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傳播理論

華夏傳播理論

《華夏傳播理論》是2020年浙江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邵培仁。本書研究主要包括兩部分:“華夏傳播觀念”的具體內容;“華夏傳播觀念”的研究方法論。具體章節包括華夏傳播觀念斷想、中國傳統傳播思想的創造性轉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華夏傳播理論
  • 作者:邵培仁
  • 出版社:浙江大學出版社 
  • ISBN:9787308188821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本研究主要包括兩部分:“華夏傳播觀念”的具體內容;“華夏傳播觀念”的研究方法論。具體章節包括華夏傳播觀念斷想、中國傳統傳播思想的創造性轉化,以及華夏傳播觀念的主體特徵、接受向度、交往圖景、價值關懷、政治模式、辯證思維、文化基因、傳統脈絡、歷史邏輯、理論前景等。

圖書目錄

上編 他山之石:理論建構的知識論
緒論 從西方知識論到本土解釋實踐
一、華夏傳播理論是否可能?
二、從實證到解釋:理論觀的“他山之石”
(一)走出實證主義:韋伯的解釋社會學與吉登斯的“雙重解釋”
(二)對解釋的解釋:格爾茨與凱瑞的文化分析理論觀
三、解讀還是解釋:理論觀的本土反思
(一)解釋與解讀的比較:趙鼎新與韋伯、格爾茨的對話
(二)因果解釋與提煉洞見:李金鈴對韋伯和米爾斯理論觀的融會
(三)從日常語言到學術概念:黃光國融會科學哲學建構理論的實踐
四、從思想到理論:華夏傳播理論的本土之路
(一)從傳播結構看中國歷史:逐漸清晰的“無形的網路”
(三)從傳統觀念到傳播理論:從知識論論證到理論化實踐
五、用“他山之石”啟示“本土之路”
第一章 歷史與當下:華夏傳播研究的知識邏輯
一、歷史之路走得通嗎?
二、歷史是活著的過去:我們依靠歷史理解當下
三、作為歷史學科的社會科學:沒有“無根的現實”
(一)沒有“無根的現實”:一切現實經驗都滲入了歷史經驗
(二)把社會科學看作歷史學科:社會是一種歷史結構
四、自然科學的歷史視野:從對稱時間到時間之箭
(一)對稱的時間觀:實證主義與非歷史性觀念的來源
(二)時間之箭:熱力學進展與自然科學的歷史取向
(三)作為歷史的當下:時間作為空間的尺度
五、為歷史正名,為現實尋根
第二章 路徑與方法:從思想到理論的創造性轉化
一、從思想到理論是否可能
二、理論建構的認識論:從日常語言到科學理論
(一)人是符號的動物:作為創造的日常語言與科學語言
(二)建構符號的宇宙:科學語言的建構屬性與理解目標
三、理論建構的方法論:從“雙重解釋”到“傳播的儀式觀”
(一)吉登斯的啟示:從“共有知識”到“雙重解釋”
(二)凱瑞的實踐:從“原型”到“傳播的儀式觀”
四、理論建構的本土實踐:儒家道德傳播觀的理論化
五、華夏傳播理論的前景
第三章 返本與開新:大視野中的傳播學本土化
一、如何看傳播學本土化
(一)中國傳播研討會與本土化緣起
(二)能否從大視野看本土化論爭?
二、轉化西學:“返本開新”的歷史傳統
三、西方中心觀:“返本開新”的外在背景
四、兼顧“返本”與“開新”:傳播研究的新共識
五、返傳統之本,開理論之新
下編 本土之路:概念化與命題化實踐
第四章 尋找理論的胚胎:華夏傳播十大觀念
一、作為理論胚胎的華夏傳播觀念
二、“陰一陽”與“和一合”
三、“交一通”與“感一應”
四、“中一正”與“時一位”
五、“名一實”與“言一行”
六、“心一受”與“易一簡”
七、從華夏傳播觀念到華夏傳播概念
第五章 從觀念到概念:“觀一味一知”與“接受主體性”
一、從大眾傳播思維到華夏傳播思維
二、從傳遞視角轉向接受視角
三、“觀一味一知”與中國古代文人雅士的傳播觀
(一)觀:細緻而優雅的信息/意義接受
(二)味:極富中國特色的信息/意義接受
(三)知:更深層次和更高境界的信息/意義接受
四、“觀”“味”“知”與主體性的接受特徵
(一)虔誠性與嚴肅性
(二)咀嚼性與反覆性
(三)細緻性與深入性
(四)層次性與遞進性
(五)聯繫性與窺探性
五、“接受主體性”:從“傳播的傳遞觀”到“傳播的接受觀”
第六章 傳播的接受觀:“接受主體性”與儒釋道
一、“傳播的接受觀”與“接受主體性”
二、莊子的“心齋坐忘”與交流理想
(一)是其所非,非其所是:交流的困境源於“成心”
(二)心齋坐忘,唯道集虛:去除小我即成就大我
(三)注焉不滿,酌焉不竭:交流的理想成於“真宰”
三、慧能的“明心見性”與佛理接受
(一)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佛是自性作,莫向身外求
(二)教外別傳,不立文字:超越符號,獲得意義
(三)心不住法,道即通流:“空”的狀態與“通”的境地
四、王陽明的“致良知”和道德傳承
(一)心有本體,知善知惡:價值知識與判斷能力
(二)不假外求,“心即理”:價值傳遞的內向超越
(三)廓清心體,真性始見:存理去欲和“致良知”
五、從傳者到受者:華夏傳播研究的新視角
第七章 華夏交往觀:從“和而不同”到“交而送通”
一、華夏交往史與當代傳播問題
二、和而不同,休戰和平:多元與共存的相處之道
(一)和而不同,道通為一:儒釋道的多元共存之道
(三)休戰和平,敬之終吉:盟會的“合內外”傳統
三、和實生物,交而遂通:接納與欣賞的交往品質
(一)天地交而萬物通:接納與欣賞成就延續和發展
(二)三人行,必有我師:儒釋道互通的交融實踐
四、華夏交往觀的優秀品質:多元、共存、接納、欣賞
(一)和而不同,交而遙通:以史為鑑的華夏交往觀
(二)多元、共存、接納、欣賞:中華文化走向世界的橋樑
五、華夏交往史與華夏交往觀
第八童傳播的交往觀:從華夏交往史到《周易》安往圖式
一、《周易》與傳播研究
二、傳播視角的《周易》研究:從“外在框架”到“內在理路”
三、化變易為不易,因不易而簡易:《周易》的交叉組合圖式
四、從現實交往到理想世界:“交一通一合”與《周易》交往圖式
(一)交;從陰陽之交到生命男女、君臣上下、天下同人之交
(二)通:濟通致遠、上下通泰、心靈相通與通天下之志
(三)合;從“器蓋相合”到“合道”“合德”與“合志”
五、“交一通一合”與傳播的交往觀
第九章 傳播的辯證觀:先秦“名實一言意”命題群的理論化
一、先秦辯證傳播思想的初步理論化嘗試
二、《老子》:可道非常道,可名非常名
三《莊子》:大辯不言,得意忘言
(一)物之粗可言論,物之精可意致
(二)粗精之外,言不能論,意不能致
(三)大道不稱,大辯不言,得意忘言
四、《墨子》《公孫龍子》和《尹文子》論“名”與“實”
(一)《墨子》:以名舉實,取實予名;名實不必;言必立儀
(二)《公孫龍子》:一名一實;實變名止;實正名正
(三)《尹文子》:名形辯證,不亂不無;名定分明,萬事不亂
五、《荀子》:名有固善,解蔽治曲
(一)名無固實,約定俗成
(二)名有固善,制名指實
(三)期命辨說,解蔽治曲
六、從辯證傳播命題群到“傳播的辯證觀”
第十章 價值傳播模式:《論語》與“德之流行”的意義因果論
一、意義解讀與因果解釋:《論語》“德性之知”和儒家“德之流行”
二、知行合一模式:形式與內容結合
(一)以仁釋禮,內仁外禮:孔子對“德性之知”的建構
(二)由內而外,知行合一:儒家價值傳播的深層智慧
三、情理交融模式:“感化”與“吸附”並重
(一)“吸附”與“感化”:從“眾星共之”到“風行草偃”
(二)情理交融,情在理中:儒家價值傳播的實用理性
四、推已及人模式:成已與成物交融
(一)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成己與“自我約束的主體性”
(二)欲立立人,欲達達人:成物與“自我外推的主體性”
五、傳受兼顧模式:傳道與體悟互動
(一)不憤不啟,不排不發:傳道的關鍵在於受者的體悟
(二)傳受兼顧,物我融通:儒家價值傳播的主體意識
六、《論語》傳播模式與儒家傳播思維
第十一章 華夏傳播理論的建構
一、本土之路三十年
二、“從思想到理論”路徑的可能與可行
三、華夏傳播理論建構試探:傳播的接受觀、交往觀與辯證觀
(一)傳播的接受觀:從傳遞到接受的立場與視角轉換
(二)傳播的交往觀:既對過去表征,又為當下提供表征
(三)傳播的辯證觀:先秦辯證傳播思想的命題化
四、意義解讀與因果解釋的融合
五、餘論
參考文獻
索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