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蓧丈人(春秋時期人物)

荷蓧丈人(春秋時期人物)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荷蓧丈人》選自《論語 微子》。《論語》共20篇,是孔子弟子及後學記錄有關孔子言行的著作。內容涉及政治主張、教育理論、論語觀念、品德修養等,是有關孔子思想的重要著作。《論語》是語錄體,文字簡練質樸,含義很深,也有描寫比較生動具有文學價值的片斷。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荷蓧丈人》
  • 作品出處:《論語 微子》
  • 文學體裁語錄體
  • 作者:孔子弟子
作者介紹,原文,譯文,課文詳譯,重點詞句,疑難探究,解析,

作者介紹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時魯國陬邑人(今山東省曲阜市東南)人,是儒家學派的創始者,我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在教育方面,他提出“有教無類”;政治方面,主張仁政、德治。他開創的儒家學派,是對中國以及東方文明發生過重大影響並持續至今的意識形態。孔子周遊列國,宣講自己的政治主張,都不被採用。回魯國後,從事著述和講學,相傳有弟子三千人。他編訂了《詩》《書》,修撰了《春秋》。

原文

子路從而後,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問曰:“子見夫子乎?”丈人曰:“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孰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殺雞為黍而食之,見其二子焉。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隱者也。”使子路反見之。至則行矣。
子路曰:“不仕無義。長幼之節,不可廢也;君臣之義,如之何其廢之?欲潔其身,而亂大倫。君子之仕也,行其義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譯文

子路跟隨孔子出行,落在後面,遇上一個老人,用拐杖扛著除草器具。子路問他道:“您看見我的老師嗎?”老人說:“四肢不勞動,五穀分不清。誰是(你的)老師?”(說著)把他的拐杖插在地上,就去鋤地。子路拱著手站在那裡。老人留子路(到他家裡)過夜,殺了雞、做了黍米飯給他吃,(並且)讓他的兩個兒子拜見子路。
第二天,子路走了,(趕上孔子,)把上面的情況告訴孔子。孔子說:“(這)是個隱士呀!”(便)叫子路轉回去看他。子路到達他家時,他已經出門去了。
子路(對他的兩個兒子)說:“不做官,是不合道理的。長幼之間的禮節,是不能廢棄的;君臣之間的正常關係,又怎么可以廢棄呢?想要保持自身的清潔(而隱居不仕),卻破壞了君臣關係的準則。君子出來做官,是做他應該做的事。(至於)自己的政治主張不能推行,(那是)早就知道了。”

課文詳譯

子路從而後
從:跟隨。“從”後省略賓語“夫子”。而:連詞,所連線的前後兩部分在語義上是逆轉的,可譯為“但”“卻”。後:用作動詞,落在後邊。
遇丈人,以杖荷蓧
丈人:對老年人的敬稱。以:用。杖:拐杖。荷:扛。蓧:古代除草用具,一說是竹器。
子路問曰:“子見夫子乎?
子:對人的敬稱,可譯為“您”。夫子:先生,老師,這裡指孔子。乎:表疑問的語氣助詞,可譯為“嗎”。
丈人曰:“四體不勤,五穀不分。”
四體:四肢。勤:勞動。五穀:稻、黍、豆、麥、菽等五種糧食作物。分:辨別;
孰為夫子
孰:疑問代詞,誰。為:是。
植其杖而芸
植:插在地上。一說,植,通“置”,放下。其:他的,代“丈人”。而:順承連詞,可譯為“就”。芸:“耘”的假借字,除草。
子路拱而立
拱:拱手。立:站著。而:連詞,所連線的前一部分表示動作行為的方式或狀態,對後一部分起著修飾作用。
止子路宿,殺雞為黍而食(sì)之
止:留。宿:過夜。為黍:做了黍米飯。食:給……吃。之:他,代子路。
見(xiàn)其二子焉
:使(讓)……拜見。動詞的使動用法。其:他的,代“丈人”。焉:語氣助詞。表敘述語氣,不需譯出。這三句的主語“丈人”承前省略
明日,子路行,以告。
明日:第二天。以告:把上述情況告訴孔子。以:介詞,把。後省賓語“之”,之代上文所記的情況。“告”後省賓語“夫子”。
子曰:“隱者也!”
子:指孔子。隱者:“者”字短語,隱居不仕的人,即隱士。也:表肯定兼感嘆的語氣,可譯為“啊”。這是一個判斷句,省主語“丈人”。
使子路反見之
反:同“返”,返回去。之:他,代文人。主語“子”承前省略。
至,則行矣
至:指子路到了丈人家裡。則:錶轉折關係的連詞,可譯為“可是”“卻”。行:指丈人出門去了。矣:了。
子路曰“不仕無義
子路說 不做官是不合道理的。仕:作官。義:本義是“宜”,指正當的、恰當的,這裡指合乎道理的。無義:就是違背了做人的道理。
長幼之節,不可廢也
節:禮節。廢:廢棄。也:表判斷語氣。
君臣之義,如之何其廢也?
君臣之義:君臣之間的正常關係,主要指人臣應做他應該做的事。如之何:固定結構,如何,怎么。其:語氣副詞,加強反問語氣。之:它,代“君臣之義”。
欲潔其身,而亂大倫
潔其身:使自己身子乾淨,指丈人不肯在濁世做官,即潔身自好的意思。潔:使……潔,形容詞的使動用法。而:卻。亂:這裡是破壞的意思。大倫:指君臣之間的倫常關係。
君子之仕也
君子:有才德的人,暗指孔子。之:用於主語謂語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讓它作全句的主語。也:表句中停頓並起提示作用,可不譯出。
行其義也
行:做。義:指應該做的事。其:他,代“君子”。也:表解釋語氣。
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道:指政治主張。行:實行。之:用於主語謂語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讓它作全句的賓語。又為了強調它,把它提前,謂語“知”後用“之”復指。之:它,代“道之不行”。矣:表肯定語氣。

重點詞句

本篇課文中“見”用了四次,用法各不相同。
1.看見。 子見夫子乎?
2.會見。 使子路反見之。
3.謁見,讀xiàn。冉有季路見於孔子曰。按:古代漢語裡“見”讀xiàn時是不及物動詞,它不能直接帶賓語,所以這一句中的“見”後用了介詞“於”來引進“見”的對象。
4.用於使動,使謁見,使拜見,讀xiàn。見其二子焉。按:這句中的“見”仍是不及物動詞,由於屬使動用法,所以後邊直接帶賓語。
君臣之義,如之何其廢也
如之何”是凝固結構,在這句中用作狀語,相當於“為什麼”“怎么”。“其”是副詞,加強發問語氣。“廢之”的“之”,復指主語“君臣之義”。句子譯出來是:君臣之間的關係,又怎么能廢棄它呢?

疑難探究

①荷蓧丈人是怎樣一個人?
荷蓧丈人是一個隱者。隱者,一般屬於道家學派。道家主張清靜無為,主張避世,主張“小國寡民”。在他們看來,孔子到處奔波,試圖整治天下,是“知其不可而為之”。
②子路對荷蓧丈人的態度如何?
子路見此人出語不凡,於是恭恭敬敬地站在那裡。(“子路拱而立”)
③荷蓧丈人留子路住在他家,殺雞做飯給子路吃,又叫他的兩個兒子出來相見,有何用意?
荷蓧丈人開始對子路很氣憤,很驕傲,見子路對他恭恭敬敬,又熱情地接待他。這是有用意的,是向子路展示田園生活的寧靜、安閒、團聚。實際上也向子路表明自己的政治主張,即清靜無為,隱居避安。
④孔子為什麼要命令子路再回去見荷蓧丈人?
孔子深知道家學者們的主張。命令子路“反見之”,是想告之以君臣之義。

解析

《論語》是語錄體,記述的大都三言兩語,少數幾章也只記了談話時的場景。此文卻寫了一個具有一定情節的小故事,有時間的推移(某天下午到第二天),有子路等人活動場所的變換(丈人耘田處,丈人家,孔子所在處),有幾個相關的情節:子路向丈人問孔子去向,丈人留子路食宿,子路把上述情況告訴孔子,孔子又叫他去看丈人,丈人便又不在。更重要的是通過上述情節,通過有關人物的言行,表現出各自不同的人生觀和政治觀。如丈人的語帶諷刺的話,說罷便“植其杖而芸”的行動,表現出他的態度倨傲,對孔子等不參加生產勞動卻熱衷於政治而去周遊列國的不滿。另一方面,他留子路食宿,並讓兩個兒子與子路見面,又表現出他對長幼之節的重視。孔子的話(包括子路根據孔子的意思說的話)和他叫子路回去看丈人的舉動,表現他對丈人過隱居生活的某種讚賞的感情,而對丈人那種逃避現實“不仕無義”的處世態度,卻給予嚴厲的批評,同時表達了孔子自己“知其不可而為之”的積極處世的態度。這兩種態度形成鮮明的對照,並成為彼此思想矛盾的根源。
課文分兩部分,即兩段。第1段以敘為主,敘述子路遇到荷蓧丈人的情況。第2段是子路對“不仕無義,長幼之節不可廢”的一番議論。
在儒家看來,君臣之間是恩義關係:君對臣有恩(賜其奉祿),臣對君就應有義(守其大義)。所以,荷蓧丈人這樣有才能、有學識的人就應該出來做官,幫助君主平定天下,這是義不容辭的責任。所以說:“不仕無義”。他們認為:連長幼之間的禮節都不可廢除,君臣之間的大義怎么可廢除呢?荷蓧丈人為了在亂世之中保持自己潔白之身,卻忘記了君臣之間的大倫,是錯誤的。這是因為君子出仕,不過是為了踐行這種君臣的大義,即使自己的學說不被當政者採納,也應該出仕,繼續做出不懈的努力。孔子認為,不逃避現實,積極行道,是人臣應盡的職責。這種“知其不可而為之”的態度,比起隱士來是積極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