偵探推理小說

偵探推理小說

偵探推理小說簡稱為“偵探小說”,西方通俗文學的一種體裁。由於傳統偵探小說中的破案大多採取推理方式﹐所以也有人稱它為推理小說。 2,嚴格意義上來講,由於偵探、犯罪、警察、間諜這四類小說都具備“罪案—偵查—解謎—破案”的模式,所以都屬於推理小說。 而這些推理小說與武俠小說、哥德式小說﹑懸疑小說、探險小說又統稱為“驚險神秘小說”。 3,偵探小說主要寫具有驚人推理﹑判斷智力的偵探人物﹐根據一系列的線索﹐解破犯罪(多是兇殺)的疑案。它的結構﹑情節﹑人物﹑甚至環境都有一定的格局和程式﹐因此它也是一種程式文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偵探推理小說
  • 實質:西方通俗文學的一種體裁
  • 別名:推理小說
  • 本質推理方式解開故事謎題
  • 發展時期:19世紀中期
  • 鼻祖:作家埃德加‧愛倫‧坡
定義,構成,發展,社會基礎,美國,歐洲,黃金時代,反傳統偵探小說,後期發展,流派,基本類型介紹,派別介紹,間諜小說,中國偵探小說,韓國偵探小說,小說作者,自學成才,豐富的閱讀,藝術流派,相關信息,知名作家,美國作家,英國作家,日本作家,專有名詞,暴風雨山莊,敘述性詭計,人物形象,歐美偵探,日本偵探,中國偵探,

定義

偵探推理小說,是以推理方式解開故事謎題(大多數是找出殺人兇手)的一種小說,通常故事都含有兇殺案與偵探,亦有部份並非以兇殺為主要劇情走向,諸如找尋失物或解開奇異事件的謎底等。也叫偵探小說,不過揭開謎底的並不總是偵探。大眾印象中的推理小說,在推理界中是所謂的本格派──一般被認為是正統推理,或說主流推理,也就是站在讀者閱讀立場時,可藉由作者提供線索享受解謎樂趣的推理小說;或至少是以推理解謎為主軸的推理小說。通常較易為廣大推理謎所推崇。

構成

傳統偵探小說的模式由四部分構成﹕1.神秘的環境﹔2.嚴密的情節﹐包括介紹偵探﹐列出犯罪事實及犯罪線索﹐調查﹐宣布案件偵破﹐解釋破案﹐結局﹔3.人物和人物間關係﹐主要有 4類人物﹕受害者﹐罪犯﹐偵探﹐偵探的朋友﹐牽涉進罪案的好人﹔4.特定的故事背景。這四部分的次序可以根據需要排列組合﹐但它們是傳統偵探小說的結構基礎。

發展

社會基礎

19世紀初期﹐資本主義制度已經確立﹐資產階級民主日益發展﹐政教分離﹐警察體制逐步建立﹐這是偵探小說產生的社會基礎。

美國

偵探小說從19世紀中期開始發展。美國作家埃德加‧愛倫‧坡被認為是西方偵探小說的鼻祖。他在《莫格街謀殺案》(1841)﹑《馬里‧羅蓋特的秘密》(1842)和《被竊的信件》(1844)這 3篇著名的偵探小說里﹐塑造了第一個業餘偵探杜賓的形象。杜賓通過觀察和推理破案﹐成了後來偵探小說中偵探形像的模型。愛倫‧坡共寫了7篇偵探小說﹐雖然只是他的著作的一小部分﹐但卻首創了偵探小說的模式﹐對偵探小說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
雖然愛倫‧坡奠定了很好的基礎﹐但在美國﹐直到幾十年後安娜‧凱瑟琳‧格林(1846~1935)發表《利文沃茲案》(1878)以後﹐偵探小說才開始流行。《利文沃茲案》被認為是第一部由婦女寫的偵探小說。

歐洲

歐洲的情況大不相同。法國人很快意識到偵探小說有可能廣泛流行。1863年﹐埃米爾‧加博里奧(1835~1873)發表了他的第一篇偵探小說《血案》﹐塑造了警察偵探勒考克先生的形像。勒考克是一個小人物﹐一個改邪歸正的罪犯。故事雖然聳人聽聞﹐但對警察和法國法律制度的描寫卻頗為真實。加博里奧的作品在法國國內外都非常流行﹐他對偵探小說在法國的發展和流行起了很大的促進作用。在他之後﹐相繼出現了不少偵探小說作家。
在英國﹐偵探小說贏得了廣泛的讀者。威爾基‧科林斯(1824~1889)繼《白衣女人》(1859~1860)成功之後﹐1868年發表了《月亮寶石》﹐以其曲折動人的情節和深刻的人物描寫﹐被認為是第一部真正的長篇偵探小說。科林斯的朋友查爾斯‧狄更斯也涉足這一領域﹐他的未完成的《艾德溫‧德魯德之謎》就是一部偵察小說。廣泛流行歷久不衰﹑具有世界影響的偵探小說當屬英國柯南道爾(1859~1930)的福爾摩斯探案。柯南道爾在《血字的研究》(1887)里﹐第一次塑造了福爾摩斯這個穎悟無比的業餘偵探形像﹐此後﹐他在《四簽名》(1889)﹑《巴斯克維爾的獵犬》(1902)﹑《恐怖谷》(1915)和許多短篇小說里﹐全部以福爾摩斯為主角﹐以華生作陪襯﹐解決了各種疑難的罪案。福爾摩斯成了一個比他的作者更著名的世界性文學人物。
福爾摩斯探案故事的成功﹐使偵探小說如雨後春筍﹐迅速在西方興起。早期的主要作家有﹕英國理察‧奧斯丁‧弗里曼(1862~1943)﹐他塑造了第一個使用法醫學的偵探約翰‧桑代克醫生﹐並且首創了“逆偵探小說”﹐即首先說明罪犯的身份﹐然後倒敘破案的情況﹔奧克茲男爵夫人(1865~1947)﹐在《角落裡的老人》一書里﹐首先寫出了坐在安樂椅里靠推理破案的“安樂椅”偵探﹔阿‧愛‧伍‧梅森(1865~1948)﹐塑造了偵探漢諾德先生﹔吉爾伯特‧凱思‧切斯特頓(1874~1936)﹐塑造了教士偵探布朗神父﹔埃德蒙‧克‧本特利(1875~1956)﹐塑造了偵探菲利普‧特倫特﹔厄內斯特‧布拉默 (1869~1942) ﹐塑造了瞎子偵探馬克斯‧卡拉多斯。在美國﹐卡羅林‧韋爾斯(1869~1942)塑造了偵探弗萊明‧斯通﹔梅爾維爾‧戴維森‧波斯特(1871~1930)塑造了阿布納大叔。但是﹐這一時期英國的厄內斯特‧威廉‧霍納恩(1866~1921)所寫的拉斐爾斯故事﹐法國的莫里斯‧勒布朗(1864~1941)所寫的俠盜阿森‧呂班(也翻譯為:亞森。羅平)故事﹐最受讀者的歡迎。

黃金時代

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之間這段時期﹐稱之為西方偵探小說的“黃金時代”。僅英美兩國﹐就出現了數以千計的偵探小說。閱讀偵探故事已不僅僅是有閒階級的一種消遣﹐下層階級的人也競相閱讀。這時﹐早期這類作品中的浪漫主義氣息逐漸消失﹐謀殺案成了每一部小說必不可少的因素。但是在這些作品中被謀殺者大部分只是一個符號﹐人們關心的不再是是非﹑善惡的鬥爭﹐而是怎樣把疑案偵破。“黃金時代”的大多數作家只是把他們的創作當作娛樂讀者的猜謎遊戲﹐或者說是讀者和作家(通過他虛構的偵探)的一種智力競賽。由於讀者和偵探具有同樣的案情線索和破案的機會﹐所以這類小說也是一場公平的智力競賽。這一時期的作品主要是消閒解悶的迷宮遊戲﹐既沒有探索社會問題﹐也沒有反映社會現實。
美國黃金時代的發起者是S.S.范達因﹐他的真名是威‧亨‧賴特(1888~1939)。他在《班森謀殺案》(1926)和《加那利謀殺案》(1927)等一系列小說里﹐塑造了博學多識的偵探菲洛‧萬斯的形像﹐贏得了讀者的歡迎。賴特之後是艾勒里‧奎恩﹐奎恩既是作者的名字﹐也作偵探的名字﹐實際是弗雷德里克‧丹奈(1905~ )和曼弗里德‧李(1905~1971)合用的筆名。奎恩的作品一開始就把各種線索擺在讀者面前﹐讓讀者同偵探一起破案。奎恩最好的作品是早期的《荷蘭鞋之謎》(1931)﹑《希臘棺材之謎》(1932)﹑《埃及十字架之謎》(1932)和《中國橘子之謎》(1934)。奎恩創辦的《神秘故事雜誌》對推動短篇偵探小說的發展起了一定的作用。這一時期﹐雷克斯‧斯托特(1886~ )所塑造的“安樂椅”偵探尼羅‧沃爾夫也相當著名。
與此同時﹐英國出現了一大批偵探小說作家。最有名的是阿加莎‧克里斯蒂(1891~1976)﹐她被譽為“推理小說女王”,是“黃金時代”最有代表性的作家之一。正是她的處女作《斯泰爾斯莊園奇案》和弗里曼·克勞夫茲的《桶子》這兩本書把偵探推理小說帶進黃金時期。善於利用撲朔迷離的布局﹑充滿疑竇的人物﹐創造許多假象﹐最後提出令人驚奇的結局。她一生寫了近70部偵探小說﹐塑造了波洛和馬普爾小姐兩個偵探的形像。她的許多小說如《東方快車謀殺案》﹑《尼羅河慘案》等都拍成了電影。英國其他著名偵探小說作家包括﹕弗里曼‧威爾斯‧克羅夫茨 (1879~1957)﹐塑造了偵探弗倫奇﹔H.C.貝利(1929~ ) ﹐塑造了偵探雷金納德‧福岑﹔安東尼‧伯克利﹐塑造了偵探羅傑‧謝林漢姆﹔美國出生的約翰‧狄克森‧卡爾(1906~ )﹐塑造了偵探費爾和亨利‧梅里維爾﹔多蘿西‧塞耶斯(1893~1957)﹐塑造了偵探皮特﹑維姆兩勳爵。

反傳統偵探小說

20世紀20年代末期﹐美國出現了一種“反傳統偵探小說”的偵探小說﹐稱之為“硬漢派”偵探小說。這類小說描寫艱苦的環境和打鬥場面﹐在敘述故事和人物刻畫上﹐與傳統的偵探作品都有很大的不同。這類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會現實。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世界範圍的經濟蕭條對美國打擊很深﹐工人失業﹐生活貧困﹐官吏貪污腐化﹐社會動盪不安。一些優秀的偵探小說作家力圖反映這種社會現實﹐提高偵探小說的文學水平。其中最著名的作家是“硬漢派”偵探小說的創始人達希爾‧哈梅特 (1894~1961)和雷蒙德‧錢德勒(1888~1958) 。在他們的作品中﹐人物不再是為情節需要而安排的符號﹐偵探本人也不是萬能的英雄﹐他們有自己的弱點﹐也常常落入尷尬的處境。哈梅特小說中的偵探就是英雄加盜匪的角色﹐錢德勒筆下的私人偵探菲利普‧馬洛儘管人品正直﹐但仍然是不斷動槍打鬥的亡命徒。他們筆下的警察常常不再是法律的維護者﹐警察常與黑社會的組織互相勾結﹐而有些黑社會組織又常常得到有權勢的政客的支持。作品中其他人物也往往各有自己的性格﹐一般都刻畫得有血有肉﹐給人以真實感。哈梅特和錢德勒善於使用洗鍊﹑粗俗的生動對話﹐反映人物的性格﹐推動故事的發展﹐增強故事的可信性。哈梅特的《血腥的收穫》(1929)﹑《玻璃鑰匙》﹑《瘦人》(1932)﹑錢德勒的《大睡》(1939)﹑《別了﹐親愛的》(1940)﹑《小妹妹》(1949)等﹐不僅是早期“硬漢派”偵探小說的代表作﹐而且在文學界也贏得了一定的聲譽。
“硬漢派”偵探小說的優點並未得到很好的繼承和發展。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美英一些追求商業價值的偵探小說家﹐甚至把“硬漢派”小說推到了色情文學的邊緣。紅極一時的米凱‧斯皮蘭(1918~ )﹐在以《我和陪審團》(1947)開始的一系列以麥克‧哈默作主人公的偵探小說里﹐集中描寫性和暴力﹐充滿色情和血腥毆打的場面﹐直到70年代還能感到其影響。

後期發展

有少數偵探小說家努力探索人類問題和社會現實。用德語寫作的瑞士作家弗里德里希·迪倫馬特的《法官和他的劊子手》﹑《拋錨》和《諾言》﹐尋求犯罪的根源﹐主張伸張正義﹐具有比較明顯的現實主義色彩。用法語寫作的比利時作家喬治‧西默農的偵探小說寫對人的探索﹐重點研究罪犯的心理活動。他關心的不是誰犯罪﹐而是為什麼犯罪。他注重感情的邏輯﹐著意闡明複雜的犯罪動機。他的作品有《黃狗》﹑《神經戰》﹑《奧古斯特之死》﹑《梅格雷和不情願的證人》等。
1940年以後的著名偵探小說家還有﹕美國的厄爾·斯坦利·加德納(1889~1970)﹐塑造了既是律師又是偵探的佩利·梅森﹔弗朗西斯·洛克里奇和理察·洛克里奇夫婦﹐寫關於諾思先生夫婦的偵探故事﹔瑪麗·J·拉蒂斯和瑪莎‧亨尼薩特﹐筆名艾瑪·拉森﹐創造了華爾街銀行家偵探約翰·普特納姆·撒徹爾﹔英國的伊莉莎白·麥金托什(1896~1952)﹐筆名約瑟芬·蒂伊﹐塑造了偵探格蘭特﹔羅伯特·布魯斯·蒙哥馬利﹐筆名埃德蒙·克里斯平﹐塑造了偵探蔗瓦斯·芬。
偵探小說在西方仍然十分流行﹐在美國差不多占每年圖書銷售量的四分之一﹐絕大部分都是供讀者娛樂消遣的作品。

流派

基本類型介紹

推理小說類型大致上分為以下兩種類型:
一、物證推理類:以亞瑟·柯南·道爾爵士(Sir Arthur Conan Doyle)筆下的夏洛克·福爾摩斯(Sherlock Holmes)以及奧斯汀·傅利曼(Richard Austin Freeman)筆下的約翰·宋戴克博士(Dr.John Evelyn Thorndyke)為代表,其特點為:專注於犯罪現場的物證蒐集與搜尋(諸如指紋、腳印、血液跡、現場遺落物品等此類)和破解犯人挖空心思所布置的物理或化學詭計以推論出犯人的犯罪手法,並以此找出犯人。而這也是一般推理小說的主要類型。
二、心證推理類:以G. K. 卻斯特頓(Gilbert Keith Chesterton)筆下的布朗神父(Father Brown)為代表,其特點為:從對人們的行為模式與對人性的直觀洞察(亦即是犯罪心理學),從而推論出犯人的犯罪模式和犯罪動機,並以此找出犯人。
當然,推理小說類型不一定就是這幾類,以上所述者只不過是基本類型罷了。

派別介紹

推理小說中的派別分類,與一般文學分類的感覺很類似,多數都是模糊而難以明確分類的,總是會有一部作品同時有人分別認定是不同的派別,很少有作品可以精確地納入某一分類。然而流派仍多少有些區別性,僅此稍微介紹常見數種專有名詞,但請注意,即使是以下名詞的定義,有時也有些歧異。
本格派:又可稱為古典派或傳統派。以推理解謎為主要走向,是推理小說的主流。本格派可滿足以解謎為樂趣的讀者,通常儘可能地讓讀者和偵探擁有同樣線索、站在同一平面。本格派中部份作者,書中會有“向讀者挑戰”的宣言(例如艾勒里),也就是告訴讀者“到這裡你已擁有足以解開謎題的線索”,挑戰讀者是否能與偵探一樣解開謎題。因此,注重公平與理性邏輯,是本類型推理的特徵。
變格派:以詭譎氣氛營造與異常心理為主軸,謎團通常極具驚奇性或為異想天開的構想,著重於出人意表的故事情節。
社會派:某種程度上為反對本格派“流於紙上謎題遊戲”而生,強調推理小說不應只是推理,更應當反映並描寫現實社會。此派推理小說較著重於社會寫實。
冷硬派:英文為 Hard-boiled,源起於美國。“冷硬”一詞原為形容一次大戰時受過磨練的部隊軍人;用到推理小說中,即是指既冷酷又強硬的偵探角色。在這一類型的小說中,動作場面較多,解謎比例減少,主要為寫實化的偵探角色導向小說,描述偵探如何憑著一雙硬拳和打不死的精神,執著地追尋真相。本類型代表的作家有達許·漢密特、雷蒙·錢德勒、詹姆斯·肯恩、米凱·史必林及勞倫斯·卜洛克。另外,此流派也在四零年代衍申出黑色電影。
寫實派: 沒有神探的推理小說,主要描寫幹探(警員)追查線索的過程,福里曼˙克勞夫玆的《桶子》是當中的代表作。
法庭派:顧名思義,以法庭辯論為主軸,通常場景發生於法庭內。
日常推理:以平日生活中的解謎為主,多為短篇,代表作家包括北村熏(《空中飛馬》)、米澤穗信(《春季限定草莓塔時間》)、櫻庭一樹(《GOSICKs》)等等。

間諜小說

20世紀初,國際風雲變幻,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誕生了間諜小說,間諜小說的寫作模式是從偵探小說結構中脫胎而來的。偵探小說的寫作模式是:罪案——偵查——推理——破案。間諜小說的模式是:間諜——反間諜——鬥智——破案。兩者都具備作案與破案兩大要素。當然,間諜小說不僅為了破獲某個罪犯,而是與國家利益乃至民族利益有關。法國偵探小說作家莫里斯·勒布朗的《亞森·羅平大戰福爾摩斯》的有些篇章已涉及到間諜活動的內容,並引起其他作家的重視。
1903年誕生了第一部西方間諜小說《沙之謎》,作者是英國情報官歐斯金·柴爾德斯。1915年英國作家約翰·布坎寫出了《三十九步》。這篇間諜小說寫從南非歸來的英國青年漢利,遇到了一個與國際情報機關有聯繫的男人,那個男人突然被謀殺,漢利也被卷進了一個國際陰謀漩渦中。從此,他處在警方的追捕與間諜謀殺的夾縫中,歷經各種驚險的場面。這部讀來驚心動魄的小說,開創了世界間諜小說的先河,也為毛姆、薩珀、伊安·弗林明、艾里克·安布勃、丹尼斯·韋德禮、約翰·勒卡雷、寧·戴頓、西村壽行、金聖鐘的間諜小說與偵探小說提供了創作模式。
其中影響最大的是毛姆。毛姆1874年生於法國巴黎,父母雙亡,由當牧師的叔父帶回英國接受教育。後來又赴德國海德堡大學讀書,精通法、英、德三國語言;毛姆自幼愛好寫作,儘管他是醫科大學的畢業生,仍棄醫從文。40歲前寫戲劇、散文、詩歌。40歲後致力於小說創作,以《月亮與六便士》、《雨》、《機車》、《剃刀邊緣》、《人性枷鎖》聞名於世。以間諜題材為內容的《秘密情報員》,則是聞名世界文壇的間諜小說。這部作品情節驚險,故事高潮迭起。緣於作者曾做過多年諜報員,他把國際之間的間諜戰,通過偵探小說的模式加以表達,充滿了懸念與格鬥場面,使偵探小說的成功經驗在間諜小說中得以生動體現。間諜小說儘管不等於偵探小說,但明顯受到偵探小說的影響,不少場面與細節都是從偵探小說中借鑑而來的。
在東歐與前蘇聯,也出現了一批重要作品。蘇聯十月革命勝利之後,肅反工作致使國家安全部門與間諜展開了鬥爭,文壇出現了《冒名頂替》、《偵察員的良心》、《貓頭鷹的陰影》、《一起特大要案的偵查始末》、《洛利塔號之謎》、《自殺研究者的毀滅》、《夜裡發生的案件》、《死亡陷阱》、《阿爾巴特案件》等反特偵破小說。這些小說以公安機關保護勝利果實和犯罪分子盜竊情報為主線,從而展開偵破與反偵破的鬥爭。在五六十年代,蘇聯的偵探反特小說也有相當的影響,使中國與東歐文壇出現了創作“反特小說熱”。

中國偵探小說

(1)構成偵探小說的主要因素是案子。早在《後漢書》中就有不少斷案故事,以後,《三國志》中有《蜜中鼠矢》,《魏書》中有《刀銷得賊》、《妄認死屍》、《破雞得情》;後來明代出現了《益智編》(孫能傳著),清代出現了《疑獄集》(金鳳清編)。這些破案故事,都可以說為中國偵探小說的誕生提供了素材與基礎。明清時代,中國盛行公案小說,出現了以包拯為主角的《包公案》、《三俠五義》。包拯剛直不阿,鐵面無私,他斷案以個人智慧和重視物證為特點,但在寫法上滲入了神奇的託夢;給破案帶來了不科學的因素。荷蘭人高羅佩則寫出了《狄公案》。《狄公案》以唐初名臣狄仁傑為主角,他先後偵破了銅鐘案、迷宮案、御珠案、斷指案、黃金案等十幾個案件,成為偵探推理文學史上的傳奇人物。《狄公案》把西方現代破案方法,融入中國古代的故事中。布局離奇,波瀾起伏,高潮迭起,扣人心弦。尤其是作者將犯罪的痕跡隱蔽在故事之中,時有時無,令人莫測,大大提高了偵探小說的趣味。《狄公案》是一本將西方推理小說與中國公案小說相結合的產物,對中國偵探小說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2)進入20世紀之後: 30年代,中國文壇受歐美偵探小說影響,盛行“偵探熱”,程小青、孫了紅、陸澹安等人先後涉足偵探題材,其中以程小青影響最大。程小青先以翻譯柯南道爾的《福爾摩斯探案全集》引人注目,後來他見民眾喜愛偵探小說,也就自己創作了《霍桑探案》,計50多篇。《舞后的歸宿》、《白衣怪》、《灰衣人》、《案中案》、《血手印》、《毛獅子》、《無頭案》、《新婚劫》、《斷指黨》等作品,在當時十分暢銷,不少偵探小說在40年代被拍成電影,紅極一時。 50年代,中國受前蘇聯反特小說的影響,出現了《國慶十點鐘》、《徐秋影案件》、《第四者》等反特小說,在寫會上模仿其小說的創作模式。 80年代又出現了“法制文學”高潮、,把罪犯從特務分子轉變為個人犯罪,如80年代初出現的《玫瑰香奇案》無疑是一個進步。其中一些優秀作品已觸及人性的複雜性以及犯罪動機的原因,但總體來說,成就不是很高。

韓國偵探小說

在80年代的韓國,金聖鐘、吳有權分別創作了《欲望的深淵》、《情夢》、《復仇的迷途》、《枕畔血影》等復仇推理小說。很明顯;受到日本作家西村壽行與美國作家約翰·布坎的影響,儘管作品格調不很高,但說明偵探推理小說在韓國的文學界已經引起重視。

小說作者

自學成才

偵探推理小說家大都學歷不高,不少人是通過自學成才的。如柯南道爾、木木高太郎、橫溝正史、毛姆原先是學醫的;森村誠一、夏樹靜子畢業於英語系;佐野洋學的是心理學;喬治·西默農、赤川次郎唯讀到高中;阿加莎·克里斯蒂、達謝爾·哈梅特、程小青唯讀過國小;仁木悅子連學校大門也未進過;松本清張、水上勉都是在艱苦的環境中,由半工半讀而走上文學道路的。由此可見、偵探推理小說家的學歷普遍不高,真正以文學系畢業而成為作家的,寥寥無幾,這些作家的經歷都不是一帆風順,柯南道爾、阿加莎·克里斯蒂、森村誠一、達謝爾,哈梅特都飽嘗了投稿失敗的辛酸。他們歷經磨難,憑自己的刻苦與勤奮才在文學上有所建樹。他們的職業也是豐富多彩的,水上勉當過和尚,乾過廣告代理人、時裝推銷員等十九個職業;松本清張跨入文壇前,為人掃街,賣燒餅;森村誠一在大飯店當職員。赤川次郎是校對;柯南道爾開的私人診所,門可羅雀;毛姆則當諜報員;達謝爾·哈梅特、程小青、西村京太郎乾過私人偵探;阿加莎·克里斯蒂隨第二任丈夫去世界各國考察文物;橫溝正史、佐野洋、三好徹、石達川三都乾過新聞記者與編輯工作……這些經歷,為他們創作偵探推理小說提供了第一手的素材,也磨練了他們的意志。

豐富的閱讀

偵探推理小說家都熱愛讀書,從文學名著中汲取營養。英國偵探小說家威爾基·柯林斯受英國文豪狄更斯的影響頗大;法國偵探小說家莫里斯·勒布朗從法國文豪福樓拜、左拉、莫泊桑的作品中汲取了營養;阿加莎·克里斯蒂認為她是受狄更斯的文學薰陶長大的;森村誠一把羅曼,羅蘭的作品視為“聖經”;江戶川亂步、橫溝正史、高木彬光在生活艱難的歷程中,讀了大量世界名著,並借鑑了各種流派的藝術表現手法。偵探小說家之間也互相學習,愛倫·坡影響了美國作家;柯南道爾又影響了阿加莎·克里斯蒂、江戶川亂步、赤川次郎;阿加莎·克里斯蒂又影響了仁木說子;他們在學習前人的基礎上,都力圖形成自己的風格與特點。

藝術流派

世界偵探小說藝術流派的風格多姿多彩。無論是柯南道爾,還是阿加莎·克里斯蒂,我們都能從他們的作品中感受到各自獨特的魅力。同樣是社會派推理小說,森村誠一區別於松本清張,夏樹靜子區別於仁木悅子,西村京太郎區別於高木彬光,西村壽行區別於勝目梓,各自形成了細膩、粗獷、委婉、剛烈、奇異、嚴峻、香艷、樸素、恐怖、幽默的藝術風格與流派。如森村誠一喜歡選擇登山為作案現場,《戀情的報復》、《青春的證明》、《復仇幽靈》中都有登山隊員遇害的情節:一方面為案情增加神秘的色彩,另一方面也寫出了日本人喜歡登山的特點。西村京太郎則把兇案安排在列車上。如《約會中的陰謀》、《六號車廂》、《藍色列車上的謀殺案》,從而使案情撲朔迷離,把兇手的範圍縮小到最小程度,引起讀者濃厚的興趣。佐野洋則把兇案的發生,插入男女戀情之中,通過日本婚姻問題來反映社會問題。這些獨特的創作方式以及作品的獨特風格,使偵探推理小說在世界文壇上大放異彩。

相關信息

世界文學對偵探小說的態度
從歐美偵探到日本推理,說明偵探推理小說越來越接近大眾生活,越來越重視讀者的閱讀習慣;而讀者對這種文學題材的喜愛,說明偵探推理小說是有蓬勃生命力的。但是在世界文學史上,一些作家與評論家常排斥這種大眾文學,幾乎很少提到推理小說家的名字,中國文學史上排斥武俠小說家,這都不是一種科學的態度。許多文學資料中都缺少對偵探推理小說的評述;一些世界文學家辭典中,都不收偵探小說家的條目。為了了解這些作家的生平,筆者參考了十幾部書槁與辭典。由感於此,寫了這篇“世界偵探推理小說史話”,補其空白,也可為愛好、研究偵探推理小說的讀者與研究者提供參考。

知名作家

美國作家

埃德加·愛倫·坡Edgar Allan Poe)(1809——1849)
愛倫·坡愛倫·坡
美國作家、文藝評論家。出身演員家庭。提倡“為藝術而藝術”,宣揚唯美主義、神秘主義。受西歐尤其法國資產階級文學頹廢派影響最大。小說有《怪誕故事集》、《黑貓》、《莫格街謀殺案》等。論文有《寫作的哲學》、《詩歌原理》。1841年發表的《莫格街謀殺案》是公認為最早的偵探小說。內容寫密室兇殺,兇手居然是猩猩。1842年發表的《瑪麗·羅傑神秘案件》,純粹用推理形式破案。其他如《金甲蟲》、《你就是殺人兇手》、《被盜竊的信》等五部小說成功創造了五種推理小說模式,(密室殺人、安樂椅上的純推理偵探、破解密碼詭計、偵探即是兇手及心理破案、人的盲點)塑造了業餘偵探奧古斯特·杜平這一藝術典型。愛倫·坡被譽為“偵探小說的鼻祖”。其小說風格怪異離奇,充滿恐怖氣氛。

英國作家

阿瑟·柯南·道爾(Arthur Conan Doyle)(1859——1930)
阿瑟·柯南·道爾阿瑟·柯南·道爾
英國傑出的偵探小說家、劇作家。  畢業於愛丁堡醫科大學,行醫10餘年,收入僅能維持生活,後專寫偵探小說。  《血字的研究》幾經退稿才發表,以《四簽名》聞名於世。1891年棄醫從文,遂成偵探小說家。代表作有《波斯米亞醜聞》《紅髮會》、《五個桔核》等。1894年決定停止寫偵探小說,在《最後一案》中讓福爾摩斯在激流中死去。不料廣大讀者對此憤慨,提出抗議。柯南道爾只得在《空屋》中讓福爾摩斯死裡逃生,又寫出《巴斯克維爾的獵犬》、《歸來記》、《恐怖谷》等偵探小說。塑造的福爾摩斯已成為世界上家喻戶曉的人物。福爾摩斯的辦公地點也成了旅遊點。作品合乎邏輯的推理引人入勝,結構起伏跌宕,人物形象鮮明,涉及當時英國社會現實。對於其藝術成就,英國著名小說家毛姆曾說:“和柯南道爾所寫的《福爾摩斯探案全集》相比,沒有任何偵探小說曾享有那么大的聲譽。”柯南道爾被稱為“英國偵探小說之父”,是世界最暢銷書作家之一。
阿加莎·克里斯蒂(Agatha Christie)(1890——1976)
阿加莎·克里斯蒂阿加莎·克里斯蒂
英國傑出的偵探小說家。早年喪父。沒有讀過大學,在母親的教導下閱讀文學作品,受狄更斯小說影響頗深。16歲時開始寫偵探小說,第一部是《別墅奇案》,但出版商對此毫無興趣。經過不斷寫作實踐,終於寫出《尼羅河上的慘案》、《東方快車謀殺案》等偵探名篇,塑造了波洛著這一藝術典型。從事偵探小說55年中一共寫了60餘本偵探小說,幾十個以偵探為題材的劇本。其中《老鼠夾》一劇在英國舞台上創造了上演30年不衰的記錄。偵探小說有很高的文學性,繼承了柯南道爾擅長編排撲朔迷離的布局,又加上她對醫藥學的研究,以心理學和醫學的觀點加以破案,堪稱一絕。文字見解生動,引人入勝。法國總統戴高樂曾是“克里斯蒂小說迷”。英國女皇曾授予阿加莎·克里斯蒂為英國文學會會員。作品被譯成103種文字,外文譯本總數超過莎士比亞。80年代曾列為世界上最暢銷書作家之首。

日本作家

江戶川亂步(えどがわ らんぽ,Edogawa Ranpo)(1894——1965)
江戶川亂步江戶川亂步
原名平井太郎。日本著名小說家。1916年畢業於早稻田大學。在求學期間當過印刷廠 工、圖書館管理員。酷愛寫小說。1923年發表處女作《兩分銅幣》,獲《新青年》雜誌 V青睞,一炮打響。此後從事偵探小說與科幻小說的創作,是日本推理“本格派”的創始人。代表作為《D坡殺人案》、《心理測試》、《人間椅子》、《黃金假面人》、《透明怪人》、《月亮手套》等,筆下的偵探明智小五郎成為日本婦孺皆知的英雄。 1954年建立江戶川亂步偵探小說獎,獎品為一尊福爾摩斯座像。任日本推理協會首屆理事 小說又豐富的想像力,風格怪異,情節曲折離奇。與朋友創辦了刊登偵探推理小說的雜誌《寶石》。撰寫的自傳體回憶錄《偵探小說三十年》,總結和評價自己一生的創作。
東野圭吾(ひがしの けいご,Higashino Keigo)(1958——)
偵探推理小說
日本推理小說天王。東野圭吾畢業於大阪府立大學電氣工學專業,之後在汽車零件供應商日本電裝擔任生產技術工程師,並進行推理小說的創作。1985年,憑藉《放學後》獲得第31回江戶川亂步獎,從此成為職業作家,開始專職寫作。早期作品多為精巧細緻的本格推理,後期筆鋒愈發老辣,文字鮮加雕琢,敘述簡練兇狠,情節跌宕詭異,故事架構幾至匪夷所思的地步,擅長從極不合理處寫出極合理的故事,作風逐漸超越傳統推理小說的框架。1999年《秘密》獲第52屆日本推理作家協會獎,2006年《嫌疑人X的獻身》獲134屆直木獎,東野圭吾從而達成了日本推理小說史上罕見的“三冠王”。代表作有《放學後》《秘密》《白夜行》《》《嫌疑人X的獻身》等等。2011年11月21日,2011第六屆中國作家富豪榜子榜單“外國作家富豪榜”重磅發布,東野圭吾以480萬元的年度版稅收入,榮登外國作家富豪榜第5位,引發廣泛關注。
松本清張松本清張
松本清張(まつもと せいちょう,Matsumoto Seichou)(1910-1992)日本著名推理小說家。生於福岡縣。出身貧苦,高小畢業後當勤雜工、印刷工。後到 《朝日新聞》報社廣告部搞設計。受芥川龍之介和菊池寬影響,40歲時致力於小說創作。 1954年以《一部‘小倉日記’傳》獲芥川獎。早期作品以寫社會小人物為主,後轉向推理小說。代表作有《點與線》、《隔牆有眼》、《零的焦點》《惡棍》、《砂器》、《謀殺情人的畫家》,1963年被推選為日本推理小說理事長,並譽為“推理小說的清張時代”。另著有歷史小說、科幻小說、現代小說多部,多次獲各種文藝獎,是大器晚成的作家典型。
綾辻行人(あやつじ ゆきと,Ayatsuji Yukito)(1960——)
日本推理文學標誌型人物之一,新本格掌門和旗手。本名內田直行,1960年12月23日生於日本京都,畢業於名校京都大學教育學系,並取得京都大學博士學位。1987年以《十角館事件》開始步入文壇,掀起一股“本格派推理”的旋風,成為眾所矚目的新銳作家。他的“館系列”推理小說不僅深受讀者喜愛,也奠定了他在文壇的地位。此外,他的恐怖小說《殺人鬼》、《眼球綺譚》等作品,也博得很大的迴響,書中除了濃濃的恐怖美學外,也隱藏著懸疑推理的布局,別具特色,讓人又愛又怕。1992年他以《鐘錶館事件》獲得第45屆日本推理作家協會賞。1998年他親自寫劇本,併兼任導演,完成遊戲軟體《YAKATA》。綾辻的作品屬於本格派推理小說,充滿解謎的趣味。
偵探推理小說

專有名詞

暴風雨山莊

小說發生場景與外界完全隔離,像是處於暴風雨中的孤立山莊,電話不通,無法求得外界(如警方)援助也無法逃離的狀況,通常狀況為發生連續殺人案件。由於完全隔離,所以必得由在場人物解決事件,死亡時間或指紋等等通常不能取得(有法醫或醫生在場則前者例外,但仍然較不精確)。阿加莎·克里斯蒂的經典小說《一個都不留》(又譯:無人生還、童謠兇殺案、十個小黑人)即為此方面的代表,為孤島殺人。

敘述性詭計

敘述性詭計是指作者寫作時,藉由文字詞義敘事結構,讓讀者產生先入為主的觀念,使讀者“直覺地”對某些事情或狀況不疑有他,進而在最後解開謎題時,讓讀者有大吃一驚的感覺。這是一種不易掌控的技巧,讀者對此種詭計的反應有時也頗為兩極。阿加莎·克里斯蒂的《The Murder of Roger Ackroyd》(成名作《羅傑疑案》),便是敘述性詭計的典型套用。(R:十分經典,推薦一讀~)

人物形象

歐美偵探

夏洛克·福爾摩斯(Sherlock Holmes):柯南道爾筆下角色,為一般名偵探代表。愛抽菸,很注意現場細節,知識廣而雜,重於學習對推理有幫助的任何學識。助手為華生。
亞森·羅平(Arsène Lupin):盧布朗所創怪盜紳士,風度翩翩的法國怪盜。不殺人而愛劫富濟貧
赫爾克里·波羅(Hercule Poirot):為克莉絲蒂筆下第一名探,比利時前警探,蛋型頭顱和他自傲的八字鬍是他的特色,有潔癖。對案件偵察重視人的心理而非現場採證。助手為黑斯廷斯(實際上黑斯廷斯並非波羅的助手,他是波羅的朋友,且並非每部案子都出現)。
馬普爾小姐(Miss Marple):同為克莉絲蒂所創,出場時即七十多歲,為一和藹的獨身老婆婆。遇見案件時重於與相關人物交談,認為聊天最能發現謊言,同樣重於人性因素。所謂“安樂椅上的偵探”的典型。
埃勒里·奎因(Ellery Queen):奎因所創同名偵探,此角色一樣也是推理小說作家,有一個警探父親。
哲瑞·雷恩(Drury Lane):同為奎因所創,為一已退休莎劇演員,耳聾,然能快速閱讀唇語。極愛莎士比亞。
菲洛·凡斯(Philo Vance):范達因筆下偵探,為藝術鑑賞家,擅長以心理分析進行推理。
馬修·史卡德(Matthew Scudder):卜洛克所創的名偵探,一位因誤射小女孩而酗酒、辭職的警官,之後從事私人偵探並參加匿名戒酒俱樂部,但仍然最愛飲波本威士忌。活動在紐約,是典型的“駐市偵探”。
賴唐諾(Donald Lam):史丹利.賈德諾筆下一名身材瘦小乾癟的私家偵探助理,曾為執業律師,後吊銷了律師資格,因此經常利用法律漏洞逃避警方追捕。

日本偵探

湯川學(ゆかわ まなぶ):日本推理小說家東野圭吾創造出的物理神探。帝都大學物理系副教授,頭腦精明外表英俊,很受女學生歡迎,但個性古怪,被草薙及內海稱為怪人伽利略。是智商高達194以上的超級物理天才。
湯川學湯川學
金田一耕助(きんだいち こうすけ):橫溝正史筆下的名偵探,衣著打扮十分邋遢,據說是為了更好的探察情況。金田一是少有十分重視警察關係的偵探,和他合作的警官包括磯川警部、等等力警部、橘警部等人。
明智小五郎 (あけち こごろう):江戶川亂步創作的紳士偵探,外表風流倜儻。助手包括夫人明智文代和小林芳雄。他的死敵有二十面相和黃金假面人。
神津恭介(かみづ きょうすけ):高木彬光創作出的天才型偵探,東大法醫學副教授,精通多國語言,與金田一耕助、明智小五郎並列為“日本三大名偵探”。
御手洗潔(みたらい きよし):島田庄司創作的古怪名探,名字經常被人取笑,因為御手洗在日文與洗手間同義,在《占星術殺人魔法》中崛起。
島田潔 (しまだ きよし):綾辻行人筆下的偵探,在作者的《館》系列作品裡相當活躍。
十津川警部 (とつがわけいぶ):本名十津川省三,是西村京太郎筆下旅情推理小說常出現的人物,任職於東京都警視廳,與屬下龜井邢警曾被戲稱為日本最忙碌的警察。
淺見光彥(あさみ みつひこ):內田康夫筆下的偵探,自由撰稿人。
火村英生(ひむら ひでお):有栖川有棲筆下的偵探,犯罪社會學副教授,初次登場的作品是《第46號密室》,屬於靈光一閃的天才型偵探。
錢形平次(ぜにがた へいじ):錢形平次是江戶福爾摩斯。日本作家野村胡堂筆下的名偵探。
犀川創平 (さいかわ そうへい):森博嗣所創作的偵探,活躍於《犀川&萌繪》系列,是一位理工科大學教授,因其恩師的女兒—西之園萌繪之故而時常捲入謀殺案中。
二階堂蘭子:活躍於二階堂黎人的小說作品之中,其中目前世界上最長的推理小說《恐怖的人狼城》即其活躍的作品之一。

中國偵探

陳查理:美國作家厄爾·畢格斯(Earl Derr Biggers)筆下華人偵探。
狄仁傑:《狄公案》是由清一不知名作者不題撰人所著的推理小說,共六十四回,背景在唐朝,主角為狄仁傑。
陶展文: 歷史小說家、推理小說家陳舜臣筆下名探。
霍桑:程小青筆下的一名偵探。
包拯:《包公案》是中國著名的推理小說,背景在北宋,主角為包拯(亦有人稱其為包青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