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山村(福建省漳州市華安縣新圩鎮下轄村)

華山村(福建省漳州市華安縣新圩鎮下轄村)

華山村位於福建省漳州市華安縣新圩鎮東部,東與安溪縣龍涓鄉嶺、新民、莊灶、崎畲等村相鄰,南與玉山村交界,北與官畲村接壤。交通便捷,距華安城關24公里,一條長11公里的水泥路與縣道良馬線連線後,通達省道西港線。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華山村
  • 外文名稱:Huashan Village
  • 別名:花山,爐伴社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福建省漳州市華安縣新圩鎮
  • 電話區號:0596
  • 郵政區碼:363804  
  • 方言:閩南話
  • 著名景點:花山書院
  • 車牌代碼:行政代碼:350629103
  • 行政代碼:350629103
  • 身份證前6位:350629
村落居民,歷史人文,物產經濟,文物古蹟,花山石刻,花山書院,其他,傳說故事,

村落居民

全村土地面積3萬多畝,其中耕地780多畝。現全村3個村民小組,157戶484人。

歷史人文

華山古稱花山,又稱爐伴社,舊屬龍溪縣地地二十五都龍嶺保。華山方姓始祖聿修公於明萬曆四年(1576年)由龍溪崇福社開進華山,定居繁衍,至今400多年。名人輩出,有明朝萬曆年間,官任兵部副尚書、福建軍務都察院巡按總督方崇堯,有明崇禎年間進士、授道學卿的方進等諸多名士。
虹橋拱蕈下,花山橫灘前。虹橋拱蕈下,花山橫灘前。
陳天定:明天啟四年(1624年)中舉人,次年成進士。官至太常寺少卿,後遁跡龍溪花山(今華安縣新圩鄉華山村),授徒講學,後在朝天岩出家,往來花山良村間。陳天定著有《慧山詩文全集》、《陳氏說書》、《太極圖說參證》、《松石軒讀史》、《慧眼山房書抄》等17種,多數散失,現存詩若干首及《慧眼山房說書》一部。
林釬:字實甫,號鶴台。福建龍溪西坑洞口社人,明朝萬曆進士,官至禮部侍郎侍讀學士,崇禎九年(1636年)去世。在村口大石上題有“豁然開朗”。
方進:方進,字漸侯,龍溪縣人。陳天定門生。他是花山村人,一生與師陳天定隱居花山,終生不仕,著有《風山集》(見《府志·藝文》)等。明亡,隱於花山授徒以終。
方崇堯:明萬曆間官任兵部副尚書、福建軍務都察院巡按總督。

物產經濟

華山村境內山水相間,雲霧繚繞,鳥語花香,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造就“華山茶”清香馥郁、甘醇爽口的獨特韻味。現全村擁有優質鐵觀音茶園2500多畝,茶葉加工戶90多家,是一個遠近聞名的產茶、制茶專業村。

文物古蹟

花山石刻

華山村現保存完好的明清石刻十幾處,作品多是明末太僕陳天定及方進師生髮及明崇禎朝禮部右侍郞、東閣大學士林釬等人題刻。
明、清時代的花山摩崖石刻為華安縣文物保護單位。主要有:
橫刻草書“豁然開朗”,明相國林釬書。
橫刻“黃母靈棲”(橫幅),字徑0.25米,理學家方進書。
楷書“蕉谷”,字徑0.2米。
詩一首“入夜不知暑至,長年坐看花生,霧作山留混沌,仙來俗啟文明”。方進書,頌揚陳天定的教育功德。

花山書院

陳天定創建於明崇禎十七年(1644年)。陳天定隱居花山後,在山高林密處建起了書院,當時教學條件極為艱苦,他自製雕版印刷書籍,在當地普及教育,開啟文明。周邊百姓聞訊紛紛將子弟送至書院學習,一時文風鼎盛。陳天定之後,僅有數百人口的花山村一連出了18個進士,傳說連書僮都考中了。”

其他

村口祖祠前還有“石旗桿”以及清朝光緒年間的“禁乞碑”、“十八牌坊”等古蹟。
歷經三百多年風霜的“活化石”銀杏樹。
一座建造於清朝道光年間的方形土樓“芳山樓”。

傳說故事

“十七考生十八名中舉”的故事
陳天定,字祝皇,又字慧生,號歡喜道人,世稱慧山先生。1625年會試中式進士,官至太僕,東林獄興,天定以黃石齋事株連人獄,獲釋後厭惡官場的陳天定攜一銅瓦,一沉木關帝像循大山南下。當他回到福建龍溪華山村,看到這兒孩子挺聰慧,一時失意的他竟突發奇想在這兒辦書院。書院就設在這芳山樓里,由於此樓建在山頂上,來回近一小時,避免了閒雜人員的干擾,極適合封閉式教學。當時村中有一貧困戶,因孩子多,養不起,便送子來書院當書僮。陳天定傾平生所學的知識教育孩子。10年後,學生個個聰慧過人,書僮也天天跟著伴讀。在赴考中,陳天定帶著17名學生和書僮一同上路,路上,學生暢論詩文,並不時與書僮對詩。愛開玩笑的學生方進挑逗書僮:“你對詩對得不錯,何不也報名參加考試。”挑行李的書僮想:自己在書院裡伴讀10年,那些書自己也背得滾瓜爛熟。再者自己一生來省城也許只有一次,機會不可失,何不也去試它一試。想到這兒,到考場後的他便偷偷地報了名,沒想到也中舉了。此舉著實讓陳天定吃驚不小。17考生18名中舉,此美談流傳至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