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拉韋爾,法國19世紀的音樂作曲家,主要作品有《達夫尼斯和赫洛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拉韋爾
- 外文名:Maurice Ravel
- 國籍:法國
- 出生地:法國錫布爾
- 出生日期:1875年3月7日
- 逝世日期:1937年12月28日
- 職業:作曲家
- 代表作品:鋼琴曲《庫普蘭之墓》《小提琴奏鳴曲》,《大提琴奏鳴曲》
簡介,早年的拉韋爾,創作的成熟時期1905,不少樂曲有異國情調,
簡介
Maurice Ravel(1875~1937)法國作曲家。1875年3月7日生於法國西南邊境上的錫布爾。父親是工程師,兼有法國與瑞士血統,母親是西班牙巴斯克人。拉韋爾11歲開始學鋼琴與和聲,14歲入巴黎音樂學院鋼琴預科。兩年後轉到了C.W.貝里奧鋼琴班,並先後向E.佩薩爾、A.熱達爾日、G.福雷學習和聲、對位與作曲。在音樂學院求學共15年。由於在學習與作曲上不受學院派規則的約束,致使4次參加羅馬大獎賽均未獲勝。畢業後同一些在藝術上追求創新的音樂家畫家和作家為友,鋼琴組曲《鏡》就是為這些友人而寫的。
191O年與在巴黎活動的俄羅斯芭蕾舞團接近,為其寫了著名舞劇《達夫尼斯和赫洛亞》。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曾入伍任汽車駕駛員。戰爭損害了他的健康,戰後作品數量減少。
最初幾年將大部分時間用於旅行演出,訪問了歐洲各國及美國,指揮或彈奏自己的作品,贏得世界聲譽。後隱居於巴黎郊外的別墅,主要從事創作。1932年因車禍頭部受傷,從此喪失工作能力,1937年12月28日逝世於巴黎。
早年的拉韋爾
早年,拉韋爾與C.德彪西接觸了相同的藝術潮流,他愛讀象徵派詩人的詩歌並為之譜曲;受非學院派的E.薩蒂與E.夏布里埃以及俄羅斯和東方音樂的影響。拉韋爾認為他的音樂從來不是任何一種作曲風格的奴隸。他吸收了包括印象派在內的音樂成果,更多地研究了法國哈普西科德音樂、F.李斯特的鋼琴音樂與H.A.里姆斯基-科薩科夫色彩性的管弦樂法。
拉韋爾從學生時代就形成了他特有的基於傳統和聲、結構明確、織體清晰、情趣橫溢並富於幽默感的音樂風格,這時的主要作品是為鋼琴創作的《古風小步舞曲》(1895)、《為悼念一位夭折的公主而寫的帕凡舞曲》(1899)、《小奏鳴曲》(1905)及《弦樂四重奏》(1903)等。他的創作,常常將奔放的樂思約束在嚴謹的結構之中。《水的嬉戲》(19O1)則用了五聲音階的旋律,平行和弦,附加音和弦及空五度的和聲等印象派手法,但不顯得模糊朦朧,反而色彩明亮,形象生動。
創作的成熟時期1905
19O5年拉韋爾進入創作的成熟時期,鋼琴組曲《鏡》(19O5)、《夜之幽靈》(1908,一譯《夜之蓋斯帕》)的和聲寫作與鋼琴技巧都更加複雜化。管弦樂曲中只有《圓舞曲》(192O)與《博萊羅》(1928)等少數作品是一開始就為樂隊而寫的,其餘大部分是鋼琴曲的配器,如《丑角的晨曲》(1918)、《海上孤舟》(1908)、《鵝媽媽》(1911)、《高雅而傷感的圓舞曲》(1912)以及《西班牙狂想曲》(1907)等。他技巧高超,以自己的創作實踐,擴展了樂隊各樂器的演奏性能,豐富了樂隊整體的表現力。織體嚴謹精練,音響華麗多彩,是公認的管弦樂大師。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他的作品加強了線條,減少了色彩,手法更簡潔純熟,如鋼琴曲《庫普蘭之墓》(1917),《小提琴奏鳴曲》(1927) 、《大提琴奏鳴曲》(1922)及兩部鋼琴協奏曲(193O、1931)。
不少樂曲有異國情調
拉韋爾重視吸收民間因素並將其融化在自己富於個性音樂語言之中。他為法國、希臘、義大利、西班牙及希伯萊民歌配和聲;寫作西班牙題材和具有西班牙風格的樂曲,如《西班牙狂想曲》,獨幕喜歌劇《西班牙時光》(19O9),男中音與室內管弦樂隊的《堂吉訶德致杜爾西亞》(1933)。不少樂曲有異國情調,如《鵝媽媽》中的一些段落和《馬達加斯加歌曲》(1926)。在《小提琴奏鳴曲》、歌唱芭蕾《孩子與魔法》(1925)和兩部鋼琴協奏曲中,還採用了爵士樂。拉韋爾愛用舞曲體裁,如古典舞曲帕凡、小步舞曲、福爾拉納、里戈東;民間舞曲馬拉加、阿瓦內拉、博萊羅等,都被他處理得典雅精緻、明晰優美,形象栩栩如生,具有典型的法國音樂的特點。
他從未擔任過公職,一生專事作曲。僅教幾個他感興趣的學生及撰寫少量的但很有特點的評論文章,對有才能的青年藝術家給於積極支持。他的全部活動展示了法國文化的優秀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