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客家人一邊採茶一邊唱著茶歌。最早的茶歌有”十二月
採茶歌“。從正月順次唱到十二月的叫”順採茶“,從年尾十二月唱到年頭正月的叫”倒採茶“,唱春夏秋冬的叫”四季茶“。隨著茶歌的傳唱與發展,客家人加上採茶、摘茶的動作,藉以當時盛行茶區的馬燈、龍燈和舞獅形式,發展了載歌載舞的茶籃燈。”茶籃燈的出現很快被客家人所接受,每逢年過節或茶山開市均以茶籃燈助興而備受歡迎。隨後,在茶籃燈的基礎上
客家藝人根據上山、進坑、過橋的動作,結合茶山勞動的情節,配以鋤頭、茶籃、手巾為道具,把原來十二個茶女,二個男隊首的“十二月採茶歌”縮減為二女一男,女的為大姐、二姐,男的叫茶童,並由原來的一唱眾和改為載歌載舞,姐妹對唱,茶童手搖紙扇,插科打諢的
小戲《姐妹摘茶》;與此同時,根據客家兒童生活情趣為內容的編有一個以大姐、二姐、三郎子戲耍板凳的小劇叫《板凳龍》,就此,“兩旦一醜”的三角戲在明朝末年從茶籃燈的母胎中脫穎而出。二十世紀中期統稱為
採茶戲。
源遠流長
“茶籃燈”是流傳於贛南客家的民間戲種,是茶農為慶祝茶葉豐收和企盼來年茶葉好收成的茶文化表演形式,因其演唱時舞者口唱“茶歌”、肩挑或者手提茶籃而得名,俗又稱揩茶簍、搬燈子或搬茶燈。“茶籃燈”起初流傳於贛南客家地區,但隨著茶籃燈文化迅速而廣泛地傳播,到明清時期,只要有客家人居住的地方便有“茶籃燈”會。而於都“茶籃燈”作為贛南獨樹一幟的客家燈彩,則主要分布於段屋、葛坳、沙心、寬田、黃麟、盤古山、祁祿山等鄉鎮,有1100餘年歷史。
關於於都“茶籃燈”的起源,可以上溯到唐、宋時期。在唐朝末年,動盪的社會導致了大批中原人南下,部分人到達於都黃麟、寬田等地落戶後,他們與山為伍,伴水為鄰,終日爬山種茶,辛勤耕作。為消除茶山勞動中的疲勞和傳遞情感,他們唱起了山歌、茶歌,並產生了採茶歌中頗具影響力的《十二月採茶歌》。隨著採茶歌的傳唱與發展,他們加上採茶、摘茶的動作,藉以當時盛行茶區的馬燈、龍燈和舞獅形式,發展成了載歌載舞的“茶籃燈”。
“茶籃燈”的出現與發展很快被客家人所接受,逢年過節或茶山開市時尤其受到歡迎。隨後,在茶籃燈的基礎上,客家藝人根據上山、進坑、過橋的動作,結合茶山勞動的情節,配以鋤頭、茶籃、手巾為道具,並配以笛子、勾筒(基本類同二胡)、鑼鼓等伴奏形式,遂形成了如今富有於都山區特點的民間燈彩歌舞。
“於都‘茶籃燈’歷史悠久,它的演唱最初是一人清唱、一唱眾和的聯唱形式,但隨著一千多年來表演形式和詞曲的發展與完善,演唱時演員由一人發展到六人、八人、十二人,單人清唱也就演變成多人的自然和聲。”于都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任陳顯平說。
勝景輝煌
“於都‘茶籃燈’一般從正月初二開始演出,除了正月初三、初五,其餘日子基本上每支茶籃燈隊,每晚要演出兩場以上,直到正月十五元宵節過後才散燈。”聊起“茶籃燈”,該縣“茶籃燈”傳承人譚建忠談起了當年燈會的勝景。
每年正月初一至十五,“茶籃燈”演出隊伍都會到周邊各個村落演出,當“茶籃燈”隊敲鑼打鼓來到各村圍屋、祠堂外面的大路邊時,“茶籃燈”隊隊首會高舉茶籃燈,樂隊則會奏出歡快、流暢的“鬧台鑼鼓”。這時,圍屋或祠堂里會有人點燃爆竹表示迎接。燈隊進門唱祝讚歌,祝讚內容多為客家人都憧憬的子孫滿堂、榮華富貴、福星高照、身體康健等等吉祥語,七字一句,四句一段。祝讚歌多為清唱,以彰顯“茶籃燈”隊對東家及其祖先的恭敬,段落之間有簡短的鑼鼓協奏或笛子獨奏“過門”(即序曲)。祝讚儀式完畢後即在祠堂里或禾坪上開始表演茶籃歌舞。整套“茶籃燈”歌舞結束後,東家就會給出一個紅包,並張羅出一桌桌的茶果或飯菜,盛情招待“茶籃燈”隊員。“茶籃燈”隊最後離場也是在喜慶的鑼鼓聲中,手舉茶籃、肩挑茶簍笑語盈盈地與東家告別。凡“茶籃燈”演出隊伍所到之處,便是一片鑼鼓齊鳴、鞭炮齊響、歌舞並起的熱鬧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