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薯14

莆薯14號一般指本詞條

莆薯14是福建省莆田市農業科學研究所以金山57為母本、台引2號為父本雜交選育而成的甘薯品種。

莆薯14株型短蔓半直立,單株分枝數12~17條,成葉心帶齒形,成葉、頂葉、葉柄、莖均為綠色,葉脈紫色,蔓粗中等;單株結薯2~5個,薯塊紡錐形,薯肉黃色。耐貯藏性較好。薯塊蒸煮食用質地細膩,薯肉紅色,纖維少,食味好。中抗甘薯蔓割病,抗薯瘟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莆薯14
  • 別名:莆薯14號
  • 選育單位:福建省莆田市農業科學研究所
  • 審定編號:閩審薯2009003
  • 親本來源:金山57×台引2號
  • 作物名稱甘薯
選育過程,特徵特性,產量表現,適種區域,栽培技術,

選育過程

莆薯14系莆田市農科所於2006年以金山57為母本、台引2號為父本雜交選育而成的甘薯品種。2006年和2007年參加福建省甘薯新品種區試,表現豐產性好、食味品質較優、抗病等特點。2008年參加福建省甘薯新品種生產試驗。2008、2009年按照莆田市種子管理站的總體安排,在城廂區靈川鎮下尾村進行試種。
2009年2月,通過福建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審定編號“閩審薯2009003”。
2011年3月,通過國家甘薯品種鑑定。

特徵特性

  • 農藝性狀:莆薯14號株型短蔓半直立,單株分枝數12~17條,成葉心帶齒形,成葉、頂葉、葉柄、莖均為綠色,葉脈紫色,蔓粗中等;單株結薯2~5個,薯塊紡錐形,薯肉黃色。
  • 品質:2008年莆薯14號曬乾率26.60%,比金山57低0.03%,出粉率15.30%,比金山57高0.9%,食味評分80.0分,與金山57相同;2009年曬乾率25.68%,比金山57高0.11%,出粉率15.99%,比金山57高0.11%,食味評分80.9分,比金山57高0.9分。薯塊蒸煮食用質地細膩,薯肉紅色,纖維少,食味好。
  • 抗性:福建省甘薯品種區試抗病性鑑定,2006年為中抗甘薯蔓割病,抗薯瘟病;2007年為抗甘薯蔓割病,綜合評價為中抗甘薯蔓割病,抗薯瘟病。

產量表現

2004年參加莆田市農科所品種比較試驗,鮮薯產量2580千克/畝,比對照金山57增長8.4%;2005年參加莆田市多點品比試驗,平均鮮薯產量2371.5千克/畝,比對照金山57增長8.0%。2006年參加福建省甘薯新品種區試,平均每畝鮮薯產量3114.4千克,比對照金山57增產19.5%,達極顯著水平;平均每畝薯乾產量816.6千克,比對照金山57增產12.1%,達極顯著水平;平均每畝澱粉產量476.5千克,比對照金山57增產19.5%,達極顯著水平。2007年進入續試,平均每畝鮮薯產量2960.4千克,比對照金山57增產12.6%,達極顯著水平;平均每畝薯乾產量752.6千克,比對照金山57增產13.2%,達極顯著水平;平均每畝澱粉產量467.7千克,比對照金山57增產13.4%,達極顯著水平。兩年平均每畝鮮薯產量3037.4千克,比對照金山57增產12.9%;每畝薯乾產量784.6千克,比對照金山57增產12.6%;每畝澱粉產量472.1千克,比對照金山57增產16.4%。
2008年福建省組織新品種生產試驗,平均每畝鮮薯產量2819.8千克,比對照金山57增產18.57%。
2008年生產試驗,該品種鮮薯平均產量46.72噸/公頃,比金山57增產12.46%,且達極顯著水平。平均薯乾產量12.25噸/公頃,比金山57增產12.13%,達極顯著水平。2009年種植,該品種鮮薯平均產量44.41噸/公頃,比金山57增產12.63%,達極顯著水平。平均薯乾產量11.29噸/公頃,比金山57增產13.17%,達極顯著水平。2年試驗莆薯14號的鮮薯、薯乾和澱粉豐產性好、產量高。
2010年國家甘薯品種南方薯區生產試驗,平均每畝鮮薯產量2544.0千克,比對照金山57增產39.25%。

適種區域

莆薯14適宜在中國福建省非薯瘟病區種植。

栽培技術

  1. 培育無病壯苗:按照育苗技術,精心培育壯苗,使百株苗達1千克以上,從而有利於莆薯14栽培後早生快發。
  2. 適時早栽,合理密植:適時早栽,可以延長莆薯14塊根形成早,延長膨大期,早薯於5月、晚薯於8月上旬前栽插。合理密植可有效提高光能和土地利用率,提早封壟,發揮群體和個體的生產潛力,從而提高產量。一般以早薯栽4.50~5.25萬株/公頃,晚薯栽6萬株/公頃為宜,以利於進一步提高莆薯14的單位面積產量。
  3. 水旱輪作,提高起畦質量:提倡實行水旱輪作,大力推廣早稻—晚薯輪作模式,擴大稻頭薯面積。莆薯14對土壤的適應性較強,但栽培必須進行深耕曬白,改良土壤,整地培高畦,創造深厚而疏鬆的耕作層,使土壤中的水、氣、熱相協調,具有良好的通氣、滲水、蓄水、保肥能力,以提高單產。
  4. 最佳化配方,科學施肥:提倡科學施肥,大力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施足基肥,適施“點頭肥”,重施“夾邊肥”,補施“裂縫肥”。莆薯14施用純N:67.5千克/公頃、P2O5:35.25千克/公頃、K2O:101.25千克/公頃,折合成複合肥225千克/公頃、尿素150千克/公頃、硫酸鉀150千克/公頃。莆薯14的K2O最大施用量13.17千克/畝,最佳經濟施肥量為12.71千克/畝,鉀肥施用能提高甘薯產量、商品薯率。
  5. 精耕細作,加強田間管理:莆薯14的田間管理主要是中耕除草、防旱排澇等。扦插後要早管細管,及時灌水、澆水保苗,確保全苗。封壟前後及時中耕鬆土,清除雜草,乾旱時及時灌水,遇到澇災時及時排水。晚薯生長中期如長勢過旺,可採用提蔓、斷氣根等措施,控制地上部分生長,以利薯塊膨大。中後期田管措施主要以灌水、補肥為中心,若遇秋旱,一般10~15天灌1次“跑馬水”。
  6. 綜合防治病蟲害:晚薯重點防治甘薯小象蟲。一般於9月下旬至10月上旬莆薯14塊根膨大期,用25%殺蟲雙7.5千克/公頃對水7500千克/公頃,或用90%敵百蟲1000倍液灌澆裂縫處。晚薯中後期注意斜紋夜蛾、白粉虱等害蟲的防治。
  7. 適時收穫:莆薯14全生育期掌握在120~150天。氣溫低於15℃時,薯塊不再膨大,要適時收穫。收穫時要做到深挖、輕放、輕運,以減少薯塊的損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