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懷戚小說文化論》是2016年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育仁。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莫懷戚小說文化論
- 作者:張育仁
-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6年09月
- 頁數:304 頁
- 定價:75.00 元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516187906
內容簡介,目錄,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莫懷戚是一個具有“文化地標”屬性的優秀小說家、一個對於區域文化建設具有創造性貢獻的知識分子。他以大學教授的身份和平民作家的立場和視角,從事自由意義上的寫作,使他和他的小說成為了重慶乃至西部一道獨特的文化景觀。本書作者以同事和至交的雙重身份長期從事莫懷戚小說的研究,並且圍繞與小說相關的諸多重要問題與莫懷戚展開過深廣的文化探究,記錄和積累了大量獨有的研究資料。在此基礎上對莫懷戚的鄉土小說、偵探推理小說、都市言情小說以及俠義小說進行了多層次、多視角、多側面的系統闡釋。書中對其小說的地域文化特點和藝術審美特徵、小說敘事倫理的建構與敘事策略的選擇、歷史自覺意識的甦醒以及歷史敘事中重慶文化性格的凸顯等,諸如此類的精神流變及文化隱情都作了別具一格又頗具啟示意義的探尋和揭示,認為不僅在精神走勢上體現了小說家鮮明的個性“成長”特徵,而且反映了重慶人“成長”的文化個性和嬗變軌跡,特別是那種以敢於反抗詩性失落、人性退化為地域文化特徵的俠義精神,在莫懷戚的小說世界中得到淋漓盡致的發揮和妙趣橫生的展演。
目錄
第一章 莫懷戚小說敘事的地域文化特徵
第一節 “莫懷戚現象”與重慶地域文化性格
一 在精神內質上他無疑是一個鄉土作家
二 “莫懷戚現象”與重慶地域文化性格
三 鄉土經驗鄉土人倫與小說敘事的關係
四 重慶鄉土品格的經驗意義和精神意義
第二節 小說敘事中濃重的烏托邦鄉土氣息
一 小說敘事的“及物性”品格與實證精神
二 鄉土風物鄉野情韻與男女習性的文化隱喻
三 “地方經驗主義”的太陽和月亮及其他
四 素樸自由的鄉野生活與鄉土文化感受
第二章 莫懷戚小說的敘事倫理與立場
第一節 人性的“隱蔽性”與敘事策略轉變
一 別有旨趣的“中國推理小說的新品種”
二 “莫氏推理小說”的敘事策略與倫理指向
三 小說的江湖本質與“廟堂文化”是疏離的
四 搞清小說敘事本質,才能明白小說的本分
第二節 小說家的職分和小說敘事本質的確認
一 小說家何以在身份認同上面出了問題
二 小說必須有自己的邏輯和自己的倫理
三 遵循小說的民間敘事邏輯和敘事紀律
四 現代表征下的“才子佳人”敘事模式
五 傳統“俠義神魔”小說的現代升級版
第三章 莫懷戚小說敘事的語言與質感
第一節 用自己的語言構築小說敘事的邊界
一 “在小說中我一直與語言一道私奔”
二 “別人一定無法企及”的極樂世界
三 音樂語言和小說語言內在的融通性
第二節 細心把握好敘事和語言的關係尺度
一 語言世界營造優先於敘事策略和目的
二 精心構築起一個語言狂歡的敘事天地
三 “想像的語言”和“想像的生活方式”
第四章 莫懷戚小說語言的“本體論”意義
第一節 從“文學本體論”到“語言本體論”
一 擅於使用“莫式語言”的“方言作家”
二 小說寫作的實質其實就是“寫語言”
三 敘事節律中洋溢著語言自身的樂感
第二節 語言創造要依循“日常生活”的邏輯
一 用現實和日常材料創造出神奇的世界
二 語言是小說內在文化品質的自然呈現
三 熱愛世俗物象體現小說家的道義立場
四 語言能夠帶給讀者以陌生衝擊與震撼
第五章 莫懷戚小說歷史敘事的主體意識
第一節 個人敘事覺醒與重構歷史的內心衝動
一 怎樣避免小說“掉到它自己的歷史之外”
二 “計畫生產”模式之外的個體經驗和記憶
三 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敘事性“知識體系”
四 歷史態度和戰爭審美趣味是怎樣形成的
第二節 讓歷史功利意志服從文學的倫理意志
一 “沒有一滴雨會認為是自己造成了洪災”
二 讓生活自身來言說,讓人性自身來回答
三 個體立場私人經驗和小說的“野史精神”
第六章 莫懷戚小說歷史敘事的重慶品格
第一節 真正的小說家其實也是“歷史學家”
一 小說中世俗生存狀態和歷史文化心理
二 歷史敘事細節的重慶性格和重慶面貌
三 歷史無常和偶然中人是無助和無辜的
四 永遠塵封在內心深處的“自己的歷史”
第二節 他發現歷史具有的“二重人格”屬性
一 面對“歷史的陰影”與“現實的陰影”
二 “就像一艘沉船”在“不斷往下墮落”
三 若離開了荒謬就找不到“真理感”了
四 平庸的荒誕和神聖的荒誕在相互纏繞
第七章 莫懷戚小說“身體敘事”的特點
第一節 “小說的問題應該從身體的問題開始”
一 “無身體寫作”中的“身體文化”懸疑
二 小說敘事中的個人“身體主權”問題
三 生產主義和消費主義雙重規訓下的身體
四 淪陷於民族主義美學趣味中的女性身體
五 個人犯罪怎樣變為“正義的文化行為”
第二節 關於身體和性的價值判斷和符號預設
一 性的想像與話語的文化規定性相關聯
二 女性身體敘事中的城鄉二元對立情狀
三 “性”是身體文化的重要目標和內容
四 文化回復到“物質主義”的肉身本質
第八章 莫懷戚小說“成長敘事”的特點
第一節 特殊文化歷史語境中人的“成長”問題
一 “成長”作為文學和文化主題進入敘事
二 顛覆和改寫了傳統的“成長”敘事邏輯
三 孤獨成了一種無法逃避的“成長”經驗
第二節 “成長”劇本的編寫者是誰這非常重要
一 這是一種“沒有選擇權的身份認同”
二 “人與世界一起成長”的一種荒誕模式
三 身體出走是表象,靈魂出走才是真相
四 “具體步驟都沒有錯但是整個做錯了”
第九章 莫懷戚小說中的“告別”與“回歸”
第一節 “告別人性”要比告別任何聖物更可怕
一 “告別”即“出走”,“出走”即“回歸”
二 形形色色的“出走意念”與男女“出走者”
三 具有高度主體覺醒和肉體自覺的“出走者”
四 感人的“哲學”情懷與清晰的“行動”邏輯
第二節 他貢獻了一種全新的“回歸”敘事邏輯
一 “出走”意味開始創造屬於自己的歷史
二 既無“高位策劃者”又無“低位演出者”
三 “出走敘事”中兩種角色的錯位與互換
四 “性能力”喪失隱喻精神掌控能力喪失
“我的靈魂需要休息”
——追憶重慶人民永遠的文學戀人和靈魂知音莫懷戚先生
一 “想到死的同時就想到了愛”
二 讓“個人經驗”照亮自己的文學道路
三 “人和小說究竟怎么個活法才更像人和小說?”
四 他在社會化過程中重新獲得生命的“彈性”
五 “人的行動就是對人的絕佳注釋”
六 莫懷戚是一個本質意義上的“人民作家”
莫懷戚小說作品主要篇目一覽
後記:我是怎樣成為“莫懷戚研究專家”的
作者簡介
張育仁,亦名張育人,知名作家、評論家、教授,先後擔任重慶師範大學新聞系和中文系主任,長期從事多個領域的學術研究及社會文化批評活動,具有廣泛的社會影響。其代表性學術著作:1994年出版《毛澤東詩化哲學評傳》,被學術界評價為“首次從詩化哲學的視角深入揭示了詩人毛澤東幽深而雄奇的文化精神奧秘”,有多種譯本;2002年出版《中國自由主義新聞思想史》,成為中國大陸率先突進這一學術研究領域的學者,該書在國內外引起廣泛的關注,被學術界評論為“視野雄闊、氣象宏大、追根溯源,見解精闢”;2009年和2013年出版《重慶抗戰新聞與文化傳播史》和《抗戰電影文化論》,其思考廣泛深入,涉及與新聞和文化傳播活動有關的國家政略與戰略,特別是戰時思想流變與知識分子情感衝動等層面,“新見迭出,發人深省;填補了這一研究領域的學術空白”。此外,還有《自由主義在中國的十六個斷章》、《當代廣播電視新聞寫作學》、《被俘的維根斯坦》、《金斯伯格在中國的城市散步》、《煉獄中的生命哲學》等著作面世;在《文學評論》《粵海風》等各類刊物發表學術論文及雜文、學術隨筆和社會批評文章凡600餘萬言。被《20世紀重慶文學史》評價為 “學者型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