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菊花山
- 又名:菊潭山
- 位於:河南省西峽縣丹水鎮
- 海拔:318米
歷史人文,主要景點,
歷史人文
菊花山是著名的千古勝景,菊花山的菊文化輝煌燦爛,古代的名人墨客在這裡留下眾多詩篇,歷史可考的名人有葛洪、酈道元、竹林七賢、李白、白居易、孟浩然、賈島、蘇轍、司馬光、元好問、李袞、彭爾述、高以詠、邑人、杜士俊、李陽、胡德體、許評,寶鼎望、劉圻、鄭板橋等,現存名詩上百首。
元代以後,為紀念唐宋時期菊花山的盛況,人們在山上修建了三壽洞、七高祠(竹林七賢祠)、李孟祠、祖師廟等建築。金元之際,金代著名詩人元好問在任內鄉(縣治在西峽)縣令時,在菊花山下的白鹿原置新齋一所,居住3年,菊潭賞菊和菊花山登高成為他重陽節不可缺少的活動。
主要景點
菊譚夜遊:據載菊潭之水廣可泛舟,山中有一金菊鉗于山中,倒映菊潭,月夜觀金菊、盪輕舟、攜嬌娃、品美酒,絲竹管弦輕彈,俏麗艷婦啟歌喉,正當山色月光爛漫時,恰是遊人如織盪輕舟,不羨神仙只羨一夜遊。
李孟祠,據傳:“祠中陣容不大,大小間許,有李白孟浩然塑像,仙風道骨,神情怡然,笑容可掬,二人對奕小庭,太白飲菊潭甘茗,邊舉棋邊默思,浩然思著凝視,以靜制動,一室嫻靜坦然幽雅之氣,神態舉止,傳神入化,觀之頓覺亦在畫中,輕輕走出怕驚動二位詩人之豪舉。”
七高祠,據傳:“祠堂不大,但引人入勝,七高人,均呈狂放之態,有李白、孟浩然、白居易、賈島、蘇轍、司馬光、元好問等,高朋滿座,高談闊論。其姿或狂飲,或狂笑,或捧腹,或搖首,或悅目,或儼然,均呈放蕩無忌,不拘小節,有大人大度之態,大徹大悟之姿,均慷慨激昂之士,才華橫溢之流,觀者跡墜入七高人之情趣,亦狂亦歌不能自已”。
元好問“新齋”: 元好問(1190-1257)山西沂州人,金元時代曾任西峽縣令,官至行尚書左司員外郎,是馳騁於金、元文壇上傑出詩人,百年文章宗師;在任西峽縣令後,其母故後住菊花山四年,元好問辭官為母喪守孝,居菊花山白鹿原長壽新齋,歸隱山村,淡泊名利與文友詩酒悠遊人生。新齋為草舍,約四五間,中三間為會客室,藏書數架,左右各一間一為孝堂,高掛母親肖像,兼為藏書,一為廚寶兼小斯住所。
三壽洞:一為“狼洞”又稱白鹿原,據傳鹿、狼互斗於穴外,食肉者與食草者脾性各異,狼善斗,鹿善走,白鹿有仙體之份忍讓而去,狼居於洞。二為上壽洞,進五米,寬六米,高三米,頂刻太極之圖供有十八羅漢石像,高約二尺五六,神態各異,三為八仙洞,據傳有神態各異八仙塑像。
祖師宮:1958年毀於一旦,但正月十六、二月十五、三月三、七月十五、九月九、十月十五等廟會始終沿襲,香火不絕。自八十年代末開始重建,現存祖師殿、娘娘殿、土地殿、山門地下室,台階、道房等建築。
金光寺:金光寺與祖師宮相距甚近,相映增輝。其記載不詳。
石盆崗:菊潭縣遺址,唐時市井繁茂商店林立,昌盛達二百二十年之久。由於石盆崗是“北通秦晉,南連湘楚”的交通要塞,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在戰亂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