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2015年6月,
上海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批覆《上海市軌道交通15號線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其中在上海市徐匯區老滬閔路百色路路口附近設有捷運站點。
2019年1月29日,華東理工大學站完成主體結構基坑底板的封底工作;12月31日,上海市交通委員會對《關於申報軌道交通15號線工程各車站站名的請示》(滬捷運〔2019〕170號)進行發文批覆,同意並確定華東理工大學站的中英文名。
2021年1月23日,華東理工大學站投用運營。
交通區位
車站位置
華東理工大學站位於中國上海市徐匯區
老滬閔路上,大致沿老滬閔路南北向敷設。車站北鄰張家塘港、距
石龍路約215米,東靠幽瀾苑、樓園小區和協合紫薇園,南距
百色路約150米,西與
華東理工大學(徐匯校區)相鄰。
進出設定
據2024年3月上海捷運官網數據,華東理工大學站開放2個出入口。
相鄰車站
據2024年3月上海捷運官網數據,華東理工大學站的相鄰車站如下所示。
建築規模
建築設計
華東理工大學站的設計從“岡身線”出發,主要色彩採用沙灘金色,代表“沙灘”的含義;車站在吊掛裝飾上採用化學鍵的簡化裝置,與學校前身為化工學院的文化相呼應;同時,車站使用紅磚與大塊灰磚,營造了質樸、醇厚、典雅的校園風。
華東理工大學站內淨長度305.45米,有效站台寬度12米,標準段內淨寬度19.64米,覆土厚度4.11米,站中心高度13.38米、埋深17.19米、軌面高程-10.750米;車站總建築面積17260.7平方米,其中主體建築面積為12973.6平方米,附屬建築地下面積為3702.5平方米、出地面面積為584.6平方米。
華東理工大學站站廳層面積為10189.3平方米,站台層面積為6486.8平方米,站台下面積為3054.5平方米,公共區面積為3399.3平方米,設備區面積為9574.3平方米,軌行區建築面積為3432.3平方米;車站設有4個出入口(其中1個為預留出入口)、4個冷卻塔和共3組8個風亭。
整體布局
華東理工大學站為地下二層島式車站。其中地下一層為站廳層,中部設定車站公共區,公共區兩端為設備管理用房;公共區中部為付費區,採取兩端進、中間出的方式,設有1個服務中心;公共區兩側為非付費區,設有1條通道互相連通;站廳層北側西端為暫未開啟的4號口,南側西端為3號口、東端為2號口。地下二層為站台層,設有1座島式車站。站廳層與站台層通過2組樓扶梯、1箇中部的為T型樓梯和1個無障礙電梯相互連通。
華東理工大學站共設8個防火分區。站廳公共區和站台層公共區為一個防火分區,其中站台兩端設備管理用房按房間劃分為防火單元,臨走道的分隔牆採用耐火極限為3小時的防火牆;站廳的北端設備管理用房為一個防火分區,南端劃分為3個防火分區。車站站廳、站台公共區和設備及管理用房均劃分防煙分區,且防煙分區不跨越防火分區。救援時,消防人員可經由站廳東側南端設備管理區消防專用出入口,直接抵達消防泵房和車控室等用房區,並經由站廳層設備管理區內的封閉樓梯間以及站台四角的小樓梯,到達站台層乃至軌行區進行救援。
華東理工大學站所有出入口平台(包括無障礙電梯室外平台)標高均比室外地面標高高出不小於450毫米,並預留800毫米高防淹閘槽;車站風井均採用高風井設計,側向風口開口高度不低於2米,以滿足防洪要求。
運營情況
運營時間
據2024年3月上海捷運官網數據,華東理工大學站的運營時間如下表所示:
設備設施
據2024年3月上海捷運官網數據,華東理工大學站的衛生間位置如下表所示:
據2024年3月上海捷運官網數據,華東理工大學站的無障礙電梯位置如下表所示:
華東理工大學站在出入口、通道、售檢票、無障礙電梯、站台候車位置無障礙專用衛生間等處均設定提示盲道,提示盲道間設導盲道,盲道寬度為300毫米;鄰近盲道一側的牆體、扶手欄桿等設施應在轉折處設定盲文標記與聲訊提示裝置。
交通換乘
據2024年3月上海捷運官網顯示,華東理工大學站可換乘的公交線路如下所示。
建設成果
華東理工大學站周邊環境條件複雜,大量地面建築和地下管線緊鄰基坑,其中華東理工大學12號樓距離車站基坑僅4.6米,給施工帶來了較大困難。
解決方案:為根據學校訴求確保12號樓的原位結構安全,華東理工大學站首先在施工前結合對房屋的檢測情況,對房屋基礎進行了靜壓錨桿樁加固;其次臨遷管線明排穿越12號樓地面一層;最後通過加強圍護結構、鋼支撐軸力伺服、分坑開挖等基坑技術措施,並加強監測,最終在各方努力下,保證了12號樓房屋的正常使用和結構安全。
文化特色
華東理工大學站因其西側緊鄰華東理工大學而得名。華東理工大學原名華東化工學院,為1952年由交通大學、震旦大學、大同大學、東吳大學、江南大學等校化工系組建而成,於1993年改為今名。
華東理工大學站在站廳層設有“時空留痕”藝術牆,整體裝置元素簡潔、立意鮮明、構成現代,展現了工業革命發展元素:蒸汽機、發電、太陽能、基因、人工智慧、物理粒子,和諧融合了人與社會、人與空間、空間與藝術,既是對歷史的回顧,又是對未來的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