,約占國土面積52%,傅姓86.8萬,約占傅姓總人口聽14.1%。O型27.3萬,A型24.5萬,B型 26.6萬,AB型8.4萬。
傅氏家族歷代名人
歷史上傅姓的其它重要人物有:
傅寬:北地(治今甘肅省慶陽西北)人,漢高祖時開國功臣,被封陽陵侯,曾任漢丞相,顯赫非常。在楚漢戰爭時隨韓信、曹參平定齊地。漢高祖得天下後曾定元功18人,傅寬列第9位。
傅介子 :西漢北地(今甘肅省慶陽西北)人,北地傅氏開基始祖,漢昭帝時,用計斬殺樓蘭王,因功被封義陽(治所在今河南省信陽西北)侯。
傅毅:字武仲(約47-92),扶風茂陵(今陝西省興平東北)人,東漢文學家。朝廷求賢不誠,士多隱居,遂作《七激》、《迪志》詩,諷世明志,後被召為蘭台今史,以文顯於朝廷。著有《舞賦》等作品。
傅玄:字休奕(217-279),北地泥陽(今陝西省耀縣)人,西晉時哲學家、文學家,可算是傅姓族人有史以來最有學問的名人。其學問淵博,精通單律,於詩擅長樂府。在哲學上,把自然和人類歷史都看作一種純粹的自然過程,批判了有神論的世界觀和玄學空談。著有《傅子》等集傳世,在晉文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卒後被追封為清泉侯。
傅鹹:字長虞(239-294),北地泥陽(今陝西省耀縣東南)人。傅玄之子。西晉初,任冀州刺史,後轉御史中丞、尚書左丞。曾上疏議以載並冗官,靜事息役,發展農桑,並指斥當時統治集團奢華靡費之風,謂“奢侈之費,甚於天災”。兼任司隸校尉時,狠狠打擊恣行京都一帶的門閥士族。終卒於官。明人輯有《傅中丞集》。
傅亮:字季友,南朝宋國人,佐劉裕篡位,被封城建縣公,後廢少帝,迎立宋文帝,官至散騎侍郎、尚書令。編著有《光世音應驗記》等。
傅琰:字季珪,北地靈州(今寧夏回族自治區靈武)人,自其先祖南下以後,世代僑居南方。從其父開始,傅氏祖孫四代都曾擔任過南朝的縣令,並著聲名。傅琰歷任縣令、廣威軍將郡丞、尚書右丞、督軍、建威將軍、刺史職。為官明察事理,處事果斷,特別是辦案重視實物證據,廉正有才,勤於職守,其父子成為廉吏世家。
傅隆:字伯祚,北地靈州人也。高祖鹹,晉司隸校尉。曾祖晞,司徒屬。父祖早亡。隆少孤,又無近屬,單貧有學行,不好交遊。義熙初,年四十,始為孟昶建威將軍,員外散騎侍郎。坐辭兼,免。復為會稽徵虜參軍。家在上虞,及東歸,便有終焉之志。歷佐三軍,首尾八年。除給事中。尚書僕射、丹陽尹徐羨之置建威府,以為錄事參軍,尋轉尚書祠部郎、丹陽丞,入為尚書左丞。以族弟亮為僕射,緦服不得相臨,徙太子率更令,廬陵王義真車騎咨議參軍,出補山陰令。太祖元嘉初,除司徒右長史,遷御史中丞。當官而行,甚得司直之體。轉司徒左長史。
傅縡,字宜事,北地靈州人也。父彝,梁臨沂令。縡幼聰敏,七歲誦古詩賦至十餘萬言。長好學,能屬文。梁太清末,攜母南奔避難,俄丁母憂,在兵亂之中,居喪盡禮,哀毀骨立,士友以此稱之。後依湘州刺史蕭循,循頗好士,廣集墳籍,縡肆志尋閱,因博通群書。王琳聞其名,引為府記室。琳敗,隨琳將孫瑒還都。時世祖使顏晃賜瑒雜物,瑒托縡啟謝,詞理優洽,文無加點,晃還言之世祖,尋召為撰史學士。除司空府記室參軍,遷驃騎安成王中記室,撰史如故。
傅昭,字茂遠,北地靈州人,晉司隸校尉鹹七世孫也。祖和之,父淡,善《三禮》,知名宋世。淡事宋竟陵王劉誕,誕反,淡坐誅。昭六歲而孤,哀毀如成人者,宗黨鹹異之。十一,隨外祖於朱雀航賣曆日。為雍州刺史袁抃客,抃嘗來昭所,昭讀書自若,神色不改。抃嘆曰:“此兒神情不凡,必成佳器。”司徒建安王休仁聞而悅之,因欲致昭,昭以宋氏多故,遂不往。或有稱昭於廷尉虞願,願乃遣車迎昭。時願宗人通之在坐,並當世名流,通之贈昭詩曰:“英妙擅山東,才子傾洛陽。清塵誰能嗣,及爾遘遺芳。”太原王延秀薦昭于丹陽尹袁粲,深為所禮,闢為郡主簿,使諸子從昭受學。會明帝崩,粲造哀策文,乃引昭定其所制。每經昭戶,輒嘆曰:“經其戶,寂若無人,披其帷,其人斯在,豈非名賢!”尋為總明學士、奉朝請。齊永明中,累遷員外郎、司徒竟陵王子良參軍、尚書儀曹郎。
傅琰,字季圭,北地靈州人也。祖邵,員外郎。父僧佑,安東錄事參軍。琰美姿儀,解褐寧蠻參軍,本州主簿,寧蠻功曹。宋永光元年,補諸暨武康令,廣威將軍,除尚書左民郎,又為武康令,將軍如故。除吳興郡丞。泰始六年,遷山陰令。山陰,東土大縣,難為長官,僧祐在縣有稱,琰尤明察,又著能名。其年爵新亭侯。元徽初,遷尚書右丞。
傅岐,字景平,北地靈州人也。高祖弘仁,宋太常。祖琰,齊世為山陰令,有治能,自縣擢為益州刺史。父翽,天監中,歷山陰、建康令,亦有能名,官至驃騎諮議。
傅奕:相州鄴(今河北省臨漳)人,唐代學者、自然科學家和無神論者。曾做過隋朝禮部的屬官。唐初任太使丞,又升太史令。在自然科學方面,精天文歷數,極力反對佛教對民眾的危害,建議皇帝把十萬僧尼配成夫婦,繁育後代,益國足兵。後來,他又上書十二論,揭露寺院“剝削民財,割截國貯”,“寺多僧眾,損費為甚”,“軍民逃役,剃髮隱中”等流弊。他還指使兒子用羚羊角擊碎婆羅門僧的假佛牙,當眾揭穿佛徒的騙局,表現了他的唯物主義思想和反佛教神學的鬥爭精神。其著作有《老子注》,又集魏晉以來反對佛教思想的言行為《高識傳》共十卷。
傅寅:字同叔,唐朝大學問家。從唐仲友學,對天文、地理、井田、學校、郊廟、律歷、軍制等類研究精深,號曰群書百考,所著《禹貢說斷》,有獨到見解。
傅遊藝:唐朝人,曾任武周宰相,是傅姓為相者第一人,為武則天寵臣,一年中四次提升,時人號為“四時任宦”。
傅霖:宋代律博士,為齊、梁、陳、隋兵部尚書兼宏文館學士傅蕎之子,歷官翰林學士、婺州太守。《宋刑統》頒行之後,為了便於記憶誦讀,用韻文進行注釋,著有《刑統賦》二卷。(與下明代同名者有別)
傅友德:明朝開國名將。今安徽省宿縣人,少驍勇,善騎射,元末參加農民起義,先從劉福通部李喜喜入蜀,後歸明玉珍,再從陳友諒,均無所成就。元至正二十一年(1301年),朱元璋攻江州(今江西省九江)傅友德率眾降。朱元璋奇其才,因功封潁國公,曾為明朝一統天下,尤其是明對西南地區的統一,立下汗馬功勞。
傅霖:明代太原人,十三歲做秀才、二十歲中舉人、三十歲中進士的傅霖傅霖宦海沉浮十七載,官至山東布政司參議,但是,就在他三次擊敗後金軍隊的侵擾之後,卻以“擁兵拒調”的罪名被彈劾,解甲歸田。幾年之後,明廷讓他官復原職,早已厭倦官場傾軋的傅霖以一身傲骨拒不受命,他那個高山仰止的孫子傅山在這一點上與他是何其相似。傅霖回鄉後,以急公好義的善舉而受到太原士民的推崇。萬曆十四年,太原大荒,甚至發生人相食的慘劇,傅霖慷慨解囊,施粥賑災。傅霖去世前的萬曆二十九年,太原發生饑荒,他再次賑濟災民,直到第二年糧食收穫。
傅山:山西省陽曲(今太原)人,明末清初反清義士、大學問家,初名鼎臣,字青竹,後改為青主,別號公之它、石道人、嗇廬、朱衣道人等。他不但博通經史諸子和佛道之學,併兼工詩文、書畫、金石、又精醫學。其思想破儒家正統之見,開清代子學研究的風氣。其著作有《霜紅龕集》、《荀子評註》等,醫學上有《傅青主女科》和《傅青主男科》等書。
傅以漸:(1609-1655)清開國狀元、一代名相。字於磐,號星嚴。今東昌府區人,祖籍江西永豐縣。幼年家境清貧,天資聰慧,勤奮苦學,博覽群書,經史熟記不忘。順治三年,中進士,奪狀元,任宏文院修撰。順治八年,任國史院侍講。後為秘書院大學士。順治十二年,奉旨陳時務,上疏安民大計,受到皇帝讚許,被加封為太子太保。順治十五年,授為武英殿大學士兼戶部尚書。十月以葬親請假還鄉,自此臥病不復出。順治十八年,聞順治帝崩,直京奔喪後,又以病告歸。順治帝對傅以漸甚為器重,凡機務大政均與其磋商。傅以漸對帝竭誠盡忠。史料記載:公居相位,食不重味,衣皆再浣,與寒素無異。他書奏議,草詔書,擬御製,頗得皇帝賞識。傅以漸曾纂修《明史》、《清太宗實錄》,充任清太祖、太宗《聖訓》總裁,奉命與曹本榮合著《周易通注》。他對天文、地理、禮樂、法律、兵農、漕運、馬政等均有研究,著述甚豐。他治學嚴謹,學識淵博,"道德文章實為一時之冠"。其著作僅《四書易經制義》尚存。傅義漸於康熙二年在家養病期間,主持編纂《聊城縣誌》。康熙四年病故,葬於聊城傅家墳。
傅維鱗:(?- 1666) 靈壽(今屬河北)人。原名維禎,字掌雷,號歉齋。明末清初歷史學家。明崇禎舉人,清順治進士。歷任翰林院編修、東昌兵備道、左副都御史、戶部右侍郎、工部尚書。以翰林院編修,得分修明史,在廣搜各種遺書基礎上,纂成《明書》。明書為一百七十一卷,紀傳體明代史。內容於泰昌、天啟、崇禎三朝,有意從略, 以避忌諱,體例也較為凌亂。但其敘事有《明史》所未見,表志所占篇幅很大。除《食貨志》以外,還有《士田志》、《賦役志》等。除著《明書》外,還著有《四思堂文集》。
傅維鱗一支前有通議大夫兵部左侍郎傅承訓;通議大夫兵部左侍郎傅鋌;兵部尚書前都
察院左都御史兵部左侍郎傅永淳等。永淳之父傅鋌,字用礪,明萬曆二十八年考中舉人,授陝西歧山縣知縣。鋌以德教化民眾,不輕施刑撲,均賦役,清驛遞,嚴保伍,疏壅渠,時號稱“小西周”。士民感其德,建祠立碑,春秋歌而祀之,記載入《歧山縣名宦》。後因其子永淳受封,皇上賜封其通議大夫兵部左侍郎。
傅振邦:字維屏,號梅村,山東省萊州府平度州昌邑縣蟲埠村人。嘉慶十九年四月二十五日戌時生。道光十四年中武舉,道光十六年中進士,歷任江蘇徐州鎮總兵、總兵銜提督、河南巡撫、雲南提督、直隸提督、直隸總督(同治11年曾國藩病重及去世前後,台灣故宮清國史有記載)、晚年圖安靜而請調湖北任提督。封建威將軍、榮祿大夫等。
傅善祥:金陵(今南京市)人,太平天國三年(1853年)女試狀元。亦為癸好(醜)東試狀元,仕至丞相。她是太平天國時期的女狀元,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女狀元,為東王楊秀清政務上的得力助手。
傅增湘:(1872—1950) 著名藏書大家。四川江安人。字淑和,號沅叔。清末進土,翰林院編修。曾任北洋女子師範學堂總辦、直隸提學使、憲政編查館諮議官。1911年任北方議和總代表唐紹儀的顧問,參加南北議和。1914年任袁世凱御用機構約法會議議員。1915年後任肅政廳肅政史。1917年後任北洋政府教育總長。後致力於版本目錄學研究。著有《藏園群書題記初集》、《清代典試考略》等。
傅連暲:(1894-1968)原名傅日新。福建省長汀縣人。一九一六年畢業於福建汀州亞盛醫專。一九二五年任汀州福音醫院院長。一九三三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一九三八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中央紅色醫院院長兼紅色醫務學校校長,中華蘇維埃國家醫院院長,陝北中央蘇維埃醫院院長。參加了長征。抗日戰爭時期,任延安中央總衛生處處長兼中央醫院院長。解放戰爭時期,任中共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總衛生部副部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後勤部衛生部第一副部長,中央人民政府衛生部副部長。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中將軍銜。曾任中華醫學會會長。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二、三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候補代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
傅作義:(1895年—1974年),字宜生,山西榮河(今臨猗)人。宣統 二年(1910年)人太原陸軍國小堂。辛亥革命時,參加太原起義,任學 生軍排長。 1912年保送至北京清河陸軍中學, 1915年畢業後入保定 陸軍軍官學校。 1918年畢業後回山西,在閻錫山部隊歷任營長、團 長、旅長、師長。 1927年 6月,閻錫山改掛青天白日旗,宣布服從 蔣介石,反對奉系軍閥張作霖。 10月,兵分三路攻打奉軍。傅作義 率第四師出太行山,於 11日攻入琢州。 15日被張學良以優勢兵力所 包圍。傅堅守孤城三個月,挫敗奉軍七次總攻,至年底,城中絕糧, 出現餓死者。次年 1月,為百姓著想,親赴保定同張學良議和。部隊 被奉軍改編。他被軟禁在保定。 4月,經友人協助,騎腳踏車出城, 脫險至天津,集結舊部。 6月,奉軍被擊敗,退出山海關。傅作義任 國民革命軍第三集團軍第十軍軍長兼天津警備司令。 1930年 5月, 參加蔣馮閻中原大戰,率部南下,占領濟南。 8月在曲阜遭蔣軍主力 襲擊,敗退至黃河北。 31日,奉閻錫山命至瀋陽,要求張學良出兵 援助,遭拒絕。 9月,宣布擁護蔣介石的張學良,率東北軍進關,接 管平津。傅作義率部移駐綏遠。 1931年 1月,傅作義被任命為第三 十五軍軍長。隨後任綏遠省主席。“九一八”事變後,與晉綏將領徐 永昌等 15人通電堅決抗日。 1933年 2月兼任華北軍第七軍團總指揮, 4月率部東進,參加長城抗戰, 5月在懷柔、頗義(今均屬北京)之間 的牛欄山一帶阻擊日軍,斃傷日軍七百餘人。國民黨政府同日軍簽訂 《塘沽協定》後,他率部返回綏遠。 1936年 11月,擊潰在日軍指揮 下進犯紅格爾圖的偽蒙軍,斃俘官兵數百人。隨後乘勝圍殲百靈廟的 日偽軍,斃三百餘人,傷六百餘人,俘四百餘人,收復百靈廟。1937 年盧溝橋事變後,任第七集團軍總司令兼綏遠省政府主席,積極指揮 部隊參加平綏線作戰、忻口戰役和太原保衛戰。太原失守後,任第二 戰區北路軍總司令,駐防山西河曲,同共產黨、八路軍聯合抗日。11 月,任第八戰區副司令長官,在綏遠河套地區設副司令長官部,從此 脫離閻錫山的晉綏軍系統。1940年 3月,率部收復五原,斃日軍水川 中將以下三百餘人。抗日戰爭勝利後,奉蔣介石之命,向解放區進攻, 先後攻占歸綏(今內蒙古呼和浩特)、集寧、豐鎮。1946年11月,攻占 晉察冀首府張家口。 1947年 3月,任張垣(今河北張家口)綏靖公署 主任兼察哈爾省政府主席。1948年,任國民黨政府華北“剿總”總司 令,駐北平(今北京),統率60萬軍隊,追隨蔣介石打內戰。11月,解 放軍發起平津戰役,在攻克新保全,殲滅其主力三十五軍並解放天津 後,他逐漸接受解放軍關於和平解決北平問題的主張,於1949年 1月 率部接受和平改編,對實現北平和平解放和推動綏遠國民黨軍的起義 做出了重要貢獻。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曾任綏遠軍政委員會主席、 綏遠省軍區司令員、政協全國委員會副主席、國防委員會副主席、水 利部長等職,為祖國統一和社會主義建設做出了貢獻。1974年 4月在 北京逝世。
傅斯年:字孟真,1896年3月26日生於山東省聊城縣北門裡祖宅(俗稱相府,七世祖傅以漸)。是中國現代著名的歷史學家、教育家,也是學界公認的自由主義思想家。1909年考入天津府立中學堂。1913年考入北京大學預科,1916年升入本科國文門,曾著《文學革新申義》回響胡適的《文學改良芻議》,提倡白話文。1918年組織新潮社,編輯《新潮》月刊。1919年“五四”運動期間,為學生領袖之一。1919年底赴歐洲留學,研究實驗心理學、物理、化學和高等數學。1923年入柏林大學哲學院,學習比較語言學等。1926年冬回國後先後任中山大學教授 、文學院長兼任中國文學和史學兩系主任,同年在中山大學創立語言歷史研究所,任所長。1928年受蔡元培先生之聘,籌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任專職研究員兼所長,1929年兼任北京大學教授,講授“中國上古史專題研究”及“中國古代文學史”。其間先後兼任社會科學研究所所長,中央博物院籌備主任,國民參政會參政員,中央研究院總幹事,政治協商會議委員,北京大學代理校長等職。1948年當選為中央研究院院士。1949年任台灣大學校長。1950年12月20日因腦溢血病逝,時年55歲。傅斯年任歷史語言所所長二十三年,培養了大批歷史、語言、考古、人類學等專門人才,組織出版學術著作70餘種。組織第一次有計畫、有組織的殷墟甲骨發掘,其後先後發掘十五次,大大推動了中國考古學的發展和商代歷史的研究。傅斯年在歷史學研究方面重視考古材料在歷史研究中的作用,主張“上窮碧落下黃泉,動手動腳找材料”,擺脫故紙堆的束縛,提倡將語言學等其他學科的觀點方法運用到歷史研究中,取得較高的學術成就,在現代歷史學上具有很高的地位。主要著作有:《東北史綱》(第一卷)、《性命古訓辨證》、《古代中國與民族》(稿本)、《古代文學史》(稿本);發表論文百餘篇,主要有:《夷夏東西說》、《論孔子學說所以適應於秦漢以來的社會的緣故》、《評秦漢統一之由來和戰國人對於世界之想像》等。一生著述豐厚,對新文化建設、歷史學新領域的開拓、新教育思想的提倡等均有卓越的貢獻。不以政治歧見來評判像傅斯年這樣的歷史人物,把應該屬於傅斯年的還給傅斯年,客觀、公正地評定其在歷史中的地位,這理應是治史者的原則和本分。
傅鐘:(1900-1989)四川省敘永縣人。一九二○年赴法國勤工儉學。一九二一年加入共產主義小組。一九二五年任中國共產黨旅歐總支部書記。一九二六年赴蘇聯入莫斯科中山大學,任中山大學學生會總支部副書記,翌年轉入列寧格勒軍政大學學習。一九三○年回國。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政治部秘書長,第十二師政治委員,隨營學校校長兼政治委員,彭(湃)楊(殷)軍政幹部學校政治部主任兼第十師政治部主任,紅四方面軍政治部主任,西北軍區政治部副主任,中共川康邊省委書記,中共中央西北局組織部部長,紅軍大學政治部主任。參加了長征。抗日戰爭時期,任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政治部主任,八路軍野戰政治部主任兼民運部部長,八路軍政治部副主任,軍委總政治部副主任。解放戰爭時期,任中共四川省委宣傳部部和蒹新華日報社社長,軍委總政治部副主任。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副主任。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上將軍銜。是第二、三屆國防委員會委員,第一、二、三、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法制委員會委員,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第三、四屆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共產黨第七、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在中國共產黨中央顧問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上被選為中央顧問委員會常務委員。
彭真:(1902—1997),原名傅懋恭,山西省曲沃縣人。1922年考入山西省立第一中學,尋求救國救民的道路,參加進步組織青年學會,接受馬克思主義。1923年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是山西省共產黨組織的創建人之一。曾任中共太原支部委員、書記,共青團太原地委書記,正太鐵路總工會秘書,中共天津地委第一、第二、第三部委(區委)書記,地委職工委員會書記、組織部長。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任中共順直省委常委、工人部部長、代理書記,唐山市委書記,順直省委組織部長,天津市委代理書記、書記,中共中央北方局組織部長。抗日戰爭時期,任中共中央北方局組織部長,晉察冀分局書記,中共中央黨校教育長、副校長,中央組織部部長,中央城工部部長。解放戰爭時期,任中共中央東北局書記,民主聯軍政委,中共中央組織部部長,政策研究室主任。1945年8月在中共七屆一中全會上被增補為中央書記處候補書記。
歷任中共北京市委書記、全國政協委員、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政務院政治法律委員會副主任、黨組書記、中央政法小組組長、中蘇友好協會總會理事、中國文字改革協會常務理事、任北京市市長、中央政法幹部學校校長、兼任北京市人民政府都市計畫委員會主任、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共北京市委第一書記、中央書記處書記、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歷任中共中央政法委員會書記、中央委員、中央政治局委員、人大常委會法制委員會主任等。
1962年5月2日,在朝鮮接受朝鮮最高人民會議授予的一級國旗勳章。1964年10月5日,被高棉西哈努克親王授予一級沙瓦德拉王家勳章。1983年6月28日,被秘魯議會授予秘魯議會大十字榮譽勳章。
1997年4月26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5歲。
傅秋濤:(1907-1981)湖南省平江縣人。一九二五年參加工人糾察隊。一九二七年參加平江農民暴動。一九二九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平江縣僱農工會委員長,中共湘鄂贛省委副書記兼工會委員長,湘鄂贛軍區政治部主任,中共湘鄂贛省委書記兼湘鄂贛軍區政治委員。參加了南方三年游擊戰爭。抗日戰爭時期,任新四軍第一支隊一團團長,一支隊副司令員、司令員兼政治委員,新四軍第七師副師長。解放戰爭時期,任魯南軍區政治委員,中共魯南區黨委書記,魯中南軍區司令員,華東支前委員會主任委員、支前司令部司令員,中共中央山東分局第一副書記,山東軍區副政治委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山東軍區第一副司令員,中央復員委員會秘書長,中央軍委人民武裝部部長,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中佇列部部長、動員部部長,中央軍委人民武裝委員會副主任,總參謀部顧問。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上將軍銜。是第二、三屆國防委員會委員,第二、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第四、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中國共產黨第七、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一屆三中全會上被選為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常務委員。
傅雷:(1908-1966),別名怒庵,上海人,一代翻譯巨匠。幼年喪父,在寡母嚴教下,養成嚴謹、認真、一絲不苟的性格。早年留學法國,學習藝術理論,得以觀摩世界級藝術大師的作品,大大地提高了他的藝術修養。回國後曾任教於上海美專,因不願從流俗而閉門譯書,幾乎譯遍法國重要作家如伏爾泰、巴爾扎克、羅曼·羅蘭的重要作品。數百萬言的譯作成了中國譯界備受推崇的範文,形成了“傅雷體華文語言”。他多藝兼通,在繪畫、音樂、文學等方面,均顯示出獨特的高超的藝術鑑賞力。1957年被打成“右派”,但仍堅持自己的立場。“文革”中因不堪忍受污辱,與夫人朱梅馥雙雙含冤自盡,實現了文格與人格的統一。
傅衣凌(1911—1988) 中國歷史學家,明清經濟史專家。原名家麟,筆名休休生,1911年5月出生於福建省福州市。5歲入私塾發蒙。1924年進私立左海中學讀國中,次年轉入省立第一中學。國中畢業後,曾進馬江海軍藝術學校,旋退學。1927年進福州第一高級中學,開始接觸新文藝,與同學鄧拓等組織“野草社”,油印出版《野草》刊物,並開始在正式出版物上發表文章。1929年入私立福建學院經濟系,由於對歷史學產生興趣,1930年轉入廈門
大學歷史系,與同學陳嘯江等組織歷史學會,負責編輯出版《史學專刊》。並代理《廈門民國日報》副刊編輯,適逢“9·18”事變,積極發表宣傳抗日文章。1933年在《現代史學》發表《秦漢的家族》等文章,開始步入史壇。大學畢業後,曾在福州市中學短期任教。1935年到日本,進法政大學研究院,師從松本潤一郎學習社會學。擬研究日本史,因中日關係惡化,提前回國未果。1937年夏回國,在福建省銀行經濟研究室工作。抗日戰爭爆發,投入救亡運動,任福建省抗敵後援會編輯股股長,主編《戰地通訊》,在地下黨幫助下,宣傳抗日救國,抨擊投降賣國活動。福州淪陷後,移居永安。1939年任福建省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輯課
主任。1941年應聘到協和大學任教,講授中國通史、中國近代史、魏晉南北朝史、日本史和史學方法等。1942年編成出版《福建省農村社會經濟參考資料》一書。1944年,以在永安發現的農村契約文書為中心,出版專著《福建佃農經濟史叢考》。是年往閩福建學院任副教授,開設中國通史、中國經濟史、中國政治思想史等課。不久又到南平省立師範專科學校任教。1946年1月回到福州,任福建省研究院社會科學研究所研究員,兼文史組組長。除研究福建經濟史外,漸致力於商人及商業資本研究。1947年加入中國民主同盟,參與組織省立四院校教工的罷教罷研鬥爭。1950年回廈門大學,歷任歷史系主任、歷史研究所所長、副校長,《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主編,廈門大學主辦的《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主編、名譽主編,廈門大學文科學術委員會主任、古籍整理委員會主任、博士生導師。還兼任中國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198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傅衣凌還擔任過第5、6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民主同盟中央委員、中央參議委員會委員,民盟福建省副主任委員;中國史學會理事,中國經濟史學會副會長;福建省社會科學聯合會副主任、顧問,福建省歷史學會會
長。並受聘任日本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客座教授。1979年至1983年,曾先後三度到美國、日本、加拿大許多大學講學,積極參加國際學術交流,弘揚中華文化,在國際漢學界贏得很高聲譽,先後被英國劍橋出版社和美國傳記學會列入《世界名人錄》、《世界5000名人錄》、《世界傑出領導者指南》。傅衣凌學識淵博,主要學術貢獻在中國社會經濟史領域,尤其是明清經濟史。他在研究工作中把社會史和經濟史相結合,吸取傳統學術和西方社會學、經濟學、民俗學的長處,注重民間記錄的蒐集,以民間文獻證史,首先利用前人很少注意過的契約文書、族譜、地方志來研究經濟史,既擴大了史料來源,而且能發前人所未發,對明清經濟史研究提出了許多獨到的見解,形成他治史的特有方法和獨特風格。他1944年出版的《福建佃農經濟史叢考》,體現區域研究和以民間文獻等證史的鮮明特色,是中國社會經濟史開拓時期的力作之一。他對我國商人和商業資本的研究,尤其是對徽州、洞庭、陝西、福建海商等地區性商業集團的細緻研究,對揭示我國封建經濟發展規律作出了重要貢獻。他在1947年寫成的《清代中葉川陝湖三省邊區的手工業生產形態》一文,在我國首次
提出手工業中的資本主義萌芽問題。他是解放後我國最早從事資本主義萌芽問題研究的學者之一,所著《明代江南地主經濟新發展的初步研究》等論作,引起學術界的廣泛重視。1960年,他在廈門大學建立全國大學歷史系第一個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室。1982年,又倡辦全國第一家《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專業雜誌,對推動全國社會經濟史研究起了重要作用。傅衣凌的主要代表著作有《福建佃農經濟史叢考》(1944年)、《明清時代商人及商業資本》
(1956年)、《明代江南市民經濟初探》(1957年)、《明清農村社會經濟》(1961年)、《明清社會經濟史論文集》(1982年)、《明清福建社會與鄉村經濟》(與楊國楨共同主編,1987年)、《中國通史參考資料》第7冊(主編,1988年)。遺著尚有《明清社會經濟變遷論》、《明清封建土地所有制論綱》、《傅衣凌治史50年文編》等。
傅抱石:(1904-1964)江西新喻生人,中國畫大師。早年留學日本,攻東方美術史學。由於長期對真山真水的體察,畫意深邃,章法新穎,善用濃墨,渲染等法,把水、墨、彩融合一體,達到翁郁淋漓,氣勢磅礴的效果。在傳統技法基礎上,推陳出新,獨樹一幟,對解放後的山水畫,起了繼往開來的作用。其人物畫,線條勁健,深得傳神之妙。解放前任國立中央大學藝術教授。解放後,任南京師範學院美術系教授、中國美協副主席,江蘇省國畫院院長。出版有《中國古代山水畫史研究》、《中國山水人物技法》、《中國繪畫理論》、《石濤山人年譜》、《羅馬尼亞寫生集》、《捷克斯洛伐克寫生集》、《東北寫生集》、《浙江寫生集》等。又精篆刻,並有《印譜》行世。其代表作有《蘭亭圖》、《麗人行》、《九歌圖—湘夫人》、《江南春》、《待細把江山圖畫》等。一九六五年病逝南京,卒年六十二歲。
傅振倫:(1906~1999),字維本,直隸(今河北)新河縣城召村人。1929年7月畢業於北京大學史學系。歷任北京大學助教、故宮博物院古物館科員、北平大學女子文理學院講師、中國歷史博物館研究員等職。他學識淵博,著作頗豐,有《中國方誌學通論》、《傅振倫方誌文存》、《中國史學概要》、《博物館學概論》、《劉知幾之史學》、《中國古陶瓷論叢》等著作20部,論文不包括未發表的數量達400多種,約370萬言,涉及方誌、史學、科技史、瓷器、考古、博物館、圖書館等諸方面。他是當今為數不多的能在眾多科研領域取得突出成就的著名學者之一。
在中國方誌史上,傅振倫先生無疑是一位對現代方誌學的創立頗有影響的重要人物。他秉承章學誠“志屬信史”、“文人不可修志”,應“創辦志科”的指導思想,第一個在學校開設並講授方誌課程,也是最早撰述方誌學理論專著的作者之一。傅振倫一生中,曾先後主修了《新河縣誌》、《北平志》、《河北通志》和《北碚志》四部志書。其中《新河縣誌》是他早期方誌思想的結晶,體現了他在志書體例與撰修手法上的創新,被公認為近代新型方誌的重要代表作之一。
傅懋績:(1911—1988) 中國當代語言學家。山東聊城縣人。1939年從北京大學畢業後,曾任華中大學、華西協合大學講師、副教授,華中大學教授兼中文系主任。後赴英國留學,1950年獲劍橋大學博士學位。1951年起先後任中國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研究員,少數民族語言研究所、民族研究所研究員兼副所長,曾任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委員和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委員。他還任《民族語文》雜誌主編,中國民族語言學會會長,中國語言學會顧問等職。傅懋績主要從事中國少數民族語文的研究工作,並在組織、領導中國少數民族語言調查以及民族文字的創製、改革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他的代表作有《維西麽些語研究》、《麗江麽些象形文〈古事記〉研究》和《納西族圖畫文字〈白蝙蝠取經記〉研究》,對納西族東巴文經書中的兩部名著進行了詳細的譯解和研究,從而對納西族語言、文化、歷史、民間文學的研究、納西族古文字的解讀和一般文字發展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價值。傅懋績還對羌語、傣語、維吾爾語、彝語等少數民族語言的語音、語法進行過比較深入的研究,並在漢語、文字改革、社會語言學方面做過探討,發表了一系列有學術價值的論文。
傅彪:(1963—2005)中國當代影視人員,胖,胖得憨態可鞠、端正敦厚,胖得大家都喜歡他。人說“心廣體胖”,付彪還真就是個大肚能容的寬厚人。銀幕和螢屏上的付彪老是一副窩囊樣,既沒心眼又少手腕,怎么看都屬於那種沒什麼出息的中年男子。可是,我們彪哥自有一段風骨,讓大家喜歡他、尊敬他。
傅氏歷代人物在此並未一一列示,古代人和現代人物只選了部分,1921年官方確認的傅氏名人近兩百,至今,經過不斷發現和查證,實際已經數百人不止。
關於“傅”與“付”在姓氏中關係
“傅”與“付”同祖同宗,在當代“付”是“傅”字的白字。這是歷史的動盪及文化的不濟所至。而被認定是姓,只不過是建國後文化落後及文字改革未成熟階段,人們濫用,特別是早期的戶籍管理部門,地方行政與百姓姓氏有關的文本,往往會因為他們沒有文化,只要音相近,用字基本是撿易寫的,所以造成不光傅氏的多姓氏眾多姓氏白字,甚至錯字。在當初不成熟的戶籍管理中,多數白字被套用於戶籍、檔案等方面。更多家庭清楚自己的姓原來是“傅”,以為是繁體,有的卻是不在乎,只要有姓就可以了,反正從前的事都改變了,連家譜都是“封建”的,災難的東西,還管那一個字兩個乾什麼。目前,許多不十分清楚原因的文革二代們,找到早期家譜或尋到早期離散的大家族後,方知曉原來自己本來就是“傅”。當然,由於套用量太大,進入戶籍已經成了事實,法律已經認可,修訂字典中已經將其解釋為姓,有人也不加解釋地將其在姓氏中排行,以至於產生了誤導。所以建議,寫法歸寫法,祖先不會變即可,不提倡非改戶口不可,根據自己的情況而決策好了。《姓纂》記,鄭國人史付的後代有取付姓者;《一統志》記,永樂年間有叫付吉者。叫“付吉”就姓“付”?那么證據呢?有多少錯當名或號等為姓之笑話,現在也是不鮮見。有一點要特別說明,編撰《姓纂》者見早期史料上有人名就理解是傳承姓氏,當最終不得第二步線索時,這個所謂的姓,至多認定為亂世產生的臨時姓,通常不會有正式傳承,如果是避戰亂,時過此“姓”必然止。所以,傅氏家族的學者研究,這個“付吉”的名或者是姓為臨時的,非傳承的“姓”(準確講,對於當事人只是名)。“付”作為姓氏的曾經存在與否我們暫且可以不去論證,目前為止,至少沒有確切證據可以證明“付”姓更早的存在和承姓家族,更不用說“付氏”家譜了。請使用“付”字的宗親們參考。同祖同宗的特殊複合姓“劉傅”氏,也存在相同的問題,新中國後產生了眾多的改白字“劉付”,其結論及解決方法與此相同。
這裡許多年前就懸賞:如果有人有民國前的“付氏族譜”,多少錢都收。 [資料來源:世界傅氏網]
【付】姓起源
付 氏來源有三個,
一是付蘇,二是符姓,三是傅氏。明代有付告
1。符氏來源
《元和姓篡》:魯傾公孫公雅,為秦符笙令,因為氏。琅琊。
《姓氏急就篇》:符氏,魯傾公孫雅。為秦符令。因氏焉。
《廣韻》:雅仕秦璽令,得氏,琅琊。
宋代歐陽修《符氏族譜》,明代宋濂《符氏世譜記》,明代丘浚《世引堂記》,也基本上如上所說。流傳最廣的宋代《百家姓》中記有“祖武符劉”,列入百家姓。
五代淮陽符氏發跡,符存審位極人相,權重一時,存審之子彥卿封魏王,拜太傅,加封太師,由此光大符氏,而後彥卿全族遷江西,遂開江西符氏之運,唐代符元生,宋代符有辰、符諸,元代符大本,明代符琦封官海南撫邊,符氏成為海南顯赫大家族、位居海南第三大姓。清代符氏逐漸向東南亞發展,成為海外華人重要的一脈,清末至今符氏形成分布世界的姓氏。當今符氏分布不均衡,呈南多北少。
尋根溯源 符姓來源有二:1、出自姬姓。據《元和姓纂》、《姓氏急就篇》、《廣韻》等所載,春秋(實為戰國)時魯頃公之孫雅,仕秦為符節(璽)令,子孫以官為氏。2、出自他族。今黎、蒙古、苗、回等民族均有此姓。
得姓始祖 符雅。魯頃公(前二七零年至前二五六年在位)之孫,秦國官吏。魯頃公為魯國最後一任君主,後被楚國滅國。魯國亡後,子孫外逃,雅流落到秦國,因辦事認真,被秦王任為符節令(即保管令符的官員,符乃古時君王傳達命令的憑證,用金屬或竹木製成一定圖案,然後一剖為二,一半為調動者執有,一半為帝王本人或符節令保管,上令下達,對符為憑)。符節令官位不高,卻需要君王親信擔任,雅在秦國曾長期擔任此職,其子孫為別他族,即以官為氏,稱符姓,並尊符雅為其始祖。
這其中之簡介與見解有些是本人摘之別人 在此創一詞條 望原文者諒解 並與之共享 謝謝 諸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