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傑斯特·彼得羅維奇·穆索爾斯基

莫傑斯特·彼得羅維奇·穆索爾斯基

俄國作曲家。音樂與他的生活一樣乖僻反常,許多作品有頭無尾、但他的創作宏富,且最有個性和最富有人情味。1870年的歌劇《鮑里斯·戈杜諾夫》,刻劃得栩栩如生,感人肺腑;1874年的《圖畫展筆會》是出自俄羅斯作曲家筆下的第一部無愧於傑作之稱的鋼琴獨奏曲。其最有生命力的舞台作品是《索羅欽集市》(由居伊續成)和《霍宛斯基黨人之亂》(由里姆斯基—柯薩科夫續成)。他對俄羅斯人民及其語言的感情在他苦心孤詣創作的約60首歌曲中非常強烈地表現出來。為歌德《浮士德》中梅菲斯托的歌譜寫的《跳蚤之歌》,尤為膾炙人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莫傑斯特·彼得羅維奇·穆索爾斯基
  • 外文名:МодестПетровичМусоргский
  • 出生地:普斯科夫
  • 出生日期:1839
  • 職業:俄羅斯本土作曲家
  • 主要成就:19世紀典型的俄羅斯本土作曲家
生平,創作,評價,經典,

生平

莫傑斯特·彼得羅維奇·穆索爾斯基,俄羅斯作曲家(Mussorgsky,亦作Moussorgsky)。1839年3月21日出生於普斯科夫省卡列沃鎮(Karyevo,Pskov)一個地主家庭,5歲開始跟母親學習鋼琴,7歲的時候已能演奏李斯特的小品。10歲至彼得堡,從海爾克學習鋼琴。父親不同意他成為職業音樂家,1852年,在他13歲時把他送進彼得堡近衛軍軍官學校學習。這期間他仍鐘情於音樂,不斷地學習和創作,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並顯示出豐富創造力和想像力。第一部作品《陸軍準尉波爾卡》就是在此時出版的。在他宗教老師PaterKrupski的鼓勵下,穆索爾斯基開始研究俄羅斯宗教音樂。1856年畢業後,在普列奧勃拉任斯基軍團擔任御前禁衛軍少尉。在那裡他遇上了比他大三歲的巴拉基列夫,並且終於接受到正式的音樂教育-研習貝多芬舒伯特舒曼作品。1858年7月17日穆索爾斯基離開禁衛團,但一直和巴拉基列夫保持聯繫。
莫傑斯特·彼得羅維奇·穆索爾斯基莫傑斯特·彼得羅維奇·穆索爾斯基
1859年的莫斯科之行使得他立志成為一位俄國人民的作曲家。1861年俄羅斯實行的農奴制改革使得他的家庭一落千丈,穆索爾斯基不得不回鄉,用兩年時間幫助兄弟管理家庭財務。也是出於財政上的困難,穆索爾斯基只得違願地到沙皇底下供職。1863年他被任命為內政部工程科的聯絡員。1866年他獲得了一次升遷,但很快在1867年5月10日就被辭退。在這段時間,他和另外四位年輕人過行甚密:巴拉基列夫鮑羅丁,里姆斯基-柯薩柯夫和居伊。他們討論藝術,研究哲學和評議政治。五個人自稱強力集團或五人團。除了巴拉基列夫,其他四個都是“音樂愛好者”,並非職業作曲家。但他們反對學術壟斷,提倡俄國音樂應建立在俄國民族之上。可惜當時的俄國民眾並未對此表現出理解和支持,以致這一理想未能遂終。
離職後,穆索爾斯基搬回到農村的兄弟家裡,並且開始創作管弦樂曲。名作《荒山之夜》就是出自於這時期。後來,穆索爾斯基又搬回到聖彼得堡,並開始著手改編普希金同名戲劇[(歌劇)'。1869年1月2日他重操舊職,這次他就職於內政部林業科。其他因素都穩定下來後,穆索爾斯基迅速編寫歌劇,第一稿在同年12月完成。但歌劇卻被馬林斯基劇院退回,穆索爾斯基只得對它作大幅的修改。修改版於1872年7月完成。這一版也沒讓穆索爾斯基獲得成功。但是在一次由一些歌手發起的義演中,歌劇中的三場卻獲得了很高的評價。這一成功也使得馬林斯基的經理對歌劇另眼相待。1874年2月8日,歌劇鮑里斯·戈東諾夫》首演。但也正是此時,穆索爾斯基開始酗酒,他自己也發覺自己有痴呆的徵兆。但暫時他還能夠在公職那裡保住生計。
1874年6月穆索爾斯基寫下鋼琴組曲[展覽會之畫',靈感來自於一次畫作展覽會,會上的作品是由穆索爾斯基一位已逝世的朋友維克托·阿里山大羅維奇·哈特曼所畫。同時他寫下了聲樂組曲[暗無天日',這是根據高里尼舍切夫-庫圖佐夫的故事創作的。
1877年3到4月他還為阿列克賽·康斯坦丁諾維奇·托爾斯泰的詩作創作了一系列歌曲,在這些歌曲中可看到他風格技巧的轉變,抒情的曲調和朗誦的演唱結合在一起。
穆索爾斯基誕辰150年紀念幣穆索爾斯基誕辰150年紀念幣
1878年他被調到檢驗科工作。在那裡他與上了一位仁慈的上司,讓他和列昂諾娃(AltistinDariaLeonowa)到烏克蘭,克里米亞和頓河還有伏爾加河那進行了三個月的音樂之旅。
1880年1月3日穆索爾斯基因酒癮被政府部門辭退,他有條件地獲得了100盧布離職金,條件就是他要完成歌劇《霍宛斯基黨人之亂》。但這部《霍宛斯基黨人之亂》和歌劇《索羅欽集市》最後都未能被完成。
在他生命的最後一年,他與列昂諾娃一起。穆索爾斯基在列昂諾娃在聖彼得堡建立的音樂學校中教授音樂理論。1881年2月23日他再一次拜訪列昂諾娃,但是顯得神情絕望。當晚他癲癇發作,三天后,即2月26日被送到尼古拉耶夫斯基醫院。3月中病情有起色,但他還是在當月28日逝世了,年僅42歲。被葬於聖彼得堡亞歷山大·涅夫斯基修道院。

創作

在穆索爾斯基的創作領域中,歌劇處於首要位置。他總共寫了5部歌劇,但都沒有完成,由後人續完。最初的兩部歌劇《薩朗寶》(根據G.福樓拜的小說,1863~1866)和《婚事》(根據果戈理喜劇改編,1868),雖然尚不成熟,但是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在《薩朗寶》中,作者強調了人民解放的主題思想,注意民眾場面的描寫,其中一些片斷後來移用在《鮑里斯·戈都諾夫》中。《婚事》則在音樂與語言的關係方面,在角色的個性化方面,做了創造性的嘗試。穆索爾斯基在歌劇創作上的最高成就體現在《鮑里斯·戈都諾夫》和《霍萬斯基亂黨》這兩部歌劇中。《鮑里斯·戈都諾夫》(根據普希金的同名悲劇,1874年首演)是1部新型的歷史歌劇,作曲家根據普希金的原著予以重新構思,使歌劇的歷史背景處於農民革命風暴的前夜,通過塑造人民民眾的歷史群像和刻畫沙皇鮑里斯的內心矛盾,尖銳地反映了人民與暴君的對立衝突,同時又深刻地揭露了貴族統治階級內部的爭權奪利。為適應戲劇情節的需要,作者一方面運用了多層次、多線條的合唱,表現在不同場合下人民民眾的集體形象(如在修道院強迫人民請求鮑里斯登皇位的場景);另一方面又採用朗誦調風格的獨唱刻劃典型人物的性格(如內心充滿矛盾的沙皇鮑里斯,象徵俄羅斯人民苦難遭遇的瘋僧),同時又注意對戲劇發展情節的典型環境的烘托(如鮑里斯在克里姆林宮廣場上的加冕儀式,立陶宛邊境小酒店的場景,波蘭貴族宮廷生活場景等)。而整個歌劇的音樂語言則是具有鮮明的民族風格和作者獨特的創作個性。《霍萬斯基亂黨》(根據斯塔索夫提供的史料自編劇本,1872年開始創作,死後由尼古拉·安德烈耶維奇·里姆斯基-柯薩科夫續完,1886年首演)以17世紀末彼得一世時期射擊軍統領霍萬斯基發動叛亂的史實為題材,形象地再現了俄國歷史的畫面。與《鮑里斯·戈都諾夫》相比,其情節線索更為繁複,人物形象更為多樣,涉及充滿尖銳矛盾和衝突的俄國社會生活的廣闊領域。但是主題思想不夠集中和明確,結構較為鬆散。在不同人物的性格描寫上局限於獨立完整的歌曲或詠嘆調。儘管如此,其富於民族特色的多側面的民眾場面,顯示了現實主義的藝術力量。此外,《索羅欽斯克集市》(根據果戈理原著,1916年凱撒·居伊續完,1917年首演)是穆索爾斯基的1部喜歌劇,它綜合了烏克蘭歌唱旋律和口語音調,並以抒情和滑稽鬧劇相結合的方式,再現了民間風俗生活,刻劃了喜劇性的人物性格。
莫傑斯特·彼得羅維奇·穆索爾斯基莫傑斯特·彼得羅維奇·穆索爾斯基
聲樂浪漫曲和歌曲也是穆索爾斯基創作的重要領域。他總共寫了67首歌曲,包括多種的題材內容。其中有描繪貧苦人民形象的《老乞丐之歌》(1863)和《卡利斯特拉特》(1864);有反映舊俄農民辛酸生活的《睡吧,農家的孩子》(1865)、《戈帕克》(1866)、《葉遼穆什卡搖籃曲》(1868)和《孤兒》(1868);有針對社會陋習進行嘲諷的諷刺歌曲《神學院學生》(1869)、《跳蚤之歌》(1879);有細緻描繪幼兒天真性格和心理的《兒歌組曲(7首,1868~1873);有表現平民階層飽經心靈創傷、深感孤獨絕望的聲樂套曲《沒有陽光》(1874)和《死之歌舞》(1877)等。作者在這些聲樂作品中不僅真實而客觀地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生活,鮮明而生動地刻劃了眾多的人物性格,而且傾注了個人的感情體驗,對人民的悲慘遭遇寄以無限同情。在藝術手法上,作者繼承和發展了A.C.達爾戈梅日斯基的注重音樂與語言結合的傳統,創造了一種嶄新的聲樂朗誦旋律,其調和節奏的任何一點細微變化都與歌詞語氣和感情色彩密切相關。作者善於吸取俄國民間音樂素材,採用生活中常見的音樂體裁和形式(如搖籃曲,進行曲,各種民間舞曲等),從而極大地增強了歌曲形象的真實性和生動性。
穆索爾斯基在器樂創作方面留下的作品不多,但卻富有獨創性。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荒山之夜》和《展覽會上的圖畫》。取材於民間神話傳說的交響音畫《荒山之夜》(1867)是俄羅斯標題交響音樂的傑作,它以構思新穎、形象逼真和色彩濃郁而引人入勝。鋼琴組曲《展覽會上的圖畫》(1874)是有感於亡友、畫家B.A.哈特曼的遺作(見左下圖)展覽而作。它以鮮明的音樂語言將視覺形象復活,同時又抒發了作者的真切感情。在和聲手法、曲式結構和鋼琴織體方面有新的探索。這獨樹一幟的作品吸引了許多作曲家為它配器,其中M.拉韋爾的改編曲獲得了最廣泛的流傳。
穆索爾斯基的創作具有揭露社會黑暗、反映人民疾苦的批判現實主義的傾向,在藝術風格上有濃郁的俄羅斯民族特點和獨特個性,在音樂語言和藝術形式上有大膽的創新。然而,在世時他的藝術成就除斯塔索夫等少數有遠見的人士給以肯定的評論外,常常受到指責和非難,以至釀成了他晚年的悲劇。他在藝術上的探索,自19世紀末~20世紀初以來,越來越獲得了廣泛的承認。不少著名的作曲家,如克勞德·德彪西莫里斯·拉威爾萊奧什·亞納切克謝爾蓋·普羅科菲耶夫德米特里·德米特里耶維奇·蕭士塔高維奇、喬治·瓦西里耶維奇·斯維里多夫等人的創作,都不同程度地受到穆索爾斯基的影響。

評價

1881年3月的一天,俄國偉大的作曲家穆索爾斯基去世了。臨終前20天,他的生前好友伊利亞·列賓為他畫了一幅畫像:他身著病服,頭微微地側轉,沉思的眼神發出睿智的光輝。雖然音樂家頭髮蓬亂,身體也顯肥胖,列賓卻以無限深情的筆觸,為我們留下了俄羅斯19世紀天才音樂家的形象,使我們可以感到人物的呼吸、思索和生命的躍動。就像克拉姆斯科依所說:“他的雙眼敏銳地觀察著,沉思著,在其中繪出了此刻他全部的內心活動。”
莫傑斯特·彼得羅維奇·穆索爾斯基
穆索爾斯基出生於富有的大地主家庭,父母均受過良好的教育,他的母親還是他的鋼琴啟蒙教師。他兒時的居住地環境非常優美--森林覆蓋,珍禽奇獸繞膝盤桓。家中素質頗高的保姆,天天把他放置在鋼琴旁,娓娓訴說著那些優美的童話:那身軀短小的“基諾姆地神”;行動如風的女巫巴巴葉犬伴隨著他幼小的童心成長。
長大後,他受俄國思想家車爾尼雪夫斯基的影響,和一群朋友過著“公社”式的生活,一起討論社會、政治、藝術、文學各種廣泛的問題,體現“人民真實生活的行動和感受”成為他一生追求的目標。基於此,穆索爾斯基把這一理想與藝術相聯繫--“以音樂重塑人類自然語言的腔調,傳達人們的思想感情!”
穆索爾斯基身體力行創造了他自己的音樂語言:人們不難從他的音樂中感受到牛車主人的苦難悲歌;兩個猶太人的人性對比;街市婦女市民形象。為了這個理想,他甘願受生活窮困的艱難,在他臨終前的一幕即是他晚年生活的真實寫照。
穆索爾斯基創作的《圖畫展覽會》以其豐富的內涵、生動的描寫性和獨具匠心的構思在樂壇上享有一席之地,可有誰知道它的創作竟是因為一位亡友。穆索爾斯基是俄羅斯“五人團”成員之一。“五人團”的志向是致力於俄羅斯本土音樂,讓俄國音樂藝術走向世界。作為“五人團”的強烈支持者有音樂評論家斯塔索夫、雕刻家安托可斯基和建築師哈特曼等。這些藝術家不僅是“五人團”的支持者,而且他們個人與穆索爾斯基也有著深厚的友誼。
莫傑斯特·彼得羅維奇·穆索爾斯基莫傑斯特·彼得羅維奇·穆索爾斯基
1873年7月23日,哈特曼39歲時英年早逝,給穆索爾斯基很大的打擊。翌年,哈特曼的摯友斯塔索夫彼得堡為哈特曼舉行紀念畫展,展出了哈特曼一生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其中有建築設計、舞台設計工藝設計,以及他本人遊歷世界的水彩畫和素描。這些作品震撼了穆索爾斯基的心靈
紀念畫展,令他“內心沸騰,創作激情、靈感、旋律如潮湧來。這些繪畫中的生動內涵,就像烤鴿子一樣鮮美,使我迫不及待地狼吞虎咽,想一下子嘗盡這些繪畫的美味。創作靈感的豐富,讓我幾乎來不及將它寫在五線譜上”。 
不久,穆索爾斯基以哈特曼紀念畫展中的十幅畫為素材,完成《圖畫展覽會》鋼琴組曲。爾後,管弦樂大師拉威爾將此作品改編成管弦樂組曲。這組管弦樂組曲帶著外在的“描寫性”和內在的“複雜性”成為樂壇中一首經久不衰的樂曲。
穆索爾斯基的《荒山之夜》,為我人們描繪出了一個籠罩在恐怖夜幕下荒無人煙的山崗、狂風勁吹、陰森悚然的背景。在地下深處,早已等得不耐煩的妖魔鬼怪終於盼到了安息日的來臨,他們踏著急促的步伐,挾著妖風,夾雜著你呼我喚,一片混沌地來到荒崗。在這段音樂描寫中,穆索爾斯基對大鼓恰到好處的使用是非常有特點的,它的效果產生出一種地層表面震顫的感覺,隨後在漩渦般翻滾的聲浪和精靈們的喧鬧中,魔鬼們的盛宴開始了。
夜宴段至尾聲,穆索爾斯基將音樂處理成“呼喚聲此起彼伏,黑夜和一切都沉浸在安息日的狂歡之中,直到整個烏合之眾都投入最後的擁抱,結為一體”。隨著一段半音階的急劇下行,樂隊一落千丈幾乎沉默,這時出現了管鐘在D音上的弱奏,這是預報黎明的鐘聲,那遠處教堂的鐘聲漸漸地刷新了音樂的色彩。東方破曉,音樂由陰暗的小調轉為明朗的大調,在豎琴彈奏的舒展、天使般的琶音伴奏下,木管奏出悠緩明朗的旋律,它像一輪旭日冉冉升起,在它金色的光芒照耀下,午夜還狂歌濫舞的鬼魅全都匍匐在地,悄聲無息、躡手躡腳地退回陰曹地府。這段旋律安詳純樸,充滿了黎明的氣氛,它與前面大段的戲劇性音樂形成了強烈的反差對比。隨後,音樂逐漸增強,太陽的光輝普照大地,最後交響詩在樂隊的強有力全奏中結束。
關於這首作品,穆索爾斯基曾經明確強調,他並非是在單純用音樂描摹幽靈和鬼怪的嬉戲宴樂,他所關心的是正確再現人民的幻想,光明必將戰勝黑暗,正義必將戰勝邪惡的信念,這也就是穆索爾斯基的這首交響詩為什麼廣泛流傳至今和深受人們喜愛的社會意義所在。
莫傑斯特·彼得羅維奇·穆索爾斯基莫傑斯特·彼得羅維奇·穆索爾斯基
穆索爾斯基儘管是“五人團”中作曲專業技術訓練最不正規的一個,但他恰恰正是這個集團中,在音樂創作上最富獨創性的代表。他的音樂具有揭露社會黑暗,反映人民疾苦的批判現實主義的傾向,其藝術風格有濃郁的俄羅斯民族特點和獨特個性。
在歌劇和藝術歌曲中,體現了俄羅斯語言特點--由語言的抑揚頓挫來支配聲樂的線條。這種獨創的、富於朗誦性的音調和旋律寫作,因不落窠臼而有別於一般風格,對20世紀的作曲家有深遠影響。
他的器樂創作以鋼琴套曲《圖畫展覽會》、交響幻想曲《荒山之夜》影響最大,其獨特的構思、新穎的語言、富於色彩性、奇幻性和標題性形象的塑造,大膽的和聲風格和豐富的配器手法,贏得了世界音樂界的好評。

經典

克里斯托夫、蓋達演唱
多布羅文指揮巴黎俄羅斯合唱團、法國國家廣播樂團
相關作品
莫傑斯特·彼得羅維奇·穆索爾斯基莫傑斯特·彼得羅維奇·穆索爾斯基
作品簡介:生於保加利亞的克里斯托夫是當代最傑出的男低音歌唱家,自1949年在皇家歌劇院飾唱鮑里斯·戈杜諾夫以來,被樂壇一致推崇為當代最傑出的鮑里斯·戈杜諾夫演繹者,繼承了夏里亞賓的風格。鮑里斯·戈杜諾夫演繹難度甚高,而這個版本是最陰森最富戲劇性深度的。克里斯托夫的優點,包括他用歌聲去呈現故事主人公內心的懊惱、憂心和恐懼,那股震撼力是無法抵擋的。在這版錄音里,克里斯托夫一人身兼三個角色,於是便有一場戲是他自己跟自己唱歌。指揮家多布羅文在1917年俄國革命時期離國,雲遊歐洲,他擅長指揮俄國歌劇,這張唱片可以算是他的代表作。 (管弦樂隊版,拉威爾改編)
朱利尼指揮芝加哥交響樂團
作品簡介:不應因為《圖畫展覽會》的鋼琴版的精彩而貶低這個管弦樂隊版,儘管這種絢麗多彩的管弦樂配器不一定符合作曲家的本意。DG公司先後有幾個版本可以評說。卡拉揚那版(447426-2)氣魄更大,尤其是一開始的《漫步》和結尾《基輔的大門》輝煌無比,不足之處是過於莊重。萊文版(437531-2)在造勢上下了功夫,但精神不夠,而且低音過厚,甚至有些混。辛諾波里版(429785-2)權威評價不錯。但應該說朱利尼這個版(曾出過經典CD系列)總體把握比較平衡。也許速度稍慢了一點,不如卡拉揚等人那么犀利,富於律動感,但這個“稍慢”中的穩健很有韻味。芝加哥的銅管和打擊樂仍然那么優秀,聽聽第七段《牛車》,連卡拉揚也要讓三分。 斯托科夫斯基指揮倫敦交響樂團
作品簡介:交響詩《荒山之夜》作於1867年,其構思出自俄國作家果戈理的小說《聖約翰之夜》中對巫婆安息日的描寫。有著敘事和描繪的特點,結構較自由,近似於音畫和幻想的形式。現在經常演奏的錄音版本,是由里姆斯基-科薩科夫根據穆索爾斯基最早的一稿鋼琴與樂隊譜和為歌劇《姆拉達》、《索羅欽的集市》改編的兩份合唱稿的素材,於1908年重新改寫、配器的。著名指揮家斯托科夫斯基,諳熟管弦樂隊的各種音色,憑著在多年的音樂生涯中對樂曲認識的深化,又自己嘗試著將總譜重新改寫,內容雖無大的變化,但在一些細節的描寫、氣氛的渲染上,要比原配器更加形象化,場景人物也更加栩栩如生。1996年英國德卡(Decca)唱片公司將一批60年代採用4相位技術製作的優秀錄音重整發行,其中特別令人注目的這款由斯托科夫斯基改編和指揮的穆索爾斯基的交響詩《荒山之夜》以及19世紀經典俄羅斯作品。曲目雖“俗”之又“俗”,但經過斯托科夫斯基的“妙筆生花”之後,大有別見洞天之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