茗山(浙江奉化山名)

茗山(浙江奉化山名)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4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茗山是橫臥在如今奉化江口與西塢兩個街道交界處的一座船形小孤山,山北是江口街道茗山後村,山南是西塢街道茗山前村。海拔122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茗山
  • 位置:奉化江口、西塢鎮
  • 海拔:122米
地理優勢,考古發現,名勝古蹟,

地理優勢

因兀立於奉化面積最大的平原之中和山上早年產有茶葉而被稱為第一茗山。登上山頂四處眺望,南可見奉化城區鱗次節比幢幢高樓及南山頂上之塔,東可見鄞奉交界600餘米高的金峨山,西可見蕭王廟八面同山與江口塔山,北可見廣闊的鄞奉平原和鄞州姜茅山,遇晴好天還可望到寧波的天封塔。山中有大茅、風紀等6個岩洞。

考古發現

山北斜坡上,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經省、市專家先後兩次考古發掘,在占地面積2萬餘平方米、距地表1.5米至2米處出土了石斧、箭簇、紡輪、玉器約300餘件文物及1萬餘件罐、鼎等陶片,專家確定年代為5600年以前,屬河姆渡文化延伸,為新石器晚期器物,被認定為奉化先民最早生活之地,於2007年4月被公布為第五批奉化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名勝古蹟

據民間相傳,早於楚漢相爭時,楚霸王項羽與漢高祖劉邦曾在茗山上打過仗,故人們把山頂一塊占地約百畝的平地稱為“戰場平墩”,該稱呼代代相傳。離墩不遠的山頂岩石中,楚霸王收神馬的“馬蹄印”和神馬飲水的“馬面盆”遺蹟仍清晰可見。
山的東北角,有座茗山龍王堂古廟及前後兩個龍潭,廟裡仍香火不絕並保存著“第一茗山”匾額,傳說是清朝後期,奉化一知縣為民求雨而建的。山南有茗山寺、和尚橋頭等,民間傳說是明朝奸相嚴嵩門生法空和尚仗勢作惡留下的遺蹟。山西邊,有座被日本鬼子入侵時放火燒毀的漢城廟遺址,現已由當地熱心人士集資修復,重現了往年興旺的廟況。
遇天旱之年,鄞奉四鄉農民都會為大旱天求雨,頭頂烈日到龍王堂廟內龍潭請龍,至雨落後又聚集眾人井然序地舉著火銃、火籃火球、抬閣、九聯燈等,沿途鞭炮齊鳴,以盛大禮節還龍,場面熱鬧非凡。這座古廟在“文革”時遭到破壞,後經四鄰村人集資重修,得以修善一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