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繩孫

莫繩孫(1844——1919後),清末藏書家。字仲武,號省教。貴州獨山人,莫友芝次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莫繩孫
  • 別名:仲武
  • 國籍:中國
  • 出生日期:1844
  • 逝世日期:1919
  • 職業:清末藏書家
  • 代表作品:《金石文字集拓》
經歷,作品,藏書,

經歷

鹹豐八年(1858)隨同父親一道進京,後兩次進京赴考,官知府、兩淮候補監、兩淮候補鹽運使。清光緒十二年(公元1886年)隨劉瑞芬出使俄國與法國,任參贊,因剛直不阿受責去職。長期獨居揚州,整理和刻印祖父與父親遺著,集成《獨山莫氏遺書》六十六卷。原版留存至今,由江蘇人民出版社重新印刷發行。他繼承其“影山草堂”藏書,其收藏除了其父購藏的古籍外,並陸續有書購進。如唐寫本《說文解字木部殘卷》、明本《徐霞客遊記》、清初刻本《通雅刊誤補遺》等書。最大的貢獻是編輯和刊印了莫友芝編撰的《郘亭知見傳本書目》、《宋元舊本書經眼錄》,這是其父莫友芝從同治四年(1865)至八年(1869)數年間客游上海等地時所見宋、金、元、明槧本及舊抄本、稿本的記錄。1923年上海掃葉山房石印重版。另編有《文淵樓藏書目錄》油印本。將《獨山莫氏遺書》數十卷刻印出來,直到今天莫氏著作得以為世人展閱,其功不可歿。藏書印有“莫印彝孫”、“莫繩孫字仲武”、“莫印經農”、“獨山莫繩孫觀”、“莫繩孫影山草堂圖記”、“獨山莫繩孫字仲武號省教影山草堂收藏金石圖書印”等。家中藏書在其壯年時尚能恪守,晚年家境漸貧後,藏書相繼散出。曾致函給繆荃孫,有心將藏書出售給京師圖書館,後來藏書在去世後散出,先後被端方、潘景鄭等人收藏數部,其餘被書商柳蓉村(一作柳蓉春)購去。
1872年,辦完喪事的莫繩孫取通鳳岡回老家獨山,鳳岡有識之士設宴以待,並邀至鳳岡縣城龍井一覽。龍井是鳳岡縣城居民汲水浣紗之處,此處巨石交錯、古木參差、藤蔓盎然,後壁有一石洞,泉水自洞中淌出,甘洌清涼,四時不絕。泉邊石壁上鐫刻有先人章句,莫繩孫觀後不禁心生感慨,遂而在泉邊一石壁上題書:“龍泉”二字,為鳳風留下了可貴的莫體小篆,落款為“同治壬申獨山莫繩孫”九字,也為鳳岡留下了莫體隸書。“龍泉”篆書,系橫列陰刻,每字各長18厘米,寬10厘米,上部慎密,下部舒展,運筆蒼遒,穩重端莊,給人一種柔中寓剛,俊健儼然的美感,落款為隸書,與“龍泉”二字相得益彰,互映增輝。鳳岡幸得莫體墨寶,百多年來給龍井增添了聲色無限。至今,龍井已被鳳岡縣政府撥款開發,成為人們閒暇之餘的好去處,人們品龍泉水觀古人跡,自是一種享樂。
上世紀80年代,省電視台策劃了個系列欄目叫《可愛的貴州》,攝製組到鳳岡錄相,意欲拍攝莫體篆刻“龍泉”。可是10多人在龍井尋找兩天始終未見“龍泉”蹤跡,使電視台的拍攝者抱憾而歸。“龍泉”石刻突然不見,頃刻傳遍鳳岡縣邑。當時,酷愛書法的余選華老師聞知後,懷疑莫體“龍泉”失蹤是被人所盜,深感痛惜,當即揮毫題詠一絕,茲以志之。“古洞雲飛雪,清池說泛霞。‘龍泉’書忽沓,疑是晉張華。”詩中,余老巧妙的運用晉代張華派雷煥盜掘龍泉劍的典故,痛斥了偷盜者的可恥行徑。
1992年盛夏某日,鳳岡文史愛好者乾國祿在龍井邊納涼消暑,不禁又想起失蹤的莫體“龍泉”,便在龍井邊的石壁上細心翻找,在洞口左側無意中發現石壁上有脈鑿痕。乾國祿便順痕清理,掀去上面厚厚的藤蔓、苔蘚,露出的竟是100多年前的“龍泉”石刻,居然完好無損。乾老欣喜至極,立即報知縣文管部門,文管部門聞知後對其進行認真考證並加以保護,還將其採取拓片收藏。其實珍貴的莫體石刻並沒有被盜,它只是在厚厚的履蓋物下“冬眠”了100多年。莫繩孫留墨鳳岡,對於這件書法石刻作品的存在,不管是提升鳳岡龍井景點的人文價值,還是研究莫體書法,“龍泉”都是一塊不可多得的瑰寶。

作品

輯《金石文字集拓》等。自編有《影山草堂書目》。編輯出版其父莫友芝《宋元舊本經眼錄》(清同治十二年金陵刻本)。

藏書

筆者收藏的此冊《孔子家語》有這樣一段故事。1900年莫棠在上海遇到了劉世珩,劉告知莫棠,其向蕭敬孚所購之宋本《孔子家語》已經覆刊,劉知莫棠是當時的藏書大家,尤喜宋元佳本,於是許諾書印成後即以初本相贈。但不久,莫棠即入廣州為官,此事也不了了之。甲辰(1904年)二月莫棠才從海路收到莫繩孫寄給他的此冊《孔子家語》。
此冊《孔子家語》經數位近代藏書家遞藏。書內有藏書章“聚學軒”“韶州府印”“問賓圖書”“知求居藏”“天麟所藏”以及“獨山莫繩孫字仲武號□□影山草堂收藏金石圖書印”等。“聚學軒”為劉世珩的書齋名,依首頁鈐印推知,該冊雖為莫繩孫寄給遠在廣州的莫棠的書,但是卻為劉世珩相贈。
該冊《孔子家語》封面上有莫棠先生的朱筆題跋,後鈐有“楚生”印。其曰:
十餘齡時,侍在太倉府君於上海,即聞桐城蕭敬孚夸其所藏有北宋本《家語》,汲古秘目斧季定其值五十金者也。嗣仲武兄為言,嘗向敬孚假讀經歲,書中避諱至高宗孝宗,以為宋槧,則是指為北宋則非。其有東坡折角玉印者偽也。敬孚也心是之,而猶強張曰北宋本。逾數載,敬孚質諸皖中徐氏,徐,劉戚也,遂轉歸劉觀察世珩。當其售劉之日,寓書仲武兄堅約勿昌前論與人,於是果得值如旨。庚子冬,予見劉上海,謂已刊覆,許以初本見贈。既予入廣州,江海阻闊,意其刻成久矣。甲辰二月仲武兄始從海道寄此冊,因書其流傳之故。若夫其書之偽,而所綴集,則魏晉以上之遺,昔人言之蓋詳已。十二日辛亥莫棠記。
莫棠是清末民初藏書家,字楚孫,一字楚生,貴州獨山人。他是晚清大儒、藏書家莫友芝九弟莫祥芝的第三子,官至廣東韶州知府。民國以後棄官歸隱,寓居蘇州。1929年歿於上海。其一生酷嗜圖書收藏,通版本目錄學,家有“銅井文房”“文淵樓”等藏書之所,藏書聞名一時。莫棠生年各藏書家辭典缺失。台灣圖書館善本室藏有莫友芝之子莫繩孫日記和信札底稿數十冊,其中有載:“楚生,甲辰八月初二日,四十初度。”莫繩孫所記甲辰年為1904年,前推39年即為莫棠生年。據此,莫棠生年為同治四年(1865年)。莫棠雅好收錄黔人著述,並盡力助其刊布。如收集鄭子尹《巢經巢遺詩》,編輯《巢經巢遺集》,又勘定遵義趙嵩(字筱容)的《含光石室詩草》等,均由陳夔龍出資刊刻,廣為流播。自編有《文淵樓藏書目》,著有《銅井文房書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