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蟻土堡

白蟻土堡

非洲的曠野上有一種奇特的建築,高可達7米,土方幾十噸,形狀各各不一,在多雨地的設有防雨系統,在沙漠邊緣的有高高的來用散熱的“煙囪”,把歷史上曾有過的土堡加起來,面積遠遠超過任何一個大都市。這種建築名叫土堡,但它們不是人類的創造,它們的建造者與主人是白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白蟻土堡
  • :7米
  • 建築名:土堡
  • 相關書籍:《白蟻的生活》
白蟻概況,生活習性,白蟻分工,土堡外來客,《白蟻的生活》,

白蟻概況

生活習性

說到白蟻,人們就會想到它們對建築的啃噬。白蟻的確是生態“生產——消費——分解”系統中強有力的分解者,是非洲草原上不可以缺少的分解力量。自白蟻一億年前出現以來,一點一點地吃掉的樹木相當今天南美洲熱帶雨林的面積。殘枝敗葉當然不是什麼可口的東西,白蟻得開闢出一個鮮美的蘑菇圈,這種富含酶的蘑菇能加速樹木在它們體內的消化,以及提供更多的營養。最近,美國的《人類基因》雜誌上刊發了英國和俄羅斯科學家的DNA分析成果:大約七萬年前,地球上人類祖先最少時只剩下7萬人,這7萬人都集中在非洲。可是,人類早期由樹木架構的歷史見證物都吃在了白蟻的肚子裡,整個非洲的歷史也全在白蟻的肚子裡。

白蟻分工

每個土堡里住著大約200升的幾百萬隻白蟻,分為蟻后、蟻王、兵蟻、工蟻。蟻后近10厘米長,與它交配的蟻王從頭部走到尾部要花掉15秒鐘,它所做的事就是不停地進食,不停地產卵,按土堡的需要可以隨時改變卵的性質,決定產出孵化為兵蟻或工蟻、繁殖蟻的卵。而這些土堡內外的信息又來自於工蟻餵給它的嚼過的食物。最辛苦的是工蟻,不但要建築土堡,還要孵卵,甚至兵蟻的進食都要由它們來喂,兵蟻有鋒利的嘴,但這嘴是用來對付敵人的,決不用來咀嚼食物。
每年都有一個晚上,工蟻在土堡底部挖個月牙形小洞。把周圍的場地整理得乾乾淨淨,在兵蟻的守護下,幾十萬隻新生的繁殖蟻在15分鐘之內全部從洞裡飛出,地面全是白白的一層,有的能飛出幾十米,有的能飛出幾公里,這裡它們一生中唯一的一次飛行,也是一生中最美妙的一個夜晚。落地之後,與循息而至的雄蟻成親,然後蛻掉翅膀,挖一個幾十厘米的洞,產卵,開始了蟻后的生涯,自有工蟻前來照顧它們,另一座土堡又在原野上聳立起來了。不過,幾十萬隻繁殖蟻中最後往往只有幾隻能有機會成為蟻后,其餘的都死於非命。

土堡外來客

居住在土堡內的還有有客人:蜥蜴、貓鼬、豺、土狼、眼鏡蛇等在荒原上出沒的動物,它們把土堡當作了自己的家,但白蟻不會趕走它們,就算是一條蛇占據了通風的“煙囪”,工蟻會重新建築另一個“煙囪”。肯亞北部的波科特族人也把土堡當成他們的家園,每一個土堡都是私人財產,傳給子子孫孫,財富就是土堡的數量。而白蟻,也是他們的美味。人類前前後後吃掉的白蟻,加起來有一座阿爾卑斯山那樣龐大。

《白蟻的生活》

莫里斯·梅特林格的《白蟻的生活》中有一段話:“它們的文明,比什麼文明都古老,是人類在地球上出現以前最古怪、最複雜、最有才能,在另一方面也是最合理、最能適應困難的生活環境的文明。”當那7萬人類祖先被剩在非洲的時候,他們又從土堡學習到了什麼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