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莫毅明
- 外文名:Mok Ngaiming
- 性別:男
- 任職:院士、香港大學數學系教授等
簡介,研究成果,迷戀語言學,院士候選,
簡介
莫毅明(Mok Ngaiming),1975年畢業於聖保羅男女中學後赴美留學,1980年於史丹福大學獲博士學位,先後在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及法國巴黎大學任教,1994年回港在香港大學數學系任教至今。先後在美國獲Sloan獎與美國總統年青研究人員獎,並在香港獲頒1998/99年度裘槎獎。1988年莫毅明發表論文,創新地結合了Ricci流與代數幾何方法,解決了廣義Frankel猜想。(1992)運用調和映照證明了緊緻Kahler流形的基本群的因子分解定理。此工作與其推廣為1994年莫毅明在蘇黎世的ICM上所作45分鐘報告的主題。2002年莫毅明獲選《數學發明》編輯委員,2004年又應邀任國際數學家大會ICM2006(馬德里)代數幾何與復幾何小組核心選委。
研究成果
在復微分幾何方面利用了里奇流與有理曲線理論解決了廣義弗蘭克爾猜想。引進了完備凱勒流形的代數幾何化,並與鐘家慶合作證明了有限體積完備凱勒流形的緊緻化定理。在代數幾何方面透過極小有理曲線簇的幾何理論證明了不可約緊埃爾米特對稱空間在凱勒形變下的剛性定理,同時解決了一系列相關的經典難題。基於他在多複變函數論領域所作出的基礎貢獻與其它成果獲頒多複變函數論領域的伯格曼獎。獲自然科學二等獎。2002-2014年任《數學發明》編委,並被國際數學聯盟委任為2010年國際數學家大會的菲爾茲獎選委。
迷戀語言學
著名數學家陳省身曾說,作為數學家的特別之處,就在於懂得欣賞和了解數學的美。在莫毅明的眼裡,數學的美在於簡潔。這位榮獲2007年國家級自然學科最高獎項─自然科學獎的二等獎,香港大學數學系講座教授對記者進一步解釋道:“所謂簡潔,就是將已經知道的事情,用另外一個角度看得更明了。很多數學大師的貢獻就在他提供的這個視野。”
其實莫毅明對很多事物都有著相當的興趣。“我很多時候都喜歡聽一些不屬於我領域的東西。數學就是要觸類旁通的,比如我會想,別人在他那個範疇里的想法,可不可以在我這個領域裡體現出來呢?”再比如,莫毅明至今保留了一本1975年版,由內地科學出版社出版的,華羅庚早期在數論研究方面的名著《數論導引》,“雖然我是做分析的,但我並不認為函式和數論能夠完全分得開。”
不只是邏輯推理
莫毅明早在上國小時,就發現了自己對數學的愛。“當然我也很喜歡語文,但是數學是我平常比較容易接觸到的。”1968年,他順利考入競爭激烈的聖保羅男女中學,這是一所歷史悠久,至今仍非常出名的英文學校。由於之前念的是中文國小,所以進中學之初,莫毅明的英文程度只能應付讀寫。
“但我也有一個好處,就是並沒有什麼先入為主的概念。”並且莫毅明在升中之後,還得到了學習其他外語的機會。一次機緣巧合,讓他接觸到了法語。
“那時候剛升中一,有一次遇見了姐姐的一位教數學的老師,他為了移民加拿大正在法國文化協會學習法文。他見到我就說,他覺得上課的同學們很不認真,非常看不過眼,‘不如你去學!’他知道我念國小的時候成績很好的。後來他還把教材、錄音帶都借給了我,我就跟著他一塊上課,連學費都不用出。”
大約以自學的形式學了一年,課業開始繁重,而莫毅明也將主要精力讓給了微積分。“其實對我來說,語言和微積分都差不多,都有自己的一套規律。雖然我後來從事了數學方面的研究,但一直保持了對語言的熱情。我也喜歡去了解歐洲史,上中學的時候也選了相關的課來讀,我覺得當接觸一種語言時,同時也是在了解一種文化。”
中學期間,由於數學方面的才能出眾,莫毅明經常以隊長的身份帶領小團隊參加當時麗的呼聲和無線電視舉辦的校際問答比賽,他主要負責速算的部分。“不過我後來回想,對數學能力的考查並不是要看你答得有多快,而是你能夠理解得有多深。當然就個人來說,速算也是一種很好的訓練。”
1975年莫毅明中學畢業,拿到了芝加哥大學的獎學金赴美繼續深造。而那時的香港大學也已具備了良好的數學研究環境。對於出國的原因,“一是當時興起了一股留學風潮;另一方面,我出國也並不只是想學習數學,也是為了能多了解西方的文化。”
美麗的語言美麗的數學
“數學不等於數字,邏輯推理僅僅是數學的必要條件,但不是充分條件。它需要你具備觸類旁通的能力和直觀的能力。這個能力怎么達到呢?就要通過訓練,通過增進自己對不同領域的了解。好多數學家都有很多其他的愛好和興趣,只不過因為數學做得好才來做數學的。”莫毅明也經常能感到一般人對數學家的成見,而語言哲學,則是他的另一個持續著的興趣所在。
“其實任何有形式的東西都包含著數學,比如對稱啊,比如音樂里的和聲學。”莫毅明在普林斯頓大學教書時,一次有一位音樂家找到他,問他能不能用數學的黃金分割來解釋音符的停頓位置,讓他既感到意外,又覺得有趣。
記者為莫毅明大概算了一下,原來除了英文,他對德文、法文、義大利文、西班牙文、葡萄牙文、日文甚至印度梵文都有不同程度的掌握和專研。有些是在讀中學的時候就已經接觸了,比如法文、德文。“法文純粹是個人的興趣,反而德文在中學會考之後,有去歌德學院正規地學習過。因為那時已經確定了數學作為自己未來的道路,而近代數學發展有兩個重要的地方就是法國和德國,所以通過語言的學習閱讀原始材料。”
“數學是自然科學的基礎(近例如數學生物學科),而語言學是開啟人文科學大門的鑰匙(比如文學,尤其是詩歌和哲學)。” “嚴格來講,數學就是要解決問題,所以它要求這個研究對象一定要非常清楚和具體。有的人可能覺得數學很抽象,其實是他接觸不夠多,沒有觸類旁通看到其他的東西。這和語言學有相似之處,雖然語言學也有很多理論,但都圍繞著幾個根本的原理和非常具體的語言材料。”在他看來,數學與語言學都重視研究對象的示範和結構性,而這體會或多或少反映在他所做的關於幾何研究的數學研究上。
當然,要練就一身敏銳的直覺和精準的判斷力,還需要保持一個好奇心。他剛到普林斯頓大學任教的時候,在同一個教室教授兩門基礎課,中間有一段休息的時間。這時,總會有一位義大利裔的清潔工人進教室打掃衛生,引起了他的好奇和注意。慢慢的,兩人就聊起天來,還相約學習義大利語。經過一個學期的練習,加上他自己也找書自學,後來又認識了來自義大利的數學家,並有多次訪問義大利作學術交流的機會,他逐漸掌握了這個語言,以至能用義大利語來講學。
“如果撞不到這個工人,我也會向其他人學習。因為我讀過的那間中學,最出名的地方之一就是音樂。當時有先生教義大利文的民歌,令我喜歡上了義大利文的發音,很悅耳,很有音樂感。”
“我當前的研究主要就是專注於研究對象的發展潛質,以及多元化。”在語言與數學之間自由進出的莫毅明,他的數學世界特別大。
其實莫毅明對很多事物都有著相當的興趣。“我很多時候都喜歡聽一些不屬於我領域的東西。數學就是要觸類旁通的,比如我會想,別人在他那個範疇里的想法,可不可以在我這個領域裡體現出來呢?”再比如,莫毅明至今保留了一本1975年版,由內地科學出版社出版的,華羅庚早期在數論研究方面的名著《數論導引》,“雖然我是做分析的,但我並不認為函式和數論能夠完全分得開。”
不只是邏輯推理
莫毅明早在上國小時,就發現了自己對數學的愛。“當然我也很喜歡語文,但是數學是我平常比較容易接觸到的。”1968年,他順利考入競爭激烈的聖保羅男女中學,這是一所歷史悠久,至今仍非常出名的英文學校。由於之前念的是中文國小,所以進中學之初,莫毅明的英文程度只能應付讀寫。
“但我也有一個好處,就是並沒有什麼先入為主的概念。”並且莫毅明在升中之後,還得到了學習其他外語的機會。一次機緣巧合,讓他接觸到了法語。
“那時候剛升中一,有一次遇見了姐姐的一位教數學的老師,他為了移民加拿大正在法國文化協會學習法文。他見到我就說,他覺得上課的同學們很不認真,非常看不過眼,‘不如你去學!’他知道我念國小的時候成績很好的。後來他還把教材、錄音帶都借給了我,我就跟著他一塊上課,連學費都不用出。”
大約以自學的形式學了一年,課業開始繁重,而莫毅明也將主要精力讓給了微積分。“其實對我來說,語言和微積分都差不多,都有自己的一套規律。雖然我後來從事了數學方面的研究,但一直保持了對語言的熱情。我也喜歡去了解歐洲史,上中學的時候也選了相關的課來讀,我覺得當接觸一種語言時,同時也是在了解一種文化。”
中學期間,由於數學方面的才能出眾,莫毅明經常以隊長的身份帶領小團隊參加當時麗的呼聲和無線電視舉辦的校際問答比賽,他主要負責速算的部分。“不過我後來回想,對數學能力的考查並不是要看你答得有多快,而是你能夠理解得有多深。當然就個人來說,速算也是一種很好的訓練。”
1975年莫毅明中學畢業,拿到了芝加哥大學的獎學金赴美繼續深造。而那時的香港大學也已具備了良好的數學研究環境。對於出國的原因,“一是當時興起了一股留學風潮;另一方面,我出國也並不只是想學習數學,也是為了能多了解西方的文化。”
美麗的語言美麗的數學
“數學不等於數字,邏輯推理僅僅是數學的必要條件,但不是充分條件。它需要你具備觸類旁通的能力和直觀的能力。這個能力怎么達到呢?就要通過訓練,通過增進自己對不同領域的了解。好多數學家都有很多其他的愛好和興趣,只不過因為數學做得好才來做數學的。”莫毅明也經常能感到一般人對數學家的成見,而語言哲學,則是他的另一個持續著的興趣所在。
“其實任何有形式的東西都包含著數學,比如對稱啊,比如音樂里的和聲學。”莫毅明在普林斯頓大學教書時,一次有一位音樂家找到他,問他能不能用數學的黃金分割來解釋音符的停頓位置,讓他既感到意外,又覺得有趣。
記者為莫毅明大概算了一下,原來除了英文,他對德文、法文、義大利文、西班牙文、葡萄牙文、日文甚至印度梵文都有不同程度的掌握和專研。有些是在讀中學的時候就已經接觸了,比如法文、德文。“法文純粹是個人的興趣,反而德文在中學會考之後,有去歌德學院正規地學習過。因為那時已經確定了數學作為自己未來的道路,而近代數學發展有兩個重要的地方就是法國和德國,所以通過語言的學習閱讀原始材料。”
“數學是自然科學的基礎(近例如數學生物學科),而語言學是開啟人文科學大門的鑰匙(比如文學,尤其是詩歌和哲學)。” “嚴格來講,數學就是要解決問題,所以它要求這個研究對象一定要非常清楚和具體。有的人可能覺得數學很抽象,其實是他接觸不夠多,沒有觸類旁通看到其他的東西。這和語言學有相似之處,雖然語言學也有很多理論,但都圍繞著幾個根本的原理和非常具體的語言材料。”在他看來,數學與語言學都重視研究對象的示範和結構性,而這體會或多或少反映在他所做的關於幾何研究的數學研究上。
當然,要練就一身敏銳的直覺和精準的判斷力,還需要保持一個好奇心。他剛到普林斯頓大學任教的時候,在同一個教室教授兩門基礎課,中間有一段休息的時間。這時,總會有一位義大利裔的清潔工人進教室打掃衛生,引起了他的好奇和注意。慢慢的,兩人就聊起天來,還相約學習義大利語。經過一個學期的練習,加上他自己也找書自學,後來又認識了來自義大利的數學家,並有多次訪問義大利作學術交流的機會,他逐漸掌握了這個語言,以至能用義大利語來講學。
“如果撞不到這個工人,我也會向其他人學習。因為我讀過的那間中學,最出名的地方之一就是音樂。當時有先生教義大利文的民歌,令我喜歡上了義大利文的發音,很悅耳,很有音樂感。”
“我當前的研究主要就是專注於研究對象的發展潛質,以及多元化。”在語言與數學之間自由進出的莫毅明,他的數學世界特別大。
院士候選
2015年7月31日,入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初步候選人名單。
2015年12月7日,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