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戲

茶戲

九江採茶戲,原名茶燈戲,俗稱茶戲,進入半班形式後稱採茶戲。是一種江西省的傳統戲劇。明末清初,廣泛流傳於九江縣內及九江府轄各縣,故名九江採茶戲。 曲分南河、北河兩個流派,本劇為流傳九江縣一帶的南河派採茶戲。聲腔分為平板、花腔、漢腔、雜腔、曲牌等五大類。原演出時,不用弓弦樂器伴奏,而以打擊樂,樂手居台中天幕前而坐,演員在樂隊前台演唱,眾人後台幫腔。

起源,曲目,

起源


茶戲贛北九江地區與湖北黃梅僅一江之隔,武寧北部亦與湖北通山、陽新等縣毗鄰,湖北勞動人民來武寧墾荒者不計其數。
茶戲茶戲
由於地理環境與自然災害等原因,經常有大批逃荒流人來到江西謀生,據清《黃梅縣誌》載:乾隆三十九年(1774),湖北黃梅"洪水橫溢,江堤盡潰,災民眾出。"黃梅採茶戲"三腳班"藝人隨著逃荒藝人進入贛北地區,帶來《討學錢》、《子才打賭》、《賣大布》、《逃水荒》等劇目。各地燈戲與茶燈戲,紛紛吸收黃梅採茶戲的劇目和曲調,促使贛北採茶走向成熟,形成各自獨立的採茶劇種。曲調以黃梅採茶的"下河調"為主調,它由上下兩句構成,簡便通俗,旋律優美,清代樂平人何元炳《採茶曲》詩云:"揀得新茶綺綠窗,下河調子賽無雙;如何不唱江南曲,都作黃梅縣裡腔。"其演出體制也受黃梅採茶戲"三腳班"的影響,黃梅採茶的所謂"三腳班",實則是七人規模,即二旦、一生、一醜四個演員,加上三個樂手,俗稱"七子班"。

曲目

此時的贛北採茶,不僅能演出"三小戲"如《種麥》、《磨豆腐》、《攀筍》、《瞧相》等,而且還能演出人物不多,劇情較簡單的整本戲如《和情記》、《菜刀記》等。清道光年間,黃梅採茶進入"半班"階段,在原七人基礎上又增老生、老旦和花臉三個角色,俗稱"七唱三打"。第一屆小戲藝術節中,九江市文化局選送的九江採茶戲《玉鑼情》生動反映了現代人的生活變化及親情故事,又一次奪得了藝術節的銀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