茵陳附子乾薑湯

茵陳附子乾薑湯

茵陳附子乾薑湯是由附子、乾薑、白朮等為材料製作的一劑傳統中藥,主治寒症,處方來自《衛生寶鑑》卷二十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茵陳附子乾薑湯
  • 處方來源:《衛生寶鑑》卷二十三
  • 藥物組成:附子、白朮
  • 方劑主治:身目俱黃,四肢皮膚冷
藥物組成,處方來源,方劑主治,用法用量,各家論述,附註,

藥物組成

附子(炮,去皮臍)3錢,乾薑(炮)2錢,茵陳1錢2分,白朮4分,草豆蔻(面裹煨)1錢,白茯苓(去皮)3分,枳實(麩炒)半錢,半夏(湯泡7次)半錢,澤瀉半錢,陳皮3分(去白)。

處方來源

《衛生寶鑑》卷二十三。

方劑主治

因涼藥過劑,變為陰證,身目俱黃,四肢皮膚冷,心下痞硬,眼澀不欲開,自利蜷臥。身目俱黃,肢體沉重,背惡寒,皮膚冷,心下痞硬,按之則痛,眼澀不欲開,目睛不了了,懶言語,自汗小便利,大便了而不了,脈緊細,按之空虛,寒濕相合之陰症發黃。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為1服,水1盞半,加生薑5片,煎至1盞,去滓涼服,不拘時候。

各家論述

經云:寒淫於內,治以甘熱,佐以苦辛;濕淫所勝,平以苦熱,以淡滲之,以苦燥之。附子、乾薑辛甘大熱,散其中寒,故以為主;半夏、草蔻辛熱,白朮、陳皮苦甘溫,健脾燥濕,故以為臣;生薑辛溫以散之,澤瀉甘平以滲之,枳實苦微寒泄其痞滿,茵陳苦微寒,其氣輕浮,佐以姜、附,能祛膚腠間寒濕而退其黃,故為佐、使也。

附註

附子茵陳湯(《證治寶鑑》卷十二)、茵陳附子湯(《杏苑》卷五)。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