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合鄉荊家村位於六合鄉政府駐地向西南1.2公里處,東靠辛河路,北鄰小義和村,據有關資料顯示,有耕地1450畝,650口人,黨員18名,團員68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荊家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山東省東營市河口區六合鄉
- 人口:650人
村史由來,經濟發展,
村史由來
1920年前,該地因黃河沖積形成一片高地,形似“鰨魚”凸入河灘形成鰨咀,幫得地名“鰨米咀”。1924年利津縣姜家莊(今王莊鄉)王福昌一家,遷到高地居住。後荊氏也遷此地成村,村名沿用“鰨米咀”。以後黃河衝散村莊,高地淤平,荊氏也返回原地居住,改稱荊家屋子。1945年簡稱荊家至今。1983年劃歸河口區,1991年河口區人民政府命名該村標準名“荊家”。
荊家村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期間,積極支前,先後有25人參軍,2人壯烈牲,為解放全中國做出了貢獻。
經濟發展
1959年荊家村第一個黨支部建立,支部書記蓋其明,支部委員荊其收、許本禮,帶領民眾搞好生產,艱苦奮鬥,發展壯大了集體經濟。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黨組織帶領民眾勞動致富,為走上小康之路起了重大作用。1980年為本村通上了電,解決了用電問題,告別了煤油燈時代。1992年在本村修東西柏油路一條,連線辛河路。2003年至2005年期間又修築環村路若干條,確實解決了民眾出行難的問題,1994年在村南修築103㎡小庫一座,安裝了自來水,讓民眾用上了自來水。
原村集體經濟較為落後,以種植小麥大豆、棉花等農作物為主。1996年以來,村兩委組織、發動民眾從事勞務輸出,並以建築、運輸、餐飲、工程等行業為主。年創經濟效益45萬元。1998年總產值226.45萬元,人均純收入達到2200元。為同奔小康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