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讀音,含義,屬類,簡史,內容,市情市貌,歷史沿革,成就,
讀音
Hé Zé Shì Zhì
含義
屬類
簡史
1984年,開始全面徵集資料。
志書上迄1840年(歷史人物則起自傳說時代),下至1990年。除序、概述、大事記、附錄、編後記外,全志共設23編,依次為:建置沿革、自然地理、農業、工業、商業、財稅·金融、交通·郵電、城鄉建設、牡丹、黨派群團、政權·政協、公安·司法、軍事、教育、文化、科學技術、衛生·體育、民政·僑務·外事、勞動、人口、宗教·風俗、方言·俗語、人物。
內容
市情市貌
10.開發區:面積148.6平方千米,人口23萬。分為:佃戶屯辦事處、丹陽辦事處、岳程辦事處三個辦事處。
歷史沿革
隋朝(581-619年),文帝時,中部屬曹州(治濟陰縣),北部屬濮州(治鄄城),東北部屬鄆州(治鄆城),東南部屬戴州(廢永昌郡後置,仍治成武),以上4州治所皆在境內。南部屬宋州。606年,境內中部屬濟陰郡(治濟陰縣),東部屬東平郡(治鄆城)。
明朝(1368-1644年),境內大部屬承宣布政司兗州府下轄的曹州、濟寧州和東平州,西部和北部各有一小部分屬京師大名府的開州和承宣布政司東昌府下轄的濮州。1368年,因水患曹州徙治安陵鎮(今菏澤市大黃集鎮安陵集),次年再徙治盤石鎮(今曹縣城址)。1371年(明洪武四年),降曹州為曹縣。1445年(明正統十年),復置曹州於古乘氏縣址(今菏澤城)。這時的曹州雖領兩縣,但為府轄州。
清朝(1644-1912年),改布政使司為省,境內西部和東北部分屬直隸省大名府和山東省兗州府外,均屬山東省曹州府。1724年(清朝雍正二年),曹州升為直隸州,轄區較明代不變。1735年(清雍正十三年),升曹州為府,轄一州10縣,附郭設縣,賜名菏澤。此時轄區面積略大於今菏澤市。
中華民國(1912-1949年):1912年,政區仍沿用清末省、府、縣三級制,道為省的監察區。1913年1月8日,北洋政府頒發組織令,規定地方實行省、道、縣三級制。今境除東明縣屬直隸大名道、鄄城縣和梁山縣(原為壽張縣)屬山東省濟西道(後改為東臨道,治聊城),其他縣均屬山東省岱南道(後改為濟寧道,治濟寧)。1925年10月22日,山東省將原四道增為11道制,於今菏澤市區置曹濮道(治菏澤)。1928年廢道制,東明縣直屬河北省,其他縣直屬山東省。1932年南京政府規定省下設行政督察區,專員公署為省政府的派出機構。至1937年“七·七”事變前夕,山東省共有7個行政督察區(以下簡稱區):第一區治濟寧;第二區治菏澤,菏澤、定陶、曹縣、成武、單縣、巨野、鄆城屬之;第六區治聊城,濮縣(1931年濮、鄄分治,1926年鄄城併入濮縣)……屬之。“七·七”事變後,日本侵略軍侵入山東後,山東省政府撒離濟南,在省內流亡,並於1938~1942年在全省先後設定了17個區。巨野、鄆城、壽張、汶上屬第二區,單縣、成武、曹縣屬第十一區,菏澤、定陶、濮縣屬第十六區。日本投降後,國民黨山東省政府雖然調整了行政區劃,但境內各縣的歸屬仍未變。
抗日戰爭時期: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政府相繼產生,抗日根據地和游擊區逐步發展成為各級政區。從1940年到抗戰勝利,境域分屬以下幾個專區:冀魯豫第八專區。1940年4月初建立運西專區,是年11月改稱魯西二專區,屬山東省魯西行政區。1941年魯西行政區併入冀魯豫行政區。1940年7月建立湖西專區(因地處微山湖西),屬山東省魯西行政區,轄區位於今境南部,專署常活動於單縣東南蔡溜、張寨一帶。冀魯豫第十專區。1941年5月建立冀魯豫三專區,7月改為冀魯豫七專區,9月改稱晉冀魯豫二十二專區和冀魯豫十專區。轄區位於境內中部和西南部,兼及河南省考城、民權等縣部分區域。
解放戰爭時期:1946年2月,原冀魯豫第八專區改為冀魯豫二專區,專署曾移駐鄆城潘渡和陳坡,原冀魯豫十一專區改為三專區,十專區改為五專區。1948年9 月全境解放。1949年3 月,華北人民政府決定將冀魯豫第二、三、五、七專區分別更名為臨河、湖西、魯西南、運西專區。是年8月,平原省建立,臨河、魯西南及運西的一部分合併為菏澤專區,與湖西專區同屬平原省人民政府。
1967年3月,改菏澤專區為菏澤地區。
2000年6月10日,經國務院批准,改菏澤地區為菏澤市(地級),原菏澤市(縣級)更名為牡丹區。
2008年12月,全市下轄8縣1區,158處鄉鎮,行政村、居委會6106 個,自然村13478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