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革
1958年建丹水公社,1961年改區,1983年改鄉,1986年建鎮。1997年,面積132平方千米,人口4.2萬,轄丹水、袁店、袁溝、南灣、馬邊、河頭、郝溝、符溝、黃坪、西灣、南崗、菊花、潭溝、青龍廟、三里廟、王崗、英灣、朝陽、黃營、七峪、卓溝、肖關、廖墳、袁莊、陳溝、北凹、屈溝、古垛、六里廟29個行政村。
行政規劃
丹水鎮位於西峽縣東南部。轄丹水社區,袁店、袁溝、馬邊、南灣、河頭、郝溝、符溝、黃坪、西灣、南崗、潭溝、菊花、青龍廟、王崗、英灣、朝陽、黃營、肖關、七峪、卓溝、袁莊、陳溝、屈溝、北凹、古垛、六里廟、三里廟、廖墳28個行政村。312國道過境。名勝古蹟有菊花山、菊潭、唐代菊潭縣治遺址和東析陽縣治遺址。
[代碼]411323101:~001丹水社區 ~200袁店村 ~201袁溝村 ~202馬邊村 ~203南灣村 ~204河頭村 ~205郝溝村 ~206符溝村 ~207黃坪村 ~208西灣村 ~209南崗村 ~210潭溝村 ~211菊花村 ~212青龍廟村 ~213王崗村 ~214英灣村 ~215朝陽村 ~216黃營村 ~217肖關村 ~218七峪村 ~219卓溝村 ~220袁莊村 ~221陳溝村 ~222屈溝村 ~223北凹村 ~224古垛村 ~225六里廟村 ~226三里廟村 ~227廖墳村
丹水鎮下轄以下地區:
丹水社區、袁店村、袁溝村、馬邊村、南灣村、河頭村、郝溝村、符溝村、黃坪村、西灣村、南崗村、潭溝村、菊花村、青龍廟村、王崗村、英灣村、朝陽村、黃營村、肖關村、七峪村、卓溝村、袁莊村、陳溝村、屈溝村、北凹村、古垛村、六里廟村、三里廟村、廖墳村。
代碼 | 城鄉分類 | 名稱 |
411323101001 | 121 | 丹水社區居民委員會 |
411323101200 | 220 | 袁店村委會 |
411323101201 | 220 | 袁溝村委會 |
411323101202 | 220 | 馬邊村委會 |
411323101203 | 220 | 南灣村委會 |
411323101204 | 220 | 河頭村委會 |
411323101205 | 220 | 郝溝村委會 |
411323101206 | 220 | 符溝村委會 |
411323101207 | 220 | 黃坪村委會 |
411323101208 | 220 | 西灣村委會 |
411323101209 | 122 | 南崗村委會 |
411323101210 | 122 | 潭溝村委會 |
411323101211 | 122 | 菊花村委會 |
411323101212 | 122 | 青龍廟村委會 |
411323101213 | 122 | 王崗村委會 |
411323101214 | 122 | 英灣村委會 |
411323101215 | 220 | 朝陽村委會 |
411323101216 | 220 | 黃營村委會 |
411323101217 | 220 | 肖關村委會 |
411323101218 | 220 | 七峪村委會 |
411323101219 | 220 | 卓溝村委會 |
411323101220 | 220 | 袁莊村委會 |
411323101221 | 220 | 陳溝村委會 |
411323101222 | 220 | 屈溝村委會 |
411323101223 | 220 | 北凹村委會 |
411323101224 | 220 | 古垛村委會 |
411323101225 | 220 | 六里廟村委會 |
411323101226 | 122 | 三里廟村委會 |
411323101227 | 220 | 廖墳村委會 |
地理位置
占地面積
全鎮轄丹水社區、袁店村、袁溝村、馬邊村、南灣村、河頭村、郝溝村、符溝村、黃坪村、西灣村、南崗村、潭溝村、菊花村、青龍廟村、王崗村、英灣村、朝陽村、黃營村、肖關村、七峪村、卓溝村、袁莊村、陳溝村、屈溝村、北凹村、古垛村、六里廟村、三里廟村、廖墳村1個社區、28個村委會,346個村民小組,41246人,總面積132公頃(19.8萬畝),其中耕地面積4.2萬畝,山坡面積11萬畝。
基本情況
基本情況
丹水歷史悠久,自西周、春秋戰國、北魏、西魏時期名譽中原,隋末唐朝為菊潭縣,明清時期為內鄉縣,1948年屬西峽縣丹水區,1969年建丹水鎮人民公社,1983年12月改稱丹水鄉,1986年撤鄉建鎮為丹水鎮,1993年被省建設廳命名為“中州名鎮”。
①恐龍遺蹟
丹水鎮恐龍遺蹟屬於白堊紀斷陷盆地沉積。恐龍蛋遺址的蛋化石層是西坪--丹水盆地的最高層位,已暴露的蛋化石達1000多枚。在它的下部地層至少還有16個產蛋層,現已確定蛋化石分別歸於6科9屬13種。特別是丹水巨型長形蛋和戈壁稜柱形蛋,世界稀有罕見,是西峽蛋化石的標誌。
西峽出土的恐龍蛋化石,數量之大、種類之多、分布之廣、保存之好、蛋骨並存、時間跨度大、多種化石並生、埋藏集中,堪稱“世界之最”。2005年大量的鴨嘴龍、禽龍、原角龍、肉食龍等恐龍骨骼的發現,又為西峽蛋化石增加新的內容,被譽為繼“秦始皇陵兵馬俑”之後的世界第九大奇蹟。
2005年已建成的恐龍遺蹟園,為研究地球演化、天體演變、災變事件和恐龍的生活習性、生態環境與物種滅絕等提供了理想的科學研究基地,為科普和旅遊開闢了一處嶄新的園區。主要由地質科普廣場、恐龍蛋化石博物館、恐龍蛋遺址和仿真恐龍園四部分組成。
是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服務標準化示範景區,國際青少年科普教育實景基地。建成以來,先後受到了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長春、全國人大常委副委員長李鐵映、全國政協副主席張思卿等國家領導人的視察與充分肯定。尤其是2007年6月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長春在恐龍遺蹟園視察時稱讚,遺蹟園從構思到設計、從建築風格到經營管理、再到運行機制,都達到了國內一流乃至世界一流,代表了我國博物館的發展方向。
建成幾年來,恐龍遺蹟園成為震驚世界的遊覽科普教育基地和各級新聞媒體聚焦的熱點。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專家組親自揭碑開園。國際旅遊小姐走進恐龍遺蹟園,全國第八屆CCTV模特大賽在遺蹟園舉行,著名歌唱家宋祖英深入恐龍遺蹟園拍攝MTV,中央電視台大型科幻片《快樂星球》攝製組在恐龍遺蹟園拍攝外景。2008年10月12日央視一套《焦點訪談》欄目對恐龍遺蹟園的建設發展給予了宣傳報導。
②獼猴桃觀光
世界獼猴桃專家稱:“世界獼猴桃在中國,中國獼猴桃在西峽”。英灣獼猴桃園是西峽獼猴桃標誌性示範園。2004年被命名為“河南省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2005年被授予“河南省農業一體化”先進單位。該園所產海沃德等果品,由於味鮮、營養豐富、果形美觀先後被認定為“河南省名牌產品”、“中華全國名優名牌”。2005年被歐盟專業機構認定為“有機綠色食品”。
英灣獼猴桃旅遊觀光園投資600萬元架設了迎客牌門、鋪設了綠陰主幹道,硬化了停車場,設立了中英文對照標牌和導圖,在園中鋪設彩磚觀光廊道。架設了鋼索橋,配套了彩管孤棚和圖案式竹籬笆,具有獨特的田園風光,是賞花、觀果、採摘、休閒、娛樂享受田園風光的最佳勝地。
中央電視台《新聞聯播》欄目曾專題進行了報導。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長春先後到此考察。2006年7月國際獼猴桃高層論壇會在西峽召開,英灣獼猴桃園作為實地會場,國內外專家對此園產生了極大興趣,一致盛讚英灣獼猴桃園是農業和旅遊結合的典範。
③菊花文化
菊花山是上世紀西峽縣在省政區圖上唯一顯示的景點。主要有:菊潭夜遊、李孟祠、祖師宮等九大景點。菊花山菊文化輝煌燦爛,僅歷史可考名人有李白、白居易、孟浩然、元好問等20餘人,現存名詩上百首,其中李白的“時過菊譚上,縱酒無休歇”一直留傳至今。
旅遊經濟
提供了就業機會
恐龍遺蹟園安置大中專畢業生、下崗職工及周邊民眾120餘人。獼猴桃觀光園從事勞動的果農達到了800人。
增加了民眾收入
08年全鎮共接待遊客50萬人次,門票收入2000餘萬元,帶動了6000多人圍繞旅遊從事經營服務活動,綜合收入近億元。
拉動了特色產業發展
旅遊產業拉動了獼猴桃產業的發展,以英灣獼猴桃觀光園為依託,全鎮獼猴桃08年收入4700萬元,為新農村建設提供強有力的支撐作用。
旅遊服務配套設施完備
立足建設“著名旅遊景區和鎮級小城市”的定位,按照打造“旅遊名鎮”的總體目標,以創建全國特色景觀旅遊名鎮為載體,
高起點修編完善規劃
聘請鄭州大學設計院、北京園林設計院對集鎮及旅遊產業進行了重新規劃完善,聘請了北京社科院專家對恐龍遺蹟的保護開發生態建設做了科學規劃。
建管並重改善人居環境
累計投入2580萬元,建起了占地120畝以恐龍蛋化石為主題的地質廣場,對9條街道實施了下水道配套、路面硬化、路沿石更新、彩磚鋪設、綠化種草等綜合整治,實施了農戶平改坡、牆體立面改造工程,配套了遊園、娛樂場、公廁等公共設施。同時,對集鎮集中整治,規範了三大秩序。集鎮暢、亮、美的特色逐步彰顯。
強化管理服務實現旅遊安全
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實施誠信經營教育,實現了旅遊產業安全、平安、誠信無投訴。四是完善基礎設施服務產業發展。圍繞旅遊產業的發展,境內已有大小賓館飯店20餘家,飲食、住宿、遊覽、購物形成了一條龍服務,管理規範,經營秩序有序。
到2008年為止,集鎮公共設施也比較完善,境內水電資源充足,有寧西鐵路、宛坪高速公路、312國道三條通道,無線通訊覆蓋全鎮,甲級衛生院服務周圍五鄉鎮,成為周邊最優、景區最佳的服務環境。
綜合經濟實力
主要經濟數據
2010年,全鎮實現國內生產總值5.55億元,比2005年增長170%;鎮域全口徑財政收入2327萬元,地方財政收入1209萬元,鎮本級財政收入573萬元,比2005年增長430%;
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860元,比2005年增長42.7%;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1.99億元,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2.52億元,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1.04億元,分別占GDP的35.85%、45.4%、18.75%。
工業經濟與園區建設
截止2010年底,全鎮共有工業企業69家,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7家;年工業總產值實現11.4億元,稅利實現9600萬元,吸納農村勞動力1810人。
工業園區位於滬陝高速丹水出口沿312國道至丹水古垛段,規劃總面積6.7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區1平方公里,發展區3平方公里,控制區2.7平方公里,總人口25000人。
園區內產業特色明顯,形成了以南陽明泰食品、河南霞光農業高科、豐華麵粉、財和保鮮為主導的農產品保鮮加工業;以新興鋼構、金鑫鑄造、雷鳴鍛造、佳明汽配為主導的鋼鐵及汽車配件產業;
以恒基冶材、新錦耐化、億通冶材、正弘單晶剛玉、亞泰建材為主導的冶金輔料及新材料產業。 2010年,丹水專業園區被省發改委、省環保廳、省國土資源廳和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評為省定工業專業園區。
特色產業
狠抓一村一品建設,2005年至2010年,新發展獼猴桃5000畝,年發展菸葉5000畝,中藥材10000畝,新發展食用菌500萬袋,形成了以“獼猴桃、菸葉”為主導,“食用菌、中藥材”為補充的特色產業格局。同時,為拉長產業鏈,新上了明泰、霞光等一批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使產業得到了升級。
基礎設施
投資完成情況
2005年至2010年,城鎮基礎設施投資完成1600萬元。
基礎設施建設情況
2005年至2010年,新建集鎮道路2600米,升級改造600米,建成柏油路4000米;新建橋樑2座,改造3座;硬化丹水河集鎮段和工業園區段河堤2500米,新修河堤路2500米;
建成水廠1座,實現了集鎮居民集中供水,自來水普及率達到100%;完成了集鎮排水管網建設,已規劃建設污水處理廠1座,2010年項目正在前期選址論證中;建成垃圾中轉站1處,配備垃圾車2台,灑水車1台,環衛工人25人;新建遊園5處,3000平方米。
共建共享農村情況
通過鎮區道路、橋樑建設,將集鎮所在地丹水社區與英灣村、譚溝村、三里村連為一體;通過安全飲水工程,集鎮周邊的7個村實現了自來水全覆蓋;同時,環衛設施也輻射周邊的王崗、譚溝、南崗等村。
社會事業
文化設施建設情況
全鎮現有書店3個,文化活動中心1處,2010年已啟動鎮文化活動中心整體搬遷新建工程,整個工程包括老年活動中心、圖書館、文化廣場等。
教育發展情況
全鎮共有中學2所,在校學生998名;中心國小6所,在校學生2430名;國小教學點22個,在校學生820名;規劃新建中心國小1所,容納1500人,目前已動工建設;規劃建設標準化中心幼稚園1所,容納500人。
醫療衛生與保險
全鎮共有衛生院1所,村級衛生室29個,床位80個;
敬老院1個,集中供養五保戶150個,規劃新建敬老院1個,可增加集中供養五保戶200個。
地圖信息
地址:南陽市西峽縣興隆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