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文明建築》是一本2022年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大方。
基本介紹
- 書名:草原文明建築
- 作者:王大方
- 出版社: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22年12月1日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112256525
《草原文明建築》是一本2022年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大方。
《草原文明建築》是一本2022年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大方。內容簡介《草原文明建築》以較大篇幅收錄、記載了在內蒙古大地上,從人類原始社會石器時期最古老的“洞穴”、“半地穴”遺址,到青銅時代草原先民建立的居...
在木蘭草原的標誌性建築牛角大門樓前合影后,通過一系列的草原小品,遼闊的草原就展您的面前,清澈的白鷺湖、寧靜的蒙古部落、飄揚的哈達雕塑,一切是那么的自然、寧靜與祥和。木蘭草原位於湖北省武漢黃陂王家河街道聶家崗,荊楚名山——木蘭山東面。木蘭故里草原風情賞花游,木蘭草原格桑花(波斯菊)、草原敖包、草原人家、...
“富河”棚屋房址,系森林草原型原始建築的典型;瀋陽“新樂”再現了距今7200年前的原始聚落。原始建築-考證價值 南方較潮濕地區,“巢居”已演進為初期的乾闌式建築。如長江下遊河姆渡遺址中就發現了許多乾闌建築構件,甚至有較為精細的卯、啟口等。既然木構架建築是中國古代建築的主流,那么我們可以大膽將浙江餘姚...
原始建築起源可以追溯到巢居時代,史傳有巢氏是人類原始巢居的發明者 、巢居文明的開拓者。原始社會的北方以牛河梁為中心的紅山諸文化,再現了大批史前建築群落。我國最古老的建築倭肯哈達,及原始石屋鴿子洞,表明舊石器時代的建築意識還沒有形成。簡介 原始建築起源可以追溯到巢居時代,史傳有巢氏是人類原始巢居的發明...
成吉思汗陵坐落在內蒙古鄂爾多斯草原中部的伊金霍洛旗甘德利草原上,距包頭市185公里。這裡牧草騰碧浪,羊群卷雪花。藍天綠草之間,三座蒙古包式的大殿肅然佇立,明黃的牆壁、朱紅的門窗、輝煌奪目的金黃琉璃寶頂,使這座帝陵顯得格外莊嚴。陵園占地面積5萬多平方米,主體建築由三座蒙古包式的大殿和與之相連的廊房組成...
三大文明匯入和林格爾 轉龍藏: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鄂爾多斯:用天驕風範傳承草原文明 陝壩:河套戲劇文化的搖籃 內蒙古紅教喇嘛第一寺——阿貴廟 甘露寺:內蒙古西部最大的漢傳佛教聖地 遊蕩在天邊的勒勒車 青城古建築:塞外高原上凝固的歷史 滿都海公園:湖光碧水柳千行 達賚湖鯉魚跳龍門 中國第一曲水——墨爾格勒河 阿爾...
藍天、碧水、綠樹、-頗具特色的建築以及零星點綴的牧群構成了太子湖草原度假村獨特的壩上草原遊牧風情。湖水碧波蕩漾,魚兒嬉戲其中,坐在遊船、快艇上盪游太子湖,可盡情領略"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的高原"水鄉"風光。湖南北兩岸遙相呼應的別墅式建築掩映在綠樹叢中,可分別容納350多人就餐,150多人...
《神秘的草原石窟》是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影視劇紀錄片中心製作的紀錄片,共3集,導演是胡瑚、江靜舒、張蕊。劇情簡介 揭秘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的阿爾寨石窟,這座當今世界草原地區現存的唯一一處石窟建築群,展現草原藝術和佛教石窟藝術的這一結晶。分集劇情 《活力·源》 20191021 神秘的草原石窟 第一集 發現 本期...
湛藍的天空,潔白的雲朵,廣袤的草原,美麗的鄂爾多斯草原等您來。。成為旅遊區 2003年,內蒙古宏勝達建築公司著手調研、策劃、論證,經杭錦旗及錫尼鎮人民政府批准,興建鄂爾多斯草原旅遊區,短短几年,鄂爾多斯草原旅遊區不僅已經成為享譽中外的特色旅遊景區,並且給當地居民帶來了無限福音。到目前為止,該景區用於牧民補貼、...
第三十六條 臨時占用草原的,應當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草原主管部門審核同意,並辦理臨時占用手續。臨時占用草原的期限不得超過兩年,並不得在臨時占用的草原上修建永久性建築物、構築物;占用期滿,臨時占用者應當及時退還,並在一年內恢復草原植被,不得以臨時占用草原為名長期使用草原。第三十七條 在草原上修建直接為...
事實上,草原文化已寓於草原地區文化旅遊業、文博會展業、圖書影視業、城鎮建築業等產業之中,成為草原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新的亮點,表現出巨大的魅力、潛力和優勢。在中華文化“走出去”戰略中彰顯出特殊的魅力和影響。近年來,草原文化走出國門參與國際文化的重大交流活動,產生了越來越廣泛的影響。蒙古族的長調、馬頭琴已...
高喬人的精神故鄉在潘帕斯草原一個叫做San Antonio de Areco的小鎮上,著名的高喬小說《堂塞貢多·松布拉》就是以這裡為背景的。旅遊推薦 推薦住:出城前,最好事先聯繫好住在某個莊園裡,莊園主會派人來給你引路。莊園占地面積很大,建築和家具都是殖民地風格,美觀而舒適,不過價錢不菲,一般都是幾百美元一晚...
《文化探訪:世界著名草原》編輯推薦:一本書帶你遊覽環球最美的自然景觀,最純的民俗風情。1、一個城市,一幢建築,一片沙漠,一泊湖水,有人的地方就有風景,有風景的地方就是風情。跟著作者遍游世界角落,快速瀏覽文化探訪。不管你鐘情於文字,還是傾心畫面,打開《文化探訪:世界著名草原》,圖文時代,精彩呈現。2...
是一座以扎賚諾爾萬年文化傳承、千年草原文明、百年礦山歷程為主題,集科普性、知識性、教育性、休閒娛樂性為一體的綜合性博物館,館內共展出珍貴文物及動植物標本近萬件。博物館占地面積24804平方米,總建築面積8320.5平方米,分為3個系列展廳,分別為扎賚諾爾歷史文化廳、呼倫湖生態濕地廳、扎賚諾爾煤炭廳。展出展品...
他還認為,石峁遺址所屬的考古文化只是反映了北方草原文化的性質和遊牧傳統,與黃帝代表的華夏文明是不相稱的,石峁古城可能是北方草原文明的人群對南方農耕文明的一種防禦性建築。所謂不要將新石器時代的考古遺址與古史傳說輕易掛鈎,這話我也贊成。但這裡的關鍵似乎並不在可否讓考古學遺址與古史傳說掛鈎,而在於這樣...
主體建築面積5萬餘平方米,造型獨特,設備先進,由陳列展廳區、文物庫房區、觀眾服務區、業務科研區及多功能廳等各部分組成。以“草原文化”為主題思想貫穿全部基本陳列和專題陳列,形成“草原文化系列展覽”,分布於博物院三個層面展廳,計為14個陳列,並在注重觀眾流線的前提下構建層區風格統一和逐層步步升高的感觀...
元上都遺址融合了蒙古文化、華夏文明,記錄了人類歷史上一段重要的文明階段;保存良好的宮城、皇城、外城城牆、整齊對稱的街巷、錯落有致的建築遺蹟、自然生態良好的草原共同構成了元上都這座大型古代都城遺址,其重要的歷史、文化、科學和藝術價值,是中華文明和遊牧文明交融進程中的里程 碑 。文物保護 1999年,內蒙古...
具有濃厚民族風情的歌舞、飲食、建築和純樸的蒙古族村民,給每一個來此旅遊觀光的客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筆者在察汗淖爾草原度假村偶遇一個從北京旅遊團,在入夜的篝火晚會上,十幾位四五十歲的人在這裡開心的像個孩子,大家邊唱邊跳,每張臉上都洋溢著與自己的實際年齡極不相稱的天真和快樂。關山長城 登臨尚義縣關山...
以及一個同時容納280人的大型學術報告廳,70餘間給類辦公室、會議室,2個貴賓接待室,同時還配有地下停車場等多個輔助設施,鄂爾多斯博物館造型獨特,外觀似一塊飽經風雨磨礪侵蝕的磐石,象徵鄂爾多斯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古銅色的金屬外表,記錄著鄂爾多斯古老滄桑的草原文明,整座建築雄渾大氣,莊嚴肅穆,及...
蒙古源流文化產業園區坐落於內蒙古鄂爾多斯伊金霍洛旗,規劃面積8平方公里,於2016年獲評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園區以蒙元文化為背景,展現有700年前元朝盛世的“三都一帳”即為元大都、元上都、哈喇和林、阿拉騰斡爾多金帳以及極具蒙元特色的標誌性建築騰格里廣場、崇天門等。在影視產業試驗區,建有攝影棚、砂岩海角、...
說到白蟻,人們就會想到它們對建築的啃噬。白蟻的確是生態“生產——消費——分解”系統中強有力的分解者,是非洲草原上不可以缺少的分解力量。自白蟻一億年前出現以來,一點一點地吃掉的樹木相當今天南美洲熱帶雨林的面積。殘枝敗葉當然不是什麼可口的東西,白蟻得開闢出一個鮮美的蘑菇圈,這種富含酶的蘑菇能加速樹木...
斯琴塔娜藝術博物館是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境內的博物館,於2012年7月建成開館。由蒙古族收藏家斯琴塔娜女士投資興建,著名建築設計師張鵬舉先生擔綱設計,從設計到落成,歷時兩年,坐落於呼和浩特市如意開發區濱河東路,占地面積18畝,分為三層框架式結構,建築面積為9600平方米。2024年8月,斯琴塔娜藝術博物館被認定為...
中國河套文化博物院占地面積為4.98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6.47萬平方米,位於中國內蒙古巴彥淖爾市臨河區,是集博物館、圖書館、美術館、群藝館、歌舞劇院、音樂廳、科技館、少年宮、書院、畫院等多種功能於一體的公益性大型公共建築,是我國首個以文化叢命名和展示的博物院,集中展示了我國古老文明的誕生地之一――...
整體建築以“草原上的巨石,巨石上的文化”為主題,造型恢宏、內涵深邃。遠遠看去,整個建築宛若巉岩峭拔的山崖,壁立崢嶸,情趣盎然,與友誼廣場上的草坪、鮮花、綠樹、噴泉相映成趣,構成了既深含文化底蘊,又極具現代韻律的壯美景觀,象徵著草原文明、黃河文明融會貫通、源遠流長。起伏不平的坡屋頂更似一本展開...
蒙元文化博物館是世界上最大的展現蒙元文化的集文物收藏、研究、展示於一體的綜合性博物館,位於內蒙古錫林浩特市的新區中心。建築布局 蒙元文化博物館由博物館、民俗館與民俗文化影劇院三個部分組成。建築形體蒼勁有力,與茫茫草原相合相生。主體建築利用上傾的實圓台與下斜的虛圓錐相扣,具有拔地而起的力度感,內部...
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內蒙古館承辦方為內蒙古草原文化保護髮展基金會,場館以“城市發展與草原文明”為主題,以自由勇敢、英雄主義、誠信包容的草原文化精神,生態永續、崇尚自然的理念,探尋新的 城市化發展模式,給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以啟迪。館舍介紹 館舍承辦方 內蒙古草原文化保護髮展基金會 理事長 葛健簡介:以“...
從生態角度看,蒙古包是人類用材最少的長久性居住建築,也是對自然破壞最小的建築;牧人取暖用的材料,是牛羊糞和枯樹枝,禁止砍伐樹林;嚴禁在河水、湖水中洗滌污物;狩獵選擇特定季節,每次圍獵必須放生所有幼仔,所獵各種動物要放生至少雄雌各一;經常用日月星辰、江河湖海、動植物等自然物給小孩起名;在草原上,...
窯洞是孕育人類的搖籃,是中華民族幾千年文明史的組成部分。隨著人類文明的進步而不斷發展變化。今天的民居土窯洞,隨著建築材料和建築技術的提高, 已今非昔比。昔日的連肩子窯,土坯窯,已換成了一磚到頂、鋼門鋁窗、裝潢美觀的現代窯。但其經久耐用,經濟實惠的特點,仍被人們津津樂道,正如一首民謠所云:“...
在摩天嶺東的八台子村,距長城內側不足百米聳立著一座教堂塔樓,屬哥德式建築風格,稱大單巴。現存聖母教堂西式立面,寬4.5米,進深3.6米,高約20米,上嵌各式磚雕圖案,氣勢宏偉,西式建築特徵顯著。這是一百年前,德國人傳教所建,有人考查後總結說是中原文化與遊牧文化相會,東方文化與西方文化相會,加上長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