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竹編織技藝(三灶竹草編織技藝)

草竹編織技藝(三灶竹草編織技藝)

草竹編織技藝(三灶竹草編織技藝),廣東省珠海市金灣區三灶鎮傳統技藝,廣東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三灶編織出產於珠江口外的三灶島,這種工藝以海島漁農經濟生產生活方式為依託,出現在明代嘉靖年間(1522年—1566年),成熟於清代光緒年間(1875年—190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至1966年趨向高峰期。三灶編織取源於本地的竹草植物資源,它適應時代與現實的需求,靠民間智慧和技能,編織出美觀實用的工藝品,給民眾生產生活帶來了方便和享受。

2015年11月10日,草竹編織技藝(三灶竹草編織技藝)入選廣東省第六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編號Ⅷ-29。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草竹編織技藝(三灶竹草編織技藝)
  • 批准時間:2015年11月10日
  • 遺產級別:省級
  • 遺產類別:傳統技藝
  • 申報地區:珠海市金灣區
  • 非遺編號:Ⅷ-29
歷史淵源,工藝特徵,工藝流程,草編織,竹編織,傳承保護,傳承價值,傳承狀況,傳承人物,社會影響,

歷史淵源

據明代嘉靖版《香山縣誌》“風土誌”中記載:“三灶山三石形似名,與橫琴相對皆抵南番大洋”。對三灶山注釋寫道:“本宋黃字上下二圍,元海寇劉進據之,國初平,復入黃梁都,有田三百餘頃,皆極膏腴”。在“民物志”中就記載了“簣草”和“山竹”等資源。由此可見,三灶島早在宋代就有人耕種,明代的“簣草”和“山竹”可以成為編織的資源。據調查,有人類居住的地方便有編織,三灶編織應在明代中期興起。
又據清代康熙版《香山縣誌》記載:“三灶山有田三百餘頃,極其膏腴,甲於一方。在宋為黃字上下圍,元時海寇劉進據之,洪武初,屬黃梁籍居民吳進添通番為亂,二十六年都指揮花茂奏討平之,悉遷其餘黨,詔虛其地除豁田稅,永不許耕。歲令官軍千人防守。正德中,南海勢家以新會虛稅影占,亡命之徒附之,招合猺童(僮)立為十甲,聚眾盜耕”。據志書所記,明代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香山知縣鄧遷通過清丈耕地,將三灶島耕地交由瑤人耕種,歸本縣征糧備賑。之後,瑤人群體壯大,與駐守海島的“官軍千人”一起,成為三灶島的主人。清代乾隆四年(1739年)香山鹽場在三灶興辦,大批漢族的廣府人、疍家人和客家人來到三灶島曬鹽、耕種、捕魚,地方經濟文化興旺起來。三灶山高林密,灘涂寬闊長滿鹹草,山間裡種滿篁竹、籬竹、大頭點竹,還有野生白藤。這為編織工藝提供了豐富的資源。三灶編織為民眾所需,也逐漸形成本土特色。
清初學者屈大均(1630—1696,廣東番禺人)在他的《廣東新語》“諸異草”條目中記載:“曰蕢者,種之流沙則成田,有方圓二種,曰鹹草,多以束物為箔席”。在“竹”的條目中記載:“有單竹(即粉簞竹),節長二尺……篾同白藤同功。有籬竹……曰白葉,葉生甚密,狀如葦,可編籬落作罩及船篷”。在“藤”的條目中記載:“南藤有數百種……白者名瓊枝,以紅紫間之,為席,為盤,及屏風、盔、甲、馬鞭之屬,其用甚奢”。
清代道光七年(1827年)的《香山縣誌》“物產”中均有篁竹、籬竹、鹹草作編織的記載。“篁竹,堅而促節,體圓而質堅,皮白如霜粉,大者宜刺船,細者宜笛”。“籬竹,可編籬落”。“鹹草,以為箔席”。清代光緒五年(1879年)的《香山縣誌》中介紹“竹器”寫道:“竹盒竹籃之類大小不一,編竹絲為之細密精緻”。從志書記載中可知,到晚清時編織技術已非常成熟。據1923年出版的《香山縣誌續編》“商業”中統計,清末時香山縣的竹器年交易量約計“十餘萬兩”。
清代的三灶島是香山鹽場所在地,又“有田三百餘頃,極其膏腴,甲於一方”,又是廣州、澳門通往粵西、海南、廣西沿海水路船隻的補給點,商品貿易和運輸業相當興旺。編織品為各行各業所需,比如,籮篸為魚鹽穀物裝卸必用,簸箕米篩為糧食加工必備,頭篷和手袖為勞動男女隨帶之用品,等等,需求量不斷增大,促進編織業興旺起來。三灶人人學編織,家家有編織。從農用的谷籮、谷篸、糞箕、秧落、豬籠、雞籠、鴨框,到漁用的船篷、魚籃、魚篩、蝦籠、竹箔、魚罩,還有家庭常用的菜籃、果篩、筲箕、蒸籠、飯籮等等,自編自用,多了可贈人,也可以拿到街上與人家交換。客家人講究禮儀,為裝茶果探親,編織出“圓蓋提籃”特別漂亮。廣府人講究敬神和對親,為去參神和贈禮,織出的“禮擔籮仔”精緻又細密。疍家人“以舟為宅,業捕魚或編篷瀕水而居”(見《香山縣鄉土志》“人類”),編織出垂檐式帽沿的“三灶頭篷”漁民帽。
清末時,三灶的編織能手通過編織品的交流和比美,各顯潛能,編織出不一般的工藝。據傳,三灶的坎花的手袖,從織單坎花變織雙坎花;黃線骨頭篷,從盤織3條藤線變盤織至13條藤線,帽沿再加織蟹脊;五方花的簸箕,從硬撬編織法到編出大方花、五方花。這些精緻編織品,就是通過在親友間的交換和比美中交流經驗,一次次地改進、提升,織出三灶特色。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三灶農民分得到自己的土地,漁民有了自己的漁會組織,農漁業生產逐年發展,生活逐年改善,編織已成為三灶的成年男女必備的技藝。
1958年至1960年,三灶在春花園村開辦織帽廠,生產“三灶黃線骨頭篷”。之後,“黃線骨頭篷”即“漁民帽”的產品傳播和影響到兩廣和海南沿海地區。
1980年以後,隨著漁農村經濟體制的改革,工業化、城鎮化的生產生活方式逐漸替代傳統生產生活方式,漁農經濟萎縮,塑膠工藝品盛行,三灶的編織也迅速衰落。

工藝特徵

三灶編織其產品有大小款式的草蓆、手袖和各式各樣的籮、篸、籠、籃、篩、箕、篷、罩等等,據不完全統計品種達38個。這些編織品有的屬生產用具,有的是生活用具,還有的被當為禮品可作饋贈。例如,坎花手袖、蟹脊黃線骨頭篷、五方花簸箕和藤耳禮擔籮仔等。

工藝流程

草編織

選草、割草
草編用材是蕢草,蕢草有淡(水)草和鹹(水)草,鹹草有方草和圓草。三灶草編織主要用圓草(又叫繒草),有人工種的和水邊長的,農曆七月至九月收割為佳。
曬草、挑草
圓草割回來後,先散曬一兩天,然後扎草尾曬草頭,曬至八成乾時停一兩天。曬至十成乾時,便可以挑出乾韌、均勻、色澤光亮的用作編織。
備好標本、木模、工具
編席——先確定規格,標本和裝飾,備好刀、剪、尺、壓板等。織手袖——要看是男戴的還是女戴的,選大小不一樣規格立椎形木模,套著木模編織。
成形編織
草編織一般工序為:起頭(摺疊、起二壓二等等方法)、坎花(豎花紋與橫花紋交錯編織,既美觀又控制伸縮)、收口(藏住草尾,防止散口)、修整試用。

竹編織

選材
竹編織主要用竹篾、白藤、白(竹)葉。竹——要用兩年以上三年以下的尖尾簞竹(即粉簞竹),過老、過嫩、斷尾的竹都不宜用。用頭段三分之二竹管開篾最佳。藤——竹織品的加固結紮、盤邊裝飾、護頂修耳均用白藤,打割三年左右的長藤,隨用隨時上山打割。白葉——編織頭篷要用白葉,採摘二到三年的葉子,選用韌直無孔無裂紋的。
開篾、開藤
竹和藤在收砍回來後,儘可能在3至5個小時內開成篾、開成藤線,時間久了,竹和藤變乾後就難開篾了。開篾要備破竹、開篾、修篾3把刀,要備護指膠套(或軟皮指套),要備破竹用的兩片長約20厘米的小竹策。
第一步,破竹前要先將頭尾鋸齊,然後從竹頭均衡破十字刀,在十字裂縫裡各放一片小竹策,用刀背輕輕打敲竹策,使竹管由頭至尾分成4片裂開。
第二步,在4片裂開的竹片中,分別一一對半地開成一變二、二變四……,均勻開成一條條小竹片條。之後,用篾刀修一修小竹片條的節結,戴上護指膠套,用刀將小竹片條的竹皮與竹瓤分開。這便是第一道篾了。
第三步,第一道篾修一修篾青,便可以用作編織。但是,第一道篾還可以開成第二道篾、第三道篾,甚至開成絲篾。這要根據編織物體的需要,開出各不同規格的篾。
開藤與開篾的方法近似,但更要細心細緻。
成形編織
這是竹編織工藝的主要內容。首先要確定編織器物的形狀和規格、參照樣板,要備好工具;第二,要選用和修好各種規格的篾;第三,起好頭篾,根據器物形狀進入實際性手藝編織。竹編織的器物形狀大概有如下幾種:
⑴方底圓體形——谷籮、米籮、魚籮、魚籃、蟹籃等等;
⑵圓底圓體形——提籃、禮籃、大小筐等等;
⑶半圓拱形——谷篸、泥篸、筲箕等等;
⑷圓扁體形——米篩、谷篩、簸箕、籮蓋、魚篩等等;
⑸圓體頭大尾細形——魚籠、蝦籠、豬籠等等;
⑹竹片摺疊形——魚箔、魚罩、秧落、草落、船篷等;
⑺圓拱形——頭篷、鍋蓋等;
⑻特別形——魚龍鬚、蝦龍鬚、魚籃須等。
編織順序為:起頭、加篾、坎花、收口(收糙口、收靚口)。其中編織的起頭有如下幾種基本情況:
⑴從底部用9對經篾正方形起頭,環纏緯篾——籮、籃類;
⑵從斗督用井字形經篾套框起頭,迴環織緯篾——篸類;
⑶從中間用3對篾交叉織6角形起頭 ——頭篷、籠筐類;
⑷從中間用十字挑花四邊加篾起頭——方花簸箕、籮蓋類;
⑸從中間用挑2壓2四邊加篾起頭——米篩、簸箕類;
⑹用纏環圈加經篾起織——蝦籠、豬籠類。
加固、修飾
籮籃類的,底部加小竹片十字戧或四角戧,大籮用雙藤底扮至口沿作加力根,要加插繩耳或提耳。織米篩、簸箕等扁平圓體形類的,口沿加環筐,用藤條盤織加固。編頭篷,頂部扎八爪蜘蛛網藤條,帽沿加竹片圓筐,精緻的要盤織蟹脊黃線骨。所有器物的收口之處都要注重加固、修剪多餘篾尾,收口篾藏而不露。提籃等器物可加織邊飾。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三灶編織有實用、歷史和藝術三大價值。
一、實用價值——從農用的籮、秧落、豬籠、雞籠、鴨框,到漁用的魚籃、魚篩,還有家庭常用的菜籃、筲箕、蒸籠等等編織品,既環保又耐用,但是,如今使用和製作這些編織品,其成本比塑膠、布料等同類產品貴多了。
二、歷史價值——三灶編織的歷史淵源,可追溯到《香山縣誌》記載的明代嘉靖年間(1522—1566年),至今有四百多年歷史,其品種之多(40多種),製作之精緻,影響之廣泛,可見三灶人的智慧和創造力。
三、藝術價值——雙坎花手袖、蟹脊黃線骨頭篷、五方花簸箕、藤耳禮擔籮、帶蓋圓形提籃等編織品,是難得一見的藝術精品。戴上拱席氈頭布、或戴上蟹脊黃線骨頭篷的三灶鄉姑可與福建惠安女媲美。有一首三灶民歌唱道:“好頂帽啊!阿妹,四邊打曬白藤頭;咁好白藤頭冒頂,咁好珍珠吊帽秹。”用以讚賞女子戴上蟹脊黃線骨頭篷之美。

傳承狀況

全三灶鎮懂得一兩項編織工藝的人都在55歲以上,能編織出蟹脊黃線骨頭篷、五方花簸箕和藤耳禮擔籮的能工巧匠,不到30人。取源於本地的竹草植物資源,三灶編織與時俱進不僅適應時代發展,也結合著當下市場現實的需求,靠民間智慧和技能,編織出美觀實用的工藝品,給民眾生產生活帶來了方便和享受。

傳承人物

陳照好(1924年— )安堂村人,她繼承母親方仕芸編織手藝,能編織出雙坎花手袖、蟹脊黃線骨頭篷。
陳張芳(1939年— )安堂村人,竹織世家。從先祖父陳國華在清鹹豐年間就從事編織業,到父親陳世富都以編織謀生。他繼承父輩技能,編織籮籃篩箕樣樣皆能,尤以編織五方花簸箕、禮擔籮、黃線骨頭篷最佳。
馬天宋(1944年— )油麻村人,竹織世家。他編織的五方花簸箕、藤耳禮擔籮仔見人愛。
湯何佳(1947年— )正表村人,自幼好學,11歲開始學習竹編織,後來加入海澄正表村編織隊,長期從事竹編織工作,對當時各式各樣竹編織樣樣精通,1981年編織隊解散,他自營編織,至2012年。
羅新妹(1955年— )魚弄村人,自幼好學,潛心編織。婚後常與丈夫磋商技藝,向聖堂村編織能手李玉華學藝,家用竹器、坎花手袖、蟹脊黃線骨頭篷皆編得精緻可人。
陳甲龍(1927年— )草塘村人,專織黃線骨頭篷。1958年至1960年,曾擔任過三灶公社織帽廠負責人兼技術員。

社會影響

參與展覽
1952年夏,在廣州舉辦的“中蘇友好農業產品展覽會”上,三灶正表村湯名耀編織的 “黃線骨頭篷”被送往參展,受到好評。
文化活動
2022年10月4日,三灶竹草編織技藝傳承人湯何佳及其徒弟、三灶鎮文化服務中心工作人員一行,前往廣州參加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組織開展的“節慶‘嘆’非遺”活動,並在廣東省文化館小劇場“非遺生活工坊”里,為前來參加體驗課的學員示範編織技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